《带着空间种田养娃》TXT全集下载_13(1 / 2)
第二天,果然如君玲所说,村里出去服徭役的人,陆陆续续的回来了。一个个回来全都跟君玲差不多,都是黑瘦黑瘦的,家里的媳妇老娘全围着哭,场面很是壮观。
这个时代就是这样,每年的徭役都会把人折腾得不成样子,有时还能把命都搭上。今年新来的县令大人算是好的,在吃食上比以前好了太多,还让庄户避开中午最热的时辰,喝的水也是配的消暑药材。大家都说新来的县令大人是个好官,希望他在此地多做几年官。
赵二虎兄弟到第三天才回来,回来就到君玲这边来给齐氏和赵二江报平安。齐氏见到三个儿子的模样,又哭了一场,赵二江也在一旁红了眼眶。
君玲在家休养了几天,精气神就恢复过来了。
中秋节这天,吃过早饭,君玲就开始烝糯米,准备打糍粑。今年君玲买的糯米多,想着难得做一回,就多做些。除了自己吃,还要给亲戚和村里比较好的人家送些。
打糍粑可是个力气活,赵二江和君玲你一下我一下的轮流着打,孩子们站在旁边看着。君玲见几个小馋猫口水都快流下来了,就把沾在木棒上的糯米一个抠了一小团,喂给几个馋猫。就连平时小大人似的赵安平,这会儿也高兴得像个孩子。
等把蒸熟的糯米舂成糍粑,趁热的时候捏成小团,再撒上由南瓜籽、花生米炒熟磨成的粉,香得能把舌头都吞了。君玲给几个小的一人弄了一小碗吃,剩下的揉成长条再压扁,放在一边等糍粑冷却。
直到寅时,才把所有的糯米舂完。赵彩然见君玲揉着发酸的胳膊,过来帮着君玲捏。
“娘,你坐下歇会儿,我给你好好捏捏。”
齐氏也在一旁帮着赵二江捏肩膀。
“好啊!大丫真乖!”转头又对赵安平吩咐道:“二郎,你带着五郎、六郎给你几个舅舅家送节礼去,路上注意安全,送到之后再去镇上打些酒回来,晚上还要请你几个叔叔家过来吃饭。”
“好的,娘!我这就带着弟弟们去。”说完招呼着赵安扬和赵安康就走了。
君玲由着赵彩然给自己捏了一会儿,感觉好些了,就带着赵彩然给村里交好的人家送糍粑。等君玲送完带着别人给的回礼回到家,赵二虎兄弟带着媳妇孩子已经过来了。
君玲和几个妯娌在灶屋忙着做晚饭,赵二江和赵二虎兄弟在堂屋聊天。
杨氏看见灶屋里摆着的糍粑问道:“大嫂,你今年怎么打这么多糍粑?”
“孩子们喜欢吃,难得做一回,就干脆多做些。”
“大嫂,你真是疼孩子。”文氏说道。
“那有当娘的不疼自家孩子的,以前是没有,没办法给孩子们做这些。现在日子好过了,就由着他们吃吧。”君玲一边切菜一边回道。张氏在一旁洗菜,看看君玲又看看文氏,什么也没说低着头继续洗菜。
晚上几家人热闹的吃了一顿饭,饭后就坐在院坝里乘凉、聊天。这时,君玲把白天做好的糍粑切片,在锅里用小火煎得两面金黄,再撒上南瓜籽花生米磨的粉,端出去给大家吃。
大人们聊着天,孩子们跑来跑去的玩,直到月过树梢才各自回家。
君玲等三胞胎睡着之后,进空就呼唤青宝‘青宝,你在哪里?’
‘我在山上的洞里,君君,我发现了宝贝!’
‘是什么啊?’
‘你快来看嘛!’
‘我怎么知道你在那个洞里?这山上的洞那么多。’
‘你等下哦,我来找你。’
‘好啊!我在茅草屋等你。’君玲走进茅草屋看书,最近有空都在看,帮夏时弟弟买的书,正看到如何酿制果酒。君玲觉得正好用得上,就仔细研读,准备自己动手酿点葡萄酒出来。
没看多久,青宝就从外面进来了。
‘君君,你知道吗?我发现了一棵启智果树,上面结了十五枚果子,不过还没有成熟。’
‘那这启智果吃了有什么作用?又要等多久才能成熟?’
‘这启智果普通动物吃了可以开启灵智成为灵兽,比如说我就是灵兽。灵兽吃了可以增长修为,人类吃了可以增长智慧。就是傻子吃了可以变正常人,正常人吃了变聪明人。’
君玲摸了摸青宝的头说:‘那这不错啊!你还没说还要多久成熟呢?’
‘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果子全红就是熟了,现在果子才红了大半。’青宝垂着头,有些恹恹的。
‘没事,等熟了你再吃也是一样的,我暂时也用不上。’君玲见它不高兴,放下书走过去蹲下,抱着青宝的蛇头道:“那果子一时半会儿也熟不了,你要不出去玩一段时间?”
‘好吧!你放我出去吧!’
“出去可要乖乖的,在山上看到人也要躲起来,不要吓着别人了,知道吗?”
‘我知道了,每次出去你都这样说,烦!’
君玲出了空间,走到后院放出青宝,青宝爬上院墙回头看了一眼君玲就出去了。
中秋节过后,君玲又开始地里家里的忙活。
这日吃过饭食,君玲准备去镇上买酿葡萄酒用的坛子和糖。跟齐氏打过招呼,赶着牛车慢悠悠的到了镇上。直接去杂货铺买了六个,能装五十斤大肚坛子,又买了二十斤霜糖。这二十斤霜糖买得君玲直咂舌,掌柜的乐开了花,没想到这古代的糖如此之贵。买好坛子和糖后,把坛子搬上牛车,又去买了两根棒子骨回去熬汤,顺便割了一斤肉。
君玲赶着牛车往回走,走到半路上把牛车赶到路边的树下挺好。看周围没人把牛车上的坛子和糖放进空间里,又从空间里拿了十斤灰面出来,敢着牛车就往家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打个滚,卖个萌。
求收藏!求收藏!求收藏!
☆、034
今年雨水好, 地里庄稼长得都不错。尤其是红薯,红薯藤窜得茂盛得很。君玲带着赵彩然就把多余的红薯藤割掉,背回家晒干存着冬天喂猪, 喂牛。等把枣树地的红薯藤全割了,家里房前屋后凉得到处都是红薯藤, 连院墙上都没放过。即使这样还是不够晒,赵二江就在外面的树上牵了很多绳子来晒。
进入九月, 随着地里的庄稼陆续成熟, 秋收也就开始了。君玲一早就跟赵二江商量好,今年的秋收还是出钱请人来帮忙。而赵二江也早早的打好招呼, 只等定好日子开工。
这日一早,请来帮忙的人就来了。赵二江跟着下地安排活,君玲在家带着赵彩然做饭。这次请了六个人来帮忙,加上自家的三个大人、八个孩子,每日里吃饭就有十七个人吃饭, 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君玲之前存在空间里的野猪肉、粮食、蔬菜也派上用场了,借着做饭的便利, 每日都消耗上一些。要不然还不知道要存到何年何月才能吃完。
等把地里粮食都收回来, 玉米太多屋里堆不下,只好放在院坝里。红薯不着急, 赶在下霜之前收回来就行。再一个就是家里现在没地方放,这还是第一次因粮食太多而没地方放。
赵二江在院坝里挨着院墙,搭了个简易能挡雨的草棚子,把院里的玉米暂时放在棚子里。等把稻谷打下来晒干, 再开始晒玉米。来不及搓了再晒,就整个的晒在院坝里,等把水分晒得差不多了再搓下来。
君玲见要搓这么多玉米,头都大了。跟赵二江出主意道:“爹,娘,今年收这么多玉米,凭我们家这几口人,手搓烂了都搓不完,不如也请人来搓好了。我们就请村里上年纪的老婆婆和七八岁以上的小孩子来搓,不管饭一天给个八文钱,搓一天给一天的钱,您们看行吗?。”
齐氏听了之后,拍了一下自己的腿道:“玲娘这个主意好,那我等下就去问问跟我相好的老姐妹。”又转头问赵二江:“老头子,你看呢?”
赵二江有些心疼那些钱,但老大媳妇说得也没错,地里还有红薯没收。抽了一口烟道:“行,老婆子,你就去村里问问吧。”
齐氏见赵二江同意,就出门去村里叫人了。
君玲又道:“爹,等把地里的红薯收回来,请二弟陪着你去把李家村的地租收回来,再送到镇上去卖掉。”
“对对对,我这些时日忙得都忘了这事。今年家里收的粮食也得要卖一部分,等把家里规整好了,我就去办这事。”
“爹,要卖就卖玉米吧,谷子没收多少就留下来吃吧!等明年我们再种些麦子自家吃。”
赵二江见君玲想种麦子,想了想自己地多,种几亩也不打紧就同意道:“行!种个三五亩地就行,其它的还是种玉米划算。麦子产量太低,又择地。”
君玲听赵二江说得,想到这时的麦子一亩地只能收个一百多斤,不像后世的良种麦子收得多,就道:“还是爹考虑得周到。”
接下来就开始挖红薯了,君玲和赵二江在地里挖。齐氏和赵彩然在家带着请来的人搓玉米。每日里大人孩子都有十几个人在院里搓玉米,热闹得很。
等把地里的红薯收回来,已经是十月里了。家里的玉米也全搓出来了,晒干了大半,还有小部分没晒干。这日,赵二江带着赵二虎,赶着牛车去李家村收租。李家村的十五亩地,当时定的每亩收两百斤玉米。
赵二江到李家村时,几家佃户已经把粮食准备好。打头的李石头还说过几日再不来,就准备送到小青山村去。难得遇到收租收得这么低的主家,对赵二江态度特别好。
过完称,几家人帮着赵二江父子,把粮食抬上牛车。看着赵二江远去,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今年收成好,每亩地除去地租,还剩下了两百三十多斤玉米,家里的娃娃终于能吃几顿饱饭了。
赵二江父子赶着牛车去镇里卖粮,除去每亩地九十斤的地税,剩下一千多斤以每斤三文钱卖出去,卖了近五吊钱。
这可把赵二江高兴坏了,在心里美滋滋的想:这收租就是好,自己不用下地在家就有粮食收。难怪那些地主老爷的日子过得那么好,自家现在也有几十亩地了,这可是以前连做梦都不想的事。等枣树地有出息之后,家里的日子就更好过了。
赵二虎也在一旁想,等自家把买的荒地全种上枣树。等地里有出息了,也买上几十亩地佃出去,在家里收租。要是大郎兄弟能考上秀才就更好了,自己就是秀才爹,那日子不要太美。
两人不亏是父子,都在牛车上畅想美事。
等牛车走到赵二虎门口,就对赵二江道:“爹,我先家去了。”
赵二江点点头道:“好,今日辛苦你了,晚上过来吃饭。”
“好的,爹,那我先进去了。”
赵二江见他同意,赶着牛车就走了。
赵二虎见自家爹走了,也转身进了院子。
杨氏见赵二虎回来,问道:“当家的,你回来了?今日还顺利吗?”
“挺好的,大嫂家现在真的起来了。今日我跟爹去收租,好好的体验了一把当老爷的感觉。那感觉,比我捡了银钱还爽。对了,爹叫我晚上过去吃饭,你就不用做我那份了。”
“好。”
赵二江回到家,把牛牵到后院的牛圈里栓好,又给牛抱了牛草,喂了水。回到前院见君玲不在,把钱递给齐氏道:“等一下老大媳妇回来了,你把钱给她收好。还有我叫老二晚上过来吃饭,你也给老大媳妇说一声,她好准备老二的饭食。”
齐氏接过铜钱,数了数道:“老头子,这地佃出去太不划算了,要是我们自己种,还能多卖些银钱。”
“我们自己种,种得过来吗?这还嫌少啊?都能买一亩下等地还有剩余。你想想我们以前,辛苦一年下来也就能赞这么些,还得是收成好的情况下才行。这才过了多久的好日子,你就忘了以前过得是什么日子了?”
“我也没嫌少啊!这不是我想着我们请人自己种,挣得更多些吗?”
“那地离我们村这么远,不佃出去给本村人种,要是村里的人随便使一下坏,我们还能有多少收成?这佃出去虽然挣得少点,但是省心啊!多好。”
“我知道了,老头子,还是你想得周全。以后都听你的,行不?”
赵二江见齐氏服软,就心软道:“罢了,你以后就在家专心带孙子吧,外面的事情有我呢!”
君玲捡柴回家,齐氏就把钱递给了君玲道:“玲娘,这是李家村卖粮食的银钱,你收好。还有老二晚上要过来吃饭,你做饭时多做些。”
君玲接过银钱道:“我知道了,娘!今日辛苦二弟了,是该请他来家吃饭,我这就去准备做饭。”说完就进屋去把银钱放好,进灶屋准备做饭。
晚上,赵二虎来吃饭时,君玲想起山上的枣子也该摘了,就问道:“二弟,我看山上的枣子红得差不多了,今年还上山摘枣子吗?”
“啊…要摘!大嫂,今年还是跟往年一样,摘回来卖掉再分银钱。”赵二虎把手里的酒喝掉回道。
君玲见赵二虎同意,回道:“行,明天我们就去吧!早点去还能多摘些。等下就麻烦二弟去通知三弟、四弟。”
“听大嫂的。”
饭后,赵二虎跟赵二江聊了一会儿就回去了。君玲收拾好碗筷,去仓房把袋子准备好。又去看了看赵安平兄弟,见他们不用自己监督也能认真读书,就带三胞胎回房了。
躺在床上给三胞胎讲睡前故事,今晚讲的是‘卧冰求鲤’的故事。君玲讲完后,小十一就问:“娘,他太笨了,怎么不在冰上烧火,这样不紧能取暖,还能让冰化得更快些。要是把自己冻病了,不紧要喝苦苦的药,还要花钱不划算。”
君玲没想到不到两岁的小十一还有这样的见解,一时愣住没反应过来。
小十一见君玲没说话又问道:“娘,你说他是不是很笨?”
“啊…小十一说得对,我们要时刻照顾好自己,不让自己生病,不能让娘担心。”君玲一时想不到反驳他的理由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