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 >顶颜偏要靠异能恰饭(修真) > 《顶颜偏要靠异能恰饭[修真]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36

《顶颜偏要靠异能恰饭[修真]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3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怎么找,当然得多看,多走,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找到问题的所在。

杨东平知道他与圆圆肯定不能在这个世界久待,因为他们本就不是这里的人,或者说他们不属于这里,既然如此,那就得拨乱反正,回归正途。

在杨东平沉思这些问题的时候,老人并没有出言打扰,而是乐呵呵地自斟自酌,一派潇洒自如。

从这里也就可以看出,老人是一位洒脱之人,也是真正的性情之人,因为对方懂得真正的尊重,而尊重,在古时候来说,这是最基本的礼仪。

看着慈祥而睿智的老人,回神的杨东平忍不住接着请教道:“老丈,请问个事,我想去都城里走走需要路引或者是身份凭证吗?”作为一个真正的外来者,肯定会担心身份的问题,要知道,人口控制,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都是重中之重。

古代尤其严厉,人们出远门的话,一定要开具身份证明与路引才能在各州县通行,这一是为了防止敌国的奸细,二是为了防止当地的人口流失,所以,古人出门的时候,是随身携带着这些东西的,这两样东西就跟现代的身份证是一样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些,估计连住店都成困难。

听到杨东平的问话,惬意地老人放下手中的酒杯,轻笑着说道:“路引啊!不需要,不需要,咱们汴京城实在是太繁华了,每天都有各地的商人络绎往来不绝,人口流动性大,资金的流动性也大,如果每一个人都要严加检查,那太耽误事,估计排一天的队都进不了城,所以也就取消了这些东西,只要带上足够的钱,任你行。”

说到这,老人用手指轻轻地点了点桌面,接着补充道:“没事的,小哥,你要想去城里看看,尽管去就行。”

闻言,杨东平点了点头,谢过老丈的好心。

看着谦逊的杨东平,老人接着又说道:“不过,虽说这些证明材料不需要,但你这身装扮得换一换才行,不然太显眼了。”说这话的时候,老人眼里带着调侃的味道。

见此,杨东平也只能无奈地笑了笑,他怎么知道自己会掉到这么个鬼世界,能有身上这套像长袍的衣服穿就不错了,总比他穿一身现代装低调得多。

不过想到长袍这水灵灵的艳丽颜色,他又真心实意地笑了起来,与当地人比起来,他这所谓的低调,看来也只是相对而已。

见此,老人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说了一声请稍等,就起身往一侧的卧室走去。

看着老人的动作,杨东平挺好奇,难道,老人要送他什么东西不成,虽说他们才刚刚认识,不过,他以前从书里就看到过,知道古时候的人与现代人可不一样,古人只要遇到志同道合,或者是欣赏之人,就会赠送程仪,难道,他也会有如此的殊荣?

想到这,杨东平忍不住摸了摸下巴。

就在他天马行空胡思乱想的时候,老人去而复返,再次回到了厅堂,与此同时,他手上还拿着一叠东西。

看着那叠整整齐齐的东西,杨东平在第一时间就认了出来,那是一套包括衣服鞋袜在内的行头,看着这些东西,他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的好,老人真的很实在,知道他现在这身衣服并不方便行事,于是就送了他最急需的东西。

这可是真正的雪中送炭!

老人并没有看神色复杂的杨东平,而是怜惜地摸了摸手上的东西,才说道:“小哥,你要是不嫌弃的话,就换上这套衣服吧,这是拙荆早年给小儿做的,不过,自从我儿去云游后,就一直没有回来,所以,这套衣服也一直沉在箱底,从来就没有人穿过。”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眼里带着缅怀之光。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这份重如泰山的情杨东平肯定是不能接受的,于是赶紧推辞,要知道,古人对于亲情看得特别重,这既然是老人的夫人给自家孩子做的衣服,那他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见此,老人把脸一肃,严肃地说道:“小哥,你身上这身衣服太招摇了,估计只要是进了城,麻烦就会不断,我知道你可能不怕麻烦,但是,你既然想多看看,多走走,那么还是低调一点好。”这是真正的忠告。

说完这话,老人不容杨东平反驳,而是直接又说道:“小哥,你不用介意,我家小儿今年都四十好几了,他这一云游就去了二十多年,所以,这二十多年前的衣服也就只能放在箱子里落灰,你要是不介意这是旧物,就接受了吧。”

老人的神态很真诚,真诚到杨东平都说不出反驳的话语。

最后,杨东平只能接受了老人的好意,为此,在离开的时候,他偷偷给老人留下了一块巴掌大的极品满绿翡翠,虽说翡翠这东西在宋朝还不流行,经济价值也没有现代这么高,可此时对于身无长物的人来说,这是他唯一能做到的心意。

礼轻情意重,给的就是一片心意。

因为骤然来到这个神奇的世界,杨东平除了储物袋里的一些东西,他还真的掏不出值钱的东西,所以他只能用翡翠来感谢老人的善意。

其实送老人翡翠也是有含义的,别看翡翠在宋朝还不值钱,可这东西在月球上很有价值,作为能让他穿梭地球与月球的能量体,其中隐含的价值应该是无价的。

再说了,这个世界依存于太阴岛,既然在太阴岛上都能使用的能量体,说不定在这个世界一样具有使用的价值,只是,是什么价值,暂时还不知,不过,留给了老人,说不定在关键时刻就能使用上。

这也算是杨东平还老人赠衣的因果。

有朋自远方来,一老一少,不问过往,不谈今后,只论当下,两人侃侃而谈,酒足饭饱,杨东平也没有在王家庄久待,而是带上老人赠送的新衣就告辞了。

这一顿饭,两人吃了一个多时辰,他们聊了很多,在这短短的一个时辰,杨东平也对这个世界有了初步的了解,比如,朝廷重武轻文,读书人在当世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这是文人最风光的时候,可也是武人最无奈的生存环境,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凸显出文武之间的对立冲突。

文人治世,武人卫国!

如果两者不能形成完美的平衡关系,那么,失衡下的后果就是北宋的灭亡。

当然,北宋灭亡的根本原因不可能就光光只是重文轻武,其实还有更多的社会现象,不过最重要的一点,还是统治者的无能与不作为,这才是导致北宋灭亡的根本原因。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杨东平从老人这里学到了很多的经验与知识,最终才在村里孩子们都上门学习的时候,真正地与老人告辞。

对于耽误了老人的午休时间,杨东平很是过意不去的,可老人不在乎,老人说,他很久没有遇到能让他畅所欲言之人,这是缘分,他很高兴,让其不要介意。

到此,一老一少才真正依依惜别。

老人拄着拐杖亲自把杨东平送到村口,如果不是为了要给孩子们上课,老人估计还会再送一程,见此,杨东平大笑着说道:“老丈,俗话说,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您老还是请留步,咱们有缘再见。”

闻言,老人也笑了,他学着杨东平告辞的样子,也挥了挥手,乐呵呵地说道:“再见!”这个词是现代离别时用得最多的词,在古代却用得比较少,而此时老人能学以致用,可见不是个迂腐之人,也可以看出,老人并不是真正的乡下人。

与老人告别,杨东平就行走在了进京的道路上,此时日头刚刚西斜,换算成现代的时间,估计是下午三点左右,从时间上来说,还早。

王家庄离汴京都城也就十几里的路程,走路的话,估计也就是一个多时辰的事,横竖在天黑前能进到京城里就行,不过,在进京前,杨东平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要处理。

那就是,小家伙圆圆!

他此次进入这个微缩世界是因为圆圆的原因,也就是说,小家伙是此次事件的罪魁祸首,刚在天上与河里的时候因为情况紧急,也就暂时没有教训它,可到了现在,是时候教训一顿了,否则,小家伙要是到了汴京城里再依脾气给自己添麻烦,那他们俩可就不知猴年马月才能离开这个见鬼的世界。

想到这,杨东平低头看了看怀里的小家伙。

为了低调与藏拙,小家伙之前在他跟老人喝酒吃肉的时候是蹲在他脚边看着他们吃喝的,所以,小家伙现在还饿着肚子,也就是说,他得想办法先把小家伙的肚子填饱了再说。

不过在给小家伙填饱肚子的时候,还得把小家伙这身耀眼的毛色给遮掩起来,没办法,小家伙不仅外型长得漂亮,这一身的毛发更是漂亮得惊人,鲜艳如火,一根杂色的毛都没有,如果要想调查这个世界与太阴岛有什么关系,那就得低调行事。

低调,不仅他本人要低调,就是圆圆也得低调,否则,在这皇权社会,如果不动用异能,杨东平觉得自己还真的有可能保不住小家伙。虽说小家伙也不是好惹的,可真要闹事,那就太大了,到时候,跟他们的目的相左,那就得不偿失了。

想到这,杨东平知道,他该如何惩罚小家伙了。

转头四看了一下,到处都是金灿灿的良田,良田里是即将成熟的稻谷,而良田的不远处就是奔腾的黄河,嗯,应该是黄河,既然这个世界是按照清明上河图来布局的,那就说明,离汴京城不远的这条黄澄澄的河就是地球上象征着母亲河的黄河!

此时的黄河跟现代的黄河还真的不一样,现代的黄河水很黄,很浑浊,同时黄河两岸的植被也很稀少,那是土地贫瘠的自然表现,而千年以前的黄河却完全不一样。

杨东平站在黄河不远处看着奔腾的河水,可以看出此时的黄河水流很大,而且周边也不贫瘠,到处都是盛产粮食的良田,而远处的山上更是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到处都充满了勃勃生机。

看着远处不算高的山,杨东平知道,里面一定有鲜活的猎物,所以,也一定能填饱他与圆圆的肚子。

摸了摸肚子,他无奈地笑了笑,自从跟原始火种结缘后,他的肚子真的很容易饿,也就是说,他得补充/充足的食物来维持身体机能的运行,虽说他之前在王家庄已经吃过了一顿,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就他现在的饭量,那点饭食也就够塞牙缝,看来要想真正的吃饱,那就只能靠自己了。

就在杨东平望着远处高山目露向往的时候,圆圆也在他怀里激动地挥舞着小爪子,嗷~,出发,出发,要吃的!它快饿死了好不好,刚刚就光看没得吃,差点让它把今年的口水都流光了。

面对心急的小家伙,杨东平点了点头,说道:“行,咱们先去山里弄点吃的,顺便,也等我头上的头发长起来一点再进城。”说完,他还摸了摸脑袋,也就进入这个世界的这么一会功夫,他之前被火海烤没了的头发在特殊体质的作用下已经长出来了一点。

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能再次长到寸许长。

虽说这个长度的发型还不够像古人,不过,总比是个大光头的好。

做出决定后,杨东平就抱着圆圆拐进了一旁的山里,此时的山里跟现代可不一样,并不是到处都能看到人烟,而是由于地广人稀的原因,山里很原始,也没有什么人,所以,那里不仅是动物们的天堂,也更方便一大一小填饱肚子。

再次上路的杨东平又改变了模样,挺拔的剑眉,寸许长的头发,一袭青色的简单长袍,脚上是百纳的布鞋,一眼看去,这副古人的装扮,让他自带了一股飘飘欲仙的潇洒。

看来,个人的气质很重要,那真是穿什么像什么。

此时杨东平的这一身装扮很低调,而且,不仅是他低调,就连被他抱在怀里的圆圆也很低调,因为,小家伙那一身火红的皮毛也改变了颜色。

这种变化是杨东平利用储物袋里的某些天然植物给小家伙染的。

为此,小家伙特别生气,被抱在怀里直接就用屁股对着杨东平,其实也别怪圆圆会生气,任谁看到漂漂亮亮的自己变成黑红黑红的杂毛花,谁都会生气。

这样的颜色,低调是绝对够低调,可是却把小家伙气坏了,所以再次上路的杨东平就只能无奈地把小家伙抱在了怀里。

看了看已经很西斜的太阳,杨东平抱着圆圆慢悠悠地进了汴京城。

清明上河图,我来了!

第92章

杨东平是在华灯初上的时候进入到汴京城的,城门口果然如王家庄老人说的那样,没有人检查路引与身份证明,不仅没有人查,甚至连一个守门的兵卒都没有。

看到这样的场景,他沉默了。

虽然他大学专业学习的并不是历史,可清明上河图实在是太有名了,作为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如此有名的国宝级文物,对于它的解读也流传着很多很多的版本,所以哪怕是他一点都不熟悉北宋的风土人情,社会现象,可网络版的消息他多少还是知道一点的。

因而,看着眼前这懈怠的城防,他真的是无话可说。

这可不是现代化的城市,在没有高科技的北宋时代,居然自信到连人为的城防都摒弃了,这得多自信,这得多自负,这可真是不作死就不会死的最高境界,也恰恰是因为北宋当权者的这种不作为,才导致这座繁华的城市在几年后变成了一座真正的亡国之都。

可惜了!

杨东平摇了摇头,然后抱着圆圆缓缓进了城,与他同时进城的,还有各商队,有赶着骆驼的西域商人,有牵着马匹的汉人队伍,也有步履匆匆的旅人,总之,哪怕是华灯初上,可汴京城里到处都是一片繁华的胜景。

由此可见,汴京城的经济在此时是真的很发达!

就在杨东平进城的时候,之前一直生他气的圆圆也偷偷把屁股转了过来,小家伙对于热闹的古代城市很感兴趣,这里是它从来就没有见到过的场景,所以它睁着圆溜溜的大眼好奇地张望着。

不仅是圆圆对这座城市好奇,就连杨东平也是一样的,他此时不管这里是不是真实的场景,可是这里绝对是曾经北宋的过往。

既然如此,那么他也就当这里是真实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