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1 / 2)
喜欢就买下来。席念之往年在京城见过更美的花灯,因此对眼前这些花灯都没有多大的喜欢。
算了,还是先看看吧。喜欢归喜欢,但是一旦要花钱买下来,木哥儿就不太愿意了,再说他才开始看花灯,要是现在就买下来,等会再遇上更漂亮的了怎么办。
快,念哥儿,前面那个莲花灯也好好看。
....
一路上,木哥儿都拖着席念之看完一个又一个摊位的花灯,陈述只能跟在旁边护着两人不被这熙熙攘攘的人群挤压伤到。
咦,前面是干什么,围了那么多人。再一次看完一摊位的花灯时,木哥儿见到前面被围的水泄不通,甚至还听到有人叫好。
过去看看不就知道。席念之道。
好,咱们快走。
见俩人已经跑去前面,陈述只得跟着上去。
被人围住的这个台子上,同样是挂满了各种花灯,但是最顶端却有一顶比其他都要漂亮的宫灯,宫灯上画着嫦娥奔月,挤进去的席念之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这顶花灯。
只见台上的一位身着青衣的书生开口,诸位,我这摊子上的花灯均都不用银钱,你看上那顶花灯,只需要赋诗一首,评判满意便可取走。
另外这最上面的宫灯乃程墨先生亲手所做,上面的画也是程墨先生亲手所画,先生说了,如果有人喜爱这顶宫灯,也不需要用银钱买,只需要以今日节气赋诗一首,只要这诗让先生满意,这顶宫灯你就可以领走。
台下的众人一听程墨先生这名字,都纷纷惊呼,甚至好多学子都蠢蠢欲动的想要上台赋诗一首。
陈述也知道这程墨先生。
如今大商有两大儒,南方大儒程墨程先生,北方大儒方云年方先生,据说这二位先生当初同出一师,虽是师兄弟二人却一南一北。
只要是仕林中人,没有不濡慕这二人的,原主陈三郎也是如此。
程墨先生每三年收一位学生,陈述计算着,今年刚好是这程先生再次招收学生的时间了。
难怪这里围绕的书生众多,看来都是奔着程先生来的。
不过陈述觉得自己也不入仕,对于拜程墨先生门下,也没有多大的想法。
只是他侧头看向席念之,见他对那宫灯貌似十分喜爱,喜欢吗?他附耳问道。
席念之点头,嗯,很漂亮,我之前在京城都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宫灯,不愧是程先生亲手制作的花灯。
陈述见他两眼冒光,可见是真的喜爱,低声问道:想要吗?
席念之狂点头,想要。
陈述轻笑,宠溺道:等着。
此时台上已经上去了好几位书生,都是奔着程先生而去,书生们写出的诗被台上之前主持的那书生,送去台子后面的挂着门帘的屋子里,隔着那帘子隐约能见到屋子里有位人影,众人猜想那人影估计就是程墨先生。
几息时间,那青衣书生就出来,对台上几位书生摇头,抱歉,诸位可在下面这些花灯里选上一定自己喜欢的。青衣书生这话一出,其他人便明白这是自己的没有让屋子里的人满意。
台上的几位书生,有几位羞赧的下台,有人也不介意的认真选了一款喜爱的花灯,倒是其中有一位身着蓝衣的书生,他蹙着眉,脸色难看道:不知屋子里那位评判我等诗词的可是程墨老先生本人?
他这话一出,其他人都明白话中意思,下台的那几位书生也停下脚步,也等待那青衣书生的回答。
青衣书生对这责问,面色不改回道:是,屋子里的确是程墨先生本人。
那不知我等可否亲自拜见程先生?很明显这蓝衣书生并不是很相信。
这?青衣书生蹙眉没有给出答案,
怎么,难道不能见吗?见青衣书生没有答应,蓝衣书生满脸傲色,诸位都知晓程老先生是何许人也,如果能亲自拜见一面,都是我等学子一大幸事,老先生一届大儒,不会连我等这点小小的希望都不满足吧。
这蓝衣书生叫袍辉,是青州人士,此次正是陪母亲回云州城外祖家,他来云州时,就听说过关于程老先生要招收学生一事,更是听说今年老先生是要去姑苏,姑苏仕林的学子一向比其他州城的学子学识要高一些,所以老先生去姑苏收徒,众人也不奇怪。
所以进屋他在这里听见有人打着老先生的名头,他觉得自己一定要拆穿。
而且其实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他写的诗这个冒牌货居然不满意,想他袍辉四岁启蒙,十二岁考上童生,十七岁考上秀才,本来今年准备下场考举人,只是先帝驾崩延迟科考才耽误了。
这冒牌货居然看不上他的诗,那他一定要揭穿让这冒牌货在众人面前丢脸。
就在袍辉话落下,门帘被掀开,出来一位白袍老者,哈哈哈,这位学子既然这么想见老夫我一面,那老夫就满足你这个愿望。
袍辉闻声转头,顿时目瞪口呆,程....程老先生,您为何在此?
老夫不在此那应该在哪?程墨老先生意有所指的回道。
学生拜见先生。台下的诸位书生亲眼见着老先生,顿时跟打了鸡血似的,纷纷揖礼拜见。
程老先生也不再搭理袍辉,来到台前抬手让诸位书生起身,诸位客气了,老夫也是一时玩心顿起,不过还是我这学生先前所说,只要你们写出的诗我满意,上面那盏宫灯你们可取走,并且老夫还会亲自指导一次学业。
老先生这话一出,犹如丢出一颗炸弹让太小的书生们沸腾了,宫灯要不要都不是重要的,如今最重要的是能得到老先生的一次指导,这比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宫灯都重要。
老先生说完话后,并没有回屋里,而是转身在台上坐下,明显是留在这现场听,然后....只见太小的书生们蜂拥而至的向上台。
都站住。青衣书生阻止众书生的攀挤,高声道:一位一位的排队上来。
台下的书生们也不想在程老先生面前落下不好的印象,都规矩的排队一位一位的上去吟诗。
上去的书生们吟出的诗有好有坏,均都未让老先生满意,花灯架上的花灯都快被书生们领取完了,那最上首的宫灯也未得到它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