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太极二十四式(1 / 2)
鹿一鸣告辞,来到梅花桩前,开始练习。
日复一日,鹿一鸣把吃奶的劲都用上,然后,他又忘了聚会的事。
第五天来临时,鹿一鸣已能在梅花桩上健步如飞,如履平地。
一道黑影闪转腾挪,犹如灵敏的猴子一般,往往单脚落下,身躯以暴射出一半,脚尖一点圆木,仿佛大鹏展翅,落在另外一根梅花桩上。
咻咻咻咻……
鹿一鸣很快踩踏完一圈,从另外一处跳下来。
这时,武七脚踩小草,身轻如燕,两百米距离,只用了十秒钟时间。
“老师好。”鹿一鸣恭敬说道。
武七颔首,然后道:“练习的怎么样了?”
鹿一鸣回道:“已达到健步如飞的地步。”
武七脸上露出满意之色,跟着说道:“小鹿,接下来,为师教你太极。”
鹿一鸣心中一喜,连道:“好。”
武七看了一眼鹿一鸣,突然问道:“小鹿,你知道太极图的来源吗?”
鹿一鸣说道:“太极图较之八卦符号图像,出现较晚。八卦符号出现于周朝之前,相传为上古伏羲氏所作,而“太极”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大道,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后见于《易传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何谓太极?“太”有“至”的意思;“极”有“极限”之义;“太极”就是至于极限,指的是宇宙演生阶段中阴阳尚未分化的最初形式。故而,从严格意义上来讲,阴阳鱼形环转相抱的太极图,并不是用来表达太极形象的图,倒是其原名“天地自然之图”。”
武七点头,道:“小鹿,说的不错。我说一下太极拳口诀,你记住它,最好刻在骨子里。太极者,无极生,动亦之机,阴阳之母,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亦,皆及神鸣。心静身正,亦气运行,开和虚实,内外合一,运柔成钢,钢柔并用,静发自如。”
鹿一鸣仔细听着,大脑高速运转,将其背住。
一会儿后,武七问道:“小鹿,记住没有?知道什么意思吗?”
鹿一鸣回道:“背住了,这段心法口诀的意思,太极只重其意,不重其招。”
武七说道:“这点很重要,一定记住它。”
鹿一鸣颔首。
武七沉吟片刻,道:“太极有二十四式,第一为起式,太极起式要自然,含胸拔背头顶悬。屈膝松腰向前看,松肩垂肘气沉丹田。”
鹿一鸣张口就来,“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野马分鬃抱球起,一前一按斜上举。弓步向前似猫行,虚实转换要清晰。第三式,白鹤亮翅,白鹤亮翅展翅娇,左按右挑至眉梢。右实左虚足尖点,沉肩坠肘要记牢。第四式,搂膝拗步。搂膝拗步斜中行,一手按膝一手拥。坐腕舒掌朝前打,分清虚实转换灵。
第五式,手挥琵琶。手挥琵琶抱在胸,左前右后身前迎。右实左虚足跟点,沉肩坠肘要记清。第六式:左右倒卷肱。坠身退步倒卷肱,撤步足尖点地行。退步之后成虚步,转腰松胯手前拥。第七、八式: 左右拦雀尾棚手前举要撑圆,捋手用劲在掌中。挤手着力在手背,按手劲起在腰功。”
第九式:单鞭
左手推出拉单鞭, 右手钩子在后边。
弓步足跟先着地, 虚实转换记心间。
第十、十一式:左云手单鞭
云手三进上下翻,一左一右在面前。
左步横跨数二次,再拉单鞭又以遍。
第十二式:高探马
高探马上拦手穿,左拦右穿马上边。
足尖点地左虚步,沉肩垂肘要记全。
第十三式:右蹬脚
右蹬脚式腿上功,力发腰部要记清。
左足站立身要稳,右脚提起向前蹬。
第十四、十五式:双峰贯耳,左蹬脚
双峰贯耳两笔圆,二拳钳形在眼前。
提膝弓步向前迈,转身左脚蹬一番。
第十六、十七式:左下式独立,右下式独立
下式独立随峰连,一钩一掌往前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