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淘宝混古代》TXT全集下载_196(1 / 2)
诗念完,脚已跨出奉天殿的门槛,笑声从外传来,笑得是那样豪迈,那样肆无忌惮!
殿内,除去左弗一派的人都是脸色苍白,连成克巩也不例外。
第一首……
那是帝王诗啊!
人臣如何敢评价历代帝王?!
润之先生……
哪里是什么科学派先贤,这就是一个专门教人造反,教人屁民与权贵斗争的家伙啊!
而第二首!!
则是直接道出了左弗此刻的心境与意志!
接受朱家恩惠的左弗已死,而今她要推倒重来,做她自己!
恐怕君主立宪都不是她最终目标!
现在回想起来,那些书透出的思想很可怕!完全就是要百姓当家做主,你是天子也得趴着,你犯法跟庶民同罪!
风又起了。
吹得风铃叮当作响。
风过紫禁之巅,凌驾于王!
山芷娴眼前的变得模糊,又是一口鲜血喷出,所有的期待落空,所有的希望破碎,即便她的儿子成了天子,她亦无法报回当年之仇!
三日后,山芷娴病重,再也下不得床。她意识变得模糊,可她不想放弃。她宣旨,召左弗入宫。
左弗入宫,望着床榻上的山芷娴,目光冰冷。
山芷娴挣扎着坐了起来,喘着粗气道:“我与你斗了一辈子,终是你略高我一筹。如今,我即将伴架先帝,命不久矣,今日喊你来,只想与你说,稚子无辜,莫要伤我儿。”
“太后娘娘此言是要将臣比作曹阿瞒吗?”
左弗冷笑,“昔年我对先帝保证过,只要我一日不死,就会保大明江山一日,娘娘大可放心,陛下永远是陛下,他会在这宫中快快乐乐过完一生的。”
“你!”
山芷娴抓紧了被子,“你要囚禁我儿?”
“话不要说得这么难听。”
左弗坐了下来,“太后娘娘,君主立宪您听过吗?只要实行此制度,千年的江山臣不敢保证,若臣能活到七老八十,那么朱家天下起码还能再延续两百年。娘娘,五百年的江山不短了,您该知足了。”
顿了下又道:“另外,臣从未起过与娘娘相斗的心思。不是臣要与您斗,是您不放过您自己,一辈子将自己困在嫉妒仇恨里,我与您斗?”
她轻笑,“我怎么敢?昔年被您泼了洗脚水,差点要了臣的一条小命,臣哪里敢与您斗?”
“你果然记恨当年之事!”
“五十步笑百步,娘娘不也如此吗?又何须怨臣?”
左弗轻笑,“不过,娘娘这句话却是错了。您于臣不过是天边云,臣够不着您自然也谈不上恨您。若您不作妖,下半生本可以过得舒舒心心的,但是您不想,那臣就没法了。先帝对我有知遇之恩,我岂能辜负他?!北伐乃是他一生执念,为了先帝,臣只得如此僭越人臣之道,委屈娘娘了。”
“果然是你!”
山芷娴扑了过来,左弗一巴掌拍掉她打过来的手,冷眼瞅着她道:“先帝一生孤苦,若你温良如玉,或许他也不至于如此苦闷。让你殉葬?呵呵……”
左弗身子朝前倾了倾,挑眉道:“这等荣耀你以为我会给你?你真是天真了!”
“你,你,你……”
山芷娴喘着粗气,脸色变得通红,“好,好生无耻!本宫是先帝的发妻,难道连这个资格都没有?!”
“娘娘放心!臣会让您与先帝待在一个陵寝里的。”
她慢慢起身,居高临下地望着山芷娴,抿嘴微微一笑,“就像先帝再不待见您也只能冷落着你,而臣亦不敢夺了您先帝发妻的名号,所以,有什么不满便跟先帝说去吧……”
第687章 求和
左弗走了没多久,山芷娴便是吐血晕厥。昏迷了两日醒来后,将天子叫到了床边,咬着牙道:“儿子,你要记住了,我是左弗害死的,是她下的毒。那天你也看见了,她根本不将你放在眼里。你父亲在时尚能治她,如今你父亲走了,只剩下了你,你一定要当心当心再当心。
左弗狼子野心已是昭然若揭,你千万要忍耐。她年长你这多,总会死在你前头的!届时,你一定要记得替娘报仇!”
山芷娴说完这话便又是一口鲜血喷出,然后直直倒了下去。
天子扑在山芷娴身上大哭。
短短时间内接连失去父亲,母亲,这个打击对于十岁的他来说真得是太大了。而且,他母亲连眼都没合上,这是死不瞑目啊!
为什么?
为什么?!
到底是为什么?!
那个从来都是笑眯眯的左先生为什么心就这么狠?!
父亲从来没有薄待她啊!
自己也没有薄待她啊!自己这多师父,为了表达自己对她的信任与喜欢,自己一登基,就封她为太师,大明三百年江山有几个人活着时就能位列三公的?
她为什么要这样对母后?母后真是她害死的吗?可母后身边的试毒人都好好的呀!
小皇帝难过极了,也混乱极了,但是眼下给太后治丧却是大事。大部分朝臣以为左弗必然会在这件事上让山芷娴难看,可令他们意外的是,左弗对于此事却是一点意见也没发,任由他们按流程走。
只有少数人心里明白,人都死了,计较那些东西有意思吗?左弗若是那等小鸡肚肠之人哪里能走到今日?
说句难听的,太后自己不作死,左弗甚至都懒得理她,只会让她安安稳稳老死宫中。太后非要出来秀,那也怪不得左弗下狠手了。
太后病得蹊跷,这其中要没什么猫腻才奇怪。只是一些明白人也从这里面感受到了左弗一片慈心。
她若拿出圣旨直接强制太后殉葬必是让小皇帝难过,而现在让太后病死,既不会破坏先帝的形象也会让小皇帝好受一点。
怀疑归怀疑,但是太后身边的试毒人都好好的,所以天子即使有怀疑但只要逻辑上说不通便也怪不到左弗头上去。
当然,左弗也不会介意皇帝怪她罢了。恨,有时也是一种活下去的力量。
左云舒这人,行事很难捉摸。就像跟她为敌的人,赶走了,或者屈服了,她便不会对你下死手。而山芷娴如此作妖,最后她还是给了她体面,以先帝发妻的身份进了陵寝。
太后大丧,全国自是要停止一切娱乐活动的,而在常州的杨廷鉴接到宋应星的来信,在入秋的时候,拖着老迈的身躯来到了南京,敲开了孙家的大门。
左弗望着这个自己昔日的老师,长长叹出一口气,道;“先生已不问世事多年,今日为何又要来?”
“不来怕是不行。”
杨廷鉴今年也是六十岁的人了。只是保养得还算不错,所以精神倒也尚可。
他注视着左弗道:“天下人都在传你要篡位,我虽不信,只是也想告诉你,这天下终究还是要君父的。”
“先生何出此言?”
左弗扬眉,“弗有何能耐能废除天子?”
“云舒。”
杨廷鉴沉声道:“你变了。”
左弗沉默了。
过了久久才道:“或许吧……”
她自嘲一笑,“人总是会变的,不是吗?”
“你知道老夫话里的意思。那些书,老夫也是反复看过的,但是老夫还是要警告你,有些事做不得。百姓民智未开,若无君父,天下必大乱。”
“先生此言甚是。”
左弗道:“托先生传话之人大可放心,弗一不想当武瞾,二不想当曹操司马懿。这天下分分合合几千年,哪一次离乱苦的不是百姓?陛下以及他的后人会永远是这天下之主,永享皇室贵胄的尊荣,受臣民敬仰,弗当年答应先帝的事绝不会失言,请先生还有先生的友人放心吧。”
见左弗还是原来的想法,并没有因为太后想废天子,杨廷鉴也就放心了。
至于天子会不会成为吉祥物?这就不是他能操心的事了。走那个制度,又不是左弗一个人的想法,许多人也认同,感觉挺好,所以天子或许很悲哀,但江山若得以延续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也就是当年打来的是异族,要是非异族,他杨廷鉴也会去新朝为官的。以前的大明真没什么好留恋的,贪婪贯穿了整个王朝,奇葩皇帝是一个接一个,若实行左弗说的那套,很好,皇权被极大限制,首辅干得好的,最多干两年,干得不好,五年就滚蛋了。
权利不会过分集中在一个人手里太久,而朱家的天下能得以继续延续,这样不是挺好吗?
左弗留杨廷鉴在京城住了些日子。下班回来,便与杨廷鉴,孙训珽三人玩玩音乐,日子倒也过得舒心。
不过,这样舒心的日子并不能持续太久。送走杨廷鉴不久,左奎去世了。
老头走的那天,天气晴朗,晚饭吃了半碗饭,啃了个大鸡腿,第二日当仆人喊他起床时,床上的人再也没了动静。
健健康康活到九十,无疾而终,这在古代绝对属于喜丧了。只是对于家人来说,无谓喜不喜的,父母的离去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来说打击都是很大的,哪怕这个孩子也六十多了。
左大友哭得撕心裂肺,从今年起,他再也拿不到自家老爹给的压岁钱了。而去年他还在跟人炫耀,他这把年纪还能拿到父母给的压岁钱,而转眼间,父亲却不在了。
农历十一月三日,左家有丧,左弗请旨回家办理祖父身后事,天子允准。
老祖母望着棺材里的老头,望了久久,没有哭,只是发出了一声叹息。
老头三七才过,这日早上,老祖母起床洗漱,洗漱完后,便回到床上,让仆人端了水过来,喝完三口水,闭眼,与世长辞。
十七日内,接连失去两位长辈,这打击对左家来说不谓不大。爷爷的孝服尚未脱去,又要穿奶奶的孝衣,可依照规矩,没人是可以戴两重孝的。所以,祖母的丧礼上,除了白衣外,并没有黑色的袖带。
一些人暗里高兴。
左弗杀戮过甚,还有害死太后的嫌疑,这下报应来了!
可有些人却是对此嗤之以鼻!
两个老的一个今年八十八,一个九十,你说人家这是报应?
而且都是无疾而终,走得一点痛苦都没有,你说这是报应?
现在与其看左弗笑话,不如想想北伐的事吧!
虽是祖父母但也是要丁忧的!
左弗一旦丁忧,北伐最佳时机错过不知又要等多少年!不过,这样的情况,天子应该会夺情吧?
至于天子会不会故意让左弗丁忧?这完全不用担心。这事的关键在左弗而不在天子。他哪怕信了他母亲的话,但他这个年岁又能做什么?大臣们也不会让他这样做的!除非大臣们想把皇帝也换了!
左弗在祖父母的坟边结了个庐,换上一身孝衣,没有理会外人的闲言碎语,七七四十九日内,食素念经,住草屋,满了四十九日后,便在祖父母跟前磕了几个头,留下了一行字:忠孝两难全,祈祖父母谅解。
左大友将她送出两茅庐,他将继续在这里守着。北伐的时机不能错过,两地分割越久就越割裂,届时即便北伐成功了,管理起来也很难。
崇祯爷就是吊死在煤山的,若自己的女儿将北地收回来,那么他们左家受朱家的恩惠就彻底还清了。
天子很快就下了夺情的圣旨。这道圣旨他不愿写,尽管他思来想去都觉自己母后不大可能是左弗害的,但是左弗那凌驾于之上的势力让他本能的感到恐惧。
但是,内阁大臣不允许他这样做。先帝临死最后一句话都是在念叨着北伐,再错过这个时机,又要等到什么时候?现在活着的人还记得北地曾是他们大明的一部分,可再下去,图谋安乐的人越来越多,等他们这批老骨头都死光了,谁还会想北伐?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既然明年准备出征,而且准备一口气拿回失地,后勤自然要好好准备了。
大批大批的粮食被运抵到南京,而四川等地也加强了守备,如此大的动作自然是逃不过清廷的眼睛,清廷内部一下就紧张起来了!
终于准备动手了吗?!
孝庄坐在慈宁宫里,手里轻轻转动着佛珠。她想起自己那短命的儿子,再看看眼前尚年幼的孙子,孝庄心里痛苦到了极点。
大清的江山就要断送在她的手里了。
这天下谁能阻挡得住左家军?而且,照这架势,左弗必然亲自出证,那业火的秘密到现在都没破解,朝中也无敢应战的将领,这仗还怎么打?
而且,只要明军一过江,那些汉民不会抵抗,反而会帮着明军来打他们。左弗当年要求通商,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让大清的子民见识下大明的富有先进,让他们心向故国,等他们来了,好有人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