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淘宝混古代》TXT全集下载_64(1 / 2)
“厂?”
“是。县太爷说,小规模生产的叫作坊,大规模的产生的叫厂。小作坊生产成本高,大厂生产成本能降低,所以鼓励大家开厂。”
“这是何道理?”
常昆一脸懵,“不都是作坊吗?”
“这个小的也不清楚,只知报纸上说,开厂的,大人会提供各类方便的工具,而且采取流水线生产模式,一人负责一个部件,最后组装,不但省时省力,还能节省成本,说这法子秦时就有了”
第267章 看不透
“这倒有趣了。”
常昆笑着道“我知物勒工名是秦时流传下来的。可却不知,秦时还有这流水线作业法。”
“这个小的就不清楚啦。”
宗盛挠了挠脑袋,“都是报纸上说的。报纸是县太爷组织弄的,应该不会胡说。”
说到报纸,任宁又想起了自己的疑问。他将宗盛之前给自己的报纸又从袖口抽了出来,摊开看了看,这回他不再纠结这纸怎么做的了。
反正问这个人也得不到答案,不如以后问左弗好了。
现在他倒是对这个类似邸报的东西更有兴趣了。
商户如何生产,怎么生产报纸上也说?这左弗行事还真是怪异,处处都透着古怪。
报纸上常州日报四字很显眼,在这四个字下面,还有期刊以及日期。
在日期下面有一条线,将这一部分隔开,下面最显眼的地方写了一排比“常州日报”略小的字今日要闻。
在这下面的字体就比较小了。而内容也比较丰富,有时政,有本地要闻以及政策,还有对天气的预测等。
内容很多,每一条都比较简短。等翻一面过来,现反面有对这些内容的详细补充。
这些东西,有些邸报上也有。左弗身为武进县地方官,了解朝廷动向也要靠邸报,将邸报的东西弄着上面来倒也不奇怪。
只是这人也聪明,明显知道哪些可以说,哪些不可以说,都是经过删减挑选的。
这人不像传说中那般鲁莽,还是很知分寸的。
带着这样的想法,任宁又继续翻动报纸。到第二张纸时,内容陡然轻松了起来。
上面有连载话本,说得是修仙之事。写法颇为新奇,通篇大白话,但却也觉精彩。
想到宗盛说,这是面向百姓的邸报,便也不觉通篇大白话奇怪了。
其实,第一张纸上的内容也是大白话,只是稍微文雅严肃点罢了。
除去这话本连载,还有写生活常识,天文地理,医学养生的。除去这些,竟还有木材,米价,盐价等物的近期市场均价,这对那些外地来常的商贾来说,是十分有用的信息。
这点,再次证明了左弗是个颇懂经济之事的人。同时也又一次推翻了她私人把持商市的谣言。
两张纸,内容颇多,可价钱却是便宜,这点也让任宁很纳闷。
卖这么便宜,就不怕亏本么?只是见这印刷字体颇为古怪,心里又琢磨,她难道掌握了什么新的印刷之法,可大大降低成本?
“长乐兄,快看!”
正纳闷着,常昆的惊呼打断了他的思维。
他顺着常昆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路边摆着几个巨大铁制笼子,有几个人被关在里面,在笼子上面还插着标,上面还写着字。
定眼瞧了瞧,现那插标上分别写着随地大小便,随手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字眼。
“这是?”
“老父母大人不许任何人随地大小便,乱扔垃圾,吐痰,初犯罚钱,再犯就要被关笼子。这笼子里的人都是屡教不改的人,所以被关在这儿,受烈日炙烤的惩罚。”
宗盛指向窗外,“贵人请看,那边有垃圾桶,每隔一段路就有这样的垃圾桶,连坊间内都有,所以若是随手扔垃圾会被处罚。而进城的牲畜也都要套上粪兜子,你看,我们拉扯的骡马都套了粪兜的。
这些粪便官府是集中收的,官府还给钱呢。所以大家也都能自觉遵守。”
“这牲畜有三急可以套粪兜,可人怎么办?”
常昆有些不解道“这粪尿影响市容,爱干净是好事,可这人总有三急啊?”
“大人在城里正在造公共厕所,现在许多商家都和官府合作,出租店家内的茅房,在门口挂上红色牌子,大家就知道这家净衣的服务,便可入内解决三急之事。至于吐痰惠民市有种纸手帕卖,价钱很便宜,可以吐在纸里,包好,扔在那个绿色垃圾桶内。”
任宁感到不可思议,“就因为这个,居然花巨资造茅房?”
宗盛咧嘴笑了,“大人行事看着古怪,上来我们也不理解,可慢慢就觉到好处了。以往夏日,城里都臭烘烘的,可自打大人改了排水系统,将其封闭后,这臭味就减少了。现在又狠抓这些不守规矩的人,街道干净了,空气好了,我们也觉舒心多了。
报纸上三番四次地说,随地吐痰,大小便会让人生病,便于瘟疫的传播,想想也是有道理的。不然以前有人得了瘟疫,干嘛要隔绝出来?报纸上还说,饭前便后都要洗水,喝水要喝煮开的水,不然肚里容易有虫子,人不易长寿。
以前我们也不信的。可自打一月前,官府帖了告示,可让我等免费去领取打虫的药,我吃了下去后,真拉出了许多白白长长的虫子,可把我吓坏了,以后再也不敢喝生水了,饭前便后也一定用从惠民市买来的硫磺皂洗水。像这夏天,更是要天天洗澡洗头,冬天每五天便去城里的澡堂子泡一泡,大人说的话都是真的,人干净了,就少生病,还长寿。”
常昆等人忍不住蹙眉,这人虽说认字了,可说话还是这么不文雅。拉出虫子听着就好恶心啊!
只是这打虫药又是怎么回事?还能免费领?
带着好奇,任宁又询问开了,“那打虫药贵吗?”
“我也不知道,大人和小孩吃的不一样。小孩吃的那种跟个宝塔似的,还甜的,那些小娃儿开心得不得了,只当是糖豆吃。而大人吃的则是白色的,就着水直接咽下去。这药贵不贵小的也不知道,大概很贵吧?用过的人都说效果好”
“所有人都可以去领?都不要钱?”
常昆还是有些不敢置信地道“即使只要一文钱,常州这多人,那也不是小数目啊!”
“大人行事素来捉摸不透,不过对百姓好是真的。”
宗盛挺了挺胸,颇为骄傲地道“大人初来常州时,就说过,都说父母官,当官的要爱民如子。可要她说,当官的应孝百姓如父母,吃朝廷饭的才是百姓的儿子。大人真是做到了这一点啊!真把百姓当父母啊!”
宗盛眼里隐隐有泪花闪现,“我以前就是个苦力,都是大人给了我再做人的机会。在常州四处开识字班,教我们认字,教我们本事,她老人家来了一年多,我们的日子都变好了,都能吃得饱了。”
民望可怕。
这是任宁等人的直面感受。
再看向窗外时,心里的抵触又少了许多。
且不说这人是不是真那么跋扈,那么狡诈吧。就单单能说出“官如百姓子”这样的话来,其人品德也不容质疑啊!
“那就是传说中聚太阳光于灯匣内的路灯吧?”
常昆指着路边的路灯道“这个倒听王启年大人提过,说这玩意被太阳晒晒就能亮。京口也都装上了这灯。嗳,不对,长乐兄你现没有?这左云舒走到哪,路修到哪不说,怎路灯也是一路装??”
“有了路灯,百姓生活要方便许多。她既自诩为百姓子,这样便民的事怎可能错过?”
任宁道“我大明虽有宵禁,可坊内并不禁止,一些贫寒子弟可借着路灯,一些想要做女红贴补家用的妇人也可到等下做针线活,若是有钱,自然要装上的。”
话虽这样说着,心里却也更纳闷了。
这左弗捞钱的能力很强,可花钱的能力更强啊!
莫说小小一个武进县了,就是整个常州府一年产出有多少?她这样下血本,哪来的钱?总不会真用自己赚来的钱贴补吧?
他可不信这世上还有这样的人!可若不是如此,难道真如传言说的那样她与她那师父青一道人已成仙了,这都是仙家法宝,变出来的?
再想想,不由苦笑了。
是了。
能将太阳光芒聚于灯匣内照片的,不是法宝是什么?这等手段只可能是仙家手段啊!
想想曾樱对自己的嘱咐,任宁觉得自己脑袋已成了一团浆糊了。越是深入这个城市,左弗的印记就越明显,自己离着她也越近。可距离拉近后,他以及世人的疑惑不但没解,反而更多了。
而他所见所闻,也越佐证了那个流言左弗与青一已得道,真正的左弗早在跳河时便死了。现在的左弗是神仙幻化来的,是来救大明的。
这等说法开始他们这些人是不信的,可随着越来越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出现,他们也开始动摇了。
难道这人真有什么神通不成?
若真有神通,这人是妖还是仙呢?
所有的事都得不到解释,就跟后世一样,现在归咎于神怪,而后世则是自然现象。
带着一肚子疑问,穿过了整个城,过了德安门,来到新城片区。
动用了一万多战俘,三万民夫,新建的外城已有了基本的轮廓。而德安门这一带已完全修筑完毕。崭新的城墙巍峨状况,而城内更是一派新气象。
街道规划齐整,主干道异常宽大,临街的店铺都是统一的三层小楼。在这儿,可以看到许多操着外乡音的人,除了被迁徙来的难民外,还有许多穿着绫罗绸缎的外商。
他们走在这新城中,忙忙碌碌的,就像这新建的城一样,充满了新生的活力
第268章 本官看不懂啊!
穿过几条宽大的马路,便到了后世桃园附近。
因着左弗的出现,历史已出现了细微的变化。
桃园的由来跟崇祯癸末进士李长祥有关。在原本的历史上,他辅佐鲁王于浙江沿海一带督师抗清,后舟山被破时,为清兵总督陈锦捕获,羁于江宁。
当时有江宁闺秀,人称“钟山秀才”的姚淑,慕长祥英名,常私往其处论诗问艺,乃一见钟情,相见恨晚,遂结为伉俪。
未多久,二人便乘看守者懈怠之机逃出江宁,辗转来到常州后世桃园一带隐居下来。夫妻二人见此间人迹稀少,土地肥硕,于是便广种桃树,时日久了,这儿便结成了绵延数里的桃林。
春日时,桃花盛开,缤纷满目,引来游人如织,流连忘返,桃园之名由此传开。
只是,眼下左弗来了,如今已是1646年,南京还在明廷手里,所以李长祥同志也无须隐居了,这桃园佳话也直接个左大姑娘给弄没了。
新建的驿站,与其说是驿站,不如说是宾馆。因为这儿不仅用来接待过往官员,还对普通民众开放。
两座七进院子相连组成了这新的驿站,左弗亲自在上面题了名,叫常州宾馆。
词新鲜,但能来这儿消费的大多也是有点文化的,自然能琢磨出这意思来。
院子外面看着很简单,没有任何雕梁画栋,也就在天井院里摆了些盆栽,放了些水缸,用来养荷花金鱼。
这儿都是三层高的小楼,没有彩漆,没有雕花,可整个院子都采用了后世的建造材料与技术。
不得不说,技术无论怎么展,可基础却是不变的。当左弗将一堆现代建造资料交给这些工匠后,他们很快就领悟了其中的奥秘。
其实,三层高的楼房建造并不难,有了建城墙的经验后,学习了一些现代建造理念后,这些工匠很快就按照左弗的要求,建起了这座新的建筑。
这栋楼,外表看还是相当古典,在院内,还移植了不少花木,一些地方还铺上了鹅卵石。
虽简洁可却也大方。
任宁等人望着这驿站,都感到了一阵不可思议。
所有的窗户
竟然都是玻璃做的?!
这是何等奢侈?!
南京市面上的玻璃制品已是千金难求,可这里
这样一大块玻璃得多少钱?!居然用来装窗户?!
这些土著技术狗还不知道,用来装窗户的平板玻璃制造难度可大多了,远不是那些玻璃制品可比拟的。
等进了宾馆大堂,他们又感到一阵晕乎。
这地上的是啥玩意?灰色中还带着石头的纹理,这是开山凿出来的?可怎么每一块的花纹都一样啊?!
后世流行的复古灰瓷砖直接让这些明朝技术狗都傻眼了。他们怎么想也想不通,这玩意是怎么弄出来的?
再看看墙面,更是惊诧!
这房子用砖砌起来已够惊悚了,怎得用的石灰也这么白,这么平整?再抬头看看上方,更是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水晶灯,巨大的水晶灯!
此刻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映着水晶灯,折射出七彩的光,看着让人不由沉沦迷醉。
这灯
也跟那些路灯一样,只要吃太阳光?可屋内光线虽好,太阳光却不能直接照这灯上,那灯还能亮吗?
再继续看,却见大厅一侧,有一柜台,里面还站了好几个人。再一看,有些惊悚,怎么都是女人?!
这些女人都在三十上下,面容姣好,穿着深蓝色带白边的交领衣,里面似是白色齐胸襦裙?
这打扮
真够轻浮的!
居然将脖子都露出来了!
心里虽这样想着,可眼睛却不受控制。
这些女子的梳着简单的髻,在髻一侧插着绢花。那绢花颜色颇为鲜艳,且三朵花颜色各不同,中间还用珠子点缀,看着很别致。
而她们脖子上都挂着一条细细的吊坠,挂吊坠的链子十分细致,呈现出一种淡金色,也不知什么材质做的,总之挂在脖子上,只显脖子特别纤长好看。
耳朵上也别着耳钉,同样是淡金色,中间闪亮亮的,似是水晶。
这些女人虽有些年岁了,可因着妆容得体,看着竟颇有风韵。只是将女子放这里,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还提供点什么服务吗?
见这些贵人看这些前台娘,宗盛笑着道“这些女子都是勾栏里的可怜人。年岁大了,皮肉生意做不动了,下场凄惨。县太爷得知后,便将人赎买了出来,给她们活干,也不至于太凄惨。”
“这些是妓子?!”
常昆大惊,“左弗这样的人也用?!”
这年头,混青楼虽说是雅事,可在青楼里的女人却是卑贱的。所以左弗一介女流,居然用青楼女子做事,这让他们很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