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TXT全集下载_85(1 / 2)
丰美笑着说:
“他一会儿就会过来。”
话音才落,便传来敲门声,正是韩冬,提着水果进来,打了招呼便笑着说:
“鲁姐,我爸爸妈妈想在周末请大家吃饭,不知您和杨老师有空吗?”
这是两边结亲的正经礼数,鲁盼儿自然满口答应,“有空,当然有空。”
韩老师、丁老师与鲁盼儿既是过去的邻居,还是她的老客户,大家见了面便笑,“没想到我们又成了亲家。”
两家关系好,观点自然差不多,说起两个年青人的婚姻大事,意见也出奇的一致。
韩冬和丰美彼此喜欢,大家也赞成他们结婚,毕竟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俩人年纪都不小了呢。
年青人要把新家安在襄平县,自然也由着他们。
住哪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年轻人能努力上进。
丰美的工作在襄平县,家在当地自然方便;韩冬远离喧嚣杂乱的北京,在小城创作,也很适合。
于是韩老师和丁老师拿出一万元积蓄交给儿子和未来的儿媳妇,“我们工作忙,你们想买什么就买吧。”
婚礼在北京办了,请的是北京的亲朋好友;然后又在襄平办了一次,这一次多半是丰美的同事和老家的亲戚。
鲁盼儿在北京参加过后,又回了老家参加第二次,顺便将自己和杨瑾给丰美准备的嫁妆送了过去。
全套的家用电器和生活用品,都是在友谊商店买最好的,装上大卡车直接运到新房。
毕竟,家里最小的小妹结婚了呢。
这些东西在大家看来很贵了,但对鲁盼儿来说却不算什么。
事实上,她恨不得买更多的东西送来,只是丰美并不需要,她有体面的工作,有足够的工资,单位还为她分了房子,什么都不必自己担心。
※※※※※※※※※※※※※※※※※※※※感谢黄泉引路花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9-11-17 19:05:00
第253章 岂止认识
丰美的婚礼是在襄平的国营饭店办的, 这正是襄平县最好的饭店。
证婚人是襄平县县长刘北, 他热烈地赞扬了这一对新人, 将最美好的祝福送给他们,回到座位又端起酒杯向身边的鲁盼儿道:
“鲁老板,我代表襄平县政府感谢你, 为我们培养了优秀的鲁丰美。”
作为丰美的姐姐, 鲁盼儿被安排在婚宴的第一桌,与刘县长和几个县里的领导在一起。
“我也正要感谢刘县长呢。”
鲁盼儿笑着举起酒杯,“丰美之所以能成长这么快,正是因为你们的关心和照顾!”
“鲁老板, 丰美能遇到刘县长这样的领导, 的确很幸运!”
有人举起酒杯加了进来,“来, 我们一起干一杯吧。”
鲁盼儿转头去看这位中年男子,怔了一下才认出,原来是陈建军。
没有穿军装的陈建军,似乎变了样, 他爽朗地笑着,圆融代替了过去的硬朗, 将一满杯的酒倒进口中仰头喝下, 又热情地说:
“刘县长一向主张积极提拔年青有为的干部,不但给了鲁丰美这样有才华的大学生提供了最好的机会, 也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所以呀, 这几年, 我们襄平县每项工作都蒸蒸日上,在省里排名不断提高!”
刘北赶紧摆摆手,“若说襄平县这几年的进步,还要归功于先前的张县长,我不过曹随萧规罢了。”
“虽然张县长为襄平县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刘县长的成绩完全不亚于张县长呀!
我最佩服刘县长果断硬朗的工作作风,正是我们转业军人的风范!”
陈建军笑着给刘北倒了一杯酒,“我借花献佛,再敬县长一杯!”
又举着酒瓶向鲁盼儿示意,“赶紧喝了,我给你倒满。”
鲁盼儿不大喝酒,刚刚只抿了一小口,便摇头笑道:
“你们俩都是军转干部,也都有好酒量,你们喝吧。”
“欸,这可是丰美的婚礼呀,你当姐姐的怎么能不喝酒呢?”
陈建军热情地将鲁盼儿酒杯加满,“把三个弟弟妹妹拉扯着长大了,如今最小的妹妹又结婚了,今天最高兴的应该是你,来,我们大家一起喝!”
刘北便想了起来,“原来你们都是红旗公社的,过去就认识!”
“岂止认识,我们两家还是一个村的,关系特别好:
我大弟弟建国与鲁老板是同学,小的几个都是她的学生,建党报考大学时还是鲁老板帮的忙呢。”
陈建军热络地说着。
“那我们果然要一起再喝一杯了,我去过东平安堡村好多次,陪着我妹妹找鲁老板做衣服。”
刘县长兴致勃勃地一起催着鲁盼儿喝酒,“不聊不知道,大家关系近得很呢。”
算起来,陈建军的话都没有错,但过去的许多事其实又远非如他所流露的。
不过在丰美大喜的日子,鲁盼儿也不想多说什么,只笑着又抿了点儿酒。
陈建军便与刘县长聊到了一起,“这个季度,化工厂的产量又增加了百分之二,我决心带领大家在年底前完成百分之十五的增长率……”
“不错,陈厂长新官上任三把火,干劲儿十足……”
刘县长正说着,却被人找去,便向鲁盼儿和陈建军摆手一笑,“省里来电话了,我先回办公室,你们叙叙旧吧。”
刘县长走了,几个副县长也跟着回去办公了。
鲁盼儿只当陈建军也会离开。
做了这么多年生意,见的人也不少了,鲁盼一眼就看出来,陈建军刚刚过来敬酒,并是为了恭喜自己和丰美,而是与刘县长套关系,现在县里的领导们走了,他完全没有留下的必要。
毕竟,他们之间真没有什么可叙的。
童年的回忆早已经模糊,期间又有几次误会和矛盾,而他们上一次见面并不愉快。
但陈建军并没有走,反而在鲁盼儿身边坐了下来,“我在部队几年,虽然提了干,但一直不大顺利,又没赶上参战,转业回来的时候才是连级干部,与同期入伍的顾铁山根本没法儿比,那时候我特别苦闷,又没有办法。
没想到转业回了襄平县,我才发现,其实自己更适合在地方工作。”
“刚回襄平县的时候,我被安排在化工厂任副厂长,今年开始任厂长——化工厂的职工上千,比在部队管的人还多……”
能在部队提干,能当上化工厂的厂长,陈建军果然有些本事的。
他今天在自己面前的这番表演,也是想让自己知道,他虽然失落地离开部队,但之后更成功了呢。
就算他事业做得不错,可据说他依旧与几兄弟很生疏,就是对寡母,也不赡养,更很少回家看望。
所以,村里人对他颇有微辞。
好在建国并不与哥哥争,与春妮一起担起养老的责任。
而陈婶儿也想开了,一直跟着二儿子过日子,一家人倒也其乐融融的。
陈建军果然人情练达,似乎听到鲁盼儿心里所想,立即话锋一转,“唉,我是老大,又是国家干部,本来应该接我妈过来养老。
可是,万红英,你也知道的,她这人,脾气有点儿坏,唉,我是没有办法,又不好离婚。”
“你也知道,这几年建国发了点儿小财,我妈在那边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好的,跟弟媳妇也合得来,我也没什么不放心的。”
鲁盼儿看着陈建军,他的神情变化可真快,先是跟刘县长充满热情地谈工作,然后得意地对自己炫耀,再接着唉声叹气说起万红英,现在又打着哈哈将所有的责任都推了出去,自己竟一句插不上。
忽然,陈建军站起来,笑着招呼,“胡副院长,在这里遇到了,还真巧呀!”
“也不算巧了,”胡一民笑着说:
“我和鲁盼儿、陈建国都是高中同学,丰美与我的妹妹差不多大。”
“对了,建国说起过,我竟然忘记了!”
陈建军拍拍脑门,端起酒杯,“来,来,来,我们喝一杯,大家都是朋友!”
胡一民喝了酒便坐了下来,“老班长,你当时从高中退学时,我特别难过,觉得你没读完高中保送上大学太可惜了。
没想到,十几年后你依旧比我们都成功,我真是太高兴了!”
看到老同学,鲁盼儿不由笑了,“没有谁比谁成功,只要自己过得幸福,就是成功。”
“如此说来,我们同学都挺成功的,”胡一民笑着数起昔日的伙伴,“赵剑一直在部队,现在已经当了团长,在沿海城市娶了媳妇,儿子都十几岁了;大龙如今也有了家,有了孩子;郑峰毕业后分配到平安堡镇,后来调到农林局工作,现在是副局长了;建国拉起了上百人的施工队,在北京盖房子,他的户口在农村,按政策可以生二胎,现在就有了两个女儿;最没想到的是许琴和跃进,他们俩竟然结婚了!
还生了一对双胞胎……”
“二龙也是你们的同学吧?”
陈建军插言。
“对,他也是。”
胡一民回忆到这位老同学时声音变得低沉了,“他本来被判了三年,后来在监狱里又因为打架加了半年,还是我签发的判决书。”
“他已经出狱了,听说先回了村子,没多久又开始偷鸡摸狗,附近几个村子都遭了殃——大龙听说后狠狠打了他一顿,又把他从家里赶出去了。”
陈建军摇头说:“之后,他重新回到化工厂附近居住,表面上打零工,其实还是经常小偷小摸。”
“对了,还有一个姓孙的,他们混在一起,与厂里的落后份子勾结,偷偷将厂里的设备、产品运出去换钱,是我们厂领导最头痛的人。”
说到这里,陈建军便问:
“胡副院长,你说我作为厂长,有什么好办法?”
“这种违法行为不能姑息,厂里要尽快掌握明确证据,报告公安机关——按《治安管理处罚法》……”
“那我可就按胡副厅长的办法做了,”陈建军向鲁盼儿歉然一笑,“虽然你们是一家人,我也不能徇私。”
鲁盼儿怔了一下才明白,原来陈建军说鲁二龙跟自己是一家人?
“陈厂长真是离家太久了,连家乡的事都不知道了。”
其实陈建军当然清楚鲁家的往事儿,不过他想借此贬低鲁盼儿,有一个犯了罪的堂弟,总不是光彩的事——作为上次见面的报复。
胡一民是个实诚的人,倒是认认真真地解释,“过去我也不懂,二龙说他跟跃进是一家人,我也以为如此。
后来我工作后才明白,如果分了家,在农村就不算一家人了。”
“唔,对,他们分过家……”
陈建军敷衍一声,突然看到了什么,“来了一位老熟人,我去打个招呼。”
陈建军走了,胡一民犹豫了一下,“你大约不知道吧?
跟二龙在一起的是我们一班的孙老师。”
“其实我知道的——当年判决书下来的时候,我在村里看过。”
“出事后,孙老师特别后悔,再三对我说不应该从学校去化工厂。
他我求情,希望法院将他的责任隐去,这样化工厂就不能辞退他了。
可是,我还是如实把一切都写在案卷里了。”
当年孙老师瞧不起农村学生,但对胡一民等城市的学生们却很好,所以他对孙老师还是有感情的,说到这里有些伤感。
鲁盼儿能理解,诚恳地道:
“法官最重要的就是大公无私,我觉得你不必内疚——说起来你的性格很适合在法院工作,认真、谨慎、执着……
所以才成绩斐然。”
“老班长,你说的还真对,我们老院长也这样评价我,他特别信任我,把最难的案子都交给我办理。”
胡一民又感慨地说:
“刚刚陈厂长在,我不好提万红英,我们这些同学中,除了二龙以外,我觉得她一点儿也不幸福。”
“其实她保送了大学,毕业后进了县政府工作,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但是不如为什么,她似乎一点也不满意,这些年与丈夫打架,与婆婆不和,与同事闹矛盾,与领导吵架,还污蔑丰美……”
※※※※※※※※※※※※※※※※※※※※感谢黄泉引路花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9-11-19 08:39:00
第254章 以死相逼
听说万红英污蔑丰美,鲁盼儿马上急了, “什么?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你赶紧告诉我。”
“你不知道?”
胡一民这才反应过来, “丰美一定怕你担心,其实早没事了, 都是我多嘴。”
“那你也赶紧告诉我!”
“鲁丰美在工作上特别优秀, 晋升也很快。
万红英出于嫉妒,就散播谣言, 说刘县长与鲁丰美……”
胡一民拉住鲁盼儿,“老班长, 你别生气, 听我接着说——鲁丰美一点儿也没吃亏,她告到了纪委,纪委经查实,给了万红英处分,降级降工资。”
“万红英在县政府里原来人缘就不好, 后来更是成了万人烦, 实在混不下去, 最后陈厂长只好把她调到化工厂了。”
“说起来陈厂长也是没有办法, 他只能陪万红英在县政府的会议室当众向丰美道歉。
谁让他娶了万红英呢?
只好被连累了。
听说他一直想离婚,可是万红英不同意,拿儿子的命以死相逼,他只能将就着过鸡飞狗跳的日子。”
丰美每次回家都报喜不报忧, 鲁盼儿虽然知道她的成功的背后一定会有很多的不易, 但却没想到她曾被万红英泼脏水。
同为女人, 她特别心疼妹妹,初听时恨不得立即去找万红英算账,但知道事情的结果时,又冷静下来了。
自己的妹妹,在大学毕业时就选择了最艰难的路,她早不再是家里的娇娇女,而是有本事有决心的政府官员。
她怎么会被万红英的小伎俩打倒呢?
自己根本不必担心她。
至于万红英,正如胡一民所评价的,她不幸福。
她越是如此,越加不幸福。
从她欺负田翠翠、挑拨自己和许琴关系、抢推荐上大学的名额、硬赖着嫁给陈建军时起,就注定了现在的结果。
而陈建军呢?
鲁盼儿并不相信他是无辜被连累的。
他和万红英骨子里是一类人,他们不管怎么打架,最终还是没有分开,就是臭味相投。
鲁盼儿转向陈建军的背影,冷冷地哼了一声。
“老班长?”
胡一民担忧地探问。
“放心吧,今天是丰美的好日子,我不会怎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