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 >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TXT全集下载_36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TXT全集下载_3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裙子省布省钱,解放军女兵也这样穿呢, 大家当然要学习,至于穿裙子好看,大家心里明白就好了,不必一定说出来。

可吴队长媳妇儿越来越难受,不是因为与大女儿吵了一架,也不是因为最终还是被吴青要走了三尺五的布票,更不是因为看着裙子不顺眼,而是想到鲁盼儿做裙子一定又挣了许多钱!

自家买了缝纫机, 还没挣着钱呢。

吴队长媳妇儿更打起精神盯住鲁盼儿。

然后,鲁盼儿才竟然做起了旗袍!

而且还并非普通的蓝布旗袍, 而是红丝绒的,领子和衣襟上还要镶上一道金丝绒边儿!

但吴队长媳妇儿一声没吭。

这次鲁盼儿有恃无恐, 她是给文工团做旗袍——当初刘南送来衣料的同时,还特别带了县里的介绍信送到生产队交给吴队长。

所以吴队长尽管恨得牙痒痒的,可是还要在大家面前笑着表态,“鲁老师能帮文工团做演出服, 正是我们红旗九队的骄傲——最近我就让她别上工了, 专心为文工团做衣服。”

生产队的社员们上不上工完全凭自愿, 上工记工分, 不上工就不记工分, 到了年底,工分就钱和粮食。吴队长这话完全没有什么意义, 鲁盼儿每每想到他虚伪的神情,都觉得十分好笑。

旗袍很难做,丝绒的料子也是第一次弄,可是刘南带给自己的这个机会实在很难得,鲁盼儿略一犹豫就接了下来。她先用旧布做了一件旗袍练手,又在边角剪下一小块料子反复试验,终于做成了一件华贵的旗袍,只挂在衣架上,闪闪的光泽里就透出绰约的风姿,将所有的衣服都显得暗淡无光。

刘南穿上丝绒旗袍,对着镜子左照右照,“幸亏我坚持请你来做这件旗袍,正是我想要的模样!”

“要是别的服装也由你来做就好了。”

时间久了,鲁盼儿也就知道了一些情况,别看文工团看着很风光,但其实他们特别穷,县政府拨的经费很少,而演出又是不收钱的。十几个演员,也只有两三箱服装道具。

为了节约,文工团的服装、道具等大半由演员们亲自动手制做。

这件旗袍,因为是新剧里最重要的服装,也没有人会做,才拿到自己这里加工的。

还有,刘南在自己这里做的许多衣服,其实大半儿都被充作演出服穿着上过台。

“以后再做演出服只管拿来,我免费给你们做;当然这件旗袍也不收手工费了。”鲁盼儿笑着说:“你过来做衣服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她果然很感谢刘南,恰好在这时候来做衣服,还带着介绍信,差不多等于替自己打了吴队长一记耳光。

“以后我也还会再来,因为你做的衣服太好了!不过,我让我哥帮我出钱,”刘南笑着向院子里喊:“哥哥,县里还欠我们文工团服装和道具钱呢,你就帮我们出做衣服的手工费,加上替我出的这几次车抵了吧。”

“就因为欠了你们,我现在简直成文工团打杂的了。”刘北笑着从厢房里走出,拿了钱递过来

“我早说过不收了呢。”鲁盼儿便向杨瑾使了个眼色。

杨瑾自然明白,笑着挡了刘北的手,“鲁老师最喜欢做新式样的衣服,这次有机会做旗袍,心里高兴着呢。何况你们还帮了这么大的忙。”

看着刘南到里间换衣服,刘主任就摆摆手,“真正帮忙的并不是我,你早知道了的——刘南什么也不知道,也不必告诉她。”

事情是太巧合了,鲁盼儿便问:“是谁?”

刘北一笑,“张副县长是真正有才华,有能力的好领导,如今赋闲在家,帮文工团编写了新节目……”见刘南换下旗袍走了出来,“我们先走了。”

有人想坏自己的同时,也有人在保护自己。

县文工团曾经带着县政府介绍信来请鲁老师做衣服,确立了鲁盼儿做缝纫活的正确性,也给她带来了更多的顾客。

能被文工团选中做衣服,手艺自然是最好的。

万书记和吴队长针对她的阴谋都落了空。

原以为他们还会再弄出什么诡计,鲁盼儿已经做好了准备,但谁也没想到,就在这年的年底,万县长被免职了。

吃惊的确是吃惊,但细想也不奇怪,这一年发生的大事太多了,变化也就是应该的了。

再想起张副县长说过,形势迟早会好转的。

果然不错!

接着,她就又见到了罗伯伯,他恢复了公社书记的职位后来红旗九队看望社员们。

吴队长跟在他身边,弯着腰陪着笑,“鲁老师是受委屈了——当时我也是无奈,万书记,不,他根本不是红旗公社的书记,他……总之,都是他捣的鬼,把自家小学没毕业的亲戚派到红旗九队小学当老师,耽误了学生们——我已经向罗书记汇报了,还是要请杨老师和鲁老师回红旗九队的小学!”

没人理他。

罗伯伯摸着丰美的头发,“长得还真快,伯伯已经抱不动你了。”又拍拍丰收,“丰收长成大小伙子了,比你姐姐高了呀!”

鲁盼儿就笑了,“我们家人个子都高,跃进参军后空军伙食标准高,又长了几厘米。”说着把跃进前些时候邮回来的照片指给罗伯伯看。

穿着军装的跃进在相框里很是显眼,“嗬!这么英俊威武的解放军战士!”罗伯伯不由得眯着眼睛笑了,“盼儿,跃进已经二十了吧,是不是该说亲了?”

还真有人家看中了跃进向自己提过,鲁盼儿写信告诉了他,不过跃进回信没有同意,“他说他还小,暂时不想这些。”当姐姐的也支持,“跃进虚岁是二十岁了,其实他生日小,周岁才满十八,再等几年也行。”

“有志气!让跃进在部队好好干,争取能选上飞行员!”

“要是当上飞行员,红旗九队都跟着光荣!”吴队长赶紧笑着说,又顺口提了一句,“再开学的时候,杨老师和鲁老师就回学校,红旗小学的高小本来就不应该撤。”

跟着一起过来的朱干事就说:“红旗小学的确要重新恢复高小了,各队民办教师也要经过认真选拔,免掉不学无术、误人子弟的。我们还想请杨老师到我们公社初中来教英语——其实早就应该请了,只是我一直不敢与那些人作斗争,就耽误到现在。”

“我也是受害者呀!”吴队长急忙表白,“先前杨老师代课的事我都同意了,可是……”

罗书记摆了摆手,“过去的事就别提了,现在我们要把工作一项项地落实下来。”

于是,开学前很多工作已经确定下来,杨瑾同意去公社中学教英语,那边的待遇和环境都要比红旗九队要好一些,另外公社主管教育的朱干事和中学校长又都同意只要有民办老师转正的名额就优先给他。

鲁盼儿重新回到九队小学当老师,又因为恢复了四五年级的高小,还要在生产队里选一位老师。

经过生产队社员们的推荐和朱干事的考核,宋春妮成了九队的新民办教师。

宋大夫夫妻俩带着她来拜托鲁老师,“春妮初中没毕业,文化水平不高,鲁老师一定要多帮助她,有什么不对的,只管说她。”

“当老师不只要有文化,还要会把知识讲明白,我跟春妮过是同学,知道她肯定能行!”鲁盼儿请长辈坐了,倒了茶水笑着说:“你们放心,开学之后我会带着春妮,不,以后要叫宋老师,等她熟悉了教学,再自己带班。”

春妮原来与鲁盼儿一起上学的,后来有病缀学了一年,就没有再回学校。虽然年纪相仿,可是鲁盼儿一直是班长,学习也好,她倒是很信服,赶紧答应,“到了学校,我就都听鲁老师的。”

陈婶儿陪着一起来的,年前陈建国和宋春妮订了亲,她成了宋春妮未来的婆婆,很是热心地跟着张罗,“鲁老师做事最稳妥了,我们都放心,只是我想着我们毕竟都不明白,不知春妮缺些什么,好早些做准备。”

“要说准备呢,不如让春妮把小学一至三年的课本从头到尾再看几遍,越熟悉越好。”

“可是我的课本早没有了,”宋春妮就向宋大夫嗔道:“都是我爸,拿去卷烟抽了。”

宋大夫就涨红了脸,“谁知道你还能用得上呢!”

农村里纸张很少,学生用过的的课本多半被拿去卷烟、引火,一向少有留下的。甚至还有的家长不小心从正用的课本上撕纸,学生到了学校急得直哭的情况。鲁盼儿当老师见得多了,就笑着说:“没什么,先用我的,等开学后就会发新课本了。”她从上小学开始就一本也没丢,当了

民办教师之后每年换新课本也都好好地收起来,现在还整整齐齐地留着。

“太好了!”宋春妮就说:“我好久没看过书,许多东西都忘记了,正应该重新捡起来呢。”说着跟鲁盼儿过去拿了书。

第115章 解开谜底

陈婶儿来的时候提了个小包袱, 见鲁盼儿向春妮交待清楚了,便打开拿出一块藏蓝色的卡其布, “鲁老师有空儿再帮春妮做套衣服,我想着做列宁装好,看着就有文化。”

虽然年纪差不多,但春妮儿一直在家娇养着,瞧着还像小姑娘,不压事儿,鲁盼儿点点头,“陈婶儿想的不错, 当老师就要有老师的样子,列宁装很好, 能显得春妮成熟些。”

宋大夫和宋婶儿倒没想到这里,便都笑了, “还是她陈婶儿细心。”

陈婶儿就笑,“我一连气儿生了五个儿子,没一个姑娘,对儿媳妇自然要上心。”

宋春妮红了脸, 低着头不吭声, 鲁盼儿有心打趣, 只怕自己再说什么她臊得跑了, 便笑着拉住她的手, “过来,我帮你量尺, 要赶在开学前做好衣服穿着去上课呢。”

那边宋婶儿就跟着未来的亲家说闲话儿,“我们不愿意春妮嫁到外村,因此来说亲的虽然多,却都回绝了。建国是个好孩子,她小春婶儿一帮你们家提亲,我们就都愿意,春妮儿也点头……”

“我早看好春妮了,只是先前建国还小,又不懂事,并不敢开口。现在他跟着师傅学成了手艺,十里八村的都请他做家具,家里日子宽裕了,再问他自己也喜欢春妮,才请了她小春婶儿上门说媒……”

未来的两亲家彼此满意,也聊得来,又关心起鲁老师,“你们夫妻俩儿都去上课了,梓恒怎么办呢?”

鲁盼儿和杨瑾当然商量过了,便笑着说:“我们已经请吴九奶奶帮忙照顾了。”九奶奶是小脚,下不了田,可是人干净能干,孙辈们都是她亲手带大的,去年春耕的时候帮着蔡颖照看小豆就很用心。

“没有长辈帮忙是难,”陈婶儿笑着说:“好在你们俩儿都有文化,有本事,一个月工资就有六十五元钱,还有做衣服的钱,什么事儿就容易了。”

杨瑾在公社中学当老师,工资比在小学高,每个月三十五元,两人加起来,收入已经不少了,在红旗九队差不多排在第一位,何况他们还有别的挣钱办法,所以鲁盼儿第一天送儿子过去时就大大方方地给九奶奶十元钱,“我上班挣工资,也给九奶奶每月发工资。”

“都是一个生产队的,你上班去,梓恒就跟我们家的几个孩子在一起玩儿,还不是应该的。”农家帮忙看看孩子就没见收钱的,送些粮食杂物就好了,何况十元钱,实在太多,九奶奶笑着摇头不接。

“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以后除了周末天天都来,哪里能让九奶奶白忙呢?”鲁盼儿笑着将钱塞进九奶奶的兜里,“何况梓恒在这边,免不了蹭些吃喝,也算补贴了。”

九奶奶收了十元钱,很是过意不去,便与九爷商量了,中午鲁盼儿来接儿子时便留住她,“你们娘俩儿回家开火做饭多麻烦,以后就在我们家吃午饭——梓恒吃饱了正好在这里睡午觉。”

鲁盼儿想着也对,就留在九奶奶家吃了午饭,哄着梓恒睡了再回学校,果然轻省许多。

第二天,她又带来十五斤粮食,以后家里买了好吃的,也捎过来些。两家人倒处得跟一家人似的。

万彩凤最近又回到红旗九队了,说是女儿家不好久住,只等二龙分了房子再回化工厂。她见鲁盼儿与吴九奶奶处得好,口中叫着奶奶,时常送好东西过去,十分不平,逢人便说:“我才是她奶奶呢,她倒不认,反认了外姓人做奶奶。一个月十元钱,真是有钱烧的,白给了外人!”

只是生产队里再没有人肯理她。

就连一向关系不错的吴队长也不耐烦听,“鲁老师愿意让谁帮忙看孩子就找谁,我也管不了!我劝你也别嘀咕了,反正怎么嘀咕也没用!”

吴队长媳妇儿便将万彩凤拉到一边,“他正烦心呢,我们到那边屋子里说话。”

原来公社发了通知,各生产队要在春耕前选举生产队长,吴队长正为此担心,在家里一直摆着臭脸。

吴队长媳妇心里也烦,可生产队里本来支持自家的人就少,总不能再得罪人了,毕竟万彩凤总算是能拉拢过来的。

于是吴队长媳妇儿便听万彩凤抱怨了一个晚上,除了鲁盼儿,她对满芬、儿媳妇、大龙、还有好多人都充满了仇恨——吴队长媳妇儿听得烦透了,可最后还是陪着笑送走了万彩凤,“选举的时候,一定要选我们家吴队长呀!”

到了选举的时候,罗书记带着几个主管农业生产的干事到了红旗九队,先念了县里的文件,又详细讲解选举的一些要求,最后询问有谁主动报名担任生产队长。

这些流程其实大家早听过了,毕竟前面八个生产队都已经完成了选举,消息传得快着呢,鲁盼儿也听了许多传言,此时便把头转向小春婶儿。

果然,小春婶儿立即站了起来大声说:“我报名!”

“你还真报名呀!”吴修义就说。

“当然真报!”小春婶儿嗓门高,“我要是当了生产队长,一定比吴队长强!”

以前小春婶儿就在社员们的面前这样说过,鲁盼儿记得很清楚,早猜到她会报名了,就赶紧鼓掌支持。

大家都跟着鼓起掌来,十分响亮,差一点儿就把屋顶震翻,“没错!小春婶儿不只自己的农活儿干得好,还用心盯着队里的水田,当队长肯定干得好!”

“我也报名。”吴队长晚了一步,气得脸色又青又白,恶狠狠地向小春婶瞪了一眼,然后轻蔑地问大家,“你们以后愿意听一个娘们安排上工?”

“娘们怎么了?我可不会借着安排上工整人,照顾自家亲戚!”小春婶儿才不会让吴队长,马上反驳,“还有,我告诉你,男女平等,妇女也顶半边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