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侯》TXT全集下载_173(1 / 2)
陈文珺面颊通红,内心很想挣脱出徐子先的怀抱,碍于礼教,却是只能任由其抱着,信手施为。
丫鬟和仆妇们就在外间等候,圆房之后的清洗和换衣,都是要这些贴身丫鬟和仆妇们的帮助。所以大家族的陪嫁丫鬟又称为通房丫鬟,随时可以被主人收用。
甚至行房之时,有些丫鬟要留在屋中,随时服侍。
徐子先不会有这种恶趣味,也不会再给任何一个妇人名份,并且要将这些规矩传诸后世,是以他当然不会令丫鬟们留下,同时在此时此刻,他也不会分心在任何别的妇人身上。
……
金简进来后就知道自己来的有些晚了,宾客散去,护卫们已经巡看清场完毕,轮值休息。
只有从官庄抽调过来的仆役妇人们在四处洒扫,连这些事也进入尾声,很多人持着扫把,小声的打着呵欠,等各处打扫完毕之后,他们也就要去休息了。
金简没有选择去打扰徐子先,毕竟事情虽急,也没有到必需敲开新婚夫妇房间,打扰圆房大事的地步。
他决意在徐子先房外的廊檐下等候,也不进屋,直接便是在廊檐下盘腿而坐。
按着横刀的林绍宗慢慢踱步过来,瞟了金简一眼,金简向他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轻声道:“是有异变,不过还未能确实。”
“要叫殿下出来吗?”
“不着急,明早再说。”
金简略一犹豫,还是笑道:“应该是一伙人的痴心妄想,就他们那样的货色,能做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明天再说罢。”
“也好,今晚打扰是不太好。”
林绍宗和金简一样都是少年牙将出身,跟随徐子先的时间很久了,他们当然明白,眼前的这一场婚事,还有王妃陈文珺在徐子先心中的地位,这件事,不仅中山王等候很久,一直跟随他,依附他的这些部下们,也是替他着急很久了。
眼前的林绍宗和金简便是如此,不过他们也没有想到,或者说曾经过往的经历,学识,这些东西影响到了金简的判断,他万万没有想到,耽搁的这一夜,竟是影响了整个福建路,乃至整个大魏未来格局的发展!
……
由于婚礼的原故,李谷和徐子文派出去的车队很轻松的离开了福州府城,开始向着建州方向急驰。
在半途中,路过南安镇的时候,似乎他们被骑兵缀上了。
有几位骑士,在远处策马跟随,如阴魂不散,又如鬼魅紧随。天气晴好,天空清澈明亮,过了子夜时月色异常皎洁,隔着好几里路也是能看到彼此的情形。
马车队拉开很长,出城之后,李谷的人骑着马汇集过来,接下来又有车队陆续汇入,形成了百多辆大车和过百人跟随的庞大队伍。
在建州变乱之前,这样规模的商队其实相当常见。
“无妨。”此前顶撞过李谷的赵王府老牙将看了看远处月色下的骑士,大大咧咧的道:“定是南安镇派出来的游骑。”
“那帮商人也成了气候了。”
“还不是中山王撑他们的腰?”
“弄什么商会,大魏向来没有这样的规矩。要是中山王还能得势,不知道要弄出多少乱子出来。”
“管他是不是什么定海神针,咱们这一次定要搅动风雨。”
一群王府的牙将,小吏,还有李谷收罗的江湖中人,都是摆出一副大大咧咧,满不在意的嘴脸。
这车队里藏着的百万贯钱,大量的军需器械,包括长矟,横刀,盾牌,铠甲,神臂弓,长弓,步弓,短梢弓,这些军需物资,民间不能擅造。横刀,长矟,民间的铁器铺子就能造,弓亦能造,其余的军需器械都是严格禁止民间擅造,私造铠甲三领以上,主事者处绞刑,从者皆流放。还有神臂弓,仿造一具就是死罪!就是这样的严刑峻法之下,私藏,私造铠甲的铁场主寥寥无已,敢仿冒制造神臂弓,将这门华夏独特的强弩技术外传的风险,也是降到了最低。
至于长矟,横刀,障刀,步弓,这一类的兵器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无非就是用的铁好一些,锻打时用心些,自然就能铸造出上等的兵器,也就没有必要搞技术垄断。
而华夏在千年之前就有灌钢之法,好的兵器,
用点钢之法,可以得削铁如泥的宝剑,宝刀,但很多铸造的技艺失传,以至于现在的宝刀收藏家,多半喜欢天方刀和倭刀,因其技艺的传承未断,不似唐末之时,华夏算是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劫难,很多技艺都是失传了。
……
这个车队,最要紧的就是大量的神臂弓和铠甲,也包括很多精铁兵器,最少几千支长矟和大量的横刀,障刀。过百具神臂弓和过千的长弓和步弓。此外就是三百多领铠甲,铠甲的数量看起来不是很多,不过若联系到大魏的法度,私藏私造三百领甲,算是大魏开国以来的第一要案,估计最少得叫几十颗人头落地,这么一想,这些铠甲的数量简直是多到吓人。
有这些军械,加上钱财,这些从赵王府出来的武官才一个个趾高气扬,信心十足的模样。
按照李谷的计划,声势造大,赵王奉诏出兵,这些人再将拉出来的几万人投附赵王,瞬间的身份地位就会发生变化。
队官到都头,都头至指挥,自是不在话下。
此后镇守福建,赵王开府,他们作威作福,自是好处多多,封妻荫子,美不可言。
他们指着那几匹游骑,或嘲讽,或辱骂,或嘲笑,不一而足。
……
听到喧闹和笑骂声,在马背上放着骑弓,一直在默默观察车队情形的高怀仁嘴角一阵抽搐,委实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发觉车队的先是军情司的暗桩,由于南安镇的要紧之处,军情司在这里有一个专门的监视组,分散在镇上各处,不管何处发生异动,他们是定然最早发觉异常。
军情司的人先向福州汇报,原本是要往东藩,现在中山王和军情司的主事人金简都在福州,倒是省了很多事情。
至于半夜进不了城,这只是小事,军情司的行动组成员翻越城墙可不是头一回了。
南安镇的驻军也是收到消息,高怀仁和李守礼都是第一时间起身,然后骑马过来哨探。
镇上的战马不多,加起来不过二十来匹,是给塘马使用为多,武官平时没有任务也并不骑马,只凭两腿在镇上行走。
“这帮家伙,哪里的地底钻出来的?”李守礼亦是颇为困惑,抚着下巴上的髭须,摇头道:“若说商队,没有在半夜鬼鬼祟祟出城的,若说是杆子,无赖子们,又不会聚集这样的车队来偷袭南安。若说是贵人车队,半夜这么喧哗出行,不成体统,亦不可能。”
“这帮人,胆气很壮。”高怀仁冷然道:“喧闹笑骂,不象是江湖中人。那些无赖子们,半夜时分出来做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走路都是蹑手蹑脚,哪得这么大张旗鼓,笑骂不停。且见了我们这样的游骑,不生警惕,反而辱骂,笑闹,可见有恃无恐。我看,多半是哪个勋贵大族家里的牙将,伴当。”
“那为何半夜出来,鬼鬼祟祟的往建州去?”
“这,就说不好了。”
高怀仁面色凝重,说道:“按军情司人说法,虽然其含糊不清,不可能告诉咱们真实的情报,不过按其透露出来的说法,这些人多半是赵王府的人。偷越潜行出城往建州去,没准是有什么阴谋。可惜,咱们不能擅自主张,否则就他们这群人,集中府军,一个突袭就拿下来了。”
李守礼面露轻蔑之色,说道:“这些个傻鸟,吊儿郎当的模样,半个都就够了。”
月色之下,两个府军将领如铁铸般的跨坐在战马之上,身边是几个等候军令传达的塘马,同时也算是亲卫,众人都是持长矟或按刀,弓箭俱是准备好了,不要说集结府军,就眼前这数骑骑兵,就敢于去骚扰那毫无准备的车队。
但没有军令,却是毫无办法了。
高怀仁又原本就是老成持重的性格,否则也不会在吴畏三之后被派为留守武官,而李守礼虽然暴烈敢死,却也不敢轻易坏中山王的大事,否则百死莫赎。两个武官,只得静静坐在马上,看着车队从南安镇的外围官道离开,府军的毫无动静,反而使赵王府的那些人更加骄狂,在过境之后,他们向着这边的骑兵鼓噪叫骂起来,令得高怀仁,李守礼二人,顿时是面色铁青。
……
“粮食有三万石了。”罗振邦话很多,短小矮壮的身躯也似有无限活力,不象是个江湖卖解的阴阳先生,反象是一个矮小彪悍的江湖豪杰。
李开明微微点头,没有说话,不过脸上露出满意神色。
一旁的刘茂七哈哈一笑,用讥嘲的语气说道:“李谷那老儿,还有徐子文那小儿,蒲家那色目种,办事还算爽快漂亮!”
第四百四十四章 竖旗
,!
贼众之中,也立有厢都管军大将,一众大将都从浙西,江西和湖南等地的山中赶了过来,用时半个月左右才聚集在一起。
他们在最炎热的时期在从林和荒岭中赶路,有时候要面对乡勇团练和厢军的追剿,行路十分困难。
这些人都是跟随李开明多年,每一股都派个管军级别的大头目约束,所以在分开年余之后,部众并没有星散,在其余的流寇队伍中,这是相当罕见的情形,甚至可以说是独无仅有。
现在他们所在的建州的一处山头,俯瞰下去就是建昌县城所在,再往东北方向前行百余里,便是建州府治所在。
李开明便是在此立旗,他的麾下已经聚集了数万穷苦无着的矿工和百姓,再有这些老部下的加入,实力已经剧增。
还有大量的矿工已经涌出建州到南安镇去投军,最少已经有过万人获得了资格,已经在南安镇或是军营中入住。
他立旗之后,还是有过万矿工加入,加上聚集起来的老营兵马,立刻就有了一支军队的样子。
老营将士,分别任各级武官,将新加入的矿工编组训练,短短十来天功夫,最少从表面来看,一支军队的风貌已经呈现在眼前。
这些贫民初至之时,真的是哭声震天,大魏的赋税负担原本就相当沉重,建州这里原本是工商发达的地方,普通人也很容易就找到工作,近半年来矿山铁场倒闭个干干净净,矿工的收入高还撑的住,很多打散工生活的人没有了生活来源,身丁税等各种杂税却一样不少,只能变卖家产交税,否则就会被抓到府县监狱,受尽苦楚,还得花钱贿赂差役才能保命。
这半年来,在府城站立笼而死,或是背枷而死的百姓,最少有好几百人。
在如此严刑峻法和催逼之下,很多百姓把自己的口粮,种子粮都上交了,一家老小以野菜野果果腹,每个大人都是面黄肌瘦,孩童更是瘦的如骷髅一般。
此次开仓放赈,很多人家已经是几个月后才吃得上这一餐精米饭,虽然是略希的加野菜的粥饭,对这些人来说,无疑是山珍海味。
消息传开之后,每天都有几百上千人陆续加入,粮食逐渐不支,还好蒲家准备的粮食陆续送到,好几十次的车队过后,三万石粮便是近四百万斤,以军队壮丁四万多人,家小加起来近十万人的规模,节省些吃,两个月的时间也是足够了。
而有两个月的时候,也是足够李开明搅动风云,确立下基业了。
“见过大掌盘,二柜。”
陆续又有几股贼众赶过来,他们都是多半是从荆南赶过来的,身上匪气相当浓郁,那是因为荆南混乱,几乎每座深山里都有大量的土匪,这些人不必隐藏形迹,就在荆南打家劫舍为生,不似别的流寇要隐藏踪迹,是以身上匪气浓厚,一看就知道非良善之辈。
这些人对李开明却是相当的尊重,每个持矟按刀的强梁之辈,到了李开明的身前便是半跪行礼,对魏人来说,除了大朝会拜天子,见宰相,亲王等尊重的大人物之外,也就是祭祀祖先时会双腿跪拜。半跪下来,已经是特别尊重的表示了。
李开明会拍拍这些归来人群中的头目,有时候互相拥抱,说几句笑话,几句话的功夫,长久不见面的略微疏离和淡漠的感觉便消失的无影无踪,众多的流寇头目聚集在一起,先是左右顾盼,接下来便是都大声说笑起来。
“这一次再起事,定能成功!”
“大掌盘称王,咱们也封侯拜将。”
“谁当宰相?”
“除了二柜,还有谁够资格?”
“二柜不是枢密使,太尉吗?”
“总不能叫罗矮子当宰相,他那猴样,够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