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 >大魏王侯 > 《大魏王侯》TXT全集下载_106

《大魏王侯》TXT全集下载_10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方少群在此之前是以为自己是类似清客幕僚的首领,出谋划策就可以了。事实上他对成立这么一个部门还有些不以为然,毕竟其极为自负,不认为找一群和自己经历相似的人就可以提供更多有用的见解和思路。

到此时此刻,他才知道是自己没有想明白。

“我明白了。”方少群想了想,说道:“情报汇总,归纳,地形绘图,拟定计划,这些都可以分成部门来做。招募人员,要缜密细致,耐烦琐碎,最好是积年的吏员和有干劲,识字的军人,君侯以为如何?”

“善。”徐子先赞道:“这才是我需要的军谋司,凤岐大才,举一反三。”

方少群笑了笑,说道:“君侯下一步的打算如何?”

徐子先知道眼前这个才是真举一反三的人物,不过他经历这么多,前世固然只是个大学生,但接纳的资讯当远在眼前这人之上,算来前世的徐子先也是一个极为聪明的人,出身在寒微之极的家庭,还是努力规划自己的未来,转世重生之后,数世的灵魂融合,对世事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这一年多来也是经历颇多,方少群的话,应该是难不住他。

“军务之事,已经令秦东阳等人着手进行,李左辅会尽力调整东藩事务来配合。然后是工商和牧场之事,牧场要在外围烧荒,戒备,小心高山土著,所以要配合军务来行。然后是等着罗方伯那边送种、马过来……接下来是招募熟手工匠,将船队调至澎湖与东藩港口,此后修理大小船只就在东藩进行,培养咱们自己工匠修船的能力,为下一步自己造船做好准备……”

再下来当然就是扩大工商,扩大军队,水师,舰队的规模,形成一种良性发展的循环。

徐子先现在不需要,也不打算造欧式帆船,因为现在欧洲那边的造船技术也只是刚发展,其船体还是相当笨拙,软帆技术也没有把中国的硬帆甩开太远。

如果在中国沿海与敌交战,硬帆福船和类似福船的战舰发挥起来不比欧式帆船更差一些,阿拉伯帆船也同样如此。

重冲角,重跳帮,重速度,或是重载运人员货物,各有发展的渠道和空间,不能说谁优谁劣。

但长久看来,讲究速度和风力调节,在海上速度更快,更加灵活的软帆船毕竟是发展的正确道路,历史上几百年的记录证明了这一点。

如果东藩这里形成了较大的造船基地,徐子先还是希望能够形成良性发展,最终建成一个横跨七海,所向无敌的海上力量。

这是他的希望,他的一点梦想,也是决心和意志。

“哦,还有件要紧的事……”徐子先笑了笑,说道:“拆除花溪一带的大片房舍,留小片店铺区和商行区,还有仓储区,兵营区,将大量的百姓拆分到密集的定居点里去……”

方少群点了点头,说道:“不以姓氏,而是随机打乱拆分居住?然后是以靖安司的警备士负责日常的治安,秘百~万#^^小!说下的刑房,户房,负责日常的刑案审理和生产生活的管理?”

两人彼此对视一眼,都有点默契于心和鬼鬼祟祟的感觉,这是两个聪明人之间的对话,彼此只有欣赏和一点鄙夷,片刻之后,徐子先和方少群俱是大笑起来。

不远处陈佐才和陈道坚不解的回过头来,却是不太明白,君侯与方少群两人,又在笑些什么?

……

四月下旬时,小妹在南安侯府终于清理干净物品,一些敕书,诰命,还有御赐物品也要一并带走,或是送到南安的别院之内。

小妹在临前之前变得特别忙碌,因为到了秋天时陈文珺也要嫁到东藩,有一些最后的礼节徐子先却是无空,只能委托妹妹前往昌文侯府交涉,好在侯府也知道现在是东藩的要紧关头,是以也没有太在意。

福州的一切俱是如常,齐王逝世之时福州曾经大为震动,不少百姓相当恐慌……当时其实要是稍有不妥,福州确实很有可能成为战场。

还好,值得庆幸的是赵王,林斗耀,徐子先三方谈判成功,徐子先保留南安一隅之地,留着新修的仓储区,一个营的团练保护地方,收取团练捐。

对此很多色目商人肯定不满意,但他们的后台是蒲家,蒲家现在灰头土脸,根本没有资格在这样的话题中插嘴,这事算是定了下来。

对赵王来说,他更想要的是齐王身故后对厢军的影响和掌控,一年区区几十万贯的团练捐只是小钱,赵王不会放在眼里,小家子气,田舍翁么?

岐州港被迫放弃,对南安一系来说是最重大的损失,但有失有得,能得到完整的东藩来做发展,也算是相当值得欣慰的事情了。

赵王在四月中时得拜大都督,得到了他最想要的东西。

林斗耀则接管了禁军一部份军官和势力,和赵王在禁军中照样分庭抗礼,并且两府相当默契,到现在还没有派制置使过来,仍然是由林斗耀兼领制置使,这使得林斗耀在权势上能与赵王对抗。

加上拿走了南洋水师的徐子先,现在福建路的格局是赵王实力稍稍占优,林斗耀次之,和昌文侯府联手的南安侯徐子先再次之。

小妹进福州城时,得到了相当的优待和照顾。

离城尚有数里,一队厢军就迎了上来,护卫着车马进入福州府城。

在从城门往侯府的路途之上,一小队禁军骑兵赶了过来,护着车队直入宗室街,进入南安侯府后他们才离开。

这种礼遇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只有极少数人会有这种超规格的待遇。

而小妹注意到,不管是行人,禁军,厢军,或是巡守的官员吏员,或是路上的行人,又或是宗室街里的那些平素眼高于顶的君侯物们,对她的这种超规格的待遇都没有什么奇怪的感觉。

小妹有一种感觉,便是她受到的一切优待和礼遇,人们都感觉理所当然。

回想起来,徐子先刚崛起时,回到宗室街时,很多贵族之家根本不以为然,有相当多的负面情绪。

比如嫉妒,眼红,甚至是敌意,诅咒等等。

到了此时此刻,虽然赵王一脉还是和南安侯府敌对,但最少在表面上,大家反而象是平等了,客客气气,彼此象是通家至好一般。

甚至在宗室街侯府等着进门时,靖远侯府的车队正好经过,靖远侯陈满和其妻子,还有陈家两兄弟经过,陈满夫妻下车时,看到小妹时脸上满是僵硬和不自然,陈家两兄弟更是尴尬。

小妹曾经和陈家有婚姻,后来徐子先当家替小妹退了婚,此事闹出了不小的风波,不过当时徐子先才刚崛起,且又被赵王和林斗耀联手打压,陈家只以为南安侯府太过狂妄,这兄妹俩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当时还曾经放出传言,陈家原本就看不起南安侯府,对退掉这门婚事,心满意足。

谁料一年时间过去,福建路的格局竟是发生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呢?

眼看小妹进入侯府,陈满恨恨的看了两个儿子一眼,特别是小儿子。

如果不是这两个蠢货一直与徐子先过不去,这门亲事也不至于被退掉?

小妹袅袅婷婷,气质容貌俱是上佳,这还罢了,现在的南安侯府,岂是当初能比的?若是结了这门亲,靖远侯府也完全可以自立,陈满父子也不必每天都去赵王府点卯,搞的跟赵王府的下人仆役一般的地位,现在的赵王,就差给陈满父子发几柄扫把,叫他们父子去门前洒扫应役了!

这也并不奇怪,陈满这样的空头侯爵,祖辈的余荫也差不多消耗掉了,且是民爵不能世袭,还没有宗室内的人脉和情份,如果不是要拉一家侯府出来壮声势,赵王对陈家实在是兴趣缺缺。

陈妻看着小妹的身影,有些忌恨也有些期盼的道:“这小妮子真是生的不坏,还能不能?”

“别想了……”陈满恨恨的道:“徐子先那小子,将他妹子许了给城南太常少卿魏家,虽未订亲,也是差不离了。”

魏翼之父年前辞官,辞官之前照例加封,得赐太常少卿,相当清贵和高阶的职位,按魏家现在的实力肯定是不够格得到这个位子,很明显是有君侯物在后出力。

在福州能影响朝堂授给文官职位的,只有昌文侯府一家。

这样事情就相当明显了……

魏家需要提升一些位格,以免和南安侯府太过不般配。

虽然魏家也是文官世家,在正常年景和一个宗室侯府之女也谈不上不般配。但现在乱世痕迹相当明显了,文不及武,更不及掌握军队有地盘实权的宗室侯府,这也是很明显的事情了。

还好,魏家底气不差,仅次于有爵位的昌文侯家,也是福建顶级的文官世家之一。

魏翼本人也争气,已经是二甲进士,授给澎湖知县,明眼人一眼就看的出来,这是给徐子先掌握澎湖铺路。

两家的关系会更加密切,魏翼的地位也相当重要,亲事等若是定下来了。

“唉,世事如棋,谁能看的清楚三步之后的变化?”陈满难得的感慨起来,他在赵王府呆的久了,见的也是多了,眼见赵王越发骄狂跋扈,甚至目中无人,深感不仅朝堂要混乱,福建路怕也是风雨将至。

这个残局,不知道会有谁出来收拾?

难道真的是被众人寄予厚望的徐子先?

一念及此,陈满的笑容是更加尴尬起来了。

第二百九十六章 送别

小妹却是不会理会身后的靖远侯府的人。

两家已经撕破脸皮,虽未成仇敌,也是明显两个阵营的人了。

侯府还是略显破败……这里也看的出来徐子先实在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就算重修侯府能获得一些夸赞和羡慕,但这种毫无意义的虚名要来毫无用处,干脆置之不理。

除了少数几个老资格的牙将还在侯府外,只有一些从南安过来轮值的官户庄丁和仆妇,一切似乎是和此前没有什么不同。

不同之处就是牙将换了一批人,有能力的,比如秦东阳,金抱一等人俱是在外领兵,成为南安侯一系的大将,秦东阳更是成了武将之首。

而留下来的,除了几个后招募的之外,多半是庸碌无能,不思进取的性格。

能照常领俸禄,还额外加了一些薪饷,对这些牙将来说也足够了。

对他们来说,守好侯府,守好御赐物品和故老南安侯的旧物,守好这个大院,守好祖堂神牌,这就足够了。

就凭这份功劳,将来徐子先也会叫他们舒舒服服的养老,一生不愁吃喝。

对普通人来说,守着家,上值当班安稳无事,在福建炎热的夏季,喝着冰镇的酸梅汤饮子,在几人合抱的大树下,铺着凉席闲聊,这样的生活,不比在外奔波打拼要好的多?

在小妹进侯府之后,也是向这些老牙将点头致意,他们可能不是那么杰出,但少了这些人也是万万不成。

从长满大树的甬道上直入北侧的祠堂,小妹先是洗手洗面,再凝神静气,待心神沉静下来之后,才慢慢走入祠堂之内。

这里其实按规矩是只准成丁的男子进入,未成丁的男子,妇人,不管是媳妇还是女儿,俱是不得其门而入。

不过徐应宾在世时就不太讲究这个,当年领着徐子先和小妹一起祭祀早逝的母亲,徐子先当家之后,每次祭祀也是带着小妹一起。

不过小妹自己进入祠堂还是头一回,看着不多的神主,女孩子也不可避免的有些紧张和害怕。

好在,看到自己父母的神牌时,小妹变得放松起来。

持爵,奠酒,做完一系列动作之后,小妹退后几步,跪下祝祷起来。

“父亲,母亲,哥哥已经去东藩了,未来都不太可能返回福州……”

“父亲君侯放心,哥哥已经很成熟稳重,并且能耐很大,如果不怕父亲君侯生气的话,其实他的能耐已经超过了您……”

小妹抬头看神主,似乎感觉到神牌之后是徐应宾微笑的脸庞。

如果徐子先听到了,怕是也会感慨至深。

曾经在父亲,小妹的眼中,徐子先就是恨天恨地,眼高手低,浑身戾气,觉得全天下都欠自己,郁郁不得志,浑身是刺……

想到阿兄过去的样子,再想想现在,小妹抿着嘴微笑起来。

她有些犹豫,想告知父母自己的事,但想一想还是作罢了,毕竟现在只是大家心知肚明,没有捅破窗户纸,这件事,还是等阿兄作主,和魏家说开了下定了之后,再禀报父母吧。

“我和秀娘都要去东藩了,日后不能常来拜祭父母……”小妹将此行的重要目的告知父母,心里也是松了口气。

此前在别院住,一年最少也得回福州十余次,多半是来祭祀父母的灵位。

在城外的坟寝也是常去除草祭拜,这一下也是没空了。

虽然有牙将,仆役们在,这些事俱是会有人去做,但小妹心里不可避免的有些迷茫和愧疚。

但她亦是知道,去东藩是必须之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