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 >大魏王侯 > 《大魏王侯》TXT全集下载_102

《大魏王侯》TXT全集下载_10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可惜事与愿违,东藩一直没有发展起来,同时期设县的澎湖都比东藩要繁荣的多。

沿着溪流,四通八达的库房和商业区,两侧象是摊大饼一样摊开的是不少民家,那就显的混乱,肮脏,拥挤的多。

徐子先心中有数,这些民居都是这二百多年陆续迁移过来的百姓,沿着原本的建筑群落附郭而居,随意建筑,他们的房舍当然就是这样,混乱不堪。

南北两岸都是沿海的建筑,居民也多半是做着与大海相关的事情,在西边数里外,矗立着一座大型的军寨,方圆二里多,驻军大约有三千人,这是花溪主寨,也是东藩岛上驻军最多的一处大营。

营区正中竖立着高大的军旗,那是东藩防御使的旗帜,外围也有一些鲜艳的旗帜,和港口区布满灰黑色的苍凉,破败之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再往纵深,就可以看到大片的平原地区,大河般的溪流在远方的高低川流不息的向下流淌而至,直抵海边的出海口。

仅从风景的角度来看,贯穿着一条夯土官道的花溪寨真是人间胜景,一侧是茫茫无边无际的蔚蓝大海,另一侧是一眼看不到边的茂密平原。

大魏二百多年的开发也只是开发了这一片平原的一小片地方,更多的地方还是处于大片的草原区,灌木区,密林区和山丘起伏的地貌状态。

田亩只有一小部份,一些村落如棋子般落在这一大片平原区域之内。

远方,视力所及之处似有起伏的大山,一个在东藩呆过很久的老水手轻声道:“那里就是大山,绵延不绝,走十几天都走不出来,里头,全部是高山夷。”

徐子先目视着远方,知道那里就是台中和台南的大片的高山地带,哪怕是几百年后,以政府和现代的工程科技力量,修一条贯穿这样山脉的公路都是千难万难,更不要提眼下的这个时代了。

就算是雄心勃勃的徐子先,对高山区域和那些土著们也是抱着敬而远之,怀柔和防范共同进行的打算。

可能要到百年甚至二三百年之后,当工业,科技,民生和财富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双方才可以真正的友好相处吧。

外围的一些军寨也是证实了徐子先的看法,早前大魏开发东藩的时候,也是想和土著搞好关系,但后来才发觉,土著可能只有十几万男丁,但分裂成上千个大小部族,规矩不一,根本不可能和所有部族搞好关系。

而这些野人部落,以狩猎其余部落男子的人头为荣耀,早期的移民有不少被其杀害,大魏出动大军,却根本没有办法长期在大山里荡涤诸部,当主力撤走时,零星的骚扰又会发生。

早前的移民开发不顺利,和高山族人的骚扰有着绝大的关系,开发不顺,有澎湖,福建的港口城市可资利用,太祖逝世之后,后来大魏开发东洋和西洋都相当顺利,商道畅通,福建浙江江南和广东都大获其利,没有必要在一个大荒岛上耗费资财,从宣宗之后,朝廷对东藩的投入就大幅度减少,虽然那时候高山诸夷在魏军主力几次大规模的扫荡下元气大伤,但魏军只保留了一些小型的军寨和一个主寨,而且用厢军驻守,开发的力度大不如前,整个东藩就这么沉寂了下来。

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潭死水

“还有瘟疫。”老水手心有余悸的道:“岛上太热,冬天时也比福建要热的多,比起北方,江南,更是一个瘴气厉害的地方,稍不小心就会中疫,小人曾经在岛上得过瘟疫,真是九死一生,十余天高热不退,好不容易才挣出一条命来。”

“得瘟疫的人多吗?”

“多的很,上岛的人,时间短还没事,长久呆下来,一年之内十有七八会得瘟疫,多半的人能活下来,也有不少人死在瘟疫之下,所以除了岛上的移民之外,新来的人都会尽早离开,这么多年,岛上人口增加不多,这也是要紧厉害之处。”

“怪不得。”

徐子先轻轻点头,东藩岛上有瘟疫并不奇怪,岛上的气候原本就是温带和亚热带,灌木林地里到处是野生的动植物,一些蚊子快长到拳头大小了,传播疾病主要还是因为蚊虫肆虐。

花溪一带开发的早,较为成熟,灌木林地都消失了,变成了田地和营寨,瘟疫肯定不会太厉害,新开发的区域,大量的原始动植物内会有很多传染源,一旦形成大规模的瘟疫传播,人心惶惶,甚至普通人想要逃离,这都是正常的情形。

此前徐子先已经派了医学博士陈长年上岛,并且从南安,水口,还有福州府城雇佣了大量的内科和外科医生上岛,现在看来,感觉还是不够。

“上岸之后,立刻传我的将令。”徐子先对高时来道:“集结一都,不两都人马,并带同所有流民壮丁,准备桐油,火把,木柴等引火物,在咱们开辟的棉田外围,进行大规模的烧荒。”

“是的,君侯。”

高时来手按障刀,相当沉稳的答应着。

“还有……”徐子先还想说下去,不过忍了下来,道:“一会派人把长史李公,录事参军孔先生都请过来。”

方少群这时走过来,对徐子先道:“适才和几个东藩老人聊过,高山夷的事也罢了,建一些外围营寨,给他们一些安抚便是,倒是岛上的时疫,要千万小心,已经有数千漳州流民和南安移民上岛,万一爆发时疫,等于前功尽弃。”

“我也注意到了。”徐子先将放火之事告诉方少群,说道:“烧开隔离带,可以尽量减少蚊虫盯咬带来的疫病,还要多备纹帐,纹香一类的物品,一会儿我和李长史,孔玄平几个人会议,拨付款项,立刻派福一号回福州去购买。”

“君侯既然有备便好。”方少群想了想,说道:“最好问一问本岛的老住户,看他们是如何防疫,有什么心得,咱们就可以利用上。”

徐子先已经想的相当缜密,不过眼前的方少群显然是蚊子腿上割肉的性格,一丁点的线索和好处都不会放过。

“善。”徐子先赞道:“凤岐真是精细,就照你说的做。”

“君侯身边,应该有一群人,”方少群道:“侍从,护卫,建言,建档,传令,光是高时来和几个亲兵,人数太少。上岛之后,君侯以南安侯,提管马政,东藩观察使的身份,等若是分封至岛的实土国侯,以后军政两道,若形成体系,规模,就算朝廷觉得不妥,想要设立军州,派驻官吏,那时候也是晚了……”

“叫司从曹好了。”徐子先道:“司从参军,叫陈佐才来做吧。”

方少群瞥了徐子先一眼,知道这件事这位君侯早就想好了,他想了想,又道:“此前的长史,录事参军诸职司,都是团练官职,此后在岛上,我想君侯可以用侯府的官职来任给新投效的部属,日后,当以侯府官职为重,大魏团练官职为次。”

“凤岐说的是……”徐子先也是瞥了方少群一眼,这个家伙,太他妈的聪明了吧?

此时船身一震,有些少年牙将站在高时来身后欢呼起来,这帮家伙,头一次到东藩,但是已经明白这里将是他们未来的家,不少少年牙将的家人,亲族,甚至是旧日的邻居亲朋好友都是搬到了东藩,当初的漳州流民,十个有九个都是到了东藩居住,对这些来自漳州流民家庭的少年牙将来说,这里虽然是初见,也算是他们的第二故乡。

待踏板放下,岸边已经有敲锣打鼓的声响,这么一点时间,岸边汇集了最少过万人,大半是百姓,还有一部份是打着军旗,手持长矟的厢军将士。

一袭朱袍的陈笃中骑在白马之上,大袖伸展,长须飘飘,展脚幞头下是一张漂亮英俊的中年男人的脸,保养的极好,一副万事不盈于心,惜福养身,修心养性的士大夫的模样。

“明达,你可来了。”陈笃中看到徐子先就开玩笑,指了指四周的厢军士兵,说道:“这些人你打算撵走多少?听说你来了,他们可是雀跃的很。”

“澎湖的事传过来了?”

“就隔几十里海路,隔两天了,还能不传过来?”

陈笃中笑道:“明达你手段了得,几万贯就把南洋水师拿下来了,我听说了之后,除了击节赞叹,还能说什么是好?”

陈笃中一旁明显有几位是昌文侯府的人,此时他们看向徐子先的眼光也是充满敬畏。

昌文侯府对南安侯府心理上还是有优势的。

南安侯府虽然是近支国侯,但在一年多前还是破败不堪,根本就是宗室里的笑话。

昌文侯府虽然是民侯,不是宗室出身,但论人脉,财富,实际的权势,不知道把南安侯府甩下去多少。

徐子先这个人选,族中很多人都不同意,认为根基太浅,一直到徐子先江滩一战获胜,展现了超强的武力之后,昌文侯府一族才多半同意。

乱世将至,武力才是最重要的东西,这一点很多陈家的族人还是懂得。

但不管怎样,心理上的优势一时半会也消除不掉,只是这种心理优势随着徐子先在京师所为,还有除掉陈于泰之后已经越来越小。

到官户增加,东藩等若分封给徐子先,而徐子先在齐王身故后又得到观察使一职时,陈家的人才彻底对这个年轻的未来姑爷服气。

能得到舞台的人并不少,上了台就能把戏唱好的,可并没有几个。

再听到徐子先轻松将南洋水师抓在手里的消息后,这些陈家的族人,除了敬佩之后,又隐隐多了一些畏惧心理。

这位南安侯,手腕实在是太厉害了。

如果光是会打仗,陈家族人的心里不免还是会将徐子先当成一个普通的莽夫,可徐子先展露出来的各种心机手腕,却是叫再狂妄的陈家人也不敢这么想。

南安侯,文才武略,俱是第一流人物,这已经是昌文陈家的共识。

“东藩这里,不打算再照样来一回?”陈笃中笑道:“只要将我留下,别的人都随明达你处置了。”

厢军各寨里,不可避免的有一些陈家的子弟在,但人数真的很少,而且多半在文官序列。徐子先怎么撵,陈家也无所谓,只是陈笃中脸面会有些损伤,但和大局相比起来,这一点颜面损失当然也算不得什么。

陈家上下都得了严令,在东藩,不管南安侯要做什么事,陈家的子弟均是要无条件的配合,绝不准扯后腿,使绊子。

“东藩这里的情形不同……”徐子先小声道:“这里吸引人来还来不及,我怎么会把人往外撵?不仅不撵,还要想办法叫他们在这里安家。”

“那你可要好好想办法了。”陈笃中失笑道:“除了少数本地人厢军,大半厢军是从福建各军州调过来的,两年期限,他们都盼着到期就回家呢。”

“没事,这点事小侄不至于为难……”

“我也是这般想的。”

一老一小,一起笑将起来。

锣鼓喧天,旗帜招展,三千多厢军和万余民众一起簇拥着徐子先走向花溪上寨,也是整个东藩的军事行政和商业中心。

有限的一些商行店铺都在营寨四周,在大量人群经过时,少数的伙计们用淡漠的眼神看向这边。

这都是一些倒霉鬼,被放在东藩这种地方,一年到头也没有几桩买卖可做,只有到收沙金和豆子还有麻布的时候,掌柜们会坐船过来,短短的忙碌之后,一切又归于平静。

在这种地方,清闲的骨头疼,当伙计的不怕忙,可以汲取经验,获得人脉,为将来自己当掌柜做好准备,可是在这种地方,能有什么人脉,又能获得什么经验?

“南安侯来了?”

“是南安侯没错了……说是要将东藩这里的盘口做大,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难啊,朝廷二百多年没办成的事,他能办成?”

“哼,吹牛谁不会?”

“也不尽然,南安侯还是个有本事的。”

“他的本事,不过就是杀人的本事,做生意买卖,他懂什么?”

“这话说的也是……”

“唉,咱们反正就是倒霉鬼,在这里熬吧……”

一群伙计当然是不敢大声,只是聚拢在一边小声的议论着。

他们倒不曾提防,徐子先策马经过时居然停住了,不顾身边喧闹和各种奉承,南安侯就是生生将目光投注在这边的商行之上。

一群伙计俱是吓坏了,他们的身份,相比南安侯可是天差地远,就算是徐子先发迹之前,南安侯和普通百姓之间的距离也是差的太远了。

“三家沙金行。”徐子先数着商行,这里的商行形成了一条小街,大约也就十几丈长,四五十米的距离,他眯着眼,慢慢数着,心里有了数。

三家金行,一家银铺,一家钱庄,这是最基本的金融服务,大魏的银号钱庄和金铺都不算是一门买卖,不仅不算,彼此间的竟争还相当的激烈。

另外就是三家麻铺,两家米粮行,还有一家皮货铺子,看起来高山夷人打到的猎物,不怎么会制皮子,不然的话皮货铺子会更多。

这里距离上寨近,安全性有保障,距离港口码头也不远,上下货方便。

重要的是,在这里才可以收到高山土著的沙金,也能收到本地人的豆子,亚麻等土产。

还有一家干货铺子,这是用来收本地百姓晾晒熏出来的干鱼海货,这些东西,放在北方还是很受欢迎的。

毕竟南方的冬天短,就算冬天也能打渔,一样有新鲜的海货,熏鱼只是为了方便。

这年头的北方就不同了,到了冬天天寒地冻,蔬菜绝迹,肉类也减少供给,干货就相当的受欢迎。

“商行太少了……”徐子先摇了摇头,心里知道这是一个缺乏商业活力的地方。

不夸张的说,南安一个镇子的商行,数量也在东藩的百倍以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