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 >大明春色 > 《大明春色》TXT全集下载_290

《大明春色》TXT全集下载_29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贪生怕死是人之本性,寻常人何必与自己过不去?”朱高煦道,“况且北方部落勇武好斗,只是暂时骑兵有优势罢了,谢幕的一天不会太远。以后国家强弱之分,会有另一种判断。”

他没有说得太明白,反正阿莎丽也不可能懂。一旦工业文明开始,草原上那点资源是不可能再谈武功与强弱的,勇猛热情的牧民也会将兴趣投向能歌善舞。

朱高煦不再多言,犹自在心中琢磨着自己的事。

第九百三十六章 忘恩负义

阿莎丽观察着正在出神的朱高煦。他一沉默,整个屋子里就安静下来,阿莎丽联想到了无风的湖面。

最近她亲眼见到了大明皇帝,着实与先前的感觉不同。阿莎丽原以为,皇帝朱高煦是个勇悍暴戾、并透着狡黠之人;因为朱高煦北伐亲征,以及这次援救她们的事,她难免会有这样的印象。

然而她这两天的感受,完全相反。朱高煦的勇武,似乎只表现在魁梧壮实的长相上。

大概因为如此,朱高煦这个敌国皇帝、却能让她感觉很安心,她之前心中的忧惧,也渐渐地减少了。她只觉朱高煦是个亲切温和、有怜悯心的汉子。

阿莎丽便主动开口道:“皇帝陛下可能想让我说出一些内情,但我真的不知道,并非故意想要隐瞒。”

“嗯……”朱高煦发出了一个声音,甚么也没说。

阿莎丽又道:“明军前去援救、皇帝陛下以礼相待,我心有感谢。想来本雅里失汗之死,我也不能怪陛下北伐,此事主要还是因为瓦剌人背信弃义……”

朱高煦忽然转过头来,眼睛里露出了锐利的目光:“你当然不能怪我们北伐。”

他的口气让阿莎丽有点不适,她颦眉不言。

朱高煦沉吟片刻,缓下语气,非常冷静地说道:“京师皇宫里,收藏着一幅画,出自鞑靼人之手。画的是交易奴隶的场面,画上有一些篝火、地上有积雪,那些汉人女子赤身露体,被人像牲口一样挑选。而这些都是真正发生过的事,大明君臣不该反击吗?战争与杀戮本就是在相互残害。”

阿莎丽下意识地摇着头:“有这样的画?”

朱高煦反问道:“朕还能编造不成?”

就在这时,有侍女端茶进来,两个人便暂时停止了交谈。阿莎丽想起,自己见过这个侍女、因为德嫔段雪恨与此人说过话。

侍女走到皇帝面前,先将木盘放下,然后双手托起茶杯。朱高煦说道:“罗娘子,放这儿就行了。”

“是。”侍女悄悄瞧了朱高煦一眼,接着又不断注意着阿莎丽。

朱高煦忽然说道:“鞑靼人劫掠边境时,抓走了不少百姓。罗氏就被鞑靼人抓去过,九死一生,受尽屈辱,有家不能归。试想汗妃落入咱们手里,咱们如此对待你了么?你当然不应该仇恨大明。”

阿莎丽哑口无言。

朱高煦又道:“当官军救回了罗氏以及一众汉人百姓后,朕那时才觉得,第一次北伐还算有点意义。”

罗氏屈膝道:“圣上仁厚。”

阿莎丽心头一阵混乱,因为在鞑靼人中、大明国北伐的描述是另一种说法。大概是说明军无恶不作充满敌意,所到之处无论男女老幼全部屠戮,抢走一切牲口和牧草,带不走的全部烧毁、让鞑靼人无法过冬。

不过她此时竟然更相信敌人的说法,因为亲眼见到明军官兵很规矩、皇帝也不是个残暴的人。

阿莎丽神情复杂地看了一眼朱高煦,说道:“我许诺,只要能回到草原,便放回一百个汉人奴隶。长兄虽是阿鲁台,但很多事我做不了主,放一百个人应该能办到。”

朱高煦听罢,面露赞赏之色,说道:“若是蒙古国当权者都像汗妃这样,咱们便能减少无谓的仇杀。”

阿莎丽道:“我不想看到鞑靼人被杀死,也不想汉人如此。我们在西面遭遇瓦剌人截杀时,有个汉人军士救了我一命、自己却被马蹄踩死,我会记得他的恩情,且不仇恨汉人。”

朱高煦沉吟片刻,说道:“你们遭遇瓦刺人袭击,本是鞑靼人自导自演的好戏……便是鞑靼人自己阴谋的事件。”

“甚么?”阿莎丽愣了一下。

朱高煦的神色镇定,问道:“你真的不知情?”

阿莎丽不断摇头:“这怎么可能?”

朱高煦的语气毫无波澜:“你就算不知情,也应该能猜到的,只是自己不愿意面对罢了。”

这句话像咒语一样,阿莎丽猛然之间感觉,自己似乎真的一开始就在怀疑脱火赤。她一语顿塞,情绪起伏太大,无法冷静。

朱高煦的声音又道:“朕并非神仙,哪能神机妙算、未卜先知?当然是靠奸细得到了消息,只不过选择相信这个消息是可靠的,才能提前许久、并及时调兵遣将前去救援。”

阿莎丽伸手在太阳穴揉了揉,脱口问道:“脱火赤为甚么要那样做?”

朱高煦道:“不止脱火赤,还有阿鲁台。他们身为蒙古国位高权重的人,应该在之前就谋划了这样的阴谋。目的便是挑拨大明与瓦剌诸部,欲借大明军力打击瓦剌人;然后鞑靼人再渔翁得利,对损耗之后的瓦剌部落落井下石,以图铲除草原异己。别忘了护送你们的人马,有几百个官军将士,还有朝廷官员。”

阿莎丽道:“我长兄远在东边,已有数年没见过脱火赤了。”

朱高煦道:“瓦剌人攻打哈密卫,便是因为脱火赤故意走漏蒙古王子的消息。瓦剌人攻打忠顺王十分反常,显然只为逼迫忠顺王、交出蒙古王子,只有这个理由。大明君臣能猜到,曾与脱火赤密谋的阿鲁台、当然更容易猜到。”

阿莎丽不断摇头,“此事怎会如此复杂?”

朱高煦的声音道:“若非大明多年卧底的细作报回消息,朕也觉得事情有些诡异(诈)。阿鲁台遣使称臣受封,好让大明朝廷派官吏将士去迎接护送你们;然后以汗妃和蒙古小王子为诱饵,致使大明官吏将士惨遭屠戮,便可挑起瓦剌人与大明人的战争。”

经朱高煦这么一说,事情零零碎碎地拼凑在一起、阿莎丽有点明白了,只不过暂时心里很乱,没能彻底想清楚。

这时一个白胖的宦官走了进来,到朱高煦身边耳语了两句甚么。

朱高煦起身道:“朕有点事,先走了。”

受利用与欺骗的感觉,渐渐让阿莎丽心头充斥着愤怒。她随后也离开了中军行辕,径直去脱火赤住的地方。

脱火赤住在村庄外围的一座土墙瓦房里,他正在清点着各种各样的东西,看到阿莎丽的脸,他便瞪了一下眼睛。

阿莎丽不等他开口,径直用蒙古话责问道:“你们怎能出卖自己人?”

脱火赤似乎也非常意外,脱口狡辩道:“你说甚么?你不要听别人的谎话,特别是汉人最狡诈。”

阿莎丽想起朱高煦那张温和的脸,以及他怜悯百姓的事,马上反驳道:“我看你们比汉人狡诈得多!别人在草原上有奸细,你们想挑拨大明与瓦剌的阴谋、好趁机消灭瓦剌诸部的打算,汉人全都知道了。”

脱火赤道:“他们说谎。”

阿莎丽想了想,说道:“我亲耳听到的。不然明国皇帝怎么知道、瓦剌人会来袭击我们?”

脱火赤道:“汗妃宁肯相信汉人奸细的话吗?”

阿莎丽摇头道:“其实我早就觉得你很可疑。我生孩儿时,借口染了天花,数月不见外人。知情者只有三人,除了你我,便是那个女奴;女奴老实沉默,且每天都在我身边。可是在那天肃王(忠顺王)的生辰晚宴上,我听到肃王说,他也知道孩儿的事了。消息怎么泄露出去的?

瓦剌人进攻哈密国本就奇怪,只有为王子而来、才合情理。瓦剌人能知道这样的秘密,必定是我们自己人故意透露。”

阿莎丽接着说道:“我们获救后,来到河西走廊。大家劫后余生,所有人都很高兴,只有丞相郁郁寡闻,并且日日忧虑。我之前不知何故,现在才醒悟,那时丞相就担心、汉人已经知道你们的阴谋了。否则汉人怎会恰好调兵来救?丞相担心得没错,从几个月前,明国皇帝的奸细就从阿鲁台身边窃取了机密。”

脱火赤仍然冷冷地说道:“汉人说的话都是谎言,汗妃只是被蒙蔽了。何况我们侍奉主、为蒙古国再次伟大而奋不顾身,无论做甚么,一切都是值得的。如有必要,我很高兴用自己的性命献给大蒙古。”

阿莎丽更加生气,怒道:“你是等着我长兄、拿牛羊去瓦剌部落,把你赎回去罢!现在好了,大明国可不要牛羊。”

刚才阿莎丽反复责问脱火赤,他仍然比较冷静,这时他顿时恼羞成怒:“妇人小见识,你怎懂得大丈夫的大志向?不要让阿鲁台因你蒙羞!瓦剌人怎么对待大汗与你们的,你就不想为大汗报仇吗?忘恩负义的妇人。”

阿莎丽道:“我们靠战马与勇士获取自己的地位,而你们却用见不得人的阴谋、让鞑靼人蒙羞,这样只会让汉人鄙视。”

脱火赤怒不可遏:“四等人,让他们鄙视,我们只需要利用他们攻打瓦剌人。只有我与阿鲁台,才能在形势不利之中、谋划出这样的谋略,并且相隔数千里心意相通,做到常人不能做到的大事。最先该死的便是瓦剌人,他们先与蒙古国离心离德。”

阿莎丽听他承认了,便看着他不断摇头,就像不认识他一样,向外后退出去。阿莎丽也不再多说了。

第九百三十七章 蒋干盗书

脱火赤刚才气急攻心,双手都发抖了。

他也没想到,一个女人忽然竟能激得他如此愤怒。或许是因为阿莎丽说得没错,正好戳中了他的痛处,并且揭开了他不愿意承认的自私的一面。

当脱火赤慷慨言及志向抱负,将自己的所作所为说得很伟大、为了部族大局牺牲的时候,阿莎丽当面拆穿他早就想到了后路,这简直就是在揭短。一下子仿佛便把脱火赤的品行,从最高尚贬低到了最虚伪。

而脱火赤确实想过,如果被瓦剌人抓住,确实可能赎回的事。不过真相反而让他更加生气。

此刻他愤怒异常,一时间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想瞒着别人、还是想欺骗自己。

不过阿莎丽退到门口的时候,脱火赤已经迅速从极度恼怒之中、变得稍微冷静一点了。脱火赤毕竟是丞相,经历过不少风浪,有时候会不留神一时失控,但他不会一直糊涂下去。

脱火赤忽然意识到了甚么。

他急急忙忙地快步冲了出去,越过了正要出门的阿莎丽。阿莎丽见他反常的举止,也是面露意外之色,随后也跟了过来。

脱火赤走到院子里,立刻靠着这栋房子的土墙,快步往后面绕。他们转过墙角,便看见有人影在后门一晃。脱火赤并没有看错,因为那道木门此时还敞着。

“有别人?”阿莎丽的声音问道。

脱火赤的脸色十分难看,生气地转身盯着阿莎丽。不过此时的气愤,与刚才的心情已经不同了。他指责阿莎丽道:“你干的好事,中了别人的奸计!”

阿莎丽的气势顿时消了大半,底气不足地说道:“可阿鲁台与丞相的阴谋,汉人已经知道了。他们为甚么还要偷听?”

脱火赤冷冷道:“别忘了这里还有瓦剌人,在西面被明军援兵俘虏的瓦剌人,俘虏中还有将领。”

阿莎丽顿时呆在那里,说不出一句话来。

脱火赤仰头看着天,长叹了一声:“唉!”但接下来他没有再多说一句话,忽然之间他也明白,大事不利,说甚么都没有作用了。他转身便走,把呆若木鸡的阿莎丽留在那里。

……阿莎丽手脚冰凉,等她回过神来时,发现脱火赤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离开了,眼下只剩她一个人、像傻子一样站在这个院子里。

从头到尾被各色人等骗来骗去,阿莎丽心头说不出是甚么滋味。

见面短短几天时间内,汉人皇帝朱高煦给阿莎丽的印象是不错的。可能还有别的原因,早先在西边得到汉人军队的援救,其中还有个军士舍身救她,从那时起阿莎丽对汉人的印象就大为改观了;后来见到了皇帝,她才很容易对这个汉人皇帝产生好感,只觉朱高煦性情温和,待人礼貌,且有同情心,对她也相当不错。

原以为朱高煦是个光明磊落、为人诚恳,且身份高贵、很有荣誉感顾惜羽毛的人物,哪想得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阿莎丽有点困惑,这些手握大权的男人,明明不是甚么匪盗流寇,为何一个比一个坏?

偶然之间,她对自己一直以来的观念、都开始质疑了,甚至认为是她的错、怪自己太简单。

她暗自叹息了一声,这时才留意到,天气虽然是晴天,可软绵绵的太阳光线并不强烈,阳光下依旧给人阴霾般的错觉。

阴谋的气息,再次笼罩在周围。阿莎丽这几天刚刚开始有点安心的心情,骤然间就被击碎。不仅脱火赤此前在暗地里骗她,现在朱高煦也在利用她。

阿莎丽的心中非常纠缠复杂。

脱火赤的指责没有错,她十分愧疚,觉得可能已经给鞑靼诸部招来了祸端。她很愤怒,因为朱高煦利用了她的好感与轻信,对她进行肆无忌惮的欺骗。她还感到十分脆弱,明明从小就被教诲不能软弱,但忽然要在这危机四伏的陌生地方、面对尔虞我诈,她仍然感觉很恐慌。

她的脑海里又忽然闪过了朱高煦的脸庞,那让人联想到风平浪静的湖面的神情。温和之中,那种镇定此时已经变得让人畏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