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 >大明春色 > 《大明春色》TXT全集下载_10

《大明春色》TXT全集下载_1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君影草有毒?长兄是说南京府上有君影草?”朱高煦厚着脸皮一脸茫然,“长兄,您可千万别听信某些人的谗言,我没事拔君影草作甚?”

就在这时,燕王鼻子里“哼”了一声。世子和朱高煦都一起小心侧目,似乎都没弄明白,燕王的语气针对谁。

世子怒道:“你竟然说谎!俺若不能认定,怎会叫你到父王跟前来?高煦,你只说一句,为何要如此待俺?”

朱高煦已经认定世子有诈,便一副打死不承认的样子。

世子又道:“俺最近才知道那东西有毒……”

朱高煦听到这里,心道:杜千蕊没有丝毫出卖自己,至少直到现在为止……不然世子不会像这样说话,直接说出杜千蕊见到的、听到的事儿就行了。

不过,任由世子如此推论下去的话,朱高煦感觉越来越不利于自己。

他当下便打断世子的话:“长兄且慢。父王,今天儿臣前来,还有别的要事刻不容缓!”

第三十一章 犬马之劳

朱高煦打断世子的话,得到燕王准予,便一脸严肃地抱拳道:“父王,北平都指挥使张信,欲投靠咱们……”

姚广孝的声音立刻道:“王爷,谨防有诈。”

朱高煦头也不回,马上抢着说道:“张信得了朝廷密旨,要他来捉拿父王,人已在门楼。父王见他一面,明辨密旨便知真假!”

这时世子竟然又抱拳道:“父王,儿臣还有要紧的地方没说……”

看得出来,世子这回真的是感情用事、动了真格,非常之执着。

燕王转过头来,眉头紧皱,面有怒色,但很快他的怒色便收敛起来,口中说出来的话语重心长的:“高煦若真要害你,你为何至今还站在此地?”

世子的脸上一会儿红、一会儿惨白,张着嘴欲言又止的模样。

燕王抬起手,将手里的茶杯重重按到桌面上“哐”地一声,斥道,“闹够了吗?”

刚才朱高煦和世子各自争辩的时候,燕王的话很少,是没有明确表态的。但现在他直接抛出两句短促的话,就马上把世子噎住、不敢吭声了!

燕王的意思很明白,他只想以大事为重,世子那点感情伤害根本不值一提。当此之时,挑起一丝一毫内部冲突都是不合时宜的,正该抱团一致对外的时候,还容世子继续说下去?凡事一定要分出是非黑白、激化矛盾么?

世子的嘴唇都乌了,朱高煦见他袖子里的手像筛糠一样抖着,生怕他当场晕倒!

此时此刻,朱高煦其实是最理解世子感受的人。记得当初在回北平的路上缺马,世子丧气疲惫,决定自己留下,说了一番“很多人都不在乎他死活”的话……而现在,因为父王有更大的压力和需要,确实又不在乎他的感受,世子内心的沮丧悲凉,可想而知。

燕王转头看向朱高煦:“张信带了密旨?”

朱高煦道:“回父王的话,带了的。”

燕王便道:“你去,把他带进来。”

姚广孝的声音道:“王爷先勿急,等张信进来了,老衲出面甄别密旨。”

朱高煦忍不住说道:“早就没用了!府上有细作,已识破父王的计谋,不然朝廷如此着急下旨行动,为何?”

燕王道:“你先去带人!”

朱高煦抱拳退出来,告诉了太监马和一声,便去门楼。

没多久,用大帽遮掩了半张脸的张信便跟着朱高煦,一块儿来到燕王房中。朱高煦先进门行礼:“父王,张都指挥使到。”

只见燕王已坐到床上,拿厚厚的棉被包着身体,发髻凌乱,正在簌簌发抖,他看了朱高煦一眼,仍是一脸茫然。朱高煦一时间非常佩服父王的演技。燕王还没称帝,但演艺已足以称帝、为影帝。

“末将参见燕王!”张信上前抱拳执军礼。

燕王还是没有反应。

朱高煦转过头来,与张信面面相觑。二人都心知肚明,张信也是清楚燕王在装疯,不然他投降个屁!

朱高煦道:“父王就在面前,张将军把东西拿出来吧。”

张信不动声色微微回顾,目光在和尚姚广孝脸上停留了片刻,他终于伸手进怀里,把那竹筒掏出来,从里面倒出一卷黄色绸缎。

朱高煦先接了,当着燕王的面,交到姚广孝手里。姚广孝拿到眼睛面前,仔细看了一番,转头向燕王轻轻点头……

姚广孝收起密旨时,干燥的嘴唇紧闭,牙齿也咬着,好像刚刚吃了一坨黄灿灿的长条物,正咬牙强吞下咽。

突然之间,燕王猛地把被子一掀,拿袖子在脸上擦了一把汗,便生龙活虎地从床上跳了下来。此时张信还双手抱拳、弯着腰站在屋子当中,燕王大步走到张信面前,将他扶起:“张将军,快快免礼!”

张信没有免礼,反而“扑通”跪倒在跟前,斩钉截铁地说道:“末将敬大王英雄气概、感大王栽培提携之恩!若大王不弃,末将愿效犬马之劳!”

“好!好!”燕王把住张信的胳膊,将其提了起来,“张将军雪中送炭及时警示,真乃俺的恩人!恩张!俺没齿不忘今日之事。”

燕王和张信二人正互道惺惺相惜之时,朱高煦观察到,姚广孝正对世子用幅度非常小的动作摇头,并且轻轻叹了一气。

以前朱高煦只觉得姚广孝与世子走得近一点而已,现在更加确定:姚广孝的臀早就坐到那边了的,只不过平素没表现出来而已。

这时姚广孝察觉到朱高煦的目光,转头过来,二人四目相对,目光交错刹那之间,姚广孝的脸色比哭还难看。他的三角眼精光一闪,但片刻后又一脸从容无神了,眼睛也变得仿佛有点浑浊。

朱高煦想起姚和尚说过:如果张信能被拉拢,他就钻到庆寿寺的放生池里化作一只鳖!姚广孝此时目光有点闪烁示弱,估计也想到了那句话……

但毕竟岁月不饶人,和尚的脸皮如同枯树皮、已变得又厚又皱。他很快把目光投向了燕王和张信,好像什么都没想起、关注之事也不是什么水生动物。

朱高煦自然也不提。不管怎样,就目前而言这一屋子人都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姚广孝也是燕王府里重要的人,现在和他撕破脸扯那些事,没有任何好处。

其实朱高煦并不想与姚广孝过不去,也不想在父王面前表现什么自我。他去拉拢张信时,仅仅因为命运相关,担忧历史在此时发生什么偶然错乱,想尽力帮忙、也是为自己出力。

毕竟,朱高煦能拥有这一切,只因他是燕王的儿子。

这时张信的声音道:“大王府上的长史葛诚,已经背叛大王!大王佯装神智有恙,便是葛诚密告了布政使张昺!”

“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燕王恨恨的声音道,右手化掌,在腹前往下一劈。

姚广孝道:“王爷,老衲以为,将葛诚秘密拿下、先不杀,王府上可能还有别的细作。”

“嗯……”燕王微微点头,将手背到身后,在原地来回走了两步,猛然又停下来,“大致还是照原来的谋划行事。下令,传张玉、朱能,袁珙、金忠,马上入府议事!”

姚广孝道:“老衲这便叫马和去办。”

燕王又道:“随后俺们到中殿的偏殿见面。”

屋子里的人纷纷执礼告退。

就在这时,燕王走了过来,一把携住朱高煦的小臂,如炬的目光照到朱高煦的脸上,“俺儿勇智,当初为父不知也!”

那大手掌上熟悉有力的力道传来,加上燕王赞赏的真诚目光,朱高煦差点就开心了……要不是刚刚才见识了燕王的演技,朱高煦真的会放松情绪,因为那慈父般的眼神太真诚了,简直如沐春风。

朱高煦也急忙带着哽咽地说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父王,您给儿臣的恩惠太多,儿臣便是豁出性命,也报答不完。儿臣若非父王的儿子,便会如穷巷中的草芥一样,吃多少苦头也无济于事,哪能十几年养尊处优,享用父王给予的荣华富贵?”

这句话倒是出于真心,于是朱高煦都不需要刻意表演,就能声情并茂。

燕王点头道:“很好!俺儿定能助俺一臂之力!”

刚走到门外的世子悄悄回了一下头,眼神如死灰,情绪已不如刚才激动。

“去罢。”燕王道。

朱高煦抱拳道:“儿臣告退。”

朱高煦走出房门,便听到远方传来“隆隆隆……”的闷响,他抬头看天,见乌云密布,仿佛要掉下来了一般。

从封闭沉闷的房间里走出来,朱高煦长吁一口气,但那黑压压的乌云造成了心理影响,他仿佛还是有点透不过气来。

在此时此刻,朱高煦才忽然真真切切地意识到:战争已经来临。

身体里,弓马骑射娴熟,一身武艺力气,勇武的身体仿佛为战争而生;但现在朱高煦的内心还是前世的观念,他并不是好战之人。

前世那时,作为一个现代普通人,从各种资讯了解过战争的苦难。好好的和平日子不要,有网上有肉吃、舒服的生活不过了,为啥喜欢战争年代?

战争就会死很多人流很多血,破坏很多经济,富人财富缩水、穷人更穷。特别是这种内战,若是参照义务教育学到的知识、站到全社会的高度看,根本就毫无意义……无论结果如何,打完也不会改变任何现状,养尊处优的那些人依旧是朱家子孙,各种武将勋贵和士大夫;目不识丁的苦哈哈大众,以为打一场仗就能摇身一变有什么改变?

但是,朱高煦一面可以照着历史教科书背诵的“历史意义”感叹一番,一面又要非常积极地加入争夺游戏。因为争夺的巨大利益里,有他的一份!

这个锅不能他来背,也不是燕王的错。若非建文那边的人苦苦相逼,不仅要割藩王的肉,还要五脏六腑,谁他妈愿意压上已经落袋的巨大好处?

朱高煦等仅仅依靠“太祖儿孙”的身份,就可以高高在上吃香喝辣……但是,想到湘王忽然变成了“伪造货币”的罪犯,忽然那稳稳当当的铁饭碗、藩王身份、被人宣布屁都不是?作为铁饭碗的受益者、朱高煦也接受不能。

臀部决定一切,他越想越生气了。

第三十二章 高皇帝显灵

阴霾持续笼罩着北平,有江湖老方士在市井中说有大事将发。

六月刚过去没几天,北平城便忽然挤满了军队。北平都指挥使、布政使拿着兵部的正式调兵令,调集了北平地面上的七个卫进驻北平。

北平城外,朝中来了两个都督,一个进驻临清、一个进驻山海关;早已到开平的都督宋忠率军数万,直逼北平!

此时北平城中一片肃杀,往日嘈杂的市井喧嚣已不见,剩下的只有成群的铁马在大街上奔过,两旁的步兵“喀喀喀……”的巨大脚步声,在近处整齐、远处交织,充满了杀气,横竖排列的方阵就好像钢铁树林。

大明王朝权力中心的诸公,很赏脸,给了对燕王足够的重视!阵仗非常之大。

燕王府的门楼紧闭,全府封锁,披坚执锐的军士在门里严阵以待。

前殿门口,各种奇形怪状的人陆续向里面走去,有披着盔甲的武夫,将剑放到门口的架子上,有穿着袈裟的和尚提着禅杖,还有穿着道袍的算命先生……

朱高煦也向前殿走去,他穿了一甲不太合身的扎甲。那天到燕王府后就没回去,也没来得及取自己的盔甲,在燕王府找了一件,稍微紧了一点。

这时他看见世子也步履沉重地走过来了,朱高煦便在路上放慢脚步,等着世子靠近。

“大哥!”朱高煦转身站定,喊了一声。

世子看了他一眼,汗流满面的脸十分冷漠,一声不吭就想从旁边走过。

朱高煦一把抓住他的肩膀,世子耸了一下肩没耸掉朱高煦用力的大手,便冷冷道:“在京师,你下没下毒?”

朱高煦道:“大哥且信我一回,我真的没想要害你!咱们是亲兄弟,就算是情势所逼,我也不能狠下心加害于你啊!如今大敌当前,你我兄弟何不放下旧怨,原谅我一次,咱们重新和好?若是你我兄弟藩篱,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

世子用力挣扎了一下,“哼”了一声便走。

朱高煦无奈,只得跟着往前殿去了。

没一会儿,宽敞的大殿里就站了上百人,大伙儿神情肃然,偶尔只有几声窃窃私语。朱高煦默默地站了许久,忽然发现众人纷纷转头,脸朝着一个方向行注目礼,他也循着方向看过去,顿时愕然。

只见燕王的手用绳子反绑!后边张玉、朱能二人送他进来,众人顿时哗然。

燕王一脸痛苦的样子,等大伙儿向两边分开,让看一条路,他便从人群中穿过,走到了上位。站在前面的姚广孝转过身,用禅杖在地砖“咚咚”跺了两下,大伙儿陆续安静下来。

“诸位。”燕王回顾左右,“诸位多年跟着俺出生入死,俺谢过你们了!眼下朝中的人要俺的性命,为免生灵涂炭,百姓遭殃……”

众人顿时情绪激动,大声喧哗起来,把燕王的话也打断了。

虽然朱高煦早就知道燕王已经谋划好起兵了,但此时听到这个话,也很不赞同,情绪也不知不觉被煽动起来了……娘的!建文帝就算要削藩、要雄心勃勃地有所作为,但削藩也有很多条路可走,非得用这种法子,不是故意挑起战争么?

用战争解决问题,本来就不是首选!

在这个世上,不能要求人人都是圣母!猪狗蝼蚁尚且有求生欲,何况是人?难道被刀架到脖子上了,就应该束手就擒甘愿赴死?那他建文帝为何不选一个更好的法子办事?

虽然朱高煦不认为自己的便宜爹是什么善类,但这事儿他公正地支持父王:父王没有选择,但建文帝有选择!

一时间,朱高煦也有跳出来替燕王吆喝的冲动,但他最后还是没有……上次拉拢张信立功,是为了真正地帮上忙;但是不必要的时候,他不想出风头。这事儿早就安排好了“群众演员”,根本用不着朱高煦来唱。

在燕王跟前风头太甚,也不一定就是好事。

“咳咳!”燕王咳嗽了两声,等大伙儿再度平息下来,又道,“诸位跟俺出生入死,多年情义,俺实在不愿意让诸位跟着送命。齐、黄等朝中大臣,要的只是俺的性命,诸位现在就把俺绑出去送官,或许能将功补罪,保全一二……”

话音刚落,忽然人群里传来一阵嚎啕大哭,声音之响亮,几乎要把殿顶上的瓦都震下来!众人纷纷转头看怎么回事。

哭声来源于一个满嘴大胡子的彪形大汉,哭得非常之伤心,眼泪连着鼻涕一起淌出来了。这么一个猛汉,却哭得像个小孩,众人无不惊愕。

那大汉正是张玉,张玉哭吧,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大声说道:“昔日蒙元当国,视国人如猪狗!高皇帝愤而起兵,率羸弱子民浴血奋战,驱逐鞑虏,恢复我华夏衣冠,救我汉家香火,建立泱泱大明!为大业捐躯者,数以千万,创业何其之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