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无敌正德 > 《无敌正德》TXT全集下载_73

《无敌正德》TXT全集下载_7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调集粮食赈灾?即便是你有足够的粮食,运输都是问题,你能养多久?养几个省的百姓所耗费的钱粮又有多少?

这种蠢事情朱厚照自然是不会干的,他要去吸引流民,让他们去辽东,去西北,去赚钱。一旦事情成了,那么流民会促进边疆的开发,会成为大明腾飞的助力,而不是成为大明的定时炸弹,稍有不慎就爆了,所以朱厚照这一次要去啃这块难啃的骨头了。

大臣们听着朱厚照的话,脸色有些难看,但是也都非常的不以为然,太子殿下你也就说说罢了。

第一百一十六章 故意的

流民问题怎么解决?朝堂上这么多有识之士,没有一个有办法的,你能有什么办法?至于朱厚照前面提出来的两个办法,没有一个人看好。移民实边,好处大家都看得到,可是怎么操作?至于朝廷买地,那就更不行了,士绅会受到多大的损害?

朱厚照将众人的神态看在眼里面,他怎么会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想的,但是他也知道,这件事情终究要解决,臣子们可以假装看不到,但是他这个大明的太子,大明未来的皇帝不能假装看不到,而且一定要解决。

事实上造成这个事情的很大原因就是土地兼并,很多人说话土地兼并就兼并,地还是那些地,还是能养活那些人,做佃户不一样?

他就是不一样,首先土地集中会造成大规模的耕种,提高效率,减少人工,另外就是地主对佃户的压迫非常的厉害。你自己种地可能是日落而出,日落而息,但是给地主种地却不是这样。很多人都听过周扒皮的故事,很多人也只是一笑置之。

对于周扒皮是嘲笑,可是在这个时代,事实就是这样,人不如畜,牛干活累的还要休息,马累了那要为上好的豆料。

人却不行,人不行了,死了,那就在换一个继续压榨,百姓却没办法,因为你要活着,你只能被压榨,你不干还有别人干。这就像后世的996和各种职场的不公正待遇一样,你要活着,你不干别人干,百姓没办法反抗。

朱厚照深切的知道这一点,后世的政府会推行八小时工作制,会推行双修,会制定劳动法,可是这个时代没这些。

老百姓想告,想辞职都没办法,后世大不了换一家,可是这个时代你怎么换?你没出路。

没有再去看那些大臣,朱厚照站在原地,面无表情的躬身道:“父皇儿臣愿意赶赴荆襄,解决流民问题。”说着朱厚照鞠躬更深了,表示了自己非常坚决的态度,一句话,你们不干,我来干,这一次朱厚照是下了大决心的。

大臣们看向朱厚照的脸色就变了,不少人的眼中都带着怜悯,太子殿下年轻气盛,这流民问题可不止大明一朝,这是千古难题。

太子殿下想要解决,哪有那么容易?想到太子殿下砰的头碰血流的,众人心里面隐隐就觉得快意。

这几年咱们的这位太子殿下太出圈了,都不听自己这些人的劝告,让太子殿下去碰一碰也好,到时候碰的头破血流的,那就好了,这位太子殿下就会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想到自己等人微言大义的教育太子,然后太子躬身受教的模样,众人的心里面都要乐开花了,还是很期待那一天的到来啊!

朱佑樘的脸色也变了,他也知道问题很严重,他骂大臣一方面是因为大臣的不作为,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也没什么好办法。

现在太子要去撞一下那个南墙,朱佑樘一方面是期待和欣慰,期待是儿子能做出一点什么来,毕竟这些年儿子已经创造了不少的奇迹了。欣慰就更简单了,儿子不愧为大明储君,迎难而上,这是一个皇帝应该有的素质。

另外一方面就是担心了,朱佑樘也知道流民问题难以解决,一旦解决不了,那么太子为威望必然受挫。

原本朱佑樘还是想着和大臣们商议一下的,可是此时却是没了这个想法,看着儿子直接沉着脸说道:“兹事体大,当从长计议,你们退下吧!”

大臣们全都走了,只留下了朱佑樘父子两个人了,朱佑樘看着儿子,没好气的说道:“你是怎么想的?买田地?此策一出,天下必然沸反盈天,即便你不实行,你说出这样的话,明天御使就会上奏折,他们会就闹腾。”

朱佑樘说到这里,语气也严肃了起来:“平日里的沉稳劲都到哪里去了?”

朱厚照当然知道这话不该说,说了会让天下的士人不满意,因为这些事情就是他们这些人搞出来的。

此时看着他们的嘴脸,朱厚照就有些压不住火气了,另外一个朱厚照也知道,这个脸是迟早要翻的。以后自己要推行的政策,估计会更加的触怒这些人,那就索性不藏着掖着了。对于自己的名声,朱厚照都不去想了。

估计毁誉参半都是好的,搞不好就会向清朝的雍正皇帝一样,即便功绩被人承认,过也会被人提起,至于什么过,那就要看那些人怎么写自己了。

“儿臣故意这么说的。”朱厚照也没瞒着,直接开口说道:“儿臣就是要告诉那些士人,儿臣对他们不满了。大明海清河晏,虽然偶尔也有灾患,可是朝廷这几年赈灾很得力,为什么还是遍地流民?还不是因为土地兼并。”

“父皇可知道朝中的大臣有多少土地?儿臣知道,拿首辅大学士刘健来说,他家里面还有良田七千六百亩,大学士的免税田有多少?儿臣知道他家的七千六百亩田是不纳税的。地方官不敢收,彻查整个京城的大员,看看有多少。”

虽然没查过这个时候的大臣,可是朱厚照却知道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后来的徐阶。

内阁首辅大学士,一代贤相,很多人觉得他比严嵩强,斗倒了严嵩,同时还培养了张居正,可是徐阶家里面有二十四万亩田,佃户几万人,这是什么?他的田哪里的?买来的?那钱哪来的?如果不是高拱,不是海瑞,谁知道这件事情?

张居正一条鞭法的改革,为什么只敢查隐匿的田地,但是却不敢动士绅免税这一块?

还不是因为朝中的大臣都是如此?一个县出了一个巡抚,他家里面良田万顷,哪怕只是投现的,县令也知道,可是你敢去收税吗?何况京城的各大衙门的大人,你敢去收税,那就换一个人,这事情很难吗?朱厚照对这些心知肚明。

听了儿子的话,朱佑樘也漠然了,抬起头看着儿子:“可是这天下终归是这些人在治理啊!”

第一百一十七章 上中下三策

“可是也有人不这样。”朱厚照这一次没有顺着老爹的话,而是直言反驳道:“虽然儿臣见了这么多人,有庸碌之人,有贪鄙之人,有曲意逢迎的小人,但是儿臣相信,这大明终究有一心为国、一心为民的官员,虽然少,但是有。”

“儿臣今日之言、明日之行,当为感召。”朱厚照说到这里,脸色异常的严肃。

“儿臣要让天下的人看一看,大明的储君锐意进取,有横扫宇内的气魄,有慑服天下的气度,亦有光耀万古的雄心!”

朱厚照这几句话说得掷地有声:“儿臣要兴大明,做万古未有之事,自然要有万古未有之大举措,这流民便是儿臣开万古先河之处。”

这也是朱厚照为什么要说今天那些话,为什么要如此做的原因。

士大夫会不会因此非议?

答案很简单,会。

可是朱厚照无惧。

自古成大事者,没有不遭受非议的。天下纷争,你要称王,甚至称帝,为什么?因为这样,那些人才会投效你。否则你一个草头王谁理你?

朱厚照现在要做的就是这个,无论是想要以此为进身之阶,还是真的愿意为国为民的人,只要有才能,只要愿意为他所用,全都没问题。

朱佑樘看着儿子,心里面有些酸涩。

这儿子太优秀了,当爹的压力很大,朱佑樘现在就是这种感觉。

尤其是当父亲还未老、还壮志在胸的时候,如果换成其他的皇帝,太子你跳什么跳,回去老实呆着。

可是朱佑樘不一样,看着儿子坚毅的神情,听着儿子所发出的豪言壮语,朱佑樘心里面也激荡起了豪情壮志。我儿有此豪情,我这个做父亲岂能甘于儿子身后?

“我儿好豪情。”朱佑樘笑着说道,不过随即脸色又严肃了起来:“不过,皇儿可有办法?”

这流民之事,自古以来就不是小事情,而是大事情。没有哪一个朝代能够彻底解决,即便是解决了,那也不过是安抚了下去,让这些人不再随便造反。如今儿子的想法和魄力让自己激动,可是做事靠的不是说说,也不是豪气。

“有办法。”朱厚照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无他,移民实边而已。”

朱厚照的话让朱佑樘气结。

移民实边,说得轻巧,哪有那么好的事情?谁不知道移民实边有多难?

多少朝代做过,多少人做过,可是结果呢?这些人为什么跑的?他们会愿意相信朝廷的话?会愿意跟着你去移民实边?

别闹了。

“如何移民?”朱佑樘面无表情的说道:“以兵迫之?”

如果儿子敢回答是,朱佑樘就准备好好收拾一下自己这个儿子。因为如果是那样,那就证明儿子最让自己当心的事情发生了。

正所谓一个人总是喜欢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来做事,自己的儿子最擅长什么?朝堂上下都知道,儿子最擅长的就是兵戈之事。

儿子如果用兵强征,朱佑樘就要和儿子说道说道了,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以兵迫之?”朱厚照听了老爹的话,心里面一愣,自己的人设什么时候成了这个样子了?谁说擅长打仗就一定是要用刀子解决问题了?

是,用刀子解决问题是最简单和快捷的方式,至少可以把产生问题的人给干掉,那就没问题了。

可是那也得分什么事情吧?自己的人设塑造的这么失败吗?还是有人故意搞事情?朱厚照在心里面画圈圈。

“父皇,那是下策。”朱厚照没有心思计较这个。

无论是老爹自己脑补出来的,还是有人在老爹耳朵边上念道的,朱厚照都不担心。在大明除非弄死他这个太子,否则没人能动摇这个太子的位子。让老爹废除自己立他人,难度太大,毕竟老爹没有其他的儿子。

“儿臣以为移民实边有上中下三策。”朱厚照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这下策就是刚刚提到的以兵迫之。”

“只不过那些人都是流民,本身就无恒产,是逃难出来的,他们抵触官府,抵触朝廷,所以以兵迫之只会适得其反,这是下策,儿臣不取。”朱厚照一脸坦然的说道,他知道如何说服自己的老爹,所以直接将老爹的担心给排除掉了。

朱佑樘听了儿子的话,满意的点了点头,心里面的担心也消失了,只剩下赞赏了。

“那我儿有何策?”朱佑樘看着朱厚照,没了担心了之后,朱佑樘剩下的就是好奇了。

“儿臣的中策乃是以利诱之。”朱厚照继续说道:“流民很苦,如果不是活不下去了,没人愿意背井离乡做流民。虽然西北苦寒,可是毕竟故土难离啊!”说着朱厚照一副感慨的模样:“是以儿臣准备厘清吏治,发展产业,如辽东一般。”

“兴建工坊,在西北采取募兵制,分屯田于百姓,招收百姓入工厂做工。”朱厚照面容很严肃的说道:“鼓励商人出塞,向西打通丝绸之路。”

朱佑樘看着儿子侃侃而谈的样子,脸上的表情顿时就精彩了起来,这是中策?这明明就是儿子想去西北搞军改了。

辽东搞完了去西北,西北搞完了就是蓟州宣府了吧?到时候整个大明的九边就全都是募兵了,朝廷难道能负担?

“说说上策吧!”朱佑樘咳嗽了几声,脸上的表情也极为精彩,他不想和儿子讨论这个问题。

朱厚照看着老爹,顿时就无奈了,老爹这是怎么想的?

不过朱厚照也无所谓,他也不准备和老爹去争论经济问题,因为没什么意义。

看了一眼老爹,朱厚照继续说道:“这上策自然是以仁义感召,臣准备在朝中调遣有才学的官员。比如都察院、各部给事中,让他们亲自去郧阳府,以圣人之德感召流民,让他们尊奉圣人教化去实边。”

“只要一个人带回来三五万的移民,派出去百十个官员,这荆襄移民之患自然就解决了。”朱厚照一副摇头晃脑的模样,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臣以为此事可有由内阁大学士谢迁主持。”

第一百一十八章 别后悔

看了一眼儿子,朱佑樘很无奈,他也知道儿子这是对谢迁不满了。

事实上一直以来儿子都想动一动内阁。朱佑樘也知道,这内阁已经十几年没动过了,不够朱佑樘是一个重情义的人,他不想动这三位内阁大学士,而且性格之求稳。

现在这三位内阁大学士不好吗?为什么非要动?瞪了一眼儿子,朱佑樘没好气的说道“帝王当大气,如此对臣子,岂是帝王所为?”

朱厚照觉得自己的老爹快被那些文官忽悠傻了,或者说大明朝的皇帝基本上都被文官忽悠傻了。

没被忽悠傻的,文官就换一个套路,那就是喷你,甚至是抹黑你,凡是想做事的皇帝,那都给你抹黑的不行的不行的,这不光是大明,清朝都一样。

在周厚照看来,清朝唯一一个有大作为的皇帝不是圣祖康熙,也不是什么十全老人乾隆。

康熙做什么?平灭三藩?不过是三个丧家之犬的叛臣,平灭了他们算什么大功劳?至于剿灭郑氏,这里面还有勾连荷兰人的事情没说清楚。

至于乾隆,这一辈子他做什么了?剿灭了葛尔丹?

不是说他们不是好皇帝,只是他们不该有那么高的评价。

真正做事的是雍正,他一扫康熙末年的颓势,攒下了无数的家底,那也是乾隆能浪起来的原因,可是雍正都被抹黑成什么样子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