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正德》TXT全集下载_44(1 / 2)
自从盐政事件开始之后,以寿宁侯为首的勋贵勋戚实力大涨,显然不是之前任由揉捏的存在了,没人能忽视这股力量,现在他们是有钱有人,加上宫里有关系,自然是横行无忌。不过就在大家都等待勋贵和勋戚那边的报复的时候,他们的反应却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被弹劾的几家勋贵勋戚,快速的上了请罪题本,承认自己教子无方,请陛下降罪。
与此同时,这几家勋贵勋戚的长辈亲自压着人去了顺天府,该怎么判怎么判,绝对不要容情,一时间物议沸腾。
自从寿宁侯张鹤龄上一次主动认罚之后,大明的勋贵勋戚素质普遍上涨,大有贵族就该有贵族的样子的模样,现在表现出来的担当,更是以前从来都没有的,一个个全都是忠君爱国毫不利己的人,这种转变让人一时间有些适应不过来。
“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
朱厚照从床上坐起来,在刘瑾的伺候下穿上了衣服,同时吟诵了这首钱宰的诗词。这首词当初可是惹了朱元璋生气的,对于怠政,朱元璋深恶痛绝。不过在一起真的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常年累月的早起,朱厚照现在算是体会到了。
像老爹这样,每天早起,然后还要上午朝的皇帝,几十年如一日,当真是帝王楷模。
穿上了衣服,梳洗完毕,朱厚照出了咸阳宫,回合了自己的老爹一起去上早朝。
这几天朱厚照开始恢复上早朝了,毕竟听政这个事情开始了就不好停下来,一旦停下来,人家还以为陛下对太子不满了。看着睡眼惺忪的老爹,朱厚照更无奈,老爹昨天晚上估计又陪老妈聊天了,这么多年的老夫老妻了,也不知道哪有那么多的话聊。
一样的行礼,一样的开始,每天的早朝基本上都差不多,说的也都没什么事情。
朱厚照站在下面静静的听着,一件一件议论完成,这个时候张鹤龄突然站了出来。
众人全都一愣,这位国舅爷又要搞什么幺蛾子?要知道这位国舅爷除了搂钱,还会干什么?最近实力大涨,他一站出来不少人都觉得没什么好事情,全都紧张的了起来,大殿里面的气氛瞬间就不一样了。
张鹤龄一愣,打了一个冷战,这马上就要入夏了,怎么还冷了呢?真奇怪。
“臣有本奏!”张鹤龄大声的说道。
朱佑樘看了一眼张鹤龄,又用余光瞥了一眼自己的儿子,自己这个妻弟朱佑樘自然是非常了解的,除了捞钱用心,其他的事情有他用心的吗?现在跑出来上题本,显然是儿子安排的。只是不知道是什么事情,那就且听一听。
“寿宁侯有本尽管奏来!”朱佑樘轻声开口道,没什么感情,听不出喜怒。
“臣以为勋贵勋戚子弟祖上有功于国,朝廷恩养他们,但是很多勋贵勋戚子弟却不思报国,整日飞鹰走狗惹是生非,仗着祖上余荫横行乡里,长此以往,不但于国无益,他日定会成为国之蛀虫。”张鹤龄摇头晃脑的说出了一番掷地有声的话。
大臣们都听得蒙了,这是该说的话吗?你确定你说的不是你自己?这不都是你的干的事情吗?脸呢?
“臣以为当将这些勋贵勋戚子弟集中起来,进行培养教育,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忠孝节义,什么是忠君报国了。”张鹤龄无视了所有人的目光,继续摇头晃脑的说道:“臣奏请陛下,成立大明武院,招收勋贵勋戚子弟以及各地世袭武将之后。”
“对他们进行训练和学习,使其不忘祖上忠勇,能够上战场为陛下为大明杀敌。”
“前些日子鞑靼兴兵于西北,太子殿下大败鞑靼,此乃太子殿下勇武,却是我等勋贵武人之耻,臣请陛下成立武院,请太子殿下教授兵法战阵,以恢复先祖之荣耀。”
众人越听越别扭,你拍太子马屁我们没意见,太子的确很强,这是公认的。
太子殿下颇有太宗之风,这已经是公认的事实了,而且太子殿下尊师重道,各种文章都写的很好,可以你看看你,你还祖上武人,你就是个勋戚,你们家怎么起来的你不知道吗?这话勋贵说没问题,你们家不就是靠着你姐姐成为了皇后起来的吗?
文官这边则是想让勋贵站出来反击,你看看寿宁侯,他说的这是什么玩意,你们能忍?
勋贵用他们的态度告诉文官,我们不但能忍,我们还得舔呢!
在张鹤龄说完这番话,勋贵也站出来了,有些人直接就说了,我们老一辈忙,忙着为国尽忠,家里后辈也多,疏于管教,实在是不好,我等求陛下成立武院,让他们跟在太子殿下身边,学一学,听一听太子殿下的教诲,长进长进。
那一个个的模样,极尽跪舔之能事,谁站出来都吹捧一番天子殿下,肉麻的要命。
文官这边则是偷眼看着皇帝,那个陛下,他们这是要朝着储君伸手了,看看他们把太子夸得,这你能忍?
朱佑樘坐在龙椅上,捋着胡子,笑眯眯的模样告诉文官,嗯,朕能忍,而且听这帮人吹捧儿子,感觉还挺好,嘿黑,我儿子。
等到勋贵这边说完了,朱佑樘放下捋着胡子的手,开口问道:“众卿以为如何啊?”
“臣以为此举不妥!”户部尚书佀锺第一个就跳了出来,这个老家伙也不知道是因为知道自己位置不稳还是怎么样,最近跳脱的很,这一次又是他第一个站出来了,而且是态度鲜明的反对。
第一百八十七章 火力全开寿宁侯
众人的目光又全都转移到了佀锺的身上,显然这位站出来反对,这也代表了不少人的心声。
当然了,反对的理由就各不相同了,有的是为了不让勋贵闹腾,凡是他们干的,我们就反对,为了反对而反对。有的人是觉得这事没那么简单,寿宁侯张鹤龄肯定有什么大阴谋,就和前两次一样,所以要抵制,要反对。
最后一种的想法就比较多了,显然在他们来看,这是勋贵勋戚准备对储君下手了。
显然已寿宁侯张鹤龄为首的勋贵和勋戚,他们现在横行霸道还不满意,还想着朝储君下手,这怎么可以?
所以大多数的文官看向佀锺都像是在看勇士,朱厚照则是在心里面大骂,猪队友到什么时候都是猪队友。自己只是让他们稍稍的提一提自己,结果这些人倒好,稍稍不注意就冒出这么多人一起说,而且还是变着法的怕马匹,一个比一个露骨,你们是生怕不引起别人的怀疑是吗?
不过朱厚照可以理解,拍马屁这种事情,不患多寡而患不均,你拍了我没拍,这哪行,所以朱厚照也没办法,这事还没法说。
“陛下,臣以为勋贵子弟读书有国子监,可让这些勋贵子弟入国子监读书,对其严加管教。”佀锺在一边开口说道:“国子监建立多年,其中博士也多是饱学之士,教导这些勋贵勋子弟自然没有问题。如寿宁侯所言,新设武院,可学圣人之学?况且新设武院必然要有新的开销,朝廷如今日用紧张,连陛下都要节衣缩食,有设立武院的钱,不如拨付给西北,用以加固城防更换兵器。”
佀锺的话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全都一副点着头的模样,看起来好像佀锺说的很有道理一样。
可是朱厚照却知道,佀锺的话看起来很有道理,可是却阴险的很,将勋贵勋戚子弟送入国子监读书,快别闹了,现在的国子监是什么地位,朝中有一个人不清楚?朝中的选材是科举,国子监的地位很尴尬,这就像后世一样。
科举就像是国家统招大学的毕业生,国子监毕业的别说比你后世的私立大学,恐怕和成人自考差不多。
加上国子监就是一个文人做主的地方,那里是教将才的地方?教文官都教不好,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勋贵勋戚子弟送进国子监做什么?张鹤龄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武院武院,那是培养武将的地方,塞进国子监还培养个屁。
至于钱财,那更是在开玩笑,以前大明缺钱,现在或许也缺,但是却绝对不缺建造武院的钱。
说白了,佀锺的宗旨就是打压勋贵,在大明,打压勋贵就代表着打压武将,这一点从来都不曾变过。
在佀锺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之后,不少人也都站出来发表了意见,话里话外都是差不多这个意思,有人甚至还话里话外的说了武人粗鄙的话,反正就是反对就是了。等到这些人说完,朱佑樘这才缓缓的开口:“太子,你怎么看?”
听到朱佑樘的话,在场的人全都是一惊,显然这是陛下考教太子了,同时也代表着陛下对太子的认可。
这样的考教,代表着陛下相信太子已经有了参与军国大事的能力,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一天会到来,但是没想到会这么快。
朱厚照倒是不慌不忙,转过身对着朱佑樘躬身道:“父皇,儿臣以为此策既然是寿宁侯提出来的,那么就应该让寿宁侯来回答,看看寿宁侯是否有设想,是否有解决的办法。”
众人一愣,没想到太子殿下居然会这么回答,这中庸御下之道,当真是了不起,不站队,看你们撕,这是帝王心术啊!
朱佑樘赞赏的看了一眼儿子,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寿宁侯,那你就说说吧!”
“是,陛下!”寿宁侯倒是不慌不忙,似乎早有准备一样,扫了众多文官一眼,做足了姿态才开口说道:“勋贵勋戚子弟入国子监,那是习文,臣以为文武不可偏废,我大明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都是重文重武,这才有了我们大明开国,有了永乐朝的兴盛。”
“西北之战正说明我大明武运衰落,何也?臣以为与勋贵子弟和各地世袭武将荒废有很大的关系。”
“正所谓业精于勤荒于嬉,正因为他们的荒废,使得我大明武运不昌,既然知道问题的症结所在,那就要想办法纠正。”
“成立武院,可以训练他们武事,让他们从拾先祖荣光,才不至于荒废了,朝廷有将可用,这才是文武并重之道,才是我大明中兴之始。至于朝中钱财吃紧,臣等自然也有耳闻,不过臣以为这不算什么大事情,虽然朝中钱财缺失,盖因某些人尸位素餐,不能为陛下调理天下财政,不能为陛下开源节流。”
“不过这些不归臣管,臣只是想说武院筹建可由我们勋贵和勋戚来出钱。”
“至于武院维持开销,那就要靠学生的束脩了,我想诸位大臣不会反对吧?”说着张鹤龄转头看向了身前身后的勋贵和勋戚,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说道:“诸位不会反对吧?”
众多勋贵勋戚连忙摇头,有的人甚至站出来大声道:“陛下,为国尽忠,臣等不惜毁家纾难,筹建武院,入学的又是臣等的子弟,这个钱该臣等出。”
文官们全都看向寿宁侯,没想到寿宁侯居然说出这样一番话来,这是有理有据有节,关键是还暗自贬损人。说不会调理财政,不会开源节流,致使国用不足,说的就是户部尚书佀锺,意思很明显,你一个户部尚书弄不到钱,你好意思吗你?
你还好意思站出来哔哔,要换成我早就躲在人堆里面不出来的,这话说的不可谓不重啊!
佀锺顿时就怒了,直接站了起身道:“陛下,臣年老昏聩,不能为陛下协理财政,致使国用不足,臣之罪也,臣请陛下准许臣告老还乡。”说着就跪在了地上,甚至还把自己的官帽给摘了。
第一百八十八章 来啊!嘴炮啊!
朱厚照看了一眼寿宁侯,心里面有些无奈,这人就是随着地位和实力的增强而增强的,以前自己这个舅舅,不说唯唯诺诺的,但是大多数的时候也都是脸皮厚的要命。我就是一心搂钱,你们喷我骂我我都不在乎,面对文官的那边也不反驳,就是一个滚刀肉。
勋贵和勋戚是这样,只是捞好处,很少与人争辩,因为嘴炮得罪人非常犯不上。
现在你在看看,寿宁侯这不但嘴炮的功力上涨,主要是敢说了,这一点甚至比前面的更关键。
不过现在事情变得难办了,户部尚书佀锺耍起了无赖,摆明了要辞官不干,以退为进,玩的那叫一个熟悉。朱佑樘瞪了一眼寿宁侯,说事就说事,整这些有的没的。寿宁侯看了一眼佀锺,不屑的撇撇嘴,老家伙没一点能耐,差劲的要命。
“陛下,臣以为户部侍郎戚尤为人忠诚干练,为国开源,盐政之事功劳甚大,可继任户部尚书一职。”
在这个时候,一个人突然站了出来,说出了这样一段话,朝堂上瞬间就寂静了,落针可闻。
这谁啊?
按照正常的套路,这个时候不应该皇上安抚,然后佀锺借坡下驴吗?怎么突然就选的新的户部尚书了?这佀锺还没罢免呢!不过户部侍郎戚尤这个名字一出,瞬间是所有人都震惊了,包括佀锺在内,这是就等着自己挪地方啊!
众人转头看过去,发现站出来的是建昌候张延龄,还真的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你们哥俩这是搞事情是吧?
“胡闹,退下!”朱佑樘这个时候也把脸沉了下来,大声的呵斥了一句,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佀锺:“佀爱卿,快起来,这些年为国理财,大明上下井井有条,这些朕都是看在眼里面的,朝廷用度困难,自有其原因,怎么能怪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