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正德》TXT全集下载_30(1 / 2)
放下手中的题本,朱厚照有些发懵,同时大脑也在快速的旋转着,如果密折的事情成了,通政司的地位暴涨,以通政使沈禄和寿宁侯的关系,寿宁侯张鹤龄等于握住了通政司。内阁被削权,司礼监也被削权,此消彼长,新一代庞然大物寿宁侯彻底长大成型。
加上寿宁侯有大量勋贵的支持,寿宁侯立马从不一个不入流的勋戚变身为大明权势熏天要钱有钱要人有人的权势外戚。
朱厚照神情很怪异,说实话他都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当然了,这是在外面的人看来,实际上东厂和锦衣卫那边根本就不是寿宁侯的人,勋贵那边也知道这生意大头是宫里面的,每年都要是要交钱的,可是外面的人不知道啊!以寿宁侯为首的庞大的利益集团,从外面看吓死人了。
可是这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坐在最中央的正是朱厚照自己,悄无声息的,谁都不知道,朱厚照摸了摸自己的脸,这就成了幕后黑手了吗?
“到时候寿宁侯可就被推上风口浪尖了!”朱佑樘看着自己的儿子,开口说道:“你真的要这样做?“
朱厚照笑着点了点头:“父皇和儿臣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寿宁侯自己也知道,何况以寿宁侯的为人,他也不在乎这个。事情总是要有人去做的,这些事情父皇和儿臣都不合适做,何况扬州盐道那边,寿宁侯这一次可没少拿钱,总要是付出点的。”
想到自己小舅子的性格,朱佑樘也只能在心里面苦笑,自己的那个小舅子别说不是权臣的料子,他本身也不想当什么权臣,那就是一个一心搂钱的主,在他眼里面就没什么比钱重要。整日里就是想着法的赚钱,要不就是娶女人,胸无大志对他都是夸奖了。
“你心里面有打算就行了!“朱佑樘点了点头,然后笑着说道:“一路上也挺辛苦的,天色也不早了,早点回去休息吧!”说完这句话,朱佑樘站起身子向着外面走了出去,显然是去了坤宁宫了,准备去陪老妈了,朱厚照笑着站起身子,伸了一个懒腰说道:“回咸阳宫吧!”
躺在自己的床上,朱厚照发出了一声舒服的申银声,脸上的表情也很舒爽,走出去这么久了,还是自己的床躺着舒服。
这一夜朱厚照睡得很香,也没什么事情发生,第二天一早,朱厚照也没跟着老爹去上早朝,实在是朱厚照刚从扬州回来,扬州的事情又牵扯到叶家的事情,在加上叶淇的死使得整件事情都变得敏感了起来,在这个敏感的时期,朱厚照还是不露面去上早朝的好。
活动了一下身子,朱厚照早饭还没吃完,谷大用就进来禀报了,寿宁侯张鹤龄来了。
显然自己的这个舅舅这是下了早朝就直接进宫了,然后就直接到自己这里来了,心里面虽然有些无奈,可是朱厚照还是让他进来了,朱厚照也知道,自己这些日子不在,京城变故颇多,自己的这个舅舅被当成了幕后黑手,估计现在也是心慌的一批。
等到寿宁侯走进来,朱厚照摆了摆手,然后说道:“舅舅吃了吗?要不要一起吃点?“
寿宁侯连忙说道:“殿下,臣哪有心思吃饭啊!”说着寿宁侯哭丧着脸说道:“外面怎么骂我的都有,他们都快把我说成是王振之流了,拿我比太监,殿下,你可不能不管啊!”
第一百三十六章 出手
抬头看了一眼寿宁侯,见他一脸的委屈,朱厚照顿时就笑了,随后开口说道:“嘴在别人身上,人家怎么说是人家的事情,咱们自己做到问心无愧也就是了。”说着朱厚照将最后一块肉饼放进了嘴里面,然后接过谷大用递过来的绢帕擦了擦嘴。
“扬州和两淮盐场那边进展顺利,其他的盐场你也要抓紧一些!”朱厚照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温润的茶水,这才开口说道。
对于张鹤龄遭受非议的事情,朱厚照一点都不关心,即便是没有扬州和两淮的事情,张鹤龄难道就不遭受非议了?那是不可能的,你拿了那么多的好处,人家怎么可能不恨你,怎么可能不非议你,不说其他的,单单是两淮盐场的好处就是你接收了啊!
“其他的盐场咱们怕是不好插手啊!”张鹤龄听了朱厚照的话,有些迟疑的说道:”现在查其他盐场的都是都察院和大理寺还有刑部的人,咱们说不上什么话。我派人过去,别说想要插手盐商的生意了,说不定人都直接被他们给抓起来了。“
看了一眼张鹤龄,朱厚照笑着说道:“咱们不是有盐铁司吗?好不容易把戚尤弄到那个位子上,不是让他占着位子不做事的。”
张鹤龄顿时一愣,然后开口问道:”准备怎么做?“
“让他上一份题本,内容就是盐政的改革,朝廷颁发贩卖食盐的许可,凡是有盐政许可的盐商才可以从事食盐的买卖,其他人一律不允许,无证贩卖私盐全部当成私盐处理,这件事情马山就做起来,然后你再去派人去其他盐场那边就能收到人了。”
听了朱厚照的话,张鹤龄一拍脑子,连忙说道:”这些日子闹腾得乱七八糟的事情,这么重要的事情居然都忘记了。“
“告诉戚尤,这件事情如果成了,盐铁司才是真的盐铁司,过几年等到佀锺退下去了,户部尚书的位子是可以争一争的。”朱厚照又补充道,当然了,这就是画大饼,朱厚照也没把话说死,只是说能争一争,对于戚尤来说,这就足够了。
“盐商五年为一期,花钱向朝廷购买许可证,这个别忘记了,这个钱是给国库的。”
张鹤龄拍着胸脯,笑着说道:“殿下放心,这件事情我知道,我回去就让戚尤晚上过府相商。”
朱厚照点了点头,然后说道:“除了这件事情之外,还有一件事情,不过我得先问问,通政司的沈禄和你的关系究竟怎么样?这一次要重用他,如果他不堪大用,那就要换人了。”
见朱厚照一脸的严肃,张鹤龄心里面顿时一愣,他不知道自己的太子外甥怎么就把话题转移到了通政司的沈禄身上,虽然不明白,可是张鹤龄还是连忙说道:“可用,沈禄这个人是一个敢赌的人,很果决,不怕得罪人,殿下要是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
朱厚照轻轻的点了点头,张鹤龄的回答倒是没有出乎朱厚照的预料,沈禄显然不是一个甘于平庸的人。
通政使虽然位列九卿,可是地位却差得远了,沈禄见到自己升迁无望,果断的投靠了张鹤龄,这是一个非常果决的决定。要知道投靠张鹤龄首先要不要脸,投靠外戚的名声可不好听,何况张鹤龄的名声本来就很臭,其次要有置之死地决心。
如果投靠了张鹤龄,那就代表着和主流文官集团决裂了,一般人可没有这个胆子和决断。
从这方面来看,沈禄的野心可是不小的,权力欲望很大,想要权力,为了权力敢孤注一掷,这样的人正是朱厚照需要的。
“那行,既然他靠得住,那这事就可以办了!”朱厚照想了想,然后说道:“我这里有一份文书你拿给沈禄,他就知道该怎么做了!“说着朱厚照将一份文书递给了寿宁侯,倒不是朱厚照不想让张鹤龄传话,实在是朱厚照害怕张鹤龄给转述歪了。
在这么重要的事情上,朱厚照还是不太敢相信张鹤龄,索性他就写了一份文书。
当然了,朱厚照也不敢将自己亲自写的文书交给张鹤龄,然后在让他交给沈禄,太子手书意义太大了,在加上如果让人知道这事是太子策划的,那麻烦就大了。朱厚照在写完了之后,让自己身边的谷大用又抄了一份,所以这是谷大用的手笔。
一旦事情爆出来,那就是张鹤龄勾结谷大用,对,没错,这些主意都是他出的。
“殿下放心,臣一定办好!”张鹤龄点了点头,然后将文书慎而又慎的揣了起来。
送走了张鹤龄,朱厚照站起身子对伺候在身边的谷大用说道:“去坤宁宫!“
事情都安排完了,朱厚照就觉得神隐了,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去坤宁宫多陪陪老妈,其他的事情就和他没关心了。现在朱厚照要做的就是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出了皇宫之后,张鹤龄直接上了马车,然后对身边的随从吩咐道:“派人去请盐铁司的戚尤戚大人,让他晚上到家里面一叙,派人去请通政司沈大人,让他晚上也到府里面一叙!”
“是,侯爷!“随从连忙恭敬的答应了一声,最近自己家侯爷声威大震,下人都对他更加的畏惧和尊重了。
朱厚照在宫里面悠哉悠哉的过自己的日子,外朝风潮却越演越烈,朝廷上下掀起了倒牟风潮,大家都对着牟斌这个锦衣卫都指挥使猛攻,牟斌则是做了缩头乌龟,整日在家里面也不出来。
内阁,值班房。
李东阳面色阴沉的拿着一份题本,然后开口说道:“刘公,谢公,你们看一看这份题本!“
刘健和谢迁都是一愣,要知道在三个人里面,脾气最不好的是谢迁,脾气最好的则是李东阳,能让李东阳的脸色黑成锅底的题本,显然不寻常为了。刘健伸手接过了李东阳递过来的题本,快速的翻看了一遍,随后脸色也就变得阴沉了下来。
“一环扣一环,简直神鬼莫测!”刘健将奏折递给了谢迁,缓缓的开口说道。
第一百三十七章 釜底抽薪
看过这份题本之后,谢迁的脸色也变异常难看:“这份题本是要限定经营食盐生意的盐商,朝廷每五年颁发一次资格,每一次资格都是需要花钱来买,这也是为朝廷创收了,不得不说,大手笔,这是一个良策,一旦实行,朝廷的盐课肯定大幅度的增加。”
“朝廷现在各项开支都很紧,有了这笔钱可以很大程度上进行缓解,陛下那边怕是会动心。”
听了谢迁的话,刘健苦笑:“不要说陛下,我都动心了,想出这个计策的人,果真是了不得,鬼才。”
三个人全都默然,半晌李东阳先开口说道:“问题是现在戚尤掌握着盐铁司,决定盐商名额的又是盐铁司,这就等于这个决定权是在寿宁侯的手里面,到时候盐商想要经营食盐的生意,怕是得往寿宁侯那里再送一份,不然无论如何也拿不到经营食盐的资格的。”
“此策一旦实行,盐道就彻底落入了寿宁侯的手里面,到时候这些盐商都会在背后支持寿宁侯,甚至是那些士人。”
“我们之前让都察院去查其他的盐场,按照此策,我们都做了无用功,其他的盐场还是要落到寿宁侯的手里面。“
这是一条好策,但是问题就在这里,他们不想让盐道大权落入寿宁侯的手里面,如果这条策是其他的官员提出来的,或者说能够决策盐商名额的是内阁,这个问题就好多了。寿宁侯卡住了盐铁司,现在他们才知道寿宁侯要盐铁司的用意。
早知如此,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寿宁侯握住盐铁司,实在是太关键了,要了命了。
“此策陛下怕是很难拒绝!”刘健再一次拿起了那份题本,然后开口说道:“朝廷可以控制盐商,同时还能增加盐课岁入,实在是没有拒绝的理由,如果我们阻止的话,怕是要让陛下对我们不满,那就更加得不偿失了,我们还是要想点别的办法。”
“除非不让盐铁司决定盐商的名额,可是既然设立了盐铁司,怎么能让其他人插手?如果过内阁,怕是给人内阁揽权之嫌。”
谢迁在一边沉着脸说道:“这份手段和心机,当真恐怖,从盐铁司设立开始,估计对方就在等着这一天了。
“事到如今,这件事情怕是难以阻止了,不如从户部入手,让户部尚书佀锺来决定盐商的资格,虽然盐铁司专管盐铁,但是总归也是要归属户部,户部插手也不算坏规矩。”李东阳这个时候开口了,脸上的表情前所未有的凝重:“我们绝不能让盐道落于寿宁侯之手。”
“盐道是大明的盐道,盐课是朝廷收入的主要来源,一旦落入寿宁侯之手,后果不堪设想。”
刘健和谢迁都没说话,两个人都知道李东阳话里面的意思,外戚专权一定要阻止,朝廷绝对不允许外戚做大,盐道利润丰厚,绝对不能落入寿宁侯的手里面,这不光是利益之争,也是权力之争,不能退,一旦退了,那么就再难拿回来了。
“诸位阁老,这位题本是通政司刚送来的,是通政使沈大人上的题本!“文书将一份题本拿了进来,然后恭敬的递给三位阁老。
三个人都是一愣,能够在内阁任文书的人自然不一般,在这个时候打扰自己三个人递上来的题本,那自然是不同寻常的。刘健当然不让的将题本接过来,看了一眼之后,刘健身子一晃,脸上的表情更难看了,良久才开口说道:“釜底抽薪啊!”
谢迁和李东阳对视了一眼,两个人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不敢置信和震惊,三个人共事多年,刘健这位内阁首辅大学一项都是稳重的,如此失态还是第一次。
“刘公,可否让我看一看?”谢迁在一边忍不住了,直接开口问道。
刘健点了点头,将题本递给了谢迁,然后开口说道:“我们真的要把这个给寿宁侯出谋划策人找出来了。”
谢迁接过题本看了一眼,眼睛差一点没突出来,这份题本是通政使沈禄上的,内容也不复杂,沈禄首先提出质疑的就是题本制度,这一次的扬州私盐案暴露的是朝廷监察制度的缺失,都察院的御使,各道的御使,户部的清吏司,这些人都在做什么?
守备太监一样无所作为,地方官官官相护,朝廷成了睁眼瞎,扬州这么大的私盐案,持续这么久,破坏力这么大,朝廷上下居然一无所知。
扬州转运使刘琦,心怀正义,可是想要查清扬州私盐案,居然只能以身为贼,甚至只能一起和贪官盐商同罪,这是什么?这是忠臣的悲哀,朝廷不能这样下去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政使沈禄提出了一个新的政策,也就是密奏制度。
密奏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事,锦衣卫东厂都有,朝中的重臣也可以呈递密奏给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