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 >八零娇俏农场主 > 《八零娇俏农场主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277

《八零娇俏农场主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27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虽然,现在大家都往乡下来,但黄知然相信总有一天大家会像插了翅膀一样外外飞。人的目光要长远,不能只看眼前的一亩三分地。

所以,黄妈妈和黄知然在给别人起名字的时候,总会普通话和本地化兼顾。

“‘一’,是第一个,第一个儿子。‘元’,有头、首、始的含意,元首、元勋、状元......一元,也是钱,寓意钱财。”

“希望孩子以后能当一个好哥哥,照顾后面的弟弟妹妹,也希望他能如名字一样有钱有财,富贵一生。”

陈一元的名字就此定下,小名阿一,家里人和亲戚一般称他为阿一,陈阿一。

还是出生后,夫妻两人的注意力就更多的落在孩子身上。但陈楼上还是会隔三差五就给黄话茹用艾草煮水泡脚。

他不懂什么是爱情,也不会说甜言蜜语,更不知道别人的夫妻是符合相处的。但他觉得老婆辛苦了,作为男人、作为丈夫理应更爱护、更照顾。

有了孩子,夫妻两人的感情很融洽。

孩子,是一种难以隔断的牵扯。

孩子,把父母两人紧紧的牵扯在一起,轻易不会断。

有了孩子,虽然累很多,但也甘之如饴。

当然,更多时候是阿婆在照顾,孩子也喜欢跟在他阿祖身后,跌跌撞撞的长大,然后帮忙照顾弟弟妹妹。

时间,一年又一年的过去。

陈楼上和黄话茹夫妻生了陈一元、陈原、陈锦绣,然后在走亲戚的时候捡到陈辉年。有四个孩子也够了,没有必要再生了。

“好了。你们准备好了吗?要去外公外婆家了。外婆家有糖哦。”黄话茹站在门口大喊。几个孩子还在缠着阿祖要花生糖。

花生糖是过年前,已经出嫁的姑婆送回来了,一起送来的还有从麦乳精和麦芽糖。

“一、二、三、四,你们四个快点,要出发了。”黄话茹手里提着竹篮子,里面装了半条鱼、半只鸡和一把葱,一把蒜苗,还有一包白糖,还有两双用毛线织的手套。

这个时代,这已经算是大礼了。

这几年,因为陈楼上肯干,黄话茹能干,即使他们多了四个孩子,日子也并不比过去更难过。相反,因为检查宽松得多种原因,农场人偷偷在山里养了一批鸡。所以,这个年过得比往年要丰盛很多。

“阿一,带弟弟妹妹出来,别吵着阿祖了。”自从生了孩子后,她的嗓门就一天比一天大,没有办法,都是被逼的。

每天都少不了鸡飞狗跳。

四个孩子,一人手里拿着两块花生糖走出来。陈一元把用纸把花生糖包起来,陈小四眼睁睁的看着被包起来的花生糖,吞吞口水。

“带去给外公外婆?”黄话茹挑眉,一脸好笑的看着四个儿女。陈小四比哥哥姐姐会撒娇,扑过来,双手紧紧的抱住阿妈的小腿,眼睛看向被大哥收起来的花生糖。

陈小四的眼睛里明晃晃的写着‘想吃’。不过,陈一元没有理会他,这糖是留在路上吃的。

“走了。外婆家有肉,有糖。”黄话茹摸摸陈一元的头,“带好弟弟妹妹。”

一家人出发去外婆家,路上遇到不少走亲戚的人。大家说一句‘新年好,恭喜发财’,然后继续走。如果遇到关系比较亲的人,则会给孩子一个小红包。即使只是一分钱的小红包,也足够让孩子们高兴了。

陈小四小心翼翼的把小红包塞在里面衣服的口袋里,这是阿祖特意给他缝的用来装新年红包的大口袋。

“阿妈,大姑没有给我红包。”陈小四拉住阿妈的手,小水鞋用力的踩在旁边的草窝里,草窝里的水顿时四溅开来。

“不给就不给,我们小四有很多红包。”黄话茹一边哄儿子,一边瞪了陈楼上一眼,“也不知道大妹怎么回事?怎么会变成这样?”

明明出嫁前是人人夸赞的吃苦耐劳的能干好姑娘,但嫁人没几年就彻底的变了个样,好吃懒做、偷奸耍滑、只进不出、

过年回娘家,竟然空着手来。

空手来,然后满篮子回。做这样的事情不仅没觉得尴尬难为情,竟然还志得意满好像很骄傲。真怕别人当傻子呢。

平时空手来‘借’钱、‘借’东西就算了,过年竟然也空手过来,真不明白陈家怎么会养出这样的女儿。

明明听说出嫁前也是很多人家真相想娶的好姑娘,怎么嫁人后变化这么大?

人家是搬空婆家补贴娘家,她却是搬空娘家补贴婆家。

黄话茹对大姑子是一肚子的气,但因为家里长辈做主,她也不说什么。反正,她和陈楼上赚的钱都在她手里捏着。

大姑子拿得不过是公公婆婆的辛苦钱而已。

要她说,大姑子变成这样也是公公婆婆惯的。

算了。

也不是她女儿。

黄话茹看向自己的两个女儿,决定一定要好好教育,绝对不能学她们大姑那样目光短浅贪得无厌。

然后就难免的想到大姑子的两个儿子,厌恶的摇摇头。好好的两个儿子没好好教育,小小年纪不仅没礼貌还手脚不干净,竟然偷拿黄话茹和陈楼上放在抽屉里的钱。

他们家就没有锁抽屉的习惯,但那兄弟两过来,则必须赶紧锁好,否则损失惨重。最让黄话茹生气的是,这两人竟然抢小四的糖。

小四多大?那两人多大?竟然不要脸的压着小四抢他的糖。更让黄话茹无语的是,两人抢就抢了,还倒打一耙,说小四要抢他们的糖。

呵呵。

脸呢。

“再不教育,以后还不知道要犯什么错呢。”黄话茹一脸的想起。

陈楼上摇摇头,“不用管。”连他这个大哥打招呼都不理会的人,他为什么要管?

哼。

大妹夫看不起他老实,而他也看不起大妹夫的奸诈狡猾。作为男人,不想着自己赚钱改变生活,一心想着如何让老婆从娘家扒拉补贴。

这样的人,他不屑与之为伍。

“我们好好教几个孩子。孩子出息了,我们还怕没有好日子过?”陈楼上笑了笑,看向黄话茹的耳朵,“等我赚钱了,给你买金耳环。”

“如果我一辈子买不起,就让阿一和小四买。”

黄话茹笑着点头,“好。”

陈一元:“我给阿妈买金项链。”

“我给阿妈买......”想了一会,不知道还有什么能压过大哥的金项链,陈小四涨红着脸,“我给阿妈钱,很多很多的钱。”陈小四双手比划着,“这么多,这么多,大山这么多。”

“好。”

一家人说说笑笑,并不觉得累。

走到一半,在一棵‘鹩芽’树下休息。不过,树上的‘鹩芽’在过年前就已经全部被摘,地上倒是还也有着一两个已经腐烂的‘鹩芽’果。

陈小四拉住陈一元要吃糖。

陈一元把花生糖拿出来,一人一块。

孩子们自己吃一口,然后递给阿爸阿妈一口。

“阿妈,我的糖比大哥的甜对不对?”陈小四伸出小舌头舔着手中的花生糖,口水从花生糖上滴落下来。

阿妈点点头,“是。很甜。”

陈一元翻个白眼,不和弟弟一般见识。

第3章 等我回来

外公外婆家不仅有肉有糖,还有小红包,家里的四小只很高兴。特别是嘴巴甜的陈小四,这个亲戚给一块糖,那个亲戚给一个小红包的。

很快,特意缝制的大衣兜就装满了。

“小四长得好。”

“这么白净的孩子,很少见。”

“这么好的孩子,也不知道亲生爸妈怎么想的,竟然也舍得扔了。”

“哎。我上次回娘家的时候,就看到路边被扔着一个菜篮子,还以为装的是什么东西呢。呸。晦气。竟然是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小女娃,小小的,脸都青了。作孽。看那篮子应该是本地人。”

“有什么办法?世道这样。养不活,只能扔了。命好的,能遇到一个好人被捡去,虽然可能生活艰难些,但也能活下来。如果命不好......”命不好的,还没有等到好心人就死了。小小年纪,只来得及看一眼这个悲惨又无情的世界就去了。

哪家哪户没有几个孩子?

一般人家很少愿意养别人的孩子。

附近几个村,也只听说大唐农场有人家捡养别人的孩子,其他村很少,即使有也是无儿无女无依靠的五保户,捡来养着等老了也是一个照顾。

陈小四不是大唐农场第一个被收养的孩子,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陈小四靠在阿妈怀里吃着糖,认真的听大家聊八卦。大家都以为他听不懂,肆无忌惮的说,还时不时的同情的看他一两眼。

其实,陈小四都能听懂,他知道自己是捡来的。

但又怎么样呢?

刚刚阿妈偷偷的给他塞了一块糖,这是大哥没有的。

陈小四舔着甜滋滋的糖,一手拉住阿妈的衣摆,靠在阿妈的怀里,一双不同于陈家人的大眼睛咕噜咕噜的转着,精灵可爱。

“阿妈,吃。”陈小四把舔得满是口水的糖塞在阿妈嘴里。

阿妈不犹豫的不客气的咬一小口,然后是一脸享受,“小四的糖最甜。”

陈小四立刻笑弯了眼,露出可爱的小白牙。

“这孩子孝顺。”

“越看越好看。这么好看的孩子在农村很少见。”

“应该是外地来的。”

“真把我们这当垃圾堆了,好的坏的统统往这里扔。听说,前不久从外面拉了几个疯婆子过来,扔下就走,任由她们自生自灭。我上次去砍柴,还看到一个疯疯傻傻的女人在山里扯树叶吃,不管能不能吃统统往嘴里塞。过几天再去,就没见到人了,也不知道走了还是死了。”

“哎。世道艰难。”

“现在是艰难些,以后会越来越好的。城里来的那些人差不多都走了......”

......

“小四长大后要孝顺爸妈哦。你爸妈捡你养你可不容易呢。”

阿妈瞪瞪眼,“说这些做什么?”

陈小四却认真的点点头,“好。”他长大后要给爸妈赚很多很多的钱。现在的陈小四肯定不知道,以后他们兄妹几个,他的赚钱能力即使不是最差,也绝对不是最好。谁让他兄弟姐妹,一个比一个能干呢。

他的钱不是最多,但权最大。

“阿妈,我给你很多很多的钱,买很多很多糖。”这个年纪的陈小四,能想到的最好的东西就是糖。

芝麻糖、花生糖,都是他的最爱。

他要把很多很多自己最爱的糖给阿妈,让阿妈甜一辈子。

“哈哈。真乖。这孩子长大后有出息。”

“孝顺。”

相对陈家亲生的三个孩子来说,陈小四不仅长得好还白净,最受爱心爆棚的妇女们的喜欢。这个逗一逗,那个哄一哄。

你摸摸头,我捏捏脸。

作为不可撼动的团宠,陈小四得意的看了不远处的大哥一眼。但陈小四不知道,他家很快就有陈小五,然后轻而易举的就把他这个团宠给踩下去,上位。

其他亲戚陆陆续续的回家去了,陈楼上和黄话茹留到最后。

李雪珍疑惑的看了黄话茹一眼,“送孩子去读书?”还是所有的孩子一起去?

这是傻了?

不是只有老大符合上学的年龄吗?

“现在不是第二学期吗?”就算要送孩子读书,也要等到9月份开学是不是?而且,大唐小学已经停课很久了,孩子读书要走更远。

“李白说阿一很努力,小四很聪明,两个都是好孩子。”李白还说,不要被穷耽误了两个孩子的未来。

“李白说,先送去学校,然后根据他们的学习成绩跳级。”李白还说,凭着陈一元和陈辉年的脑子,如果不出什么意外,肯定会跳级的。

“至于小二和小三,早些送去,跟不上就留级。”

李雪珍要被气死了,一巴掌拍在黄话茹的肩膀上,“跟不上就留级?学费不是钱是不是?”

黄话茹抿抿嘴,低着头,小声说道,“李白说,读书有出息。女孩子更应该读书。”

“出息个屁。”李雪珍怒瞪了黄话茹一眼,“楼上也同意?他们陈家有钱?”

黄话茹更不好意思了,“没有。”所以,他们今天是顺便想要借些钱。

虽然这几年陈家的日子不太难过,但也没有存下什么钱。送孩子上学,不仅要准备学费,还要纸张笔和书包之类的东西。

这些,都是钱。

虽然不赞同女儿的做法,但在女儿坚持的情况下,李雪珍只能同意,偷偷的瞒着儿媳妇把存下来的钱嫁给女儿交学费。

借到钱后,黄话茹和陈楼上送家里的几个孩子上学去。因为距离农场最近的大唐小学还没有开课,他们只能把孩子送到更远的学校去。

孩子上学了,家里的花费就更多了。虽然学费不算高,但练习本、铅笔、橡皮擦等等都要钱,而且一买就是四份。

虽然很多人都说,像陈小四这样年龄小的孩子,而且还是捡来的根本就不用送读书,但黄华茹和陈楼上坚持。

更让大家没想到的是,黄话茹不仅送了家里的四个孩子读书,还在80年的时候又捡了一个孩子。

生活才刚刚好过一些,他们却一次次的往自己的肩膀上增加负担。不少人都劝黄话茹和陈楼上,没有必要这么累。

不过,见过陈小五的人都说,这孩子长得好。如果是他们遇到,可能也会养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