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娇俏农场主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183(1 / 2)
“我想,我能理解陈白羽为什么会回农场去。真的。大唐农场有太多太多好吃的了。我吃过大唐农场的荔枝柴烧鸡,还有松木柴烧鸡,那味道......啧啧,能一辈子回味。”孟三得有些夸张的闭上眼睛回味,“吃过后,会感觉其他鸡都是将就。”
顾海楼皱皱眉头,他因为工作忙,所以常叫‘天下大鸡’的外卖,感觉还不错。特别是‘天下大鸡’的用料健康,吃着放心。
“真有这么好吃?”顾海楼表示怀疑。
‘天下大鸡’是以做‘鸡’出名的,白切鸡、盐焗鸡、玫瑰鸡、手撕鸡、三春鸡等等,还有各种口味的烤鸡。
口味繁多。
因为价钱适中,所以‘天下大鸡’发展很快。
别人是分店开了一家又一家,‘天下大鸡’是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开。‘天下大鸡’在很多城市都是十几家分店同时开业,同时宣传。
大手笔到让人惊叹一声‘土豪’。
‘天下大鸡’能发展这么快,和它的口味、原食材质量都有很大关系。
至于孟三德说的好吃到天上去的烧鸡,顾海楼还是表示怀疑。
“对了,大唐农场的蛇羹也很好吃。”孟三德舔舔嘴,“手臂粗壮的水蛇......”
顾海楼的眉头皱了皱,嫌弃的看了孟三得一眼,“你还吃了什么?”
“粗盐炒之知了,还有烧蜂蛹,还有青蛙......感觉都不错。”孟三德笑眯眯的,“可惜,这些不是常有的。”
顾海楼只觉得胃口翻滚。
“我和你一起过去。秋收刚过,接下来是禾了节,肯定有烤乳猪。”孟三德拍拍顾海楼的肩膀,“陈白羽想要在大唐农场建设别墅区?”
“嗯。”
“真魄力。大姐啊。”孟三德感叹一句,“没想到她娇娇小小的,竟然有这么大的能量。”
孟三德很佩服陈白羽。
有钱的人很多,但愿意为别人花钱的人却不多。
像陈白羽这样,又是修路,又是建房的,真的能称一句:圣母。
“你,对大唐农场的感官很好?”虽然,和陈辉年、陈白羽认识的时间很长,也没少听他们说起大唐农场,但顾海楼对大唐农残的认知还局限在‘农村’两个字上。
“很好。那里的人......”孟三德想了一下,“像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关系和谐到让人怀疑。”
“一家人有事,全村帮忙。有一家人的女儿,从农场嫁出去的女儿生了一个女儿。满月的时候,娘家人要准备一百多个长长的,这样的......粽子。”孟三德比划这。
“几乎是全村的妇女来帮忙。她们不会浪费白天的时间包粽子,是修路回来后,吃过晚饭,已经晚上八点了,平时要睡觉的时间来帮忙包粽子。”
“孩子满月的时候,几乎去了大半个农场。没有去的也让人带了礼物,一件小衣服一双小鞋。”孟三德看了顾海楼一眼,“听说,这是下马威,不让婆家人因为生了女儿就敢虐待磋磨大唐农场出去的姑娘。”
顾海楼嘴角抽搐,“你是想说穷山恶水出刁民?”
“no.no.”孟三德摇摇头,“我只想说,团结。真的很团结。总之你去感受过就知道了,那真的是个好地方。”
“还有陈白羽。”说起陈白羽,孟三德叹口气,“觉得她不是人,是观音菩萨,普照大地的那种。”
在农场,孟三德亲眼看见陈白羽和村里老人的相处,对老人的照顾,那真的比他对自己妈还要上心。
有时间就陪老人说话,给他们拍照,教他们做广播体操。在太阳好的时候,就带老人出来晒太阳,组织农场的小学生帮老人们洗衣服、洗被套等等。
“我总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人。”孟三德皱皱眉头,“不知道怎么去形容。”
顾海楼笑着摇摇头,“不要把她妖魔化。她就是一个心怀感恩的小女孩。”
顾海楼第一次见陈白羽的时候,她还是个初中生。那时候,陈辉年说‘我妹妹是个太阳。’
的确,陈白羽就是个太阳。
满满正能量的太阳。
“对了,我们什么时候去农场?”
顾海楼白了孟三德一眼,“你真去?你最近不是忙吗?”
“忙屁。”
“好吧。明天一早出发。”
第367章 拔花生
顾海楼第一次来大唐农场,这个曾经听陈辉年和陈白羽说了无数次的地方。
“这条路不错。”顾海楼和孟三德是自己开车过来的,从广州到市里,然后再到h县,再到宝鸡镇,再到大唐农场。
“远。偏。”顾海楼感觉握方向盘的手都在颤抖,真的太不容易了。
孟三德看了顾海楼一眼,“听说,陈白羽的父母过年的时候是开摩托车回来的,从东莞到大唐农场。”
顾海楼瞪大眼睛,“牛人。”
高手在民间。
顾海楼一脸的敬佩,“不对啊。陈白羽没有给她父母买车?”
“她爸没有考到车牌。”
“哈哈。陈白羽就应该给她爸请个司机的。路两边的是什么树?”顾海楼对宝鸡镇到大唐农场的这一段路很感兴趣,看着就和外表的那些妖艳贱货不一样的。
“紫荆、芒果。”
“不错。”顾海楼开得很慢,欣赏着路边的风景,“这段路是你设计的?”
“嗯。按照最佳的风景视觉感受来设计的,弱化到了路最本能的功能。”
“风景真好。也难怪陈白羽会回到这里来。”
顾海楼和孟三德到的时候,陈白羽正在地里拔花生。她家种了三亩地的花生,正是收获的时候。
阿婆在前面拔,陈白羽在后面摘,把花生一个个的从根上摘下来放在一个竹篾编织的箩筐里去。
这个箩筐和装稻谷的箩筐不一样,装花生的箩筐有着小小的孔。等装了半箩筐的花生后,陈白羽就提到附近的小溪上去洗。
刚拔下来的花生带着泥巴,需要洗干净,然后再晒干。
“呼。”陈白羽抱着箩筐到附近的小溪去,把箩筐里的花生全部浸泡在水里,然后用脚踩。
经过踩动,摇晃,花生上的泥巴会被水冲走。
当然,不能用力踩,否则把花生壳给踩掉了,花生米也跟着溜走了。
陈白羽用力的摇晃箩筐,从箩筐里流出黄色的泥水,陈白羽用力的把箩筐提起,然后放下,再提起放下。
如此重复着。
陈白羽白嫩的脚丫子在花生里搅动着,看着黄色的泥水慢慢流走。
“累。”陈白羽抓起一颗花生,剥开,露出红艳艳的花生米,散发着阵阵的香味。“香。”
陈白羽赶紧把三棵花生米塞进嘴巴里去。
把洗好的花生提到晒谷场,倒下,用竹筢扒开。
“小五,你家今天也开始收花生了?收了多少?”
陈白羽扁扁嘴,“才刚刚开始,只收了这一箩筐。五婆,你家的要收完了吗?”
“快了。已经收了两亩地,还剩一点点,今天就能收完。也不知道榨油佬什么时候来。”
以前榨油是要送到镇上的粮油站去,收费贵,出油率低。而且,粮油站只有一台榨油机器,需要排队等。
好几个村的人一起等,有时候需要排上两三天才能轮到。
但几年前开始,就有人开着拖拉机,拉着榨油机上村里来。
需要榨油的,等着就好。
“应该快了吧。”
“日子越来越好了,今年的花生收成也好。”
“是,会越来越好的。五婆你可要好好保重身体,等着小青青以后孝顺你。上次小青青在我家的时候,还说要给你织羊毛袜呢。”
“哈哈。是,小青青孝顺着呢。”五婆很得意的笑了起来。虽然,小青青不是她的亲生孙女,但从小就懂事孝顺。
人心都是肉长,日久生情。
五婆现在对小青青比对她的亲孙子还要好。
和五婆聊了几句,陈白羽又忙开了。
摘花生,洗花生。
听到顾海楼的声音,陈白羽惊讶了一下,没想到顾海楼这么快就到了。
“顾总,孟总。”
“哈哈。小五客气了,在你面前,我们算什么‘总’?”孟三德看了一眼陈白羽的脚,白里透红的脚板上有一条蚯蚓滑过。
陈白羽直接把蚯蚓捡起来,塞进旁边的一个小瓦罐里去。
孟三德才发现,原来小瓦罐里面装了大半管蚯蚓。
“这?”孟三德吞吞口水,怀疑的看了陈白羽一眼,然后想象着蚯蚓过着面粉在油锅里炸......
咬一口,脆蹦蹦,好像在烤鸭肠。
孟三德打个冷颤,太恐怖了。
陈白羽疑惑的看了孟三德一眼,“鸡食。”农场的鸡为什么长得这么好?就是因为多吃蚯蚓。
现在正是花生收获的时候,而花生田最多蚯蚓。陈白羽当然不能错过了。
听到是鸡食,孟三德松了一口气。
顾海楼疑惑的看了孟三德一眼。
孟三德抿抿嘴,“我曾经听农场的老人说,他们吃过蚯蚓,还说蚯蚓很好吃,很营养。”
“噗。”陈白羽没有忍住,笑了出来,“那是在灾荒年。现在有鸡鸭鹅,谁会吃蚯蚓?”
真是的。
“是我想提多了。”脑补过度。
“顾哥哥、孟哥哥。”陈白羽赶紧扔下花生,洗干净手,“我先带你们回去。我让人带你们去那片地看看,我还要忙呢。”
“小五,你带客人回去吧。还有,带一些花生回去煮,新鲜最好吃。”
陈白羽带着顾海楼和孟三德去看地基,路上遇到好几个流着鼻涕的小屁孩。小屁孩看到陈白羽很高兴,一个个的举着手里的小瓦罐争先恐后的朝着陈白羽冲来。有叫‘姐’的,有叫‘姑’的,还有脚‘姑’的。
“你们收获很不错嘛。”陈白羽看每个小孩手里的瓦罐都满了。
回到家,陈白羽让小孩把蚯蚓倒在一个大木桶里,木桶里已经装了大半桶的蚯蚓。
看着木桶管理蠕动的蚯蚓,孟三德差点没有吐出来,浑身鸡皮疙瘩。
“你们是现在拿钱,还是等到最后一起结算?”
陈白羽拿出笔和小本子,“既然是最后一起结算,那现在就先登记。”
“哇。五元?”孟三德感叹,现在钱这么好赚吗?一瓦罐的蚯蚓竟然值五元?一天能捡多少罐?
陈白羽直接翻个白眼,“你以为容易?这些孩子从早上就开始了。”现在拔花生,蚯蚓多一些。
要是平时,一天能捡一罐就不错了。
陈白羽从房间里拿出一包牛奶糖,一人五颗,“玩去吧。”
孩子们拿到牛奶糖后撒欢的跑了,一个个都没有穿鞋,光着脚。这些孩子也是厉害,一手提着瓦罐,一手拿着牛奶糖,还能一边跑一边剥一个牛奶糖放在嘴里。
第368章 开会
“你们是休息一会,还是到处走走?不累的话可以走走,农场的空气很好,最适合散步。”
陈白羽真的没有时间陪顾海楼和孟三德两人,村长也没有时间。就连村里的孩子都在忙着捡花生,捡蚯蚓。
现在正是花生收获的时候,必须要尽快把花生收回来,晒干,榨油。留在地里的时间太长,花生会长芽。
多忙了起来。
“小羽毛,你忙去吧。”孟三德在农场住了不短时间,对农场也算熟悉。但顾海楼的导游,足够了。
顾海楼点点头,“走走吧。”他也想看看这个被陈辉年陈白羽兄妹夸赞了一千次的大唐农场。
孟三德一手勾住顾海楼的脖子,“走,哥带你去瀑布山那边走走。”
瀑布山算得上是大唐农场最美的风景了,不仅有瀑布,还有杜鹃花海,还可以摘野果。
接下来的几天,陈白羽忙着收花生,顾海楼则带着相机跟着孟三德在附近走走转转。
顾海楼不会粤语,需要孟三德翻译。
其实,大唐农场的风景只能算一般,比不上很多风景点,但它的空气却是最好的。
呼吸都是甜的。
顾海楼来农场住了三天,感觉脸部的肌肤都变的细腻了。
“这应该就是最健康的生活吧?”顾海楼随意的抓抓头发,难怪农场的人这么长寿。
顾海楼还在农场见到了刚从广西游玩回来的顾归来。顾归来看起来比在京都的时候要精神很多。
在京都的时候,顾归来看起来有些苍白,有些孱弱,眼神灰暗,像一个久病的病人。
但跟着陈白羽回到农场后,顾归来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眼神也变得清爽明亮。因为顾海楼和陈白羽有合作,所以顾归来也认识顾海楼,看到顾海楼的时候有些意外。
顾归来还以为顾海楼是来游玩的。
顾海楼:“顾先生身体越来越好了。”看着好像年轻了十岁不止。以前的顾归来总给人一种阴郁的感觉,像一个长期生活在黑暗里的人,好像一枝长在阴暗处的植物。
但眼前的顾归来,明朗疏爽。
大唐农场,真是个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