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2 / 2)
听到这,周小林终于下了决心,他一咬牙关, 直接跪下了:大, 大人,我知道这样做很过分, 但是, 但是我没有办法了, 我的手越来越麻, 肩膀也不听使唤。你能看在同乡的分上, 匀我一个字符吗?我,我真的是走投无路了。
周小林越说越激动,眼泪鼻涕全涌了出来。头顶那个字符如同一座大山,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他只有一次机会了。
在这样的重担下,黑线每爬一份,周小林的呼吸便沉重一份,焦虑撕扯着他的神经,他几乎无法思考了。
你这人是不是没有耳朵,大人都说了他来自深海。波南十分狗腿地说道,大人,要不要我帮你把他赶走。
不用了。赶人这种脏活累活还是我自己干吧,就不劳烦身染24种传染病的你了。渝州皮笑肉不笑地埋汰了一句,就把波南甩进了二楼第一个房间,帮我看着,有人来了就喊我。
说完,他也不理睬波南的大呼小叫,直接把门关上了。
周小林依然站在楼梯口,低着头,视线流连在渝州那双穿了没多久的鞋子上。
渝州也低头看向了自己的鞋,他身上的衣服都是杂牌,没有商标字母,只有鞋子格外贵重,那是z国一个有名的轻奢品牌,虽然有不少外族的外表与服装款式和地球无异,但品牌却很难撞车。
渝州知道自己被戳穿了,但他既不恼怒,也不尴尬,反而笑了起来:这是你第一次参加新手考核副本吗?前5局新手副本,通过了几个?
周小林一时没反应过来,楞楞地点头:这是第一次,前面,前面的5局成了3局。
通过率还成。渝州想了想他前5局的游戏难度,又问到:我再问你,刚才你在二楼转了一圈,有什么发现吗?
我不知道那算不算发现。周小林面露难色,继而又踌躇道:而且
而且什么?等价交换你不懂吗?想要字符就拿情报来换,一条2个。渝州州脸色一沉,或者你可以去找山风,那个变态杀人狂最擅长翻脸不认人了,没准你刚把情报说出来,他就给你一刀,让你竖着进来,横着出去。
不不不,等等,大人。周小林想起了山风杀人不眨眼的样子,心中一急,一把拉住了渝州的裤腿,我,我说,我说,我全都说。
其实他对拿到解药已经不报希望了,毕竟对方那组有4个人,心还齐,而自己这边,就只有山风那个杀人狂,太难了。如果能用一些细枝末节的情报换取字符,再苟延残喘几日
说不准,就能找齐字符离开副本,或者用别的方法去除黑线。
如同搁浅的鱼在泥水坑里挣扎呼吸最后一口氧气,周小林怀抱着零星的希望,哽咽了一声,道:
我搜查了3个画室,2个储藏室,里面有很多很多的画作,都放得乱七八糟,画具,书籍,茶壶全丢在地上,还有各种食物的碎屑。整个房间都没有落脚的地方我,我大致整理一下,在捡起一本书时,偶然看到了一些内容。
有关油画知识的?
不是,不是,周小林摆手,那是一本介绍矿物颜料的书,里面涉及到了一些化学公式。因为我是一个化学讲师,所以忍不住就多看了几眼。
你发现了什么?渝州赶紧问道。
我看到里面说,把濡蓝石碾碎,和天青液放在一个密封的罐子里,隔上1年,濡蓝就会变成一种更鲜亮的颜色--悯蓝。而这种天青液,其实是由一种植物天海青中浸泡得来的。
而这种植物碾碎后,通过加热,酶染和干燥,就是另一种植物颜料--方青。
谈论起化学,周小林身上的怯懦都不见了,变得侃侃而谈起来。
这书中那么多矿物颜料,你为何偏偏注意到了它?渝州问道。
周小林道:其实也不是我注意到它,书就翻在那一页,还在这一段上画了一个巨大的红圈。我想不注意都不行。
画了一个圈?渝州重复了这一句话,像是想到了什么,莫非,女士的丈夫不知道这件事,然后混用了濡蓝,方青这两种颜色?在意外出现前不久才勘破了这个秘密,不然书也不会翻在那一页。
没错没错。周小林越说越兴奋,我也是这么想的,我看了他的调色盘,果然发现了这两种颜料。然后我又看了他的画,他从来不用悯蓝,但特别喜欢用方青和濡蓝这两种颜色,有时分开用,有时混合用。而混合时,因为反应时间不够,会呈现一种像是靛蓝一样的颜色。
通过放置,颜色就会慢慢变化。渝州喃喃道。
是啊是啊,方青中的某一种物质具有引湿性,虽然画作看上去很干,但事实上,用方青涂抹的那一块,还是有些湿润的,靠着这一点水,濡蓝和方青不断反应,最后,会慢慢由靛蓝色转向悯蓝。虽然由于水分较少,反应速度会大大减慢,无法确定具体作画时间,但大体可以确定作画的先后顺序。
你是想说,你可以通过油画上的颜色比对,确认作画时间?你的眼睛是x光吗?渝州狐疑地看了他一眼。
当然不是人眼。周小林拿出了10张空白卡和一张【移动电源】,上面标注了高校液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仪,质谱,ICP-MS等等一系列的检测工具。
他紧紧攥着这些卡牌说道:我讲课的大学就在b市附近,当时突然撤离,所有老师同学惊慌失措,全跟着撤离队跑了。
而那些实验室分析仪器全留下了,我想着这些仪器,动辄上百万的,丢在那太可惜了,所以,就把它们全装进了卡牌。
渝州:你这是盗取国有资产啊。
没,没,我,我就是先借用一下。 周小林讷讷道。
渝州:开玩笑的,赶紧说你的发现吧。
提到这个,周小林立刻精神一振,滔滔不绝道:我是用hplc来鉴定的,先通过标准物质确定两者所在的位置,然后从画上刮下悯蓝区域的一些颜料,简单处理后,上样,通过靛蓝和悯蓝的峰面积比,大致就能确定那几幅画的时间顺序了。可惜液质联用QQQ和MS都要抽真空,不然,用这两种仪器会更精确些。
渝州听这些专有名词听得头疼,赶紧打断了周小林口若悬河的演讲:直接说结论。
周小林被噎了一句,又垂下了脑袋,说道:去除检测不到靛蓝,悯蓝的那几幅,我将含2种化合物的画作进行排序,发现了一件很奇怪的事。
在画师的笔下,有两种泾渭分明的用色,一种色彩艳丽,一种单调乏味,我一开始以为这是他想尝试不同的画风,或者是他日益成熟,喜欢的色彩也不同了,但检测的结果却告诉我,不是这样的。
他的画风是突变的,这种改变发生了两次。
第一阶段是冷色系的那种,让人看着很压抑。
但从某一天起,突然变成了艳丽到浮夸的色彩,中间没有过渡,就好像他痛下决心,要和从前的自己一刀两断,我把这段时间称作第二阶段。
这个阶段在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又突然变回了先前那种风格,而且更为阴暗了。我称它为第三阶段。
我觉得,与其说是画技上的变化,不如说是心态上的改变,就好像一个穷困潦倒的人,突然中了500w,兴奋不已,却在领奖时才发现看错了数字一样。
确实像那么回事。渝州点了点头。画师在某一段时间里突然心情大好,但紧接着又开始心烦意乱起来,而这种心态变化,会不会与画师的意外死亡有关?
而所谓的惊喜会不会藏着一个大秘密呢?
只有一幅例外,在第三阶段的15幅画中,有一幅颜色格外艳丽,甚至比第二阶段的那几幅都要艳丽。周小林又补充了一句。
只有一幅?
是的,而且马上又回归了那种以蓝紫为主的冷色调。周小林说着顿了顿,直勾勾盯着渝州头顶上的那几个字符,大,大人,我已经把知道的都告诉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