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1 / 2)
威尼斯之旅遭遇失利,这对马丁·布莱斯特是个重大的打击,对环球也是,布莱斯特是导演,影片命运与他的命运息息相关自不用说,九千万美元的投资足以说明环球对《遇见乔·布莱克》的期望,电影却在威尼斯没溅起多少水花,现在环球上下在感到失望的同时,似乎也开始担忧电影的未来会被蒙上一层阴影。
这也正是环球为什么要低调举行电影首映的原因:首映规模大,媒体来的多,一旦有批评的声音很容易形成浪潮;首映规模小,媒体来的少,就算有抨击也比较容易压下去。
受到邀请参加电影首映的媒体大约只有几十家,他们连半边红地毯都没站满,但是从现场看去,一片人头攒动欢呼阵阵,似乎一点都不冷清。
安东尼·霍普金斯与妻子詹妮弗·安林顿走上红毯的时候,两侧立即响起一片尖叫呼喊声:汉尼拔教授!!!
《沉默的羔羊》影响力至今犹在,甚至抢了今晚电影的风头,汉尼拔教授这个角色虽然给安东尼·霍普金斯带来数不尽的荣誉,但名气过大的同时也有困扰,比如说角色束缚,以及他的那张脸在美国如今部分家庭里真的有了恐吓不听话的青少年睡觉的功效:不听话的孩子会被汉尼拔教授吃掉的确有美国父母这么威胁自己的孩子。
威廉原本以为自己不会有这样的待遇,因为他觉得自己应该没有哪个角色有汉尼拔教授之于安东尼·霍普金斯那么刻骨铭心,直到他和经纪人、助理走上红毯的那一瞬间威廉现在出席电影首映的标配从来都是经纪人加助理,有时候和莱昂纳多、托比也会相互捧场,已经懒得再去找女伴的他似乎还带动了一股名为单身汉帮的潮流,好莱坞最近的电影首映式上,不是和女伴而是和自己的好兄弟、好搭档一起走红毯的越来越多从一大片威尔!威廉!VIVI!的欢呼声中听到几声撕心裂肺的卡尔!楚门!的尖叫。
VIVI是什么鬼?威廉是真的不清楚自己什么时候有了这样的昵称的。或许那不是在叫他?
Vivien的昵称?丹尼·伯恩条件反射地说到。
费雯·丽?亚蒙·高夫曼说。的确,提到薇薇安这个名字,一般人首先想到的当然就是费雯·丽。
威廉:
薇薇安?哈哈哈哈!经纪人最先反应过来:我得看看是哪个影迷这么天才,居然想到用噢,威尔,是你的影迷俱乐部!
我有个影迷俱乐部?
你还有家粉丝网站呢!经纪人注意到威廉的眼神:不,不是我建的,是影迷自发建立的!我倒是知道创建者是谁,瞧,就是那个年轻人,头发染成绿色,穿着紫色T-shirt的那个像不像小丑?
威廉顺着经纪人的目光看过去,却在红地毯两侧发现了一群很醒目的影迷,他们穿着同款的紫色圆领T-shirt上帝,每一件T-shirt上面都印着威廉的头像,还是波普版本的,看起来和60年代被印刷在各种商品上,风靡了整整一个时代的玛丽莲·梦露波普头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有影迷注意到威廉的视线,激动的晃动着身边人的手臂朝他尖叫着回看过来,一下子和几十个被人穿在身上的自己面对面,那些头像还做的如此逼真,威廉的感觉说不上来,有点像是走进了某部科幻电影拍摄现场。
第147章 孤独的死神
乔纳森·贝茨, 即将毕业的哈佛应届生, 威廉影迷俱乐部的会员, 哈佛及纽约LGBT会会员, CULT电影的狂热爱好者, 自诩为威廉·布兰德利捍卫者。
威廉·布兰德利捍卫者是某个特殊时期他在威廉忠实粉丝里发展的秘密组织代号,现在特殊时期已经过去,但是组织却保留了下来,并在哈佛及周边地区,以及互联网上发展壮大他从未为哪个好莱坞明星做过这么多(指投入的精力而不是金钱), 威廉·布兰德利大概是第一个, 也是最后一个, 因为乔纳森不仅仅是威廉的影迷, 更喜欢他这个人。
极少有演员在银幕下的性格和他们扮演的角色完全一样, 所以因明星的银幕形象而产生的喜欢总是盲目的, 智商高出平均水平的乔纳森·贝茨(他可是完全靠自己实力考上的哈佛)一直以来要么只喜欢演员在某部电影里的角色,要么只喜欢他们的脸,他还从未有过真正喜欢和崇拜的电影明星, 直到遇到威廉·布兰德利。
好吧, 虽然乔纳森一开始也只是浅薄的喜欢《惊声尖叫》里的比利(这个角色真的很疯狂很酷),和威廉·布兰德利的脸及身材(上帝的恩造物),但当威廉·布兰德利走进剑桥镇, 乔纳森得以有机会对他进行近距离的观察和接触后,他发现自己真的停止不了对这个男人的着迷。
在乔纳森的观察中,威廉·布兰德利短短二十来年的人生已经走的比很多人一辈子都精彩, 上帝给了他好的出身,又给了他在命运遭到厄难急转直下时,能够凭借自己重回巅峰的运气,上帝给了他无与伦比的容貌,又给了他与容貌相匹配的智慧,上帝给了他王子般的好风度好教养,又给了他金子一般的温柔的性格单看表面,像是城堡温室里培养出来的完美王子,但无害的一面只是表象,深入挖掘,似乎狄更斯或大仲马笔下的男主角一下子化成了现实。
威廉·布兰德利身上种种闪光点合在一起形成的人格魅力已经征服了哈佛大部分对他好奇的人,但对乔纳森·贝茨这种智商高爱好特殊,甚至隐隐有点反社会倾向的人来说,还远远不够。
直到后来哈佛校园里发生了威廉·布兰德利单挑凤凰俱乐部事件,乔纳森·贝茨这类非主流群体,才一下子被戳到了G点他们就爱这种反叛气质和反主流倾向!什么城堡温室里的完美王子,什么大仲马笔下的主角复活,这种传统典型的英雄式人物对于他们来说都太平淡太常规,但当威廉·布兰德利这种几乎是走到了社会主流价值观顶峰的人,却突然做出打破规则和挑战权威的惊人之举,做出了连他们都只是想想而不敢做的事,不是和终极俱乐部们一起分享光环而是叫他们去死,这种反主流的性格魅力才真正让人抵御不了!
正是从那时起,哈佛才真正意识到,抛开那些好电影和好莱坞明星的身份,威廉·布兰德利这个人无疑更加有魅力,也是从那时起,威廉·布兰德利的形象在哈佛被重铸不是作为一个电影明星,而是作为一名普通的哈佛学生受到广泛追捧喜爱,校园万人迷的称号从这一刻起才算彻底名副其实。
乔纳森·贝茨最初是通过电影喜欢上威廉·布兰德利的,后来在哈佛,他发现自己对真人更为着迷也可能是因为威廉后来演的电影都不对他胃口的缘故,他更偏爱的是CULT电影,越诡秘越邪门越血腥越喜欢但是现在,乔纳森·贝茨发现自己似乎找回了第一次看威廉电影时的感动。
乔纳森·贝茨伸出手指碰了碰脸颊上湿湿的地方,举到眼前看了看,稀奇的盯着手指上透明晶莹的液体,是眼泪。他不知道自己居然流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