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草根 分节阅读 227(1 / 2)
d胜利往南方政府一派偏移的最大的功臣。
就是这样的人,现在正跟他站在一起,仿佛很有兴意一般的,打算跟他深入的聊聊。
这让邵年时心中如何的不激动,一股做大事儿的自豪感就从心中喷涌而出。
不过越是在这种时刻,他越是不能显得过于毛躁。
自己本身年龄就轻,万不可因为自己的举动造成轻浮不能抗事儿之感。
所以,在廖仲恺做完了自我介绍了之后,邵年时就只是一愣,复就展颜将手朝着廖先生递了过去:“幸会,久仰大名,廖长官,不,这种场合请容我称一句廖先生吧首发
“鄙人邵年时,济城商人,今日能与先生相逢,是我的荣幸。”
而就是这份主动,也让廖仲恺一愣,接着他就因为邵年时的大胆而心生好感。
于是他特别自然的接过了邵年时递过来的手,将其握在一处十分自然的轻晃了一下,回应到:“幸会,邵先生。”
待到两个人将手分开的时候,他们端着的酒杯就碰触到了一起,在分开的时候竟哈哈大笑了起来。
“没想到啊,邵先生比我想象的还要年轻。但只瞧着言谈举止,却是比现如今早已经成名多年的青年才俊还要更胜一筹。”
邵年时却是发自肺腑的回敬到:“不,今日能够在这里碰到廖先生,那才是我真正的荣幸呢。”
“我认识的几位先生,一提起中国革命之先锋人物,必然会提到廖先生您。”
“在文人的眼中,您就是他们这些人的领军人物,在政坛上站的最高的话语者。”
“要知道,像是我这样的俗人,好不容易能成为那些个先生的学生,就已经是高攀了。”
“但是在这些个先生的眼中,您却是他们的明灯呢。”
“就先生所组建的青年社当中所出的青年才俊不知凡几。”
“与其相比,我邵某人真是盈盈烛火,难以与皓月争辉了。”
在邵年时说完这些个话的时候,廖仲恺反倒是摇了摇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不,小伙子,你这话有些妄自菲薄的含义了。”
“不要小瞧自己的能量呢。”
“我们既然已经认识了,那我就不用过于生疏的称呼叫你了,我随着旁人一起叫你年时吧。”
“年时啊,现在的我们,尤其是什么都缺的南方政府,真正需要的不是像我这样的先生,领军人以及党派中的政客或者是不停的奔走着的社会活动家。”
“我们政府真正需要的,是能为我们的将士以及百姓提供好的军需,幸福的生活的能耐人。”
“而这种能人,多数甚至大部分都是出自于你们这些工商界的人物。”
“若是像是你这样的成功的商人,能够将目光从赚取利润转移到国计民生之中的话,那么我们的政府就会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了。”
“今日我们既然偶遇了,就说明这是你我之间的缘分。”
“缘分到了,那么作为一位年长的人,我就想要多说上几句了。”
“不知道年时你对南北战争的走势有什么看法啊”
“中国现如今这番状态,对于你们这些人的生意,又有什么影响呢”
说完这番话,廖仲恺起的话题就戛然而止,他将酒杯微微一擎,就等着邵年时给他一个明确的反馈。
至于邵年时,仅从这番话之中就觉得他此行典礼的目的,说不定能从这位先生的身上予以达成了。
想到这里,邵年时就把自己的心里话给说了出来。
“廖先生,我认为完成中国的大一统是现在最首要的大事儿。”
“家国不能一统,在中国历史上只需要一个词就可以概括,那就是乱世。”
“朝代交替的时候,是中国人活得最艰辛也是最黑暗的时代。”
“那个时候的民生以及社会,别说是发展了,是完全处在停滞的时代的。若是不倒退,都算是极其幸运的事情了。”
“同样的,在那种时代之中,就算是富甲一方的商人,也过不上什么好日子。”
“他们反倒是比普通的老百姓更加的提心吊胆,因为一个不小心,就是抄家灭门的惨案了。”
“现在,旧朝廷早已经退出了几十年的光景了。”
“可是咱们这个国家呢,都乱成什么样子了。”
“您只瞧着我们人前的风光,却无法体会我们工商界人士在背后的心酸。”
“若将谁最希望中国快速的完成国家统一,那么像是我们这样的人,一定会排在前列的。”
“所以,先生的这番话,我明白。”
“若是有需要到我邵某人的地方,您尽管开口。”
“只要是用在南向北进的对抗战争之中的,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去资助咱们的军队和政府。”
“若是需要购买什么急需以及紧俏的货物的话,您大可以派人来找我洽谈。”
“要知道,现如今的北方交通要道,处处都有日本人的影子。”
“咱们南方政府若是需要什么物资的话,还真就有些困难。”
“但是我不同啊,我本就出身北方,背后又有德意志驻中的政府商贸机构的支持。”
“先生只要是有此方面的需要,我邵年时一定会将委托办的漂亮的。”
“所以”说到这里的邵年时就朝着廖仲恺擎了一下手中的酒杯:“为了表示我的诚意以及决心,我打算以邵氏贸易公司的名义,向现在北方战线的一线士兵和指挥官们,捐献一批物资。”
“因为现在刚才来到南方,手中的资金有限,以实物以及金钱两方面援助吧,我打算拿出共计五万块大洋的物资,送往南北交接的前线。”
“廖先生,您觉得怎么样”
简直太有诚意了。
廖仲恺从未曾想过,他只是与对方寥寥两句就能拿到这么一大笔的捐助。
依照南方商人的行事风格,从不曾有邵年时这般莽的商人出现过。
可是他若是知道,北方一地的豪商,动辄就要被当地军阀敲个十万八万的,没事儿就破个产什么的,他也就不会这么惊奇了。
大概是明白廖先生在想什么,邵年时就笑了:“其实,廖先生也不要觉得这就很多了。”
“若是说,我有心为北方的那些军阀制造一些麻烦,愿意将我粮食与药材运输的渠道贡献给国民政府的革命军去运用的话,这是不是一份更大的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