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 >民国草根 > 民国草根 分节阅读 207

民国草根 分节阅读 20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日军驻地这个十分安全的港湾了之后,再给青城的市政致电,强烈的谴责青城市政府的不作为。

并让此项协议的执行人王市长给出一个解决方案,将这伙暴民,从青城的土地上赶出去。

只可惜,若是没有邵年时的这一番动作,怕是就要让这群日本人成功的逃脱了。

现如今,却变成了这群在小巷子的日本人即将要面临数百人的围堵。

“唉呀妈呀快跑”

最先反应过来的还是他们的领袖,那个被人围绕在中间的仁丹胡,拖着两个穿着木屐的武士,就往小巷的深处跑了过去。

至于反映的慢一些的另外一波人,包括那个开口怒骂的罪魁祸首,都在接下来的一瞬间,被愤怒的民众们给包围了。

“就是这群狗娘养的日本人,不但不想着解决问题,还试图逃跑”

“抓他们过来,让他们给出一个结果”

“对不能就这么放过他们让他们道歉”

“收回电厂协议”

“收回电厂协议”

也不知道是谁先高举起了拳头,这就像是会传染一般的,让更多围上来的人们也跟着举起了手臂。

几个围在内圈的人,撕扯着这些没来及逃掉的日本人,将其往日本领事馆的大门口处拉去。

大家簇拥着这几个被俘虏的日本人,就像是保护着自己的战利品一般的又从这个巷子中涌了出去,让他们站在人民的审视下,得到应有的审判。

至于那一小部分追着逃窜出去的日本人的游行人员,在冲出巷子口了之后,就发现被他们追逐的人哪怕是腿短一些,却依然是跑的飞快。

不过是眨眼的工夫,大家就失去了这些人的踪影。

既然追逐无果,那就回返做接下来的工作吧。

待到这群人回返的时候,正好与因为布置了工作从而晚归的苏树伟与邓明恩汇合到了一处。

待到他们一起回到了日本领事馆的大门前的时候,却发现前面的革命工友们,早已经将审判台的框架都给搭建了起来了。

一声又一声的声讨之音,如同波浪一般的回荡在租界区内。

平日里在这区域里耀武扬威的日本人,竟像是从来不曾在这里出现过一般,全都躲在了家中,是一点头都不敢露了。

在这空荡荡的大街上,回荡的只有整齐一致的口号声。

“退出青城还我电厂”

“退出青城还我电厂”

“你们必须停止这个荒谬的购买协议还青城老百姓一个公道”

只可惜被抓住的那群人,当中最大的一位官员,也只不过是跟在领事身后打杂的工作人员。

也正是那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年轻人,若不是他朝着窗口上大吼的那一句,说不定他周围的人都不用受到他的连累,跟着他们的上官一起成功的逃跑了。

于是这些受到了连带的人们,在生命受到了威胁的时候,则是毫不犹豫的就将这个年轻人给卖了出去。

“不管我们的事儿啊我们只是领事馆里边的保全人员,对,我们只是打杂的,你们说的什么协议的什么的,作为下层的我们也是完全不知道的

“但是这个人”其中一个身材敦厚的卫护,一把就将这个年轻的日本人给推了出去:“就是他,他是日本人,还会中国话,天天跟在日本领事的身后,你们说的那个协议,他一定是知道的”

毫无准备的日本人一下子就往前迈了一步,在跟身后的这群人拉开了距离的同时,也接受到了台阶底下数百名游行人员的集体审视。

吓的这位只不过是外厉内荏的日本助理,那是两股颤颤,还没等着说什么呢,一股子昏黄的液体就顺着大腿根流了下来。

“哈”

站在窗户上凑过去看热闹的记者们因着这个表现而乐了起来。

现如今他们早就忘记了跟邵年时约的采访的事儿了,一个两个的都挤在窗口,记录他们可以描述的第一手的资料呢。

作为被冷落的人,邵年时却是一点都不在意,因为他为这些记者编辑们带来的猛料越多,当他将这片商业报道的钱付给这些报社的朋友们的时候,这篇报道之中有关于他们大华的好话则是越多。

到时候,广告效果没的说了,他这钱花的是真的值了。

所以,当这些记者们觉得好像自己有些本末倒置从而悻悻的从窗口走回到原位置,却发现本应该生气的邵老板却像是没事儿人一样的笑盈盈的看着他们这些记者朋友,如同哄小孩一般的体谅着他们各自的难处。

“为了新闻嘛,道理大家都懂。”

“不过我们大华纺织厂的飞虎牌,还需要大家多多的照顾了”

“为了让大家深刻的体会到我们的布跟日本人的外来布的区别,我还特意的从对方的厂子中拿了一些样品。”

“你们这样,每一位记者从咱们这个会议厅里走出去了之后,都到会计那里去取三丈布。”

“颜色就是大家最常见的靛蓝色,做长袍跟短褂都合适。”

“记者朋友们拿回家中,好好的观察比对一下,看看我们的布跟日本人的布到底有什么区别。”

“你们只需要如实的将对比出来的结果一并写在文章之中,我想那些得到了记者评测团记录下来的结果,才能给咱们青城的百姓们一个最正确也是最真实的数据。”

“不是我邵年时吹牛,日本人与我们大华拼质量,那是一辈子都拼不过的。”

“咱们山东人实诚,绝对不欺骗自己的老百姓”

说完了这番话了之后,也不知道是因为邵年时大方给予的三丈布的缘故还是对于不欺骗老百姓的承诺,反正在坐的几位记者是有一个算一个,那是齐刷刷的都鼓起掌来。

到此为止,此次采访就在一片热烈祥和的气氛之中结束了。

在领到了邵年时为大家准备的布料以及此次出场采访的费用了之后,这些被初家会馆特意一人叫了一辆黄包车回报社的记者们可算是彻底的记住了邵年时这么个人物。

大方,会办事儿,一点点市侩暴发户的丑恶嘴脸都没有。

听说已经够了济城高等中学毕业的条件,马上就要进行山东省立大学的应学试了。

这果然有学问的商人就是不一样,孔孟之乡出来的商人,也必然是儒家传承的儒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