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热血未冷(1 / 2)
天授五年,春夏之交的时节,楚铮带着自己的部曲,再度来到熟悉的草原格桑州。
很久以前,格桑是个牧羊的少女,黑黑瘦瘦;后来,格桑是一个部落的名称,牛羊万千;再往后,格桑就成了一个草原州的名称,富足安康。
扎完营寨,楚铮得了空,第一时间便是去找张长安。他见到张长安的时候,对方正跟一群牧人一起,在夕阳下给一群羊剪毛。
对方手法娴熟,羊在他手里就像是棉球一样,几个翻转就变得光秃秃的,比被官,你要是嫌酒不够,我再让格桑多拿些。别这么瞪着我,当心眼珠子蹦出来。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做好本份,好高骛远没什么好处。命中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不强求,只要过得充实,就算是褥羊毛,那也是意义重大。”
楚铮还是跳了起来,布满血丝的眼盯着张长安,“你知道我现在什么境界吗?阴神真人大圆满,只差一步就能成就阳神真人!我现在是狼牙军都指挥使,如果有大战,战前必备赏赐丹药,一举就能突破阳神真人境!”
说到这,他挥舞了几下手臂,却没能展露修为,脚下一软就一头栽倒,醉得睡了过去。
张长安知道楚铮不是真的醉倒了。
而是对方意识到,他再如何想让张长安随军征战,建功立业,张长安现在也只是一个文官。这不是张长安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的。
一口一口喝完了酒坛里的酒,又一片一片割羊腿上的肉吃,张长安始终神色如常,举止圆和,如得道高僧。
他还很年轻,但已经经历了很多。
少年时,家族外有吐蕃贵族威压,内有父子不和,而后河西大战,浴血奋躯,看到祖父提刀,看到王师降临,看到父亲手刃吐蕃贵族,惨死月下。
到了长安,进入修行学院,刻苦修习,意气风发,养出的不仅有才能,还有豪情壮志;随后举世攻唐,北上参战,遁入敌营,冷静处事,立下泼天大功;再后转为文官,治理草原,成长迅捷,却在上升的关键时期,遭受磨难。
皇朝征伐新罗时,作为运粮官进入沙场,只能旁观将士奋战,看旁人建功立业显赫人前,他想要回归军伍而不可得,只得默默转身离去。回到贫瘠的草原,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低谷中徘徊彷徨,忧患辗转。
这两年,在事实上主政一方,真正独当一面,遂于磨难中成熟,在逆境中自我开解,一朝得悟,智慧上的进益一日千里,心境上的修炼更是稳如泰山。
张长安自信往后无论是默默无闻,还是身处巅峰,都能淡然处之。
翌日,楚铮正在操练将士,不经意间注意到,有官员疾驰来到部落,排场虽然不大,但官员和随行护卫的修为却出奇的高,竟然都是真人境。
下差后,楚铮来找张长安,却发现对方独坐在自己的房间里,一言不发,形如雕像。楚铮觉得诧异,上前询问,张长安笑了笑,将桌上的一份调令递给对方。
楚铮阅罢调令,脸色数变,有惊有喜,“朝廷要调你去西域?甚好甚好,你终于可以离开草原去大展拳脚!不过,怎么是青衣衙门的调令?你一介五品文官青衣衙门调你去西域作甚?”
张长安抬头看了楚铮一眼,脸上依旧看不出什么浓烈、明显的情绪,“传令者还带来了陛下的口谕。”
“陛下口谕?!”楚铮激动不已,“是什么?能不能说?”
张长安看着门外的夕阳余晖,徐徐道:“陛下说,若是悟透俗尘,堪破功名,成了得道大修,那便娶妻生子,平淡此生;若是胸中尚有热血未冷,万里之外,有处九死一生的凶险之地,需要人去,有群为国奋躯的敢战之士,需要人救。”
楚铮怔了怔,几度欲言又止,最终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剩下对好友的担心。
能得到皇帝陛下的口谕,自然是一件喜事,证明张长安在陛下眼中,这是无数人求之不得的。
天下俊才多如过江之鲫,论才能心性修为,未尝没有如张长安者,但有几人能有那份幸运,可以入得陛下法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