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灭国(下)(1 / 2)
后高句丽王弓裔,被押解着,在唐军大营见到李晔的时候,从喉咙里发出一声响亮嘶吼,张开血盆大口就要冲出去!
看他披头散发、浑身是血、面色狰狞的样子,应该是很想将李晔扑倒在地,狠狠撕咬一番。
只可惜他刚刚动作,一步还未迈出,便被身后的赵破虏用刀柄重重砸在背心,闷响声中,五体投地趴在了地上。
饶是如此,他仍旧张牙舞爪的不停挣扎着,双目一片赤红的盯着李晔,想要去咬对方的腿。
在王都松岳做出了率军出战,跟李晔一决雌雄的决定后,弓裔就一直期待着跟李晔交手,用自己的百战精兵,堂堂正正将其击败,铸造自己帝王大业路上的又一新台阶。
旬日以来,各地战报不断传回,弓裔每听一次主官守将弃城而逃、望风投降的军情,心头的戾气就会上升一分,心中的战官向他们宣布了大唐对这片土地不容置疑的合法统治权,并要求他们配合进行抚民事宜,并按照大唐律法重新确立松岳城秩序。
一批
态度良好、对大唐恭敬有加的乡绅得到了提拔,被任命为中低级官吏,作为辅官帮助大唐文官办差,松岳城很快就恢复了往日生机。
当然,也有些人到处聒噪,喊着精忠报国,要跟大唐誓不两立,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无论他们是什么身份,有多少声望,都被大唐修士抓住,集中在一起送到菜市场砍了头。
战后镇压反抗势力,李晔毫不手软,拥有绝对实力做后盾,他也毫无顾忌。
与此同时,后高句丽的各个州县传檄而定,虽然也有几个不长眼的,打着国家大义的旗号,想要浑水摸鱼,在被大唐修士雷霆灭杀之后,这片土地就再没了敢于在明面上反对大唐的人。
李晔现在需要的是稳定,至于长久统治这里,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此地百姓发自内心,认同大唐对他们的统治权。
对李晔而言,这也不难,无非就是分两步走。
其一,迁徙,将半岛的百姓大规模迁往大唐腹地,削弱他们在此地抱团取暖的能力,再迁徙一批大唐百姓过来,同化他们;
其二,思想改造,这种事儒门最为擅长,只需要经过两代人的教育,这里的百姓就会基本忘记高丽王朝。
当然,为了迅速达到这种目的,大唐还可以说,高丽百姓最初就是从中原迁徙过来的,儒门的那些饱学之士,能从古籍中找到很多证明这个说法的证据。
唐军主力没有在松岳城停留太久,稍作休整之后,他们就把兵锋指向了下一个目标:后百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