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有神女 分节阅读 28(1 / 2)
d林清婉的年纪和吴寒死去的女儿年纪相仿,他本就有种亲切感,再加上林清婉这些日子以来的表现,让他觉得她是真心对待宋玉的,自然对她的防备也就少了许多。
“吴伯伯,天冷了,你这个门就没必要总开着了。”林清婉刚坐在店里,便禁不住打了个哆嗦。
“哎,你姑娘家细皮嫩肉的,不禁冻,我老人家就不一样了。”吴寒虽然嘴上这么说,却还是将门关了上来,还挂上了挡风的帘子。
铺子里的炉子刚生起来,不一会儿热气便遍布了整个小店。
“你刚才说子渊去送韩非了”吴寒自然是听说过韩非的,宋玉和韩非的交情他也多少知道一些。
“嗯。”林清婉点了点头,拨弄了下面前的茶,随即抬眼看向一旁忙碌的吴寒道:“吴伯伯,你快停下来歇会儿吧。我看见你这么忙,我都累了。”
被她的话逗得一笑,吴寒走到她面前坐了下来,又继续道:“你怎么不和他一起去送送韩非”
“他有话想和韩非单独讲。”林清婉这么说着,声音有些闷闷的。
她本以为她和宋玉彼此已经表明了心迹,便不存在任何的秘密。可似乎宋玉并不这么想,他好像有些事情瞒着她。
吴寒看出了林清婉的心思,赶忙安慰道:“男人之间嘛,兴许又是治理国家出兵打仗那一套,子渊应该是怕你听了心烦吧。”
“嗯,应该吧。”林清婉也希望是自己多想了,她这么说着看见吴寒关切的目光,心中一暖。
毕竟宋玉是楚国的大夫,他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这么想着,林清婉反而有些自责起来。
仔细想想自从来了郢都见到宋玉,他无时无刻不在关心她,从来没有害过她。
而今,他不过是有政事和韩非商议,她本不该多想的。
就在林清婉思索间,赵记小馆的门被推开了,走进来一道熟悉的身影。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宋玉。
宋玉一眼便看见了坐在桌前的林清婉,正欲开口便看见林清婉对着他露出灿烂的笑:“子渊,你来了。”
第35章
转眼间,嬴子楚已经回秦国有段时间了。这些日子以来,他在华阳夫人和吕不韦的帮助下,一直忙着和秦国的大臣们打好关系。
虽然他如今已经是秦王孙,未来的秦国的接班人,可若是没有群臣拥戴,王上的位子也无法坐的稳当。
毕竟他的父亲嬴柱也就是如今秦国的太子有二十几位儿子,他们都虎视眈眈,就盼着他一时松懈,好给他一个迎头痛击。
这些日子以来,嬴子楚除了在华阳夫人面前要扮演孝顺有礼的儿子,在嬴柱和嬴稷面前扮演乖巧聪慧的儿子和孙子,还要在秦国的重臣面前扮演一位谦逊大肚的王孙,他的一天休息的时间很少。
比起在赵国为质的日子,回到秦国之后的每一天他都过得充实且疲惫。
他累了。他的身体这么告诉自己,可他不允许自己累。
这是他好不容易得到的翻身的机会,他一定要倍加珍惜,为了母亲夏姬和夫人赵姬能够过上更好的日子,他如今的辛苦根本算不得什么。
嬴柱之前带他去见赢稷的时候,赢稷虽然并没有多说什么,但从他的眼神中,嬴子楚知道嬴稷还算喜欢他的。
至少嬴稷对待他的态度和对待他父亲嬴柱的态度完全不同,这几日嬴稷还将一些边关的奏章给到他,让他提出建议。
也因为这样,他一天中能够休息的时间又少了一些。
嬴子楚边想着边看了眼桌上的奏章,明日他便要带着这些奏章去面见王上,到时候还要当面说出自己的见解。
他知道,这是嬴稷对他的考验。
他是在间接告诉他,不要以为当上了秦王孙未来就一定可以做王上。
若是他不满意,随时便可以撤了他王孙的头衔。
这么想着,嬴子楚无奈的叹了口气,走到了桌前又开始看起了奏章。
其实这些奏章只是边关偏远之地的一些小事,若非如此嬴稷也不会放心将奏章给他批阅。
“王孙,吕大人求见。”就在嬴子楚忙着看奏章的时候,门外宫人的声音响起,打算了他的思路。
“让他进来吧。”嬴子楚应了声,将手中的奏章放到了一边,一抬眼便看见吕不韦带着一位陌生的男子一同走进了殿中。
“拜见王孙。”吕不韦一进来便作揖道,瞥见嬴子楚疑惑的目光,他指了指身旁的男人道:“这位是李斯,荀子的学生。”
荀子原本便是赵国人,而嬴子楚又在赵国为质多年,自然是知道荀子的。
李斯恭敬的拜了拜:“参见王孙,在下李斯。”
“先生快快请起。”嬴子楚站起身来到了他面前扶他起身,上下打量了一番,只觉得李斯身上有股凌人的气势,一看便知道是不甘于平庸之辈。
“听闻荀卿鲜少收徒,如今不过也只有先生和韩国公子韩非而已。”荀子的名声在诸侯国之间自是不必多说,各国君王见到他都是以礼相待以礼相称,尊称他为荀卿,嬴子楚说着望向李斯的目光中更是多了一抹期待。
“说来惭愧,之前老师周游各国,我一路追随,到了齐国好不容易老师才答应收我为徒。”李斯想起之前拜师的日子,难免有些感叹。荀子的脾气最是难以捉摸,他软硬不吃,他也是磨了许久好不容易才拜了师。
李斯曾经以为荀子这辈子也就只有他这么一个徒弟了,韩非确实挺让他意外的。如果韩非不来秦国便罢,他若是来了,到时候定然会是他最强的对手。
“先生过谦了,能被荀卿收为徒弟想必定然有过人之处。”嬴子楚刚坐上王孙之位,正需要壮大自己的势力。若是能将李斯纳入自己麾下,对于他而言百益无一害。
“王孙,我府上还有事务要处理,就先告退了。”吕不韦聪明之处就在于他知道什么时候改进什么时候该退,见嬴子楚对李斯满是欣赏,他便起身告辞,给李斯和嬴子楚一个互相了解的时间。
嬴子楚自然知道吕不韦的用心,他点头应允等吕不韦离开之后,又看向李斯指指一旁的位子道:“先生请坐。”
李斯刚坐下,便看见嬴子楚走到桌前拿起了奏章抬眼望向他:“先生对于秦国如今边关之势可有了解”
“如今秦国势力日益强大,其他诸侯国表面服气,心中却多有不服,总想着群起而攻之。如今秦国边关分别临近韩国、魏国、赵国和楚国,楚国和秦国和亲算是友国,魏国之前信陵君窃符救赵,已经表明了立场站在赵国一边,韩国之前将上党献给赵国,本为拉拢赵国,赵魏韩若是三国合力,秦国边关怕是不能安稳。”
嬴子楚听了他的分析点了点头表示认可:“你说的不错,所以秦国必须在他们三国甚至更多诸侯国合作之前各个击破。”
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