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不做贵女做谋士 > 不做贵女做谋士 分节阅读 31

不做贵女做谋士 分节阅读 3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

偏偏在这世,很多事都有道理可讲,唯独偏爱没有,男女之情如是,父母对孩子亦如是。甚而你越是去争就越是不被所喜,可人有反骨,有时越是不被喜欢越是想要去争

总之,只要能扳倒太子,成王不介意做一次别人的手中刀,况且,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到最后,怎知道谁才是螳螂谁又是黄雀呢

顾小楼看完全部卷宗,却觉疑点重重,为何事发时杜衡其下党羽无一人揪出太子,如今骨头都化成灰了,反被翻了出来还是当初那些所谓受不住狱中刑罚自尽的罪官,其实是被太子灭了口剩下的一半赃款下落不明岂不是说明,此中涉案之人并未被全数揪出,还有很重量级的人物活了下来,这个人或这批人不仅逃过了滔天罪责还隐藏的很好

大魏户部以尚书为首,中央除左右侍郎并郎中主事等,下设十三司,分管各地的收支与报销。

崇德六年,顾父才调任户部左侍郎,崇德八年就出了事。户部尚书杜衡联合地方盗卖官粮已有多年,元庆帝突然派下父亲并周文昌二人进户部,不知是否与此事有关但如果是领了皇上的手谕,要发生怎样的意外才会令元庆帝对二人失去信心并下入狱中如果他们只是私自探查,到底查到了多少又查到了谁身上

一年过去了,里面的蛛丝马迹早已消泯难证,幕后人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才等到现在才出手吧太子目前只被查到了一些与涉案官员的日常往来书信,并没有直接证据能证明他参与杜衡案。

这些自然定不了什么罪,但用来打击太子却是够用了,杀人诛心,比起太子贪贿,太子结党,才更能诛皇帝的心

父亲和周大人明明在暗查杜衡,最后却被打成同伙先后死于狱中,难道是因为他们发现了什么被对方察觉后栽赃嫁祸父亲是户部官员,若说有何线索必是从户部中得到的机率最大,或许此案可从这里撕开一道口子

想及此,顾小楼立即开始翻查起崇德六年后的户部官员名单,特别是从杜衡案中活下来的,这样的人要么就是至清要么就是至浊。

最后筛选出来的共有三人,顾小楼手中无人,只能报给城阳去查,这三人有一个共同点,不仅从杜衡案中脱身,并且在侦破过程中立下过功。此案后朝廷惩处了大批官员,空出不少官位,这三人的官职也都高升了

书房,城阳看着纸上列出的名单,心下犹疑不定:“路思明、陈胜文、孙进你的猜测虽不无道理,但当时户部和吏部勾结,两部所属官员是重点查证对象,这三个人早被父皇查过”

“殿下,我们不妨回想一下所知的幕后人线索,迄今为止,我们只摸索出了他手里的三条线,一条在西北,一条在湖广,还有一条就是在京城

西北路途遥远,消息传递过慢不说,我们虽在那里已留下暗线盯着,但对方已因胡惟炎之事暴露了冯炳万这枚重要棋子,若非紧要关头定不会再轻易动作;

湖广呢,成王在那边呆了半年时间,时日不短却无发现,可见对方将首尾扫得很是干净,此时再查费心费力还难以有什么收获;最后便剩京城了,其实,这里可能是对方马脚最多的地方

有句俗语叫做灯下黑,离灯越近的地方越容易被灯本身遮挡,成为屋里最黑暗的地方。越危险的地方就越安全,因为有时人最容易忽视的反而是离自己最近的。

在京城,各方势力最是错综复杂但也最容易浑水摸鱼,只要熟悉其中门道懂得借力打力,办事时多经几道手,最后出了事,反让人摸不清谁才是背后主使可京城这么大,此案牵涉又这么广,到底该从何处查起呢

幕后人既能发现太子与此案有关联,必然是掺和进了这件事,否则此等密事他从何得知只不过对方聪明,只给成王暗示了一个方向,没让我们知道他到底掺和得多深那不如干脆从杜衡案查起,这样,太子和幕后人一个都跑不了

而杜衡案的突破口,民女几经几次梳理还是觉得因在户部身上虽然负责审理的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及涉案最深的户部吏部都有可以入手的地方。但三法司本身存在互相监督的关系,藏身其中之人,反向侦查能力一定很强最不易被侦破,是一块需要我们耐心去啃的铁板而吏部,比起杜衡的大本营户部来,难免少了些第一手资料,保不齐查来查去,最后又查回了户部那头。既此,索性直接从户部开刀”

“你说的,颇有道理”城阳闻言,终于心动,顾小楼这番话有理有据丝丝入扣,确实易令人信服。

“还有那笔脏银去向,民女想来想去,既然连圣上都查不到线索,可见这银子根本不是被杜衡等人转运出去的,而是一开始就入了对方的口想来,这人不仅身份高于杜衡,甚至连盗运官粮已被圣上盯上的事儿都心中有数,这可不是仅有身份就能做到的,便是说一句简在帝心也不为过了”

听到这里,城阳眉头紧皱,问道:“你觉得这笔银子落入太子口袋的可能有多大”

“证据太少,眼下只能按五五开。”

“有何依据”

“这么一大笔银子,真要说消失得神不知鬼不觉,也只是对我们外部人而言,内部人不可能完全没有线索。可身为此案罪首的杜衡伏诛时,为何不交代出来呢三族性命系于他一人之身,家族存亡之际他还有什么需要保留的他没用,他没说,可能就是他真的不知道而已”

城阳忙插话道:“问题就出在这里,据杜衡所招,他从头到尾都不清楚这批银子是在他手下丢了的,下面报给他的数目和父皇查到的亏空根本对不上。此意即是指有人在里面动了手脚,他没必要说谎,那这笔银子定是在从湖广运往京城的路上被人半道劫了去。但湖广布政司刘广事发前就被人灭了口,说明这个运走脏银的人,正是和刘广合谋,刘广这个唯一的知情人一死,线索也就断了,父皇当初就是只查到了这里”

“是,能让刘广冒着这么大风险也要上贡的人,自然得是能给他前途的人,除了内阁里的几位也只剩下他效忠的某位皇子甚至是储君了”

第49章

“我们能想到的父皇定也能,可当时既没有动内阁,也没有动太子,想来是线索实在断的太彻底,只有推论没有证据。”

“殿下所言有理,只是请恕民女大胆猜想,陛下不动,一方面可能确是因线索不足之故,但另一方面也可能是陛下还不想动不能动若截流赃款的是内阁,陛下即便有疑怕也不好动手,毕竟内阁可是陛下亲自扶植起来与世家大族对抗的砥柱查到杜衡那儿,足以敲山震虎了,比起自己下面的人手脚不干净,陛下更不愿看到的,是东风压倒西风、世族再次崛起”

说到这里,话音一转又道:“但这也证明了陛下当年首要的怀疑对象应是内阁而非太子,不然今日也不会因此案便将太子禁足了。显而易见,陛下一开始,应该并未想到太子与此事关联甚深,如今旧事重揭牵出太子,自是怒极赃款在不在太子那里又如何只要再查不出第三个人,即便查不到证据,赃款也只能在太子身上了”

“好毒的计若不找出这个幕后人,他下一个出手对付的,可能就是兄长了”城阳脸色冰凉,手指紧紧攥作一团,随后眼神陡厉道:“你说得对,此事当然要查不过,你呈上的名单为何是那三人他们可是户部这摊浑水中难得干净的几条鱼,不然父皇也不会升他们的官位了”

“殿下试想一下,这三人在杜衡手下为官多年,不仅没有同杜衡同流合污,且还在杜衡被查之后立马献上其罪证,必然是早在暗中盯上了杜衡。焉知他们手中没有更多线索也许只是碍于陛下当初不愿再查下去,才没有提交罢了。涉案官员已死,我们要查此案,从知道最多的活人里下手是最直接快捷的”

顾小楼没有说的是,她当初分明听到了父亲和周伯父在暗查杜衡,之后二人却被打成杜衡同党先后死在了天牢。当初给顾周两家定罪的证据从何而来原本冤枉的二人又何谈畏罪自尽

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身边出现了叛徒这个人也参与了暗查,但他的背后另有势力,顾周二人许是察觉到了什么,才会反被栽赃,而他们查到的那些却被这人拿去邀功,这人最可能就在户部,是父亲的某位下属,从事后来看,谁是最终的得利者谁的嫌疑最大,所以她才会把目标锁定在那三人身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