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喜嫁 分节阅读 67(1 / 2)
d一样。
本来是高高兴兴来买点心的,刘芳可不想她嘟着嘴生闷气回去,少不得要哄哄她。
“这儿的点心再舍得下本钱,也没有宫里头用料精贵,尝个新鲜也就成了,多买几样已经够回去送人情的,你真要把这店里包圆了,让后头那些还排队的人空手而回吗”
刘琰却说:“好吃不好吃又不在用料是不是精贵,三姐你还记不记得,有年冬天咱们在炭盆上面架了个铁叉,然后把干饼、芋头什么的都放在上面烤热了吃。”
刘芳怔了一下。
刘琰要是不提,她真不太记得这事了。
毕竟是好几年前的事了。那会儿她们还都待在乡下。乡下的冬日又长又清冷,吃食也少,蒸好的饼放在灶台边一夜,就硬的象石头一样。她们待在屋子里没事做,把能找来的吃食都放在炉架上头烘烤。饼子外头烤成了焦黄色,脆生生的,里面也热了软了,吃起来特别香。
为了抢最后一块儿饼子,姐俩儿还差点吵起来。
烤的东西就是香,就是吃了口干,总想喝水。还有就是炭灰沾了满手满身,连嘴角边都吃的一圈儿乌黑,等到吃完,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被对方花猫似的样子给逗乐了。
后来进了京,进了宫里,什么好吃的没有听说过的,没听说过的,天上飞的,山上跑的,水里游的,宫里应有尽有。
那样寒酸的蒸饼,是再也到不了公主的面前了。
“嗯,记得,挺好吃的。”刘芳说:“你要想吃,咱们回去再烤一回”
刘琰笑了:“那膳房的人不知道会说什么呢。桂圆也得吓着,别说炭火了,就连烛火她都不让我靠近,象是我随时能把自己烫着烧着了。”
可不,刘芳过的也是这样的日子。虽然身边的人这样小心谨慎也会让她觉得烦躁,拘束,可是刘芳她们毕竟不是打从生下来就是公主,就是人上人。她们进宫之前,更多的是做为普通人生活着,也能理解身边宫人、太监们的小心。毕竟身边这些人的生死荣辱全系在她们身上,倘若象刘琰说的,真把手烫了,桂圆她们就可以一起去领罚了。倘若烫的严重一点儿,那就更不好说了。
虽然点心铺这里人极多,但是速度倒是不慢,不多时功夫豆羹就从里头出来了。
刘琰中午明明吃饱了,可是在这铺子门口闻了半天甜香味儿,肚里馋虫早就熬不住了。豆羹把点心递上车,口齿伶俐的说:“这家铺子是老字号了,据说从他爷爷那一辈就是做点心的,当时不过是背个货箱走街串巷的,卖些散糖、散糕。后来攒下点钱盘了门面,到现在这生意已经做了快四十年了。这两样都是他们铺子的招牌,一个是元宝酥,一个是团圆饼,只要来的人都要买呢。”
刘琰笑了:“这名儿起的真喜庆,怪不得这么多人要买呢。”
哪怕没那么好吃,冲着这点心的名字,别人也愿意提个一斤半斤的回去。又是元宝,又是团圆的,都是吉利眼下大过年的,大家既要团圆,又盼来年发财,可不要买这两样吗。
“还有他们铺子今年新做的点心,这是如意鸳鸯糕,这个是满地金”
他这么一说,连刘芳都笑出声来。
这铺子真是会起名啊。
又是如意,又是鸳鸯,连满地金都出来了。
她把那个满地金拿出来看,其实也就是酥饼,薄薄,烘成淡黄色,上面洒着芝麻粒,倒是粒粒金黄,所谓的满地金大概就是由此而来。
刘芳咬了一口,这满地金满口芝麻香,味道倒是不错不过跟宫里的芝麻饼相比,也差不了多少。大概为了能吃着更香,这做饼时用了不少芝麻油。芝麻油平时又被人叫香油,是够香的,平常人家可能吃着好,刘芳吃着觉得微微有点腻。
刘琰倒是拿起了那如意鸳鸯糕。
糕倒是做成如意的样子,鸳鸯在哪儿实在没有看出来。
豆羹尽心尽力的又去跟人问了,回来说:“公主看这糕,红红绿绿的,不是有人常说红男绿女吗那鸳鸯不也是红红绿绿的吗这颜色多喜庆,多喜利啊。”
原来是这么个鸳鸯。
“走,咱们再到前头逛逛。”
前头还有布庄,人也不少。有钱没钱,裁身衣裳过年。这一条街一直朝里走,就没见哪家生意不好的。
第一百四十二章 过年
冯尚宫早起一推门,就被冻得打个了寒战。
杜鹃赶紧拿了厚袄递了过来:“姑姑快披上,这两天可冷呢。”
“是啊,也该冷了。”
毕竟没有几天就要过年了。
看来公主这个年,也要在幽禁中度过了。
杜鹃替她提了热水来:“姑姑先梳洗,奴婢还有活计要做,回来姑姑洗好脸水盆就放在这儿,奴婢会来收拾的。”
“不打紧,你有事就去做,难道我老得连盆水都端不动了”
换做以前那些会讨巧的宫人,肯定会借这个机会好好在冯尚宫面前表一表孝心,杜鹃一来小,二来没那么灵巧,冯尚宫这么一说,她就应了一声出去了。
铜盆里水已经兑好了,伸手一试感觉微微烫手。
这几天麓景轩的供给和前些日子又有不同。
前些日子那用度真是捉襟见肘,连炭都得算着用。取暖就算能一省再省,大不了多穿些,穿厚些,缩在屋子里尽量少出去,可早晚洗漱总不能用凉水,白日里喝的茶水也不能省了去。冯尚宫年轻时候也做过一阵子管理帐目的工作,可好多年不用为钱财用度发愁了,这会儿逼的不得不重新捡起旧日里学过的本事,筹划着这些柴、炭、蜡、纸的数目,每日取用多少才能支撑过这一个月。
数目小,算起来不难。
可日子过起来是真难。
冯尚宫是捱过苦的,还觉得眼下日子拮据困顿,五公主就不必说了。
那天有人不露姓名给麓景轩送了些吃穿的东西过来,冯尚宫心里既狐疑,又感激。
平时净会锦上添花那不算好,能在此时雪中送炭才是真好。
可她怎么想,都想不大明白。
一会儿觉得人人都象是暗自送东西的人,一会儿又觉得全都不象。
主要是自家这位公主太不会做人,平时只顾自己高兴,从不替他人着想,这么些年过来,竟然没有一个真正交好知心的人。
送来的那袄子公主已经穿上了,还挺合身,又轻又暖和,在屋里写字抄宫规的时候也不象以前一样总是容易手脚冰凉了。送来的点心五公主倒没吃多少,还让冯尚宫给其他人也都分一分。
从那天起,冯尚宫发现日子似乎好过了些。
起码膳房送来的饭食不是缺油少盐,半温不热的了。就拿昨天来说,早上送来的热粥,里面居然还有几颗莲子
莲子啊。
以前看不上的东西,现在居然见了莲子如此动容。
虽然并不算多,但是放了莲子的米粥,熬的黏稠稠的,一揭开钵盖尽是糯糯的米香,比前些日子那清汤寡水,还要在茶炉上重温的稀粥,那简直是天上地下,根本不能比。
午膳也比以前要强,一道红焖羊肉,羊肉焖得酥烂,调味的腐乳与酱汁恰好解了膻腻。另一道素的是清炒绿豆芽儿。冬日里人反倒更想吃点儿素的,清口去火,这绿豆芽可比那老豆腐、萝卜条儿,白菜帮子要可口多了。就连白饭也是规规矩矩,蒸的软硬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