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精灵崛起 分节阅读 287(1 / 2)
d大潘的死,催垮了他三叔三婶的生活。没过多久,年岁已高的三叔就在痛失独子的打击下撒手人寰了,打那以后,三婶也变得郁郁寡言,不再是曾经那个经常到锦叶集行医,因浅浅学习过武僧的真气治疗之道,治愈过许多熊猫人的疑难杂症而名满十里八乡的医生了。
老李的爸妈死的早,他是三叔三婶带大的。三叔三婶的悲痛,他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为了求来大潘这个儿子,三叔三婶去过白虎寺,去过朱鹤寺,去过青龙寺,甚至还随武僧朝圣队伍以身犯险,去过远处恐惧废土深处的砮皂寺终于才在垂暮之年生下了大潘。
大潘比老李的女儿萌萌还要小上两岁,是个乐观的小伙子,活泼好动,喜好冒险,七岁的时候甚至瞒着爸妈,跟着返程的土地精商队跑到了昆莱山,可把老两口都急坏了。最后还是老李和隔壁的农户把他找回来的
在大潘出生、成年以前,他一直替大潘承担着供养三叔三婶的责任,因为老李对抚养自己长大的三叔三婶的感情,甚至比早已亡故的亲生父母还要深。
在辈分上,大潘虽然是老李的堂弟,可实际上老李是把他当成半个儿子看待的。对三叔三婶养育之恩的报答,也多半化为对后辈人的喜爱,转移到了大潘这个顽皮的小子身上
老李太喜欢大潘了,尤其喜欢他的冒险精神。因为老李自己也曾经是个喜好冒险的人,更梦想能成为一名武僧。可惜除了厨艺,老李并没有其他天赋,后来成了家,生了孩子,也就变得和附近大多数熊猫人一样,一年到头也不离家几次,最远也不过去一天路程意外的锦叶集赶集
大潘的死,不仅是三婶永远的痛,也剜下了老李的一块心头肉。
萌萌不喜欢进厨房,他本来准备把自己的厨艺、自己的拿手好菜都传给大潘这个孩子。因为这孩子好吃
想到这里,老李发现自己的目光,正停留在那张竹桌后的椅子上,不由幽幽叹了口气。那里是大潘的位子,这小子从小到大一直是在自己家吃饭的,没别的原因,三叔三婶做饭不好吃。
在老李的眼中,那个身子骨壮实,脸上总洋溢着开朗笑容的年轻小子,仿佛就坐在那把椅子上,朝自己说老哥,我要吃糖醋鲤鱼
要是
要是那小子还活着该多好啊。
即便他知道把大潘的死归咎于影踪派是不对的,更不该对业已亡故的万荣大师不敬,但也很难不对影踪派、不对黑衣卫不满。他们为什么要把一个刚刚展开学习的年轻人带到恐惧废土,执行这样的任务啊
按照熊猫人习俗,家人需要迎回死者的尸骨,而后装殓入土。大潘的尸骨带不回来,恐惧废土变得危险重重,也根本进不去,只好以生前在影踪派使用过的遗物立个衣冠冢。
三婶腿脚不便,既没办法,也不想去残阳关那个伤心的地方,哪怕是去迎回儿子的遗物。老李本该去的,可他一想到自己的去处,是大潘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的最后痕迹,把遗物交给自己的,也将是和他一同受训的武僧,心里就说不出的抵触。
最后是四姑带着萌萌,去把大潘曾经使用过的拳套和武僧受训服迎了回来,埋在了金溪村南边,金溪岸边的祖坟里
老李不想去残阳关。
更不想看到那些黑衣卫。哪怕他心知肚明,那些为保家卫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好小伙子,根本就和大潘的死无关,但就是没由来地抵触那个地方。
可老李也知道,孩他妈说的没错,除了那些精通真气治疗之道的武僧,没人能救得了这个外族人。至少锦叶集的赤脚医生不行,自己的三婶也不行。
他没法眼睁睁看着这么一个人死在自己眼前。
半个月路程外的残阳关,是最有可能救下这个外族人性命的地方了。
“对不起,我不该这么说的。”见老李陷入沉默,妻子知道自己触碰到了老李心里最深的伤痕,用手扶住了他的手臂。
老李看了眼昏迷中的安格玛,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摇头道:“哪有,你说的对,只有那些武僧能救他的命。我准备准备,明天一早就带着他过去对了,别跟三婶说这事,就说我到木林村给婚宴掌勺去了。”
老李话音一落,屋子里静了下来。
第426章425残阳关
残阳关
村民们都知道那里是影踪派黑衣卫的驻地,那里有很多修行真气之道,懂得利用真气治疗他人伤病的武僧,一定能救下这个外族人。
可那里同样也是老李心里的阴影,听到他这么说,忍不住劝解道:“老李,算了吧,咱这离残阳关有半个月的路程,你怎么把他带过去难不成要背着他”
有人搭腔:“是啊,你看他这样子,肯定受不了半个月的颠簸。万一路上伤势恶化就麻烦了。依我说,等三婶回来,让三婶好好给他看看,治不好咱们再想办法,没准能在锦叶集找到一位过路的武僧呢。”
老李看向了床上的白皮人,安格玛全身上下没一块好地方,全都被电得焦糊一片。刚刚上药的时候,那些半连在嫩肉上的皮肤成片成片的掉,细细碎碎地堆在床边。嫩绿色的清凉药膏下,淌着浑浊血水的鲜肉若隐若现,直叫人不忍直视。
老李缓慢而坚定地摇了摇头,“既然让我赶上了,那我就不能眼睁睁看着他死。锦叶集一年都不见得来一回武僧,机会太渺茫了,这事等不得。”
村民们闻言都叹了口气,老李不仅是个远近闻名的好厨子,周边村镇每逢娶儿媳妇嫁女儿这等需要宴请宾朋的喜事,他总会受邀去掌勺。大潘死之前,他还一直是锦叶集最大的客栈的大厨师,可同时,老李也是一个执拗性子热心肠,谁家有事他都会帮忙。村民们都知道自己没法说服老李改变主意,也没法看着老李自己一个人为这个外族人忙前忙后,纷纷无奈,转而开始帮老李出谋划策。
“你什么时候走”
“明天天一亮我就出发。”
“用我家推车吧,这白皮人身子骨小,应该刚好装进去,总好过你背着他走半个月。我今晚上回去就把胡萝卜都腾下来”
“我那还有两床褥子,铺上去好歹能软乎点”
村民们你一嘴我一嘴,出推车的出推车,出褥子的出褥子,还有人这就要回去给老李准备旅途的干粮。一个长相憨厚的村民更是提议和老李一起去,不过最后被老李拒绝了。
这是一条鲜活的生命,生性善良的熊猫人村民们,同样没法看着他走向死亡却什么都不做。
眼见事情就要敲定,老李的四姑突然站了出来,“推车哪行你们想把他颠死在半路”
讨论声渐渐平息,这下村民们都犯了难。是啊,木头轮子的推车运运菜还行,运人非得把人颠死不可。
此时一个尖利的嗓音响了起来,“我正好也要去残阳关,可以把他放在我的牦牛上”
说话的是土地经表弟牦牛毡。
老李眼现喜色,可紧接着就想到,牦牛毡的牦牛上面装满了从他们手里买来的作物口粮,哪还有别的地方似乎是察觉到了他的想法,牦牛毡满不在意地摆手道:“把菜都卸下来,等我回来再到金溪村装上不就好了”
看着这个已经和自己认识了几十年的小个子朋友,老李感慨道:“牦牛毡,谢谢你。”
“别谢啦,请我吃几顿糖醋鲤鱼就好快来帮我卸菜,而且背囊也得改改,要不然他肯定躺不上去”
说着土地精就离开了房屋。
在牦牛毡的帮助下,最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村民们有力的出力,有物的出物,连夜卸掉大牦牛背上的货物,用木板拼出了一张可供安格玛躺卧的小床,牢牢捆在了牦牛背上,又往另一头的背囊里塞了许多面饼和肉干,还把烧伤药都带上了
一夜无话。
第二天清晨,村民们把安格玛抬到了牦牛背上。老李嘱咐大家谁也别告诉自己三婶去残阳关帮外族人求医的事情,演戏演全套,还把厨具、调味佐料都带在了身上,在妻女村民的送行下,跨上了牦牛毡的那头牦牛,和土地精商队一起前往了残阳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