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 >战国大司马 > 战国大司马 分节阅读 501

战国大司马 分节阅读 50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平赋税的理念。

这里所说的公平赋税,其实主要针对的就是赵国的贵族阶级鉴于当年赵主父胡服骑射改革的不完善,赵国只在军政上实施了改革,但国内的旧贵族势力,依旧享有着特权,且贵族们对此已习以为常。

比如赵王何的亲弟弟平原君赵胜,他的家人就认为他们享受这份特权,可以不遵守国家颁布的法令,不需要缴纳税收。

这即是不公平的赋税,贵族所享受的特权,既损害了赵国的利益,也损害了法令的威信。

当然,平原君赵胜并非是不明事理的人,在经过赵奢的剖析后,作为赵王何的弟弟,赵胜立刻意识到了自己犯下了错误,但赵国享受这种特权的贵族,就仅仅只有平原君赵胜么

当然不是

而赵奢返回赵国想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推行公平的赋税,迫使国内那些以往不遵纪守法的贵族必须遵守法令,如此一来,国库就能更加充盈,国家也能有更多的钱粮拿去养活军队,这便是赵奢对赵王何提出的强国之策。

对于赵奢的这个观点,赵王何深以为然,他当然知道他父王赵主父当年的胡服骑射改革其实并不完善,但考虑到做成这件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办到,因此他虽接受了赵奢的主张,但并未大刀阔斧地施行改革,免得引起国内旧贵族势力的反弹。

终归,赵何并非他父王赵雍,相比较赵主父的魄力,赵王何更加谨慎。

简而言之,正是因为赵奢的这项主张,赵王何对赵奢已愈发看重,是故今日叫肥幼请来赵奢,想听听后者的意见。

而值得一提的是,在召见赵奢时,赵王何的第一句询问,便将赵奢吓了一跳:“卿可有把握抵御蒙卿”

“蒙卿蒙仲”赵奢一时间没能明白。

见此,赵王何便将蒙仲与肥幼的对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赵奢,赵奢听罢后这才恍然大悟。

只见他恍然说道:“想要破解郾侯的策略,唯有与秦国保持共进共退,使赵秦两国勿生间隙;但,倘若协助秦国,又恐遭到魏国报复,是故君上才问在下,可有把握抵御郾侯”

在暗暗称赞赵王何眼光敏锐之余,赵奢苦笑着说道:“赵奢仅中人之资,对上旁人还有几分自信,但倘若对手是令秦国都感到忌惮的郾侯,臣怕是”

说到这里,他好似忽然想到了什么,正色说道:“虽说臣并无把握,但臣推举一人,此人足以抵抗蒙仲。”

“何人”

“便是我赵国前檀卫军司马,庞煖”赵奢正色说道:“蒙仲、庞煖,当年乃是赵主父身边最器重的爱将,蒙仲用兵奇诡,令人防不胜防;而庞煖刚柔并济,无懈可击想来君上曾经应该也听说过,当年的安平君、奉阳君,虽军队人数超过赵章,但却始终无法将其击败,其中原因,就因为当时赵主父命蒙仲、庞煖二人辅佐赵章”

赵王何微微点了点头,旋即问道:“庞煖身在何处”

“相传隐居在楚国。”赵奢拱手说道:“臣也知道楚国地广,想要在楚国找到庞煖,十分不易,但臣可以向大王保证,只要大王能请回庞煖,足以抵挡蒙仲”

“唔。”

赵王何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但微皱的眉头却始终未能舒展。

毕竟,虽然赵奢保证庞煖有能力抗拒蒙仲,但问题是,谁也不知庞煖现如今究竟隐居在楚国何处,即便他立刻派出人手,也未必能在短时间内找到庞煖,更别说还要说服庞煖继续为赵国效力庞煖愿意效忠赵主父,可未必愿意效忠他赵何。

好在蒙仲决定宽待赵国,在赵秦两国生隙前,他赵国还有一些时日。

九月初,在赵国邯郸足足逗留了将近两个月的蒙仲,终究告辞赵王何、肥幼、赵贲等赵国的君臣,返回了魏国。

此时,魏王遫、韩王咎、宋王武这三位君王,已在宋国的陶邑会面,且在联合建军这件事上达成了一致。

在经过彼此的协商后,魏、宋、韩三国将在数年内联合组建一支人数为二十万的联合军,魏国出军卒十万,宋、韩三国皆出士卒五万。

其中,魏国出军马、韩国负责弓弩、宋国负责建造战车,三国将合力打造一支最强大的联合军,交予兼任三国大司马的蒙仲统率。

日后,这支军队将以魏、宋、韩三国的利益为根本,负责讨伐任何胆敢侵犯三国利益的敌对势力。

而在此基础上,魏、宋、韩三国签署了百年结盟协定,承诺在长达百年之内的时间内,魏、宋、韩三国相互扶持、相互协助,共进共退。

不得不说,虽然宋国的体量比不上赵国,但魏宋韩三国的百年同盟,仍然在中原掀起了一股不亚于当初三晋联盟的声势,唬地秦国频繁与赵国、楚国会晤,希望尽快达成战略同盟,以对抗魏宋韩三国同盟。

刨除无暇他顾的燕国,以及鲁国、费国、卫国等存在感薄弱的小国,整个中原已呈现两极格局。

论实力,秦赵楚一极自然要稳胜魏宋韩一极,可论团结,前者则远不如后者。

当然,究竟这场抗衡最终谁胜谁负,那还得打过才知道结局。

魏王遫九年下半年,就在蒙仲前后出使韩国与赵国的期间,秦国国相穰侯魏冉经韩国返回秦国。

回到秦国后,魏冉便加促了吞并义渠国的行动。

蒙仲知道,待秦国彻底吞并义渠国,彻底消灭掉这股威胁秦国的内患后,秦国必然将再次掀起战争,携赵、楚两国,对魏宋韩三国发动围攻。

而这场战争,或许就能决出当今中原的霸主。

第450章 诸国纷争一

魏王遫十一年,秦国已堪堪吞并义渠,秦王稷遂与楚王熊横再次相会于穰,随后又于中阳再次约见赵王何,协商出兵讨伐魏宋韩三国同盟的大计。

得知此事后,屈原联合昭雎、庄辛,极力抵抗,但最终仍斗不过把持国政的令尹子兰,在子兰的劝说下,楚王熊横再次站在了秦国这边。

魏王遫十二年,秦国几次与韩国商量函谷关的归属却不能得,遂派上将白起,携王龁、胡阳、嬴摎等将领兵出阴晋,攻伐韩国占据函谷关,理由是函谷关乃秦国颜面,不可假手于人。

秦将白起知道他一旦进攻韩国,蒙仲立刻就会带兵来援,因此在这场战争中,白起下令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夺回函谷关毕竟函谷关乃出兵韩国的两条兵路之一,函谷关被韩国所占,秦国在攻打韩国的这件事上,等于是废了一条手臂,因此函谷关必须收回。

在白起的严令下,秦军付出了很大代价,终于将函谷关攻破,韩军退守宜阳。

果不其然,蒙仲此时正于颍阳、颍阴一带操练二十万三国联军,问讯立刻提兵十万前往韩国宜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