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 >战国大司马 > 战国大司马 分节阅读 432

战国大司马 分节阅读 43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当晚,约戌时前后,暴鸢的两名近卫驾驭战车赶到了道中魏营,在求见蒙仲之后,将抄录的战报交给了蒙仲手中:“郾城君,今日齐军的主将田触派送来战报,大司马抄录了一封,派我二人给您送来。”

“哦”

蒙仲闻言很是惊讶,问道:“齐燕两军终于与秦军交锋了”

说罢,他摊开战报粗略扫了几眼,发现果然是一封与秦军交战的战报,心中大悦。

他唤来了帐外的近卫,吩咐道:“乐输,你带两位下去稍作歇息,弄些酒菜与他们。”

“喏”

“多谢郾城君”暴鸢派来的两名近卫闻言大喜,在道谢后,躬身而退。

此时,蒙仲这才重新摊开那份战报,仔细观阅。

可看着看着,他脸上的笑容却徐徐收起,取而代之则是一副狐疑之色。

只见他将这份战报摆在面前的矮桌上,手指轻轻叩击着桌面,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两日前,也就是六月二十八日过了整整半个月,这次才是首战么”

他口中喃喃自语。

这份战报,怎么说呢,字里行间所描绘的其实也并无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但蒙仲总感觉哪里有点不对。

先说田触与乐毅在那几座群山上安营扎寨这件事吧。

十万齐燕联军

这个规模足以惊动白起,足以让白起立刻从函谷关前往门水秦营了吧

而白起那个家伙,为了胜利从来是不择手段,按蒙仲对他的了解,白起多半会派人放火焚烧那几座山丘,逼迫齐燕联军退回群山的东侧哪怕这个举措并不能使齐燕联军受到如何严重的损失,但也足以拖延齐燕联军立营的时间。

以白起为了胜利无所不用其极的性格,他一定会放火的。

但白起没有。

近几日十有八九就在门水秦营的白起,并没有放火烧山,以至于田触在这份战报中所说,他已初步建立了营寨。

其次,这份战报中所描述的,发生于六月二十八日的那场交锋,也发生地极其诡异。

过程与结果没什么问题,但动机呢

田触作为田章栽培的将领,在明明知晓秦军厉害的情况下,不用计策、不用偷袭,就这么直接攻过去了

而更诡异的是,与其交战的秦军也不知在想什么。

从秦军起初不加大力度骚扰齐燕两军这件事来看,当地的秦军应该是偏向于防守,不敢贸然迎击;可当六月二十八日齐燕联军对门水秦营发动攻势时,当地的秦军又立刻改变了应敌的方式,主动出击抵抗齐燕联军,而不是利用营寨来防守,一下子就从防守向变得进攻欲十足。

这实在是很违和。

就仿佛,齐燕联军纯粹是为了打而打,根本没什么经得起推敲的理由;而秦军,前前后后的应对简直就像不同的两支军队。

还有白起

这厮在听说十万齐燕联军前往门水秦营后,绝对会从函谷关这边赶往门水秦营,可是从田触这份战报中,蒙仲根本看不出白起在门水秦营那边有什么作为。

虽说蒙仲很看好乐毅,但考虑到乐毅此前从未有过与白起交手的经验,不至于一上来就让白起无从下手,什么尝试都不做吧

不太对劲。

瞥了一眼桌上的那份战报,蒙仲深深皱起了眉头。

此刻的他,心中有一个不好的猜测,但他不敢肯定,他需要田触接下来几份战报去验证他的猜测。

思索了半晌后,他挥笔写了一封书信。

在这份信中,他先是称赞了田触与乐毅首战的战果,其次便是勉励二人,且催促二人继续对门水秦营施压,为他创造机会。

“来人,立刻将这份书信送往齐燕两军的主营,交予田触。”

“喏”

进入帐篷的近卫接过书信,躬身而退。

究竟是怎样,过几日就清楚了

看着摇曳的帐幕,蒙仲暗自想道。

第389章 相互算计三

次日晌午,就当田触与乐毅在营中的将军帐篷商量接下来该在几日后再与秦军合作演一场戏时,忽然听到一名齐军士卒在帐外禀报:“触子,有郾城君的人来到了我军营寨,希望见您一面。”

听到这话,田触没来由地面色一阵微变,毕竟在联军当中,他最忌惮的就是那位曾多次在战场上击败过他的郾城君。

“难道他看出了什么”他惊疑不定地小声询问乐毅。

不得不说,事实上乐毅心中也有些吃惊,但终归他要比田触冷静地多,在思考了一下后,他摇摇头说道:“我觉得不会。倘若他果真看穿了什么,那么他必然会亲自前来质问你我,而不是仅仅只派身边人触子,冷静一些,莫要自露破绽。”

“嗯嗯,你说得对。”

田触点点头,在深吸几口气稳定了一下情绪后,这才吩咐帐外的士卒道:“有请。”

片刻后,便有齐卒领着两名目测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来到了帐内,只见这二人在见到田触与乐毅后,恭恭敬敬地抱拳行礼,口中说道:“触子,乐大司马,在下乐输、向奏,乃郾城君身边近卫,此番奉郾城君之命送一封书信而来。”

说着,名为乐输的男子便从怀中取出一小卷竹简,恭敬地双手递给田触。

田触起身接过竹简,旋即问道:“两位,郾城君还有别的吩咐么”

乐输与向奏对视一眼,旋即不约而同地摇摇头说道:“并没有。”

见此,田触心中稍安,当即唤来帐外的近卫笑着吩咐道:“你带这两位下去歇息一番,取些酒菜与他们充饥,切记不得怠慢。”

他当然知道前来送信的这两人乃是蒙邑子弟,自然不会怠慢。

“多谢触子那,我二人就先告辞了。”

在谢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