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 >战国大司马 > 战国大司马 分节阅读 382

战国大司马 分节阅读 38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事情的利害,就不难因此推测出诸国的反应,然而,这并不是什么值得称赞的事,相反,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在这道亏之世,人人趋利而为”

不得不说,庄子其实很厌恶诸国之间的战争,以及尔虞我诈,曾几何时似这些事,他听都不想听,更别说与人讨论天下的局势。

只可惜,他的弟子们如今已走入那充斥尔虞我诈的俗世,在这种情况下,纵使庄子再清静无为,也忍不住想要提点弟子们几句,尽可能地帮助他们看清楚天下的走势,免得弟子们因为被大势抛下而遭遇不测。

他道家历来就有顺天而行的训诫,其中这个“天”,当然不只是单纯的天空,亦或是人臆想出来的神明,而是万事万物间恒定的演变规律。

而世俗的天下大势,用道家的话说亦属于天道运作的范畴,是故,只要能让弟子们看清楚天下的大势,那么他的弟子们自然就能顺天而行,不至于成为天道的对立面。

看着眼前的弟子一脸严肃地倾听地自己的教导,庄子亦是忍不住暗暗叹了口气。

终究,他还是一介凡人,达不到真正的逍遥境界,因为他始终还是放不下对诸弟子的担心。

就这样,蒙仲在庄子居住了整整两日。

在这两日里,蒙仲时常搀着老师庄子在居所的附近散步,时而听庄子讲述道经,时而听庄子评论天下各国以及诸国之间的走势。

而对此蒙仲也是暗暗称奇,别看他老师庄子年纪大了,腿脚也不好,哪怕平日里出门散步也不会走出五里之地,可是这位老师对当今天下诸国的看法,却往往都是一针见血。

比如,庄子告诫蒙仲,告诫他应该想办法让魏国与赵国化解曾经的恩怨,秦国是靠不住的,唯有魏国与赵国、韩国联合起来,才能挡住齐国与秦国。

而介时,宋国也能因为三晋的联合,而避免被齐国吞并。

对此,蒙仲皱眉说道:“可是,赵国如今被奉阳君李兑把持,李兑亲善齐国,未必会与魏国联合”

听到这话,庄子淡淡说道:“李兑把持赵国,注定不能维持多久,首先,秦人不会让李兑继续把持赵国,其次,李兑这次兵败于陶邑,声望大减,老夫不难推测赵国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赵王如果着急的话,多半会趁此机会重新夺回权势,但如你所言,赵王是一个城府极深之人,那么,他多半不会在这个时候罢免李兑,相反,他还会继续让李兑担任国相,只不过,李兑很难再像以往那般把持赵国了,势必得归还一些权力给赵王。同时,为了弥补这次战败带来的影响,也是为了报复秦国,李兑说不定会号召诸国讨伐秦国,介时宋国的态度,魏国的态度,或许就将决定秦国对魏宋两国的态度”

“”

蒙仲点点头,若有所思。

两日后,即六月二十二日,蒙仲告别了老师庄子,与蒙虎、华虎二人率领三千方城骑兵,重新踏上前往彭城的旅途。

期间,有一个疑问始终困扰着他。

秦齐两国,当真会联合起来么

不得不说,倘若这个猜测变成事实,这对于其余诸国而言,都将是一件非常不利的事。

尤其是对于魏宋二国。

一旦秦齐联盟,魏宋两国就会成为秦齐两国对彼此妥协、退让的牺牲物。

第348章 驰援郯城

正如蒙仲此前所判断的,由于骑兵的赶路速度远比步卒快的多,以至于他哪怕在蒙邑稍住了两日,可最终还是赶在司马错、乐进等人率领的大军面前抵达了彭城。

为了避免发生不必要的麻烦,在抵达彭城后,蒙仲叫蒙虎与华虎二人带着三千方城骑兵在城外驻扎,而他则立刻进入城内,拜见他的义兄惠盎。

可没想到他义兄府上的门人却说,惠盎近段时间并不在彭城,而是在郯城那边。

这就麻烦了,毕竟他麾下三千方城骑兵驻扎在城外,他好歹得跟彭城这边说一声,免得发生什么误会。

更别说他麾下的骑兵们也需要补充一些干粮。

本来这些事与义兄惠盎说一声,惠盎自会吩咐彭城的官员,可眼下该怎么办

蒙仲在彭城这边,可就认识他义兄惠盎。

“”

思忖了一下,蒙仲的目光便投向了王宫。

是的,还有一位可以做到他义兄惠盎能做到的一切,并且,权力比惠盎还要大。

那便是他宋国的君主,宋王偃。

想了想,蒙仲只好来到了王宫,对守在宫门处的卫士说道:“我乃惠相之弟蒙仲,有要事请见宋王,恳请卫士代为通报。”

听到这一番话,宫门外的卫士们面面相觑,不敢违抗,当即入宫将此事禀告宋王偃。

而与此同时,宋王偃正在宫殿内的校场光着膀子练剑。

别看宋王偃如今年近六旬,头发胡须皆已陆续变得花白,可因为他长期锻炼武艺,他的体魄依旧健朗,此刻挥舞起宝剑来亦是劲道十足,呼呼作响。

由此可见,宋王偃当初还未夺取他兄长君位、还在担任宋国大司马的时候,必然也是一位猛将,怕不会逊色于戴不胜。

这边宋王偃正挥舞着利剑,他眼角余光便瞥见一名宫卫匆匆走入,与伺候在一旁的侍者附耳说了几句。

旋即,便有一名侍官走上前来,小心翼翼地说道:“大王,宫门外有一人自称是惠相之弟蒙仲,求见大王。”

听到这话,宋王偃手中的动作一顿,脸上亦露出几许意外之色。

轻笑一声,他随口说道:“那小子前来请见寡人,这倒是少见叫他进来吧。”

“喏”

在得到宋王偃的允许后,便有一名侍官亲自前往宫门处,将等候在那里的蒙仲请到了这边。

待远远瞧见跟在这名侍官身后的蒙仲,宋王偃亦收了架势,拄着利剑站在那里,任由两名宫内的宫女替他擦拭着背上的汗。

不得不说,就这气势,宋王偃着实不逊色赵主父几分至少在蒙仲迄今为止所见过的各国君主当中,论气势之盛,当属赵主父与宋王偃。

除此以外,无论是燕王职、赵王何、魏王遫、韩王咎,都不及这两位。

“大王,惠相之弟蒙仲来了。”

在那名侍官向宋王偃复命之后,蒙仲亦走上前几步,拱手拜道:“蒙仲,拜见宋王。”

宋王偃点点头,继而仔细打量着眼前的蒙仲。

他还记得,当年他第一次见到这小子时,这小子年仅十四岁,看起来还颇为瘦弱,一晃眼六年过去了,这小子已经长得越来越高大,成就也是越来越叫人咋舌。

忽然,宋王偃注意到腰间挂在腰间的那柄利剑,嘴角扬起几许莫名的笑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