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大司马 分节阅读 329(1 / 2)
d魏国方言的魏卒经过,那些降卒反而不敢造次。
但问题就来了,现如今他麾下魏军,有七成都是楚人出身,万一这帮人被那些降兵说得大怒,一怒之下发生了杀俘的事,这对于他方城魏军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
“拜托先生了。”他拱手说道。
屈原微微一笑,独自走向那些楚国降兵。
片刻之后,远处便传来了屈原劝说那些降兵的声音。
“在下,乃是丹阳的屈平”
“今日之战,错不在方城,亦不在诸位方城魏军有我楚人不假,但他们并未时叛国的贼子,当日秦国出兵攻打我楚国汉水以北诸县,楚郢不救,全赖方城令仗义出面,率领魏军挡住秦军,使汉水以北诸县十几万楚民得以迁移叶邑,在此安居秦国,才是我楚国的威胁,奈何大王听信谗言,竟结好旧日仇敌秦国,进攻魏韩两国”
“今,方城令宅心仁厚,不欲加害诸位,本欲放归诸位,又唯恐诸位无他处可去,最终仍回到楚军,是故,暂时扣留诸位你等不必感到惊慌,方城令已承诺,待这场仗结束之后,便将各位放归楚国。在下知道,许多人怕是对此有所猜疑,但屈原可以在此保证,方城令乃是言出必践的君子”
不得不说,对于屈原的到来,别说方城魏军中那些楚人感到非常惊讶,那些楚军的降兵们更是难以置信。
这不,在屈原刚刚介绍了自己的时候,那些楚军降兵便窃窃私语起来。
前楚国左徒、三闾大夫屈原,此人为何竟在魏人的城塞中
不过屈原并没有解释自己的出现在这里的原因,他只是告诉诸楚军降卒,只要他们安分守己,待这场仗结束之后,作为方城令的蒙仲便会将他们放回楚国。
至于帮助魏人建造阳关,则纯粹只是作为得到食物的回报魏军也没有理由白白养着他们不是
其实同样的话,蒙仲早已派人告诉过这些降卒,但效果说实话并不好,但同样的话出自屈原的口中,那些楚军降兵却信服了,不得不说,这就是名声与信誉所造成的区别。
至于那些楚军降兵,蒙仲此番恳请屈原出面,可不仅仅只是准备将这些用作劳力那么简单,他还准备日后用这些楚国降兵,去瓦解昭雎麾下数万楚军的斗志,甚至是离间秦楚两军的关系。
只要想办法挑拨楚军对秦军产生了敌意,所谓的秦楚联军,也不过是秦军的独角罢了。
而在此之前,似乎有必要设法与昭雎取得联系,看看此人到底是什么想法
看着远处那些正被屈原所安抚的降卒,蒙仲心下若有所思。
第310章 弩阵守关
屈原亲自出面,效果果然不一般,仅两日工夫,那些楚军降兵就变得服服帖帖,哪怕看守他们的魏卒稍有松懈,也没有人趁机逃跑,老老实实地帮忙建造夯土城墙,以换取一日两餐的食物。
以至于乐进私底下与蒙遂开玩笑,说只要再过几日,或许他就能率领这些降卒去跟秦军厮杀。
这话虽然夸张,但已足以表明那些楚军降兵的现状。
而在此期间,蒙仲亦与屈原谈论了有关于昭雎的事,然而屈原却表示,蒙仲眼下设法去见昭雎,怕是不会有什么效果。
当时屈原对蒙仲说道:“在下很了解昭雎,他看人看物都很准,但心志不坚,纵使方城令此刻想方设法与他取得联系,他也不会回应,更别说背着秦人私下与方城令见面倘若用方城令对臣的理解来定义,昭雎一半是王之臣”
“还有一半呢”蒙仲问道。
只见屈原无奈地笑了下,既无褒奖、亦无轻蔑,只是纯粹地无奈一笑:“还有一半,则是昭氏的家主。”
说着这话时,屈原不禁回想起当年他因为主持变法改革而遭到举国旧贵族的抵制时,昭雎作为他妻子的族兄,平日里的好友,当时亦不曾伸手相助,与他一同跟子兰等人抗衡。
虽然就算有昭雎相助,他们当时也斗不过以子兰为首的旧贵族势力,但不可否认,昭雎的做法还是让屈原感觉稍稍有些失望。
其实严格来说,昭雎并没有做错,站在他的立场,他首先要确保昭氏一族的利益,这一点屈原也能理解,所以才说是稍稍的失望。
从这一点上来说,昭雎不如庄辛。
见屈原忽然沉默不语,脸上露出追忆之色且神色暗淡,蒙仲心知这位屈大夫肯定是想到了什么不好的回忆,遂识趣地没有追问,而是岔开话题道:“那怎样才能让昭雎与在下一见呢”
屈原想了想说道:“倘若是在下前往劝说,昭雎会给在下这个面子”
他的话还未说完,就被蒙仲打断了。
要知道,屈原在叶邑这件事,根本谈不上什么秘密,至少叶邑内的邑民十之八九都知道,倘若其中混有秦军的奸细,那就意味着秦军也已经得悉此事,在这种情况下若屈原径直去见昭雎,难保不会被司马错、白起二人截下。
虽说司马错与白起未必会杀害屈原这样的楚国贤臣,但软禁总是免不了了,甚至于还会暴露昭雎,暴露他蒙仲欲私底下勾结昭雎的意图,这怎么看都不是什么上策。
哪怕是让庄辛传递消息,这都比屈原亲自去见昭雎要强。
想到这里,蒙仲对屈原说道:“在下觉得,还是请庄辛庄大夫代为传递这个消息吧”
不得不说,相比较昭雎,另外一位楚臣庄辛的态度则积极地多,前一阵子时不时地就向方城送来秦军的消息,就连白起与司马错不合之事,也是庄辛写信透露的,这使得蒙仲很担心庄辛会暴露,使他方城失去了一名共同对付秦国的内应,也让屈原失去了一名志同道合的同伴。
好在迄今为止,蒙仲派往楚郢的细作还未送来任何有关庄辛出事的消息。
当日,蒙仲便以庄仲为化名写了书信,至于送信的人选,屈原推荐了一名叫做邓典的叶邑楚人,据他所说,庄辛当初来叶邑时,正是邓典为其带路,因此庄辛自然认得邓典。
“值得信任么”当时蒙仲问屈原道。
屈原笑了笑说道:“那邓典眼下正在向邑丞手下当差,在下多次与其接触,仁厚谦和,值得信任。据说,此人的兄长就在方城令麾下的军队中”
“哦”一听这话,蒙仲疑虑顿消,毕竟方城军内的楚人已经历过与秦人作战的考验,自然值得信赖。
于是他便叫人从叶邑召来那名叫做邓典的楚人,一问之下才知道,邓典的兄长正是他与屈原前几日纵容麾下楚人魏卒对降兵施暴的那名旅帅邓戍。
于是蒙仲很放心地将书信交给了邓典,不过他还是嘱咐后者:“一切小心若遇到楚卒盘查,不必惊慌,这只是一封叫做庄仲的人写给他叔父庄辛的书信,倘若遇到楚卒盘查,你放心让他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