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大司马 分节阅读 288(1 / 2)
d眼下这般局面,在下当如何扭转”
见此,蒙仲笑着说道:“教不敢当,只是屈大夫当局者迷、在下旁观者清而已既然屈大夫说了这话,在下就胡乱说几句。似眼下屈大夫在楚国的情况,无非是楚王不亲近,又遭令尹子兰等人忌讳,既然如此,屈大夫就要想办法打消旧贵族势力对你的抵制,这是其一。”
屈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旋即又问道:“在下被流放江南,不足以使那些奸臣消除警惕么”
“当然”
蒙仲笑着说道:“虽说是奸臣进谗导致,但下令流放屈大夫的,终归是楚王今日楚王可以流放屈大夫,明日就能召回屈大夫。试想,那些希望阻碍屈大夫返回寿郢的奸臣,会不会时时刻刻在楚王面前进谗”
“这受教了。”
屈原恍然大悟地点点头,旋即又问道:“那,请问方城令,在下如何能打消那些奸臣的警惕呢”
只见在向缭的注视下,蒙仲脸上露出了前者所熟悉的笑容:“在下以为,屈大夫应当在叶邑屈就。”
“”
听闻此言,屈原表情古怪地看着蒙仲,半晌摇头说道:“在下不明白,请方城令解惑。”
“这很简单啊。”
蒙仲摊了摊手,说道:“倘若屈大夫在在下这边屈就,就成了魏国这边的官员,纵使楚王亦不能无缘无故将屈大夫召回,似这般,令尹子兰等人也会逐渐减轻对屈大夫的戒心。”
话是没错,可怎么感觉你亦有私心呢
想了想,屈原故意说道:“在下明白了,方城令的意思是,让在下暂投他国,向子兰等人表明不会再回楚国的决定,以待日后可这样的话,在下未必要在方城令这边仕官呀”
果然没有这么好糊弄啊。
向缭长长吐了口气,有些紧张地看着蒙仲。
但蒙仲却很镇定,笑着说道:“屈大夫所言极是,只不过,屈大夫去他处能得到的帮助,未必能有在在下这边得到的多。”
“哦何以见得”屈原笑着问道:“在下如何能断定,方城令一定会帮在下呢”
对此,蒙仲亦不急着解释,反问屈原道:“屈大夫可知,我与我兄弟几人皆是宋人”
屈原愣了愣,在看了一眼向缭后,点点头说道:“已听向邑丞说过。”
“那就好。”蒙仲点点头,旋即又问道:“那么,屈大夫可知,在下远赴魏国究竟是为了什么”
“这个在下还真不知。”
“为了救宋国。”
“救宋国”屈原脸上露出几许不解之色。
“唔。”
蒙仲用酒勺舀了一勺酒,在抿了一口后徐徐说道:“我年幼时,父兄皆死于宋国对外的战事,后来我有幸见到宋王偃,我曾问他,为何要频繁战争,致使我父兄死于战场,宋王偃便回答道:今日我宋国不吞并小国增强实力,明日就会遭大国吞并。”
说着,他看了一眼屈原,沉声又说道:“我宋国并不强,但地处中原腹地,但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我宋国因国内富裕而时时刻刻遭齐国等大国垂涎。我知道,我宋国短时间内难以有对抗齐国的实力,是故当年前往赵国,欲加固赵宋两国的盟约,奈何最终失败此番我兄弟几人投奔魏国,也非是想在魏国封君拜侯,而是为了加固魏宋两国的盟约,倘若有朝一日,我能在魏国出任大司马,待齐国进攻宋国时,我岂非就能影响魏王,使魏国出面帮衬宋国屈大夫的处境与在下相似,在下感同身受,是故在下会尽力帮助屈大夫,而其他人,则未必。”
“原来如此。”屈原被蒙仲的解释说服了,同时亦对蒙仲几人多了几分敬重。
而此时,蒙仲则趁机劝说屈原道:“既然在下可以为救宋国而暂投魏国,屈大夫为何不试试这个办法呢相比较被流放于江南,无利益于楚国,为何不暂投叶邑只要他日在下于魏国取得高位,借魏国之势,遣屈大夫以使者的身份前往楚国,纵使楚王、令尹不亲近屈大夫,却依然要对屈大夫以礼相待介时,屈大夫在楚国,不就说得上话了么”
这一番于情于理的话,说得屈原哑口无言。
仔细想想,蒙仲说的确实很有道理,并且,蒙仲也解释了日后会尽力帮他的原因即感同身受。
不得不说,屈原实在想不出推辞的理由。
高明
向缭暂时给蒙仲使了个眼色。
虽然他也看得出,屈原还在犹豫,但不可否认,这位屈大夫已经有所动摇了,只要再加一把火,未必没有机会拐到他叶邑不,应该说,这事已经十拿九稳了。
蒙仲当然能注意到向缭给他的眼色,不过他没有回应,继续劝说屈原道:“屈大夫想要救楚国,但未必要留在楚国,古人云,穷则思变,变则通,而现如今,屈大夫在楚国,在下以为已经走到了尽头,楚王不肯重用,庙堂又有许多奸臣时时刻刻在楚王面前进谗,妨碍屈大夫回归庙堂,在下以为,屈大夫此时就要设法变通,不变则亡,变则通达,既然楚国这条路已步入死路,何不再试试别的路何必要在死路上以头撞壁,撞得头破血流”
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屈原,见后者面露沉思之色,并未当即反驳,他顺势又说道:“我叶邑今吸收了诸多楚民,正缺一位众人信赖的官员治理,倘若屈大夫肯在我叶邑屈就,无论是于叶邑而言,也是于那些楚民而言,都是莫大的幸事,这岂非胜过屈大夫流放至江南”
“这”
沉默良久,屈原犹豫说道:“请容在下考虑一番。”
“无妨。”
蒙仲笑着说道:“屈大夫仔细考虑便是。”
筵席后,待屈原暂时前往县府内的房屋安歇后,向缭笑着对蒙仲说道:“不愧是阿仲我怎么就想不到这个办法呢”
蒙仲轻笑着说道:“多看书,孟子说得很明白,君子可欺之以方,你以叶邑邑丞的身份出面恳请屈大夫在我叶邑屈就,他当然会拒绝,但若是你从有利于楚国的角度劝说,他就会动摇明白了吧”
“明白了。”向缭点点头,旋即阴测测地说道:“明日,我就把屈原打发到城外,让他与那些楚民相处,待他们彼此相处个一两月,我看那屈原是否舍得离开他若要离开,我便叫那些楚民出面挽留。”
“”蒙仲张了张嘴,表情古怪地说道:“阿缭,从你嘴里说出口,怎么尽是阴谋诡计呢”
向缭毫不在意地说:“阴谋也好、阳谋也罢,只要能达到目的,那便是好计谋”
蒙仲摇了摇头,但又不知如何反驳向缭,只好随他去了。
因为屈原的关系,蒙仲当日决定暂住叶邑,而不回方城或舞阳邑。
次日清晨,待等蒙仲起身后不久,他便看到了屈原。
见屈原面容疲倦,蒙仲便问道:“昨夜屈大夫不曾睡好”
屈原点点头,如实说道:“昨日听了方城令一席话,在下彻夜苦思,以至于夜不能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