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 >战国大司马 > 战国大司马 分节阅读 202

战国大司马 分节阅读 20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时颇感不好意思。

结果惠盎却笑着说道:“你道这四车皆是为兄的贺礼哈哈,非也为兄的贺礼仅此一辆马车,其余三辆马车,乃是大王在得知此事后,命我带给你的贺礼还有这个。”

说着,惠盎摘下了自己挂在腰间的佩剑,递给蒙仲,口中笑着说道:“此乃大王近两年命彭城的匠人打造的宝剑,总共只有六把,鉴于你对宋国的功劳,大王命我将此剑带来赠予你。”

说罢,他当着众人的面拔出剑刃,朝着身边那辆战车的木质边角砍去,只听一声细微的声响,那边角便被削了下来,着实锋利。

“多谢大王。”

在惠盎的催促下,蒙仲双手接过了这柄利剑。

不得不说,他对宋王偃还是有些芥蒂的,没想到宋王偃对他却颇为重视,得知他即将成婚,竟然送了足足三辆马车的贺礼,还赠送了一柄极为锋利的利剑。

而在旁,与蒙仲一同前来迎接惠盎的蒙箪、蒙荐、蒙羑等几位长老,此刻亦是满脸震惊。

想来他们万万也没想到,族内子弟的婚事,竟然惊动了他们宋国的君主宋王偃,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位君主竟然还送来了贺礼。

然而事实证明,还远远不到他们该震惊的时候。

没过两日,宋国的太子戴武便带着贺礼亲自来到了蒙邑,此事惊动了周围一带,别说住在周围的乐氏、萧氏、华氏等族长纷纷前来请见太子戴武,就连商丘城、蒙城的县令,亦在得知此事后赶来蒙邑。

随后,田章、戴不胜,甚至于远在邹国的孟子,亦带着万章、公孙丑等近十名最亲近的弟子,坐着马车、带着贺礼,千里迢迢来到了蒙邑。

这些位了不得的宾客的到来,使得小小的蒙邑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

第216章 宴请宾客

为了蒙仲此次的婚事,蒙氏、乐氏两个家族可谓是付出了许多财力与精力。

单说为了宾客的住宿问题,早在二月下旬时,蒙氏与乐氏便从蒙城、商丘、虞城等附近的县城,请来许多工匠,在蒙邑东侧的空地上建造了一座又一座不失体面的屋舍,足足新建了二十座。

原以为这些屋舍已足够招待前来赴宴的宾客,却没想到,在太子戴武亲自赶来赴宴后,这些屋舍就已经几乎快住满了。

原来,当得知太子戴武亲自来到蒙邑祝贺蒙仲成婚之事后,像蒙城、商丘、虞城内的官员以及家族的族长或少族长,纷纷带着贺礼前来祝贺其实其中有大部分此前与蒙氏、乐氏,包括与蒙仲都没有什么交情,甚至于都没有受到邀请。

但即便人家带着贺礼前来祝贺,蒙氏、乐氏也不好拒人于千里之外,只好临时再建造新的屋舍。

“多谢太子殿下莅临蒙邑,赶赴族子小婿的婚事,老朽感激不尽。”

在太子戴武面前,老族长蒙箪与乐氏族长乐郭恭敬地行礼道。

“哪里哪里,两位言重了。”

如蒙仲印象中那般,太子戴武温文尔雅的回礼着,旋即招招手将蒙仲召到身边,拍拍蒙仲的后背称赞道:“蒙卿实乃戴武所见过的最出色的年轻人”

此时蒙仲的义兄惠盎亦在旁边,闻言笑着说道:“太子,您亦正值壮年”

“哈哈哈”太子戴武闻言哈哈大笑。

总而言之,因为太子戴武平易近人,迎宾时的气氛很是融洽。

说起太子戴武此番带来的贺礼,这位太子殿下当初从郯城启程时,其实是带了装满三辆马车的贺礼,结果当经过彭城时,突然得知他父王宋王偃委托惠盎赠予了蒙仲三车贺礼,于是戴武便重新整理了一下他随行所带的贺礼,将一些相对不值钱的东西通通舍弃,其余只用两辆马车装载总之他不能超过他的父王对吧

不过,虽然只剩下了两车贺礼,但这些贺礼的分量可不轻,比如青铜鼎、漆器、玉马、翡翠、宝珠、布匹,纵使比较宋王偃赠予的那些贺礼,亦不会逊色几分。

可见,太子戴武对蒙仲是相当器重。

在带着太子戴武暂住于族内新建的那些屋舍的途中,蒙仲问太子戴武道:“太子,郯城那边不碍事么齐国今年可有何异动”

太子戴武笑着宽慰道:“齐人还在修缮「莒城」,显然是上回我国军队反攻至齐国境内,叫齐王甚为忌惮。至于其他,不胜叔曾打听到,齐人在莒城一带聚集了许多军队,正在加紧操练,可能去年那一场仗,齐王并不甘心,仍打算尝试侵犯我宋国。不过你放心,经你去年的指点,我等也已懂得了对付齐国的办法:他若不打,我方亦秋毫无犯;他若要来进攻,则干脆鱼死网破。”

蒙仲闻言微微点了点头。

不得不说,齐国与宋国的关系,如今可谓是麻杆打狼两头怕,宋国固然畏惧齐国大举进攻,但齐国也畏惧宋国不惜代价地实施两败俱伤的战术,因此,齐宋两国现如今分别陈兵于「莒城」、「郯城」两地,局势看上去非常紧张,但却至今都没有开战的迹象显然齐王田地因为去年的战败,已不敢再小觑宋国。

“就怕齐国拉赵国与燕国下场。”

蒙仲想了想对太子戴武与惠盎说道。

听闻此言,太子戴武与惠盎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单独一个齐国,现如今宋国勉强还能抗衡,但要是赵国与燕国出兵帮助齐国,那局势对宋国可就大大不妙了。

想到这里,蒙仲问惠盎道:“义兄,与魏国缔结盟约之事如何了”

“并不乐观。”

惠盎捋着胡须说道:“你也知道,魏国如今的国相乃是薛公田文,此人恨我宋国袭他封邑薛邑,几番阻碍我国的使者”

“若是将薛邑还给他呢”蒙仲问道。

惠盎闻言笑道:“你以为大王就没有想到么”说着,他缓缓收敛了脸上的笑容,捋着胡须沉声说道:“对此我已有一计,已派人去实施,若是此事成功,当可离间齐王与田文介时,我宋国再将薛邑送还田文,当可说服田文相助于我宋国,使魏国与我宋国结盟。”

听闻此言,蒙仲好奇问道:“义兄有何计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