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大司马 分节阅读 113(1 / 2)
d,想要得到别人的尊重,想要使家人的骄傲,你就给我咬牙坚持
但是这一个意思,乐毅可以用十几种甚至几十种不同的句子来阐述,一句比一句刻薄、一句比一句恶毒,使人从心底冒火,不惜豁出一切,也要让这个看不起他们的混蛋看看他们的毅力。
当然,这只是针对这些新兵,至于老卒们,他们早就习惯乐毅那些恶毒、刻薄的话了,甚至于在训练时,若是听不到那些刻薄、恶毒的话,总感觉浑身不得劲,仿佛少了点什么。
因此,也有几个逐渐油滑的老卒故意放慢脚步,去招惹乐毅叱骂他们。
总而言之,筛选士卒的过程很欢乐。
由于前三日只是为了让新卒们体会到老卒的训练强度,因此就算有许多人中途支撑不住,倒也没有落选,直到第四日,待真正的筛选开始后,终于开始有新卒被剔除。
按照乐毅的规定,每日淘汰一百名新卒,七日淘汰七百名,能坚持到最后的五百名新卒,才有资格作为信卫军的一员。
因为每日都能看到落选的人黯然离开,剩下的人无不拼尽全力,毕竟赵主父终究还是没有彻底剥夺信卫军的“近卫”身份,因此信卫军的士卒,人人都可以得到「士」的身份,这对于一般平民,尤其是对于杂兵中那些刑徒来说,都是具有莫大诱惑力的。
最终,在经过了整整十一日的筛选后,乐毅选拔到了五百名底子还算不错的新卒,正如他所预想的那般,那近一百五十名杂兵出身的新卒当中,有七十八人通过了初选,且有接近六十人通过考核想来这些人,才最渴望得到「士」的身份,以抵消自己的刑罪。
筛选完毕后,乐毅将结果告诉了蒙仲。
与乐毅、蒙遂几人不同,蒙仲这几日有些无所事事,因为他还在思考着赵主父、赵王何、公子章三者间的矛盾纠葛,试图从中找到突破口。
见蒙仲环抱双臂坐在帐内的卧榻上苦思冥想,乐毅亦颇为好奇地询问道:“想到什么了么”
“略有所得。”
蒙仲长长吐了口气,对乐毅说道:“通过这几日的反思,我终于明白了我劝说公子章为何会失败我估错了公子章的心思,他想要的,其实并非是想得到曾经失去的权力,他是要报复赵王何,让赵王何也体会他曾经尝过的失去的滋味,无论是让赵王何退位,还是要他剥夺惠后的谥号而我此前带着赵王何的承诺去说服公子章,公子章之所以始终不肯答应,那是因为赵王何没有失去,即没有付出代价,赵何仍然是赵王,且吴娃仍然有着惠后的谥号,公子章怎么可能对此满意”
“也就是说,赵王何与公子章之间的矛盾,是无法化解的,是这个意思么”乐毅好奇地问道。
“唔,大抵是无法化解了”
蒙仲微微叹了口气,终于明白了鹖冠子那句「不可为而为之」的意思。
他必须承认,在看待这件事中,鹖冠子要比他看得更透彻,无论是对于赵王何与公子章之间的矛盾,还是对于赵王何与赵主父之间的矛盾。
是的,赵主父与赵王何之间,其实也有着无法调和的矛盾,远不是蒙仲曾经所认为的那么简单。
只不过这件事,蒙仲暂时还无法肯定。
“报有几名檀卫卒自邯郸而来,传达赵主父的命令”
此时,帐外传来了一名士卒的通报声。
与乐毅对视一眼,蒙仲召入了那几名檀卫。
在那几名檀卫中,为首的即前几日蒙仲见过的行司马赵奢,他在向蒙仲抱拳行礼过后,正色说道:“蒙司马,赵主父有意于两日后,即七月十四日,前往沙丘勘察陵墓选址,命蒙司马率信卫军,与我檀卫军一同护卫左右请蒙司马接令。”
“臣蒙仲接令。”
蒙仲抱拳接令,但眼眸中却闪过几丝困惑。
待赵奢告辞离去后,蒙仲皱着眉头对乐毅说道:“我还以为赵主父将有什么大行动,且不想竟然是勘察陵墓选址义兄田章曾对我言,赵主父若有废立赵何的心思,多半会在今年,可现如今,赵主父居然去勘察陵墓选址,仿佛是默认了赵王何的王位,事有反常必为妖,我觉得这件事有点蹊跷。”
乐毅闻言点了点头,旋即压低声音说道:“说不定这就是赵主父的大行动呢”
“”
听闻此言,蒙仲面色微变。
此时他的耳边,仿佛又回荡起了鹖冠子当日似乎有意提点的一句话。
“顺其自然。”
第150章 七月下旬
两日后,即七月十四日,赵主父从邯郸离开,前往沙丘一带勘察陵墓的选址。
赵主父为自己勘察陵墓的选址,似这么大的事,作为儿子,公子章与赵王何当然得陪同,毕竟这也是“尽孝道”,若是故意推辞,势必会惹来非议。
而作为护送的军队,阳文君赵豹命他的副将赵贲率领一半士卒守卫邯郸,而他则亲自率领另外一半邯郸军、约五千余名士卒沿途保卫。
而赵主父这边,赵主父则命庞煖率领五千名檀卫沿途保护。
除此以外,还有「宫伯」信期的千余名王宫卫士,以及蒙仲的千名信卫。
四支兵力,总共约一万两三千人的兵力,这即是沿途护送的所有兵力。
记得在赵主父宣布「勘察陵墓选址」这件事后,安平君赵成就曾将肥义、李兑、赵豹三人请到自己府上,商议对策。
不得不说,对于「赵主父勘察陵墓选址」这件事,其实不单单蒙仲、乐毅二人瞧出了几分不对劲,事实上,似赵相肥义、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阳文君赵豹等赵国的老臣们,亦纷纷感觉到了危机。
毕竟此前在邯郸,无论是赵主父还是公子章,都不可能钻到什么空子,因为阳文君赵豹对邯郸的防卫非常严密在赵相肥义的暗中支持下,阳文君赵豹作为“旧贵族派”的一员,却不允许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把手伸到邯郸城的城防,更何况是赵主父与公子章呢
正因为能确保邯郸不会落入赵主父、公子章、安平君赵成三方势力手中,赵相肥义此前才会故意“拖延”按他的想法,拖到赵主父年老体衰、威严不再,那么公子章的威胁自然就大打折扣了。
可没想到的是,赵主父借「勘察陵墓选址」这件事,有意让赵王何离开邯郸,不得不说,这让肥义充满了担忧毕竟赵王何一旦离开了邯郸,离开了阳文君赵豹与宫伯信期对赵主父、对公子章的双重防卫,很有可能就会发生什么变故。
正因为如此,在众人汇聚于安平君赵成府上商议对策的那晚,李兑的儿子李跻是反对这件事的,他的理由是,谁也不能保证公子章会不会在此期间对赵王何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