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 >战国大司马 > 战国大司马 分节阅读 94

战国大司马 分节阅读 9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就是赵主父的心腹爱将。

作为战场上新锐兵种的骑兵,被赵主父确切地说应该是赵国王室牢牢抓在手中,这就变相削弱了旧贵族家族。

而其次,就是兵源。

在赵国胡服骑射改革后,赵国本土赵人与国内狄族、娄烦、匈奴、林胡等异族的关系大大拉近,大量狄族、娄烦、匈奴等异族人跑到赵国参军,使赵主父得到了异族士卒的支持,王权进一步得到强化,这也意味着国内卿大夫家族的势力被进一步削弱。

总得来说,赵主父提倡的「胡服骑射」改革,它并不像魏国的「李悝变法」那样近乎彻底地解决了“无功而禄”的旧贵族势力,但也大大增强了王室的权力,以至于胡服骑射前需要好言好语恳求安平君赵成支持变法的赵主父,如今可以底气十足地面对赵成、李兑等人。

面对这种情况,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等旧贵族势力又如何能安心呢

第132章 聊谈三

曾经,蒙仲对于“李悝变法”、“胡服骑射”的了解,仅限于它们字面上所述的那些改变,并不了解它背后的一些影响。

就比如赵国以安平君赵成为首的那些旧贵族势力,他们在胡服骑射之前,在赵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纵使是继位整整十九年的赵主父,也要客客气气对待他们。

可是胡服骑射之后呢,虽然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等人手中的兵权并未削减,但是他们对于赵国朝政的影响力,却大大降低了。

首先战马的资源被王室“名正言顺”地掌控,其次是兵源赵国为了建立足以对抗林胡、匈奴等异族的骑兵,在全国筛选最优秀的士卒充入骑兵军队,在保证了赵国骑兵强大实力的同时,亦削弱了卿大夫家族。

然后是武器装备。

总而言之,赵国王室借壮大骑兵的名义,将国家的资源重心转移到了骑兵军队这方面。

而这,只是军队方面的影响。

至于在朝堂上,赵主父重用匈奴出身的仇赫、娄烦楼烦出身的楼缓、白狄出身的肥义,以重用“戎狄臣子”来遏制赵国本土贵族子弟,使得安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等旧贵族不得不一点点地退让,默许将权利交还给王室。

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因为此时的他们干脆说赵国的卿家族势力,已经斗不过王室了。

尽管赵成、李兑、赵豹等人手中都保留有一支军队,可架不住赵王室那边的军队更多,更要紧的是,作为战场上最新锐兵种的骑兵,亦被王室牢牢捏在手中。

在这种情况下叛乱

用一支战车、步卒混编的军队,对抗王室那边的精锐骑兵

早些年赵国屡屡败给林胡、匈奴等异族,就是因为战车打不过骑兵这是赵国人人皆知的事实。

叛乱不敢

被肃清又不甘心。

是故,赵国国内的卿大夫势力,只有暂时老老实实听命于王室,甚至于当赵主父册立赵王何为太子时,就争先恐后般到赵王何身边先“占个位置”,竭尽全力与这位未来的新君打好关系,免得赵王何上位后,他们这帮人因为与王室不亲近而被王室肃清。

起初,彼此关系还算融洽,以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为首的旧贵族势力,簇拥在赵王何身边,摇身一变或也成为了新王的臣子,接下来,他们只需与担任国相的肥义斗斗法,尽可能地让己方得到更多的权益。

但无论如何,这还在“游戏规则”内,可忽然间,种种迹象表明赵主父似乎要废赵王何而立安阳君赵章这相当于是要掀桌子了,将名为“赵王何”的这张桌子彻底掀翻,连带着已摆在台面上的赵成、李兑等许多赵国臣子。

这还怎么忍

所以说,也难怪当初赵主父提出「一国二王」提议时,当时殿内几乎所有臣子的坚决反对。

就像肥义、赵豹等人评价的,赵主父虽然是一位雄主,但在立嗣这件事上,却接二连三地犯错,而且还是犯下大错,足以危及赵国的大错。

“让我理一理”

给肥义倒了一碗热酒,蒙仲思忖着说道:“换而言之,眼下赵国充斥着三股不,四股势力,其一是赵主父,其二是安阳君赵章,其三是君上就姑且称作新君派吧,其四,即以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甚至是包括阳文君赵豹在内的旧贵族”

“很贴切。”

肥义捋着髯须笑了笑。

“那么这四方中,以哪股势力最强盛呢”蒙仲好奇问道。

肥义闻言笑着反问道:“小兄弟久在赵主父身边,难道对此却不了解么”

蒙仲摇摇头说道:“说来惭愧,虽然在下在赵主父身边呆了许久,但这事,还真是不清楚。”

“这样”

肥义捋着髯须思忖了片刻,旋即点点头说道:“是小兄弟的话,老夫直言亦无妨既然小兄弟将赵国分为主父派、新君派、公子章派与那个呵呵,旧贵族派,唔,那老夫就照着这个为你讲解一番。”

说到这里,他脸上的神色变得严肃起来,正色说道:“在这四股势力中,最强的,应该是主父派与旧贵族派,小兄弟要知道,主父的影响力,并不局限于国内,比如在秦国担任国相的「楼缓」,在你宋国担任国相的「仇赫」,这些皆是赵主父的心腹臣子,皆可以被视为主父派。除此之外,赵主父在榆中、雁门、云中、代这几个北方郡,皆有着非同寻常的威望,当地的戎狄之民,不管是狄族、匈奴、林胡、娄烦,皆对赵主父又敬又畏君上继位二年,赵主父率骑兵巡视刚刚占领的云中、雁门两郡,在西河一带遇到楼烦的王,楼烦王起初欲进攻赵主父,赵主父亲自出面,约楼烦王阵前商谈。事后,楼烦臣服于我赵国,且期间有大量楼烦骑兵脱离楼烦王,加入到我赵国骑兵当中由此可见赵主父在北方戎狄心中的威望。”

据肥义讲述,楼烦王最初是打算联合林胡王攻击赵国的,但林胡王不敢,于是楼烦王就自己带着兵追上了赵主父,结果两军对峙时,楼烦王手底下的人纷纷劝阻,以至于楼烦王没有办法,只好臣服于赵国,以换取在河套地区继续放牧居住的权利。

听到这些,蒙仲感到十分意外,因为他原以为赵主父已经“失势”了或者说是他自己将权力让渡给了赵王何,没想到,赵主父还是有着如此惊人的威慑力。

相比之下,赵主父在赵国国内的助力,反而不值一提。

当然,这个“不值一提”的前提,还是因为他自己将王位传给了赵王何,否则,无论是赵相肥义,还是像许钧等“逐渐拥护赵王何”的赵将,都得算到「主父派」的范畴内。

“至于在国内,支持赵主父的应该不多了”

见蒙仲提到国内,肥义皱着眉头说道:“赵主父麾下的军将,老夫此前也曾与他们闲聊过,诸如李疵、许钧等人,皆愿意拥护君上牛翦此人,最初也是愿意效忠君上,但近两年态度暧昧,疑似受到赵主父的影响至于其他,大概就是你的五百信卫,以及庞煖正在训练的五千兵卒了。”

赵主父在赵国国内的势力,的确是不如在赵国以外看来传位一事,影响真的很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