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 >战国大司马 > 战国大司马 分节阅读 45

战国大司马 分节阅读 4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的主张。

说实话,对于这些观点,蒙仲还是非常认可的。s:此时的儒家,还不是统治阶级的工具。

待随后诸弟子提问时,有孟子的普通弟子提到了滕国,他询问孟子道:“夫子,我听说滕国是以仁政治国的国家,为何会沦落被宋国攻伐的下场这是滕国的失德,还是宋国的失德且齐国作为强国并未派人调和两国的阵仗,这是否也是失德的体现呢”

听到这话,蒙仲低声对惠盎道:“这个人如果是孟子的弟子,恐怕要被除名了。”

惠盎苦笑一声。

但事实上,孟子并没有生气,他只是诚实地说道:“滕国被宋国进攻,只是因为滕国国小而已。以大吞小,以强凌弱,这是礼乐崩坏造成的结果。”

随后,孟子再次重申了“效法先王”、“施行仁政”的必要。

而在这基础上,天下各个学说都成为了被孟子那些弟子指责、攻击的对象,唯独没有庄子的思想。

说起此事,蒙仲亦稍稍感觉有点尴尬,因为他的老师庄子虽然是当代的道家圣贤,但他的思想却并未被广泛传播,在当代根本谈不上什么显学,理所当然,自然也不会被儒家所攻击因为没有必要。

然而就在蒙仲这样认为的时候,却又听孟子有弟子问道:“宋国攻伐滕国,我儒家前往劝说宋王,但宋国的道家大贤庄周却无动于衷,坐视宋军进攻滕国,夫子您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听到这话,孟子皱了皱眉,因为孟子其实是挺尊敬庄子的。

就在这时,在纵列的席位中有人轻笑道:“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哪里会留心宋滕两国的战争,且这场战争又会使多少无辜之人受难呢”

听闻此言,在场的儒家弟子们皆轻笑起来。

这阵笑声听在蒙仲耳中,极其刺耳。

他当即冷笑道:“在你们儒者歪曲诸家经义、以巧伪之说迷惑世人时,难道天下就能因此少了纷争么可笑”

“”

顷刻间,笑声戛然而止,在场诸人纷纷转头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终于在横向坐席的最后一排,看到了横眉冷目的蒙仲,以及其身旁面色有些尴尬的惠盎。

是惠盎啊,以及此子方才说巧伪莫非是庄子的门徒么

孟子微微睁开眼睑,看了一眼远处的蒙仲,眼眸中闪过一丝惊讶。

因为据他所知,宋国的大贤庄子,近二十年来从未收任何一人为弟子。

第064章 激辩诸儒

“惠大夫。”

在孟子的授意下,其得意弟子「万章」紧步来到惠盎身前,拱手施礼道:“不知惠大夫前来,门徒亦不曾通禀,还请惠大夫莫要怪罪。”

惠盎连忙回礼道:“先生言重了。惠某进府时,夫子正在讲述经义,在下本不该打搅,然在下却在后席偷听,若要细论起来,惠某才是那无礼之人。”

“惠大夫这是说的哪里话。”万章笑着说道。

对于惠盎,万章的印象还是极好的,仅从惠盎方才进府时见孟子正在授业便静静在后面听客,而没有打搅孟子讲述经义,由此就能看出惠盎的品行。

更别说万章对惠盎也熟悉,知道后者虽然不是他儒家弟子,但却推崇他老师孟子的“仁政”主张,竭力劝说宋王偃以仁政治理宋国,这就足够万章对惠盎抱持极高的敬意与亲近。

在寒暄了两句后,万章的目光便转移到了惠盎身边的蒙仲身上:“惠大夫,不知这位是”

惠盎环视了一眼,见许多儒家弟子正因为其弟蒙仲方才的冷笑而对他怒目而视,脸上不由地苦笑一声,也不知该如何介绍蒙仲,迟疑了半晌这才说道:“此子我弟也。”

话音刚落,就听蒙仲在旁淡然自若地补充了一句:“道家弟子,蒙仲”

原来如此

万章心中恍然。

很显然,是他们方才攻讦道家思想的那些话,让这位道家弟子心中不快了,是故出言讽刺。

于是他微笑着说道:“既是惠大夫之弟,也请一并移坐吧惠大夫,夫子请您入席就坐。”

蒙仲歪着头看了一眼万章,他哪里会听不出后者的话外深意:只是看在你兄惠盎的面子上。

由此可见,蒙仲方才讽刺儒家的话,让万章这位孟子的得意弟子亦非常不快,只是看在惠盎的面子上没有表现出来罢了。

在万章的指引下,惠盎与蒙仲二人来到了孟子附近。

此时,就见惠盎主动上前向孟子行礼道:“许久未曾拜访夫子,惠盎惭愧,不知夫子安好”

孟子微笑着点了点头。

对于惠盎这位主张他“仁政”思想的宋国重臣,孟子还是很喜欢的,并且他也明白,惠盎几乎是宋国当下唯一能影响宋王偃的人,倘若希望宋国施行他孟轲的“仁政”主张,关键就在惠盎身上。

此时,孟子的弟子们已重新排了座位:本来孟子面前是几排纵向的坐席,分别位于孟子面前的左右,但眼下,孟子左手边的坐席已被撤走,唯独留下一个座位,显然是留给惠盎的。

至于孟子的弟子,此刻全部坐在了孟子的右手边。

“惠大夫,以及惠大夫之弟,请就坐。”

孟子另外一名弟子请道。

这是刁难我弟啊

看到面前仅只有一张坐席,惠盎微微皱了皱眉,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孟子,却见后者闭着双目一言不发。

旋即,他又看了一眼蒙仲,见他面上带着几分冷笑,心中微动,索性就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若无其事地坐在了那张案几后的草席上。

而正如他所预料的,蒙仲故意装模作样地看了看四周,旋即摇摇头笑着说道:“唉,儒家巧伪欺世啊,口口声声说什么礼节,却让客人连坐的位子都没有。”

话音刚落,就听对面席位中有一名孟子的弟子调侃道:“怎么是没有位子呢你是惠大夫之弟,何不与你兄长同席呢”

诸孟子的弟子闻言轻笑起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