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 >锦衣春秋 > 锦衣春秋 分节阅读 933

锦衣春秋 分节阅读 93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擦拭了两下。

萧绍宗距离皇帝六七步远,背负双手,却没有靠近过去行礼,只是冷冷盯着皇帝。

皇帝反倒是快步迎过来,到得萧绍宗面前,低声道:“世子,方才小人都按您的意思做了,没有说错一个字。”

萧绍宗只是冷冷盯着皇帝的眼睛,他背负在身后的指尖微微挑动,皇帝竟是不敢与他对视,低下了头,片刻之后,才听萧绍宗轻叹道:“你该说平身吧,而不是快平身,以后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

皇帝一愣,似乎想辩解,但萧绍宗声音虽然平和,双眸确实冷厉至极,皇帝一时不敢多言,只能道:“是”

萧绍宗也不多言,走过去在一张椅子上坐下,皇帝跟了过去,边上有一张椅子,皇帝却不敢落座。

萧绍宗使了个眼色,皇帝才有些忐忑不安地坐了下去。

萧绍宗微闭着眼睛,似乎是在养神,皇帝却显得异常拘束,眸中满是不安之色,忽听得轻微的脚步声响,皇帝抬头看过去,只见到一名太监正缓步走过来,那太监挺直着身板,完全不似宫中其他太监见到皇帝卑躬屈膝的样子,瞧那样子,倒像是在自家的屋子里走动一般。

萧绍宗依然闭着眼睛,那太监走到萧绍宗面前站住脚步。

太监看上去大概四十多岁的模样,身材瘦弱,就是那脸庞也显得十分瘦削,颧骨突起,样容可说是颇有些丑陋,但一双眼睛却是异常有神,凌厉非常。

“我是不是该祝贺你”那太监忽然开口道:“素来不在人前出现的世子爷,今日第一次出场,便震惊朝堂,略施小计,淮南王的罪名就能被洗刷干净,满朝文武到时候谁也说不出话来,若是你们楚国的先皇帝知道自己死后还要被你所利用,不知在九泉之下,会有何感想”

萧绍宗这才睁开眼睛,微抬眼看向太监,淡淡道:“你本不该经常出现在我身边。”

“有时候我出现在你身边,并不是坏事。”太监泛起一丝笑意:“至少能让你们明白,在你身边一直有一位朋友,这世间真正的朋友并不多,能像我这样为你尽心办事的朋友,那更是少之又少。”

萧绍宗摇摇头:“我们不是朋友,从来都不是。”

“哦”太监叹道:“我一直以为我们是朋友,想不到在你眼里,我们竟然连朋友也算不上。”

“我不和朋友做买卖。”萧绍宗气定神闲:“我既然和你有君子协定,也就注定不能成为朋友。”

太监却也是摇摇头:“你也错了,我们不是朋友,达成的也不是君子协定,而是血盟,君子协定和血盟是两个意思,换句话说,我答应你的事情,就算是粉身碎骨也要为你做到,同样,你答应我的事情,就算是魂飞魄散,那也必然要履行。”淡淡一笑,道:“否则,我们都会死的很难看”

第一三四二章清白在人间

奉天殿上,倒是有太监送来几张椅子,让袁老尚书等几位年事已高的朝中重臣坐着等候。

虽然并没有大声喧哗,但群臣还是低声私语,窦馗身边簇拥着七八名官员,脸上都显出兴奋之色,更多人却是若有所思,并不言语。

等了大半个时辰,终是见到皇帝重新回来,萧绍宗也是恭敬跟在皇帝后面回到了大殿之上,执礼太监手中拿着一份蜡封的卷轴,待殿内安静下来,执礼太监贵和才举起手中的卷轴尖着嗓子道:“这是奉旨从御内档调出来的存档,封印上注明是先帝龙御归天前八天存档入库,此外查证过,那天夜里,先帝召见淮南王入宫,单独相谈了大概半柱香的时间,这份密旨存档,是淮南王离宫之后派人存档。”

群臣见到密旨存档找出来,心想看来萧绍宗呈上来的那道密旨竟然是真的,这淮南王的谋反之罪,今日便要被洗清。

“卢卢爱卿,这道密旨存档,你念一下。”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吩咐道。

卢霄一怔,贵和已经将那道密旨存档送过来,卢霄接过之后,打了开来,看了两眼,犹豫一下,终是念道:“朕密令:淮南王与朕通脉血亲,忠君报国,他日司马氏但有谋逆之心,着淮南王护国保君,诛杀司马氏,钦此”

群臣听到旨意内容与萧绍宗呈上的那道一字不差,便都认定淮南王果真是受了先帝的遗命。

萧绍宗却已经跪倒在地,恭敬道:“启奏圣上,御内档有此存档,想来父王确实是受了先帝遗命,臣斗胆求皇上赦免父王谋反之罪,还他清白”

窦馗等十多名大臣纷纷站出来跪倒在地,齐声道:“求皇上为淮南王洗刷清白”

惊动天下的淮南王谋反一案,却是因为萧绍宗今日呈上的一道密旨,眼见得便要大翻转,淮南王从人人得而诛之的乱臣贼子,瞬间就要变成维护朝廷纲纪铲除奸佞的大忠臣,许多大臣只觉得实在有些匪夷所思,可是御内档有这道密旨的存档,没有皇帝的旨意,没有任何人能够擅自进入御内档,那么这道存档自然是千真万确。

大殿一阵沉寂之后,皇帝终于嘶哑着嗓子道:“诸位爱卿,朕一直不知道先帝给淮南王留有这道密旨,今世子呈上了密旨,御内档也确认无误,淮南王既然是受了先帝的遗命,那么皇陵之变,淮南王自然不是为了谋朝篡政。”咳嗽一声,向卢霄问道:“卢爱卿,你是怎么想的”

卢霄恭敬道:“回禀圣上,臣以为既然是先帝留有遗命,淮南王按照先帝遗命锄奸,自然不是什么谋反之臣。”

“卢大人所言极是。”窦馗高声道:“圣上,淮南王为国蒙冤,实乃古往今来大忠大义之臣,臣请圣上为淮南王做主。”他身后众人顿时纷纷跟随求告。

皇帝想了一下,才道:“淮南王大忠大义,朕心甚慰。”叹道:“传朕旨意,淮南王忠君报国,蒙冤受屈,朕心不安,淮南王所负之罪,一应免除,其遗体移葬至皇陵,此外由淮南王世子承袭淮南王爵位。”

有些大臣心下顿觉皇帝这般下旨有些不妥。

毕竟当初定下淮南王谋反之罪,是皇帝亲自下了旨意,今日虽然是为淮南王洗清了冤屈,但这道旨意传下去,就等若是皇帝此前错怪了淮南王。

皇帝是天子,天子即使有错那也是无错。

恢复淮南王的清白,传昭天下,定然会引起朝野的议论,其后果自然是对皇帝的英明和威仪大有损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