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春秋 分节阅读 412(1 / 2)
d被他所骗”
“侯爷既然知道梁雄只是一枚棋子,你以为他能知道多少真相”胡伯温含笑道:“这种人,我从一开始便没有信任过,侯爷应该相信,下官混迹官场多年,如今也五十出头,想要玩弄小小的梁雄,并不困难。”
齐宁点头道:“我相信,梁雄被你玩弄于鼓掌,而你也同样被人玩弄于鼓掌。”
胡伯温道:“侯爷这就小瞧下官了。梁雄为下官玩弄,他浑然不知,可是下官为人所玩弄,却是一清二楚,这两者大不相同,侯爷千万不要将我和那等屑小相提并论。”
齐峰站在齐宁身边,见到胡伯温到了此种时候,还一副莫测高深的样子,便有些看不顺眼,冷声道:“姓胡的,少在这里装模作样,死到临头,还在这里嘴硬,你要是不老实招供,现在就将你丢到火里去。”
烈火熊熊,箭手们封住前后两窗,只要有人靠近窗户,立时射箭,货室之内早已经被大火所笼罩,撕心裂肺的惨叫声从那屋里传出来,那种凄厉的嘶叫,宛若是来自十八层地狱冤鬼的哀鸣。
胡伯温听到那凄厉嚎叫,眼角也是微微跳动,齐宁却是云淡风轻,面不改色,似乎没有听到任何声音。
对于敌手,齐宁从来不会施舍同情和怜悯。
“侯爷如果要杀我,现在就可以动手。”胡伯温叹道:“下官走上这条路,就知道凶险万分,稍有不慎,身家性命难保。可有时候,明知路上凶险,却也不得不走上去,侯爷青春年少,未必能体会这种心境,也许终有一天,你也明白下官的苦衷。”竟是闭上眼睛,再不多说。
齐宁见此情状,心知胡伯温是打定主意不会再多说一句,也不急于逼问,使了个眼色,兵士立时将胡伯温带了下去。
“侯爷,是否派人将其押送回京”吴达林轻声道:“还是就地处决”
齐宁摇头道:“他虽然罪大恶极,但毕竟是朝廷命官,还是交给皇上定夺,不过现在不能将他送回去。”
“哦”吴达林皱眉道:“难道要带着他们去往东齐”
齐宁笑道:“明天就能赶到淮河边,秦淮军团在淮河岸边必定有驻军行营,过河之前,将这两人暂关押在秦淮军团的营中,等到我们从东齐返回,再亲自押解他回京。”
吴达林道:“侯爷是担心先行将他们送回京城,会惹出乱子来”
齐宁道:“堂堂大楚国副使,还没出国境,就被押送回京,此事一旦传扬出去,必定会引起非议,甚至会因此影响此次出使东齐。”轻笑一声,道:“而且现在将他们押送回京,你我却要去往东齐,谁知道胡伯温回京之后,会不会发生新的变故,你莫忘记,能够在背后指使这位礼部侍郎甘冒凶险,那也不是谁都能做到,一切大局为重,不必着急。”
吴达林心想这锦衣候年纪轻轻,但是这脑子实在好使,考虑也是周到缜密,心下便有一丝钦佩,拱手道:“一切便遵照侯爷吩咐行事。”
此时那屋里的惨嚎声已经停止,李堂带着羽林兵士也都已经从屋内退出来,整间房舍已经完全被烈焰所吞噬,此时雨势已经减弱不少,不过那烈火却并没有被雨水所浇灭,吴达林上前去,并未让兵士退走。
齐峰凑近齐宁身边,低声道:“侯爷,幕后真凶不用猜想也知道是谁,也不必审问。”
“哦”齐宁瞥了齐峰一眼,道:“齐大护卫莫非学会了算命”
齐峰有些尴尬,讪讪一笑,却还是低声道:“侯爷,除了司马老贼,还能有谁他孙女进不了皇宫,当不了皇后,所以想尽办法破坏向东齐求亲。”
“休得胡言。”齐宁皱起眉头,沉声道:“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是司马家所为,没有证据的事情,不要胡说八道。”
齐峰见小侯爷似乎有些恼怒,不敢多言。
片刻之后,听得咔啦啦之声响起,房舍在烈火之中已经坍塌下去,屋内之人,早已经没有了声息,要么被弓箭射死,要么就是葬身在火海之中,并无留下一个活口。
房舍塌陷之后,没过多久,在夜雨之中,火势也渐渐熄灭,等到大火完全熄灭之后,羽林兵士从残垣断壁之中,搜找出了七具已经烧焦的尸首,其中四人是被弓箭射杀,剩下的三人则是被烈火活活烧死。
剩下一名留守后窗的黑衣人,被羽林兵士中箭术极佳的箭手早已经一箭射杀,八具尸首一具不少。
齐宁心知就算将这几具尸首丢在这边,这荒村并无多少人过来,也未必会被人发现,不过担心尸首腐坏之后,会散发疫病,下令兵士在村子附近掘坑掩埋。
今夜瓮中捉鳖,羽林营这边却是没有一人伤亡,等到尸首被掩埋,一切收拾妥当,天色也已经微亮起来,而下了一夜的大雨,也终于停歇下来,吴达林吩咐兵士们将转移的货物重新装车,准备启程。
黎明之前,使团再次启程开拔,胡伯温和梁雄也被押解上路,自始至终,胡伯温不再多说一句话,倒是梁雄颇为忐忑,时不时地和看守他的兵士说话,但吴达林有过交代,禁止任何人与这两人多说一句话,所以也没有谁去搭理梁雄。
雨后的空气之中,混合着青草和泥土的气息,满眼青山绿草,秀丽清宁。
虽然发现并解决了使团面临的最大危机,可是想到尚未出国境,使团副使和副领队双双被拘押起来,齐宁却也实在高兴不起来。
黄昏时分,吴达林纵马到得齐宁身边,抬手向前指道:“侯爷,前面便是秦淮军团行营,再有二十多里地,便是淮水了。”齐宁抬头望过去,苍穹之下,果然瞧见前方出现一片营寨,依稀看到一队人马正骑马向这边迎过来,旌旗招展,迎风飘扬。
2017051723:07:07
第五八一章 兵营
淮河与长江、黄河、济水并称四渎,是独流入海的四条大河之一,至盱眙折向东北,经淮阴向东,在涟水县云梯关入海,干流河槽极为宽深,沿淮无堤,所以淮河两岸百姓也时常遭受水灾侵害。
秦淮大战之前,楚国控制着淮水以北两郡之地,驻有重兵,如同尖刀一般顶在北汉的咽喉,而淮河的实际控制权,多年以来,也一直在南楚手中。
北汉虽然比南楚率先建国,但北方豪强如云,平定北方耗费了北堂氏颇多的精力,在控制北方之前,北堂氏自然不敢轻易南下,而萧氏一族也正是趁此机会,征伐南方,待得北堂一族完全控制住北方后,萧氏一族也已经确立了在南方的统治地位。
双方几乎是同时向对方发起攻势,互有胜负,北汉固然一度打到了长江边上,而南楚的军队也曾饮马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