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春秋 分节阅读 377(1 / 2)
d来都是十分踏实,上到金銮殿上,坐在金黄色的龙椅上,群臣都已经跪拜在地,齐称万岁,隆泰扫了一眼,抬手道:“众卿平身。”瞧见站在臣列中的澹台煌,小皇帝显然也有些意外,竟是起身来,从金銮殿匆匆走下来,群臣奇怪间,只见小皇帝已经走到澹台煌身边,直接伸手过去扶起,道:“老侯爷,你你怎么也来了身体可好”
群臣都是一愣,心想真要扶起金刀老侯爷,吩咐太监便是,倒也不必皇帝亲自下来,但有些官员却还是微微颔首,心想皇帝体恤老臣,并无少年人的傲慢,实属不易。
澹台煌却是受宠若惊,急道:“多谢皇上,多谢皇上。”
小皇帝扶起澹台煌,抬手吩咐道:“老侯爷年事已高,身体欠佳,不可久站,来人,给老侯爷赐座”
澹台煌张张嘴,还没说话,小皇帝已经道:“老侯爷,朕不知你今日要来,否则派人过去接你就好。是了,你身体可好朕一直都很挂念。”
齐宁看在眼里,心下暗笑,这小皇帝果然是了得,今日这一出,无论是发自真心还是故作姿态,那都是大大加分,不但让人瞧出小皇帝对臣子十分关切,而且还能让澹台煌多少有些感动。
小皇帝亲自扶他,而且还赐座,那是给足了面子。
他刚登基不久,人心未稳,礼贤臣子,自然也让其他大臣感同身受。
执殿太监端来椅子,小皇帝亲自扶着澹台煌坐下,这才转身回到龙椅坐下,扫了一眼,才道:“今日早朝,众卿有事奏来,朕初登大宝,诸事未清,镇国公,你可让有急奏的爱情先奏呈上来,大伙儿也都好好议议。”
司马岚躬身道:“老臣遵旨。”微转身道:“诸位可有急奏上呈”
话声刚落,便听一人道:“臣有本要奏”随即从臣列之中走出一人来,年过五旬,身形瘦长,手中拿着奏折,上前跪倒在地。
不少人都是皱起眉头,隆泰却是向齐宁这边看了一眼,从容淡定,含笑问道:“赵爱卿有何事启奏”
“臣御史台御史中丞赵邦耀,参锦衣候齐宁一本。”那老臣声音果断:“锦衣候包庇乱匪,辜负朝廷,臣请皇上严加惩处。”
齐宁瞥了那赵邦耀一眼,心下冷笑,暗想老子第一天上朝,听到的第一个奏呈,就是直接冲着老子来,这第一次朝会还真是让人没齿难忘,瞧见不少人已经向自己瞧过来,齐宁却是眼观鼻鼻观心,淡定自若,浑然无事,就似乎那赵邦耀要参的是别人一般。
隆泰淡淡道:“赵爱卿,你之前已经向朕呈过折子,朕也看过,你说的乱党,可是指黑莲教”
“正是。”赵邦耀中气十足,朗声道:“黑莲教荼毒生灵,妖邪作祟,锦衣候不思为朝廷剿灭此等乱匪,反倒包庇这帮妖匪,其中隐情,令人匪夷所思,臣请皇上当朝质询锦衣候,为何会庇护乱匪,其心何在”
此时群臣神情各异,心思也是不同。
有人见赵铁胆忽然出来参本,而且对象是锦衣候,便有些幸灾乐祸,亦有人皱起眉头,还有人脸上显出厌恶之色。
赵邦耀得到先皇帝器重,无不敢参之人,而且敢于直言,无所忌讳,所以被人称作铁胆,这些年下来,倒还真是参倒了不少人,朝中不少官员对此人却也是颇为厌恶。
有人心中更想,这赵邦耀已经多时没有出来参人,今日出来,竟是直接参刚刚承袭爵位不久第一次上朝的锦衣候,看来锦衣候今日讨不了什么好处,总要被这赵铁胆参的脱一层皮。
第五三四章沽名钓誉
赵邦耀朝会第一本就是参劾齐宁,来势汹汹,齐宁却是淡定自若,波澜不惊。
这时候早有执殿太监上前接过赵邦耀的奏本,呈了上去,隆泰打开扫了两眼,才将奏折递给执殿太监,瞧向齐宁,问道:“锦衣候,此事你如何说”
齐宁“啊”了一声,似乎这才反应过来,不少官员心下发笑。
“御史中丞赵邦耀参劾你包庇乱匪,你如何说”隆泰却是镇定自若。
齐宁出列来,拱手道:“皇上,赵中丞所说的乱匪,是指哪里”
许多人心下摇头,暗想这小侯爷难道是还没睡醒,朝会之上,怎地浑浑噩噩,赵邦耀却已经沉声道:“锦衣候,黑莲教难道不是乱匪”冷笑一声:“神侯府前往西川剿匪,眼见便可荡平黑莲教妖孽,但侯爷却突然横插一杠子,让黑莲教死里逃生,侯爷如此纵容黑莲教,不知所为何故”
“眼见便可荡平黑莲教”齐宁扭头看了赵邦耀一眼,问道:“赵中丞,你说的这个眼见,是指谁的眼睛是你的眼睛,还是别人的眼睛当日在千雾岭上,本侯可是没有瞧见赵中丞的身影。”
赵邦耀沉声道:“侯爷倒也不用玩这样的文字游戏,事实上当日在千雾岭,许多人都瞧见侯爷是从黑石殿中走出来,随后吩咐众人撤走,在黑石殿之中,侯爷究竟与黑莲教说了些什么,还请当朝说出来。”
“赵中丞的意思是不是说,本侯在黑石殿与黑莲教达成了某种协议,所以这才让人撤走”齐宁淡淡笑道。
赵邦耀道:“侯爷今日若是不说清楚,难免会有人这样怀疑。”
“赵中丞,敢问一句,朝廷是何时将你调离御史台,进了神侯府”齐宁问道:“此事本侯事先倒是从无听说过。”
赵邦耀眉头一紧,道:“侯爷这是什么意思”
“本侯什么意思,你这个饱读诗书满腹文采之人难道听不出来”齐宁淡淡道:“朝廷设立神侯府,是为了更好与江湖势力沟通,神侯府并不隶属于任何衙门,也从不受任何衙门干涉,千雾岭之事,乃是江湖事,如果赵中丞是神侯府的人,今日当朝询问,本侯难免要解释几句,可是赵中丞如果不是神侯府的人,只怕没有资格在这里说三道四。”
赵邦耀冷笑道:“侯爷这话有道理,也没有道理。不错,御史台并不干能干涉神侯府,也不好插手江湖事务。可是侯爷忘记了,御史台的职责,本就是纠察天下之事,但凡有损害朝廷声誉和利益者,御史台都要敢于直谏。”正色道:“黑莲教在京中传播疫毒,害死不少无辜百姓,乃是罪大恶极,如今侯爷包庇黑莲教,下官当然要参劾。”
“赵中丞,本侯有一个故事想请你赐教。”齐宁笑道:“其中是非善恶,还请赵大人评判。”
众臣都有些诧异,暗想庄严肃穆的朝会,这锦衣候竟然要说起故事来,真是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