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漫画家攻略 分节阅读 280(1 / 2)
d遥笑道。
“是吗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请他过来一趟,如果能要到签名,我肯定当作镇店之宝。”
“咳咳,其实,在棋魂完结之后,他来过bni。”玉川遥干笑道。
“是吗可惜不是在我们店。”店长颇为遗憾。
“就是在你们店。”玉川遥纠正道。
“”
店长脸上的笑容,瞬间僵硬下来。
玉川遥偷偷地咬了一下舌头,貌似说了不该说的话。
“店长,钢炼什么时候能到货”
“这一两天是没了。据说少年ea预算错误,首版只有55万册,现在处于售罄状态,仅有的少量图书,据说也翻倍了。”
“55万”玉川遥一头黑线。
“是啊。说到底,少年ea还是对钢炼没信心,其实我觉得,按照目前的热度,首版一百万册也不是不可以。”店长叹口气道。
玉川遥翻着白眼,只是没在第一时间购买而已,竟然断货了
店长瞄了一眼玉川遥腋下夹着的书,一部分字被遮住,但“华夏”两个字,露在外面。
书的装饰很普通,看样子不是出版部,而是培训机构的内部教材。
店长眉头微挑,想起一件事来,“玉川老师,你会华夏语”
“现在还在学,但汉字和语法太难,我也没搞太懂。”玉川遥叹了口气。
“如果你会华夏语,那就好办了。”
哈
玉川遥疑惑的的看着店长,不明所以。
“虽然少年ea只印了55万册,但是华夏的ic future却印了150万册,而且,漫画应该也到11区了,如果你真的想看,去找一本华夏语版的钢炼应该不难,你也知道,秋叶原的某些地方,会出售华夏的漫画。”
“在什么地方”玉川遥好奇道。
他现在的水平,硬说看得懂华夏语,纯属胡扯,但如果有机会见到收藏一本华夏语版钢炼,应该也很有趣。
店长见玉川遥感兴趣,便撕下一张纸,将一个地址,写在了上面。
“海之屋”
玉川遥拿着纸条,来找到了一座动漫专卖大厦的地下室,找到了纸条上写的小店“海之屋”。
店铺内有两个人,其中一个年纪偏大,看样子像是店主,另一个人,年纪应该不到20岁,同样坐在屋里,用华夏语在和店主聊天,却不知道在聊些什么。
“你好,店长。”
年纪偏大的人一愣,随后点头,“你好,请问你要些什么”
“想买本对了,你这儿有钢炼第14卷的书吗”玉川遥连忙问道。
“钢炼”店主有些意外,“那部漫画不是11区有出版吗”
“断货了。”玉川遥解释道。
“正是抱歉,只剩下一本,被这位小哥买了。”店长满脸歉意。
“这样啊。”玉川遥面色失落,本想到钢炼的漫画这么火热。
在心里叹了口气,玉川遥转身想要离开,却被一侧的年轻人叫住了,“那个我可以让给你。”
“啊可是您”
“不要紧,钢炼在华夏的初版还算比较充足,而且听说马上要加印,问题不大。”
“是吗那就太谢谢你了。”
书的价格比平时贵了15,但是物以稀为贵,能在秋叶源找到华夏版的漫画,也着实不易了。
玉川遥拿到书后,再次向年轻人表示感谢,年轻人也连忙走出了店铺,跟着他出来。
由于年轻人刚才帮了他,他也礼貌性的和对方聊了会儿天。
“对了,有一件事,我想问一下您”
“什么”
“您是玉川遥老师吗”年轻人轻声问道。
“啊”玉川遥一愣,诧异的看着年轻人,“您认识我”
“果然是您您的灌篮和ga,我都看过,可以说是您的粉丝,能拍个照吗”年轻人试探性的问道。
“啊”玉川遥一愣,没想到买个书都能遇到粉丝,便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年轻人大喜过望,立刻掏出手机,和玉川遥站在一起,来了张自拍。
整个过程,玉川遥都有些迷糊,甚至有些摸不着头脑。
第573章 单周销量
年轻人回到住所,把单肩包丢在沙发上,自己回到书房说是书房,也就只有电脑桌和桌椅拉开椅子坐下。
“嘻嘻,玉川遥呀没想到会遇到他缘分”
年轻人枕着电脑椅的靠枕,眼神瞄向手机上的照片,看了两三分钟,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
他打开电脑,将刚才拍的照片导入电脑,利用软件,将照片中,玉川遥手拿着的华夏语教材,剪切了下来,随后将这张教材的照片,发到一个他经常去的论坛里。
这个论坛,可以说是他在11区半年来最大的收获。
在这个论坛里,他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人,里面一些人,并不擅长绘画,但是却擅长做na,而有些人只是为了无聊,或者觉得看的漫画索然无味,才下定决心,自己也动一下手,做了设定或者大纲。
由于平时有工作,他们也不可能将这些想法画成漫画用漫画养活自己的概率真的太小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敢去冒险。
于是,便有了一种交易。
他用钱买下这些na,而这些人除了拿到不菲的稿酬外,还能看到自己的想法成为漫画。
至于缺点,也并不是没有,没有署名权。
“你看,一个软件需要很多程序员,但到最后成品出来,有人知道这些程序员是谁吗没有。所以,只要我没有欠你们的钱,就ok了,你们觉得呢”
年轻人的话,让这些人感到奇怪,但仔细一想,似乎有那么一点道理,但和他们的直观感受不太一样,但具体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这些人也没细想。
毕竟,钱到手了。
就这样,便有了乱战舞姬的na。
他喜欢这个论坛的另一个原因则是,这里竟然有人会华夏语。
用这些人的话说,11区的动画市场已经饱和了,必须要想好出路。
“请问,这本书是哪个学校的教材”年轻人把那张剪切过的图片,转发到了论坛里。
“o大,你也要学习华夏语吗”
“不是,遇到了一个可爱的女生,她手里的教材就是这一本。”年轻人说道。
“不清楚,教华夏语的培训班还是挺多的。”
“是啊,每一个教材,用的书本都差不多。哪能分辨的出来”
“那是”
果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年轻人叹了口气,刷了一下网页,如果再没人回答,他就真的准备把网页关掉。
这时,又有一个人回帖,上传了一张图片。
这张图片和年轻人的那张封面相比,样式一样,但是底色却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