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魁 分节阅读 92(1 / 2)
d壁的人接引到这山顶上,进行最后一道考核。但眼下你们因她而来到了山顶,我也不必把你们送回去。”
说着,他手中陶壶轻轻转动,本来突兀出现的夜色也随之逐渐褪去,玉兔西沉,金乌东升,整个壶天又又恢复了白昼。
与此同时,第一道石壁中央的前,一道门户悄然出现,透过门户,可以见到梨山山顶笼罩在薄雾中的百家论道石像。
石壁下的府试对于壶天突然间的昼夜转换一头雾水,但天地异象往往征兆着大机缘,一见到那扇门户,也都不再参悟石壁,争先通过门户。
领先在众人之前上山的李不琢、符膺、陈阆真、韩弃四人,便见到了一众府试考生渐次出现在梨山山顶的各处地方。
与这些考生一道,府试的诸位考官也在离壶老不远处的亭台中现身。
对胡老的身份,众考官也颇为惊讶,只因壶君向来身份神秘,形象千变万化。往年壶天被用作州试考核时,他并未露出真容,此刻他们才知道壶君就是那位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壶天接引人。
这是入壶天以来,诸位考官的首度现身,梨山山顶的府试考生见到考官服,心中齐齐一凛,知道府试已到了尾声,有人心头一松,有人却心中大呼可惜。梨山石壁上记载的法门,若拿到现世中,多是一等一的上乘法门,就算一篇五品的猿魔崩山相,也足够撑起一个县望之族百年的门祚,眼看府试即将结束,他们却没机会参悟了。
众考官观察着诸位府试考生的举动,互相讨论着。
“没想李不琢一来,不光点化了第一道石壁下的奢吴,连洛还君也因他而死。”一位副考官感慨不已,“有那么一瞬间,我甚至以为他不是先天境炼气士,修为比我还高了。”
“对你我来说,破第二道石壁不难,但无论奢吴还是洛还君,道行皆在你我之上,要引得他们顿悟我做不到。”又有一位副考官说。
“不过这时候要说他能夺得头甲,还为时尚早,毕竟他虽然观碑七十二道,破壁却落后于人,虽在破壁时点化了奢吴,算是扳回一着,但也如朱由兄所说,奢吴顿悟主要是自身积累,李不琢起到的作用有限。依我看,陈阆真、符膺都有与之相争的资格,还有一些考生,说不定在第一道石壁前有所积累,只是还没来得及展露出来,若在最后一道考核中表现上佳,也有反超他们的机会。”说话的法家副考不动声色递给朱由一个眼神,这回府试,法家考生表现不佳,他若不拉拢他人,到评判考生时,恐怕前十里面都难有法家学生一席之地。
朱由心领神会,点头道:“不错,眼下因为洛还君的变故,壶君直接将府试提前数日,许多人的底蕴还没来得及展露,有人直接断言李不琢能得头甲,实在太过武断,有影响诸位考官评判考生之嫌。传闻那陈阆真是蜇龙真君转世,虽然似是受胎中之迷所扰,但他在壶天的表现也不亚于李不琢,再者赵承阳与何文运在第一道石壁下还未出手,说不定就会有什么惊人之举。”
被朱由明言影射的李敬渊冷笑一声:“你口口声声说我影响其他考官,自己干的却是什么事我不与你废话,接下来的考验就是府试的最后一题,这题过后,府试的名次也会由此分出,到时候孰优孰劣,自然明了。”
有人笑道:“不错,敬渊、朱由你们二人既然已立赌约,还有什么好争的静待这最后一题中他们的表现就是了。不知这回壶君会怎样出题,他出的题目向来简单,但越简单的题,往往越容易看出答题之人的本质。”
“嘘,收声,壶君要出题了。”有副考说道。
只见这时府试考生已聚拢到壶君所在的亭台边,壶君解释了府试提前的缘由后,便抬手一指亭边一座将杯中茶水泼向亭外的石像,朗声道:“百年前玄门长青子与儒门寒子论道,当时梨山上梨树花期未至,寒子言道我不见花时此花与我同归于寂,长青子便杯水泼得满山梨花开,这一桩公案,想必诸位已在书上看过。”
众考生齐声说是。
壶老又叹道:“可惜长青子泼得一山花开后,本君苦心栽种满山梨树就此枯萎,着实可恨。今日尔等考生是一府精英,我便出这府试中的最后一题。”
清咳一声,壶老道:“听好了,谁能让满山梨树其中一株活过来,就是本题的优胜者。”
第一百九十七:注命之术
壶老话音一落,众考生陷入沉思。
众考官议论纷纷。
“妙,这题出得绝妙。”
壶君一出题,朱由当先拊掌称赞。
“天宫不同于儒门独大的前朝,科举应试的是百家后人,出题最难的地方,就在于容易有失偏颇。壶君这题出得却是妙极,只要学问修行到了,都有机会答出来。”
朱由说话时,李敬渊还尚未体悟到这题的妙处,略一琢磨,也明白了过来,不禁暗道朱由虽一力维护自身派系,着实可恶,根基却着实稳固,不然也没资格来天宫脚下重镇当府试考官了。
众考官纷纷点头。
“乍见这题,似乎是农家考生最占优势,但其他考生似乎也能做到。”
“不错,就拿兵家来说,若虚实之道运用得炉火纯青,虽不能真让梨树活过来,也不至于无法答题。”
“法家法、术、势若体悟够深,也可以答题。”
“算来百家学子都有机会答题,不愧是壶君,这题果真出得好,既能让诸家学子各显神通,也能考校实修,用来压轴再适合不过。”
那边壶君出完题后,捧着紫陶壶慢悠悠回到亭中坐下,府试考生有的原地沉思,有的行动派已找了一株梨树细细琢磨。
“杯水泼开一山梨花,赵长青,这就是你得自东君的花开顷刻之法。”
李不琢望着亭边赵长青泼茶的石像,只见他道袍飘然,鼻若悬胆,眉骨挺括,看起来极具威严气度。
对于这位玄门前贤,李不琢印象颇为复杂,既感其句芒山顶遗刻传道之恩,又对其谋夺骗取了句芒本命灵珠之事颇为不齿。
收回目光,李不琢离开亭子,寻了一株梨树,细细端详。
当初以阴阳应象法观摩句芒灵形施展惊蛰神术,知悉了此术斡旋阴阳的关键,却还未能以此自创神术,当下再运阴阳应象法。
唰他眼中梨树树皮开裂,枝桠危垂,枯死依旧,却已能见得阴阳二气的流转。
半日过去。
“原来赵长青施展花开顷刻之术,是调动树中阳气催开梨花,但此术有违天常,虽让梨树开花,也损伤了梨树根基。”
李不琢若有所悟,这时,身边传来脚步身,只见白游踏着枯枝靠近。
“我想好了。”
一过来,劈头盖脸就是四个字。
“想好了什么”
“怎么答题,我想好了。”白游深吸一口气,盘坐在李不琢身边,定定盯着眼前枯树朽烂的树皮,比看女人白嫩的胸脯还认真。
李不琢微微一怔,虽不至于看轻白游,但眼下还没人在壶老那儿过关,这公子哥真能一马当先,破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