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魁 分节阅读 82(1 / 2)
d否理解有误。”
“那太好了。”白游大喜,指着临摹本上第四行字,“快给我讲讲这里是什么意思”
李不琢道:“这七十二道石碑是府试考验之一,难道考生可以随意交流”
“嗨,没事胡老说的规矩里又从未禁止考生交流。”白游说着,冷笑一声,“你可知那赵承阳为什么不到半个时辰就破了第一碑他那大伯赵伯扬,九年前参加幽州州试,入壶天境参悟梨山石壁失败,如就今是壶天之中破壁人,我虽没亲眼见到,却听说赵承阳一入壶天境,就去找了赵伯扬,想必那时,赵伯扬就为赵承阳点拨了第一道石碑上的混丹入真篇。”
“破壁人在壶天居住许久,他既然敢这么做,看来向他人解释碑文的确在规则之内。”李不琢点点头。
“即便如此,除非至亲或知交,有哪个愿意把自己苦心参悟的碑文传授给他人”
李不琢与白游说话并未刻意压低声音,边上有刚归来的府试考生走过来,道:“参悟石碑的人越多,争抢蜉蝣之灵的人也越多,若轻易将碑文传授出去,只是平白为自己增加对手。”
说罢,他便回到自己的住处。
李不琢自然不怕白游会和自己争抢,相反的,府试的规矩也并未规定考生不准联手。
回屋后,便将混丹入真篇向白游细细解释了一番。白游离去后,李不琢盘坐床褥上,回忆着混丹入真篇的运转之法。
既然七十二道石碑下的蜉蝣之灵能助炼气士开辟气穴,开始参悟石碑前,当然最好是突破坐照上境,开始修行周身气穴。
但一旦开始开辟气穴,第一步便是要将气脉尽数封闭,使气息不能外泄,然而封闭气脉之法不可逆,如此一来,李不琢剩下的两道奇经,就再无机会打通。
第177章一百七十六:壶天四
夜中时薄雾散去,壶天的夜没有灯火亦没有星辰,只有纯粹如浓墨的黑暗。
李不琢从入定中醒来,面色稍显苍白。
梦中推演奇经时,走火入魔无数次,虽不会切实影响到现世,但心神仍会因此受损。
但心神受损自然是值得的,眼下他对申脉、照海两道奇经的推演已具雏形。
剩下的,就是驾驭剑道种子在封闭的气脉中进行拔障,将其贯通,这依旧是无法讨巧的水磨工夫。
不过已打通公孙、临泣、列缺、后溪、内关、外关六道奇经的他,内炁浑厚精深远超同辈炼气士,神魂更是有凝成黄芽,入宗师境界之相,拔障对他来说已不再困难。
天还未亮,李不琢路过圣院,去往北丘的道路十分平整,两侧竹林中偶尔传来的鸟叫声更平添几分幽静,若忽略府试的紧迫感,这倒不失为一个隐修的好去处。
府试自然不允许考生携带兵器,李不琢来到竹林中,寻了一支长短粗细适宜的竹棍,便习练了半个时辰剑术。与学识道行相若,剑道也是用进废退,就算在府试途中亦不可丢下。
练完剑,李不琢把青竹枝挂在腰间,才去往北丘下的第一道石碑,这时天才刚亮,那一轮似实似虚的大火球莹莹生光,从壶天东面升起,又被那座高耸入云的梨山遮挡,投下大片阴影。
圣院左近,包括北面连绵的丘陵间薄雾渐起,将七十二道观碑亭笼罩在飘渺的烟气中。
来到第一道观碑亭时,只见亭边已有至少四十人经过了一天一夜,仍在参悟石碑。
而石碑下,昨日已成空壳的那具蜉蝣遗蜕,这时却再度披在一具洁白莹润的灵形身上。
昨日入壶天见到第一道石碑时已是申末时分,那具蜉蝣灵形已是近衰年纪的男人,此刻的蜉蝣之灵却是十二三岁的女童模样,正仰头茫然打量着石碑。
“还真是神奇的族类。”
李不琢看向蜉蝣之灵,对人来说一世有几十上百年,对蜉蝣来说,朝夕间就要经历一生。
这蜉蝣之灵茫然观摩着碑刻时,亭边已有近十个通过各种途径参悟了混丹入真篇的府试考生,正互相对峙,争抢为这新生的蜉蝣之灵讲道的机会。
虽已参破混丹入真篇,李不琢并未参与争夺,他尚未破境,还不到开辟气穴的时候。
越过第一道石碑,李不琢向之后的观碑亭走去。
第二道石碑前人已少了许多,这时,一位府试考生参悟石碑有误,正被蜉蝣之灵赶出亭中,面露羞惭之色,随即,又有第二人紧随其后。
李不琢来到观碑亭边坐下。
黝黑发亮的石碑上字迹如刀砍斧凿,粗砺不工,线条转折与今时通行浮黎十六州的字体相较更为生硬,李不琢认出此乃西荒远古蛮族土方所用的字体。
上古时期天下分裂,诸多部族各据一方,当玄鸟之国出现,统一诸族后,这些部族便被称之为“方”。
李不琢坐在亭边,大略观摩数遍石碑后,便入梦推演。
起先知晓字义并不困难,但这篇碑刻所记载的法门与当今盛行于世的炼气术大为迥异,透过那刀砍斧凿,透着悍然煞气的字体,李不琢仿佛看见黄沙中,浑身肌肉虬结的蛮人将大妖头颅撕下,蘸着妖血在胸膛上绘成秘文,妖血沾染皮肤,如落在烙铁上,嗤的冒出一阵青烟,紧接着,蛮人皮肤金属光泽又更浓郁一分,举手投足间有大妖之力。
一个时辰后,李不琢从亭边起身。
亭中,为争夺蜉蝣之灵的府试考生仍锲而不舍,李不琢已走向第三道石碑。
眼下能参悟第一道石碑,来到第二道石碑的人已不多见,李不琢这时越过第二道石碑,引起了一些考生注意。
“这第二道石碑碑刻比第一道石碑更难理解,他只花一个时辰就能参透”
亭边,符膺看着李不琢离去的背影,又摇了摇头。
“他若参透了第二道石碑,怎会不争抢蜉蝣之灵,多半是被这第二道石碑难住,想另寻突破。只不过,这七十二道石碑中,前九道石碑最简单,此后以九为级,越往后越难,他在第二道石碑就被难住,后面的石碑又怎能轻易参透。”
黄昏时,李不琢踏着北丘的山道归来,脑子里琢磨着今日看过的九道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