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 >剑魁 > 剑魁 分节阅读 79

剑魁 分节阅读 7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又仿佛突然变得很遥远。

“怎么还不走”

后面人的催促让李不琢一下回过神来,再度向前走去。

只是他心中若有所失,仿佛忘记了什么。

走入考场,只见数千考座排列在一片广场中,写有编号的灯牌、巡兵都井然有序,那广场东面高台上,本次主考孙青臣身着玄鸟官服,一脸和气用目光迎接一众考生入场。

与县试考生自主选择座位不同,府试坐席是对号入座,李不琢的六百三十一号考座在考场居中的位置,其中布置简单,唯一桌一椅,还有官家发配的笔墨纸砚。这号座有屋顶,有窗帘,条件比县试好了不止半分,但没有拉撒的马桶,毕竟在场来参加府试,最差的都几乎是坐照境的炼气士了,凭着一口内炁,坚持两三日不吃不喝完全没问题。

李不琢在号座中静待发卷,那钟声却仿佛仍在耳畔,让他有些心烦意乱起来,磨墨连写了两个静字也无济于事,拍了拍脸颊,纳闷自语:“奇怪,难道所谓的心性考验,就是靠一口钟来扰人心智”

深吸一口气,李不琢默诵了几句经文,闭目养神一阵,渐渐那钟声便消失在耳边。

“我的神魂凝练成剑道种子,这等考验还影响不了我的心神。“

再睁开眼时,李不琢目中露出胸有成竹的神色,便听得发卷的考官的脚步声接近。

待卷子发下,李不琢整理桌面,打开题卷,一眼扫过。

前半部分考的是修持题,有“三尸夜遁,窃精气神三藏,如何消灭”之类的问题,颇为繁杂,有二百三十三道。

再往后,便罗列着四道题,分别为:圣学传心、去奢崇俭、练兵讲武、弼教明刑。

卷上写着,可从这四道题中选出一道论述,也可以同时论述两道题,三道题,甚至同时论述四道题。

这四道题涵盖甚广,不同学派的人都可以从中选择擅长的题来作文章,但学问涉猎越广的,可供发挥的空间自然更大。

“原来考实修,并非真的要展露之身修为,还是以答题来考这也不错,单纯以修为境界论断,要考虑到天赋根骨等诸多因素,也难以分出高下来。若以斗法分胜负,对那些沉心修行而从未与人交手的人也太不公平。”

李不琢想了想,提笔就开始答修持题,以他对小周天生息法的修持经验,加上推演奇经时,梦中经历的诸多走火入魔的经验,回答起大部分题都是得心应手。

碰上稍有拿捏不准的,索性调运内炁尝试,在剑道种子辅助推演之下,也迎刃而解。

答出一百二十题时,李不琢愈发自信,虽然表情不骄不躁,却存心要将二百三十三道题尽数答对

这时,耳边却又隐约响起钟声。

咚咚

李不琢气息一滞,胸口十分憋闷,手臂不经意一动,便碰落了砚台。

好在眼疾手快,没污了卷面,不然虽能找巡视的考官再拿一份新卷,却平白浪费许多时间。

只是,擦去手上墨迹,盯着被染黑的袖口,李不琢皱眉的同时,转头向进考场的方向望去,心中又止不住有些烦躁,气血翻腾。

“这钟声”

李不琢压下翻腾的气血,深吸一口气,自语道:“看来这就是考验心性,也兼考验实修的钟声了,其他人想必也会受到影响。”

略微定神,李不琢继续答题,但悬笔之时,手却一僵,发现接下来的题问的是“顶气不贯,阳虚阴实,如何解决”,这问题对他来说轻而易举就能答出,但此刻,脑子却一片混沌,半分都想不起来了。

“怎么会”李不琢用拇指重重压住额角,眉头紧拧,这情况实在出乎他的意料。那钟声的影响,除了让他心烦意乱,气血翻腾,难道还会让他记不起怎么答题

何其荒唐,这样一来,府试哪是举贤納才,分明是故意刁难考生。

但时间由不得李不琢多想,便直接略过此题,答下一题,紧接着,却又眉头微皱,脑子仍是一片混沌,只能搜刮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记忆。

下一题,再下一题看到最后一题,李不琢发现这些修持考题,他一题都答不出来了。

“切不可慌张,我受到影响,其他人也一定不能幸免,府试取前三十五人,我不需要全部答对,只要能胜过其他人就好。”

李不琢提笔蘸墨,直接把目光投向最后那四道题,从一开始他便已在脑海里梳理思绪,为作文章做准备,脑中已大致理清文脉,只待填充枝叶,引经据典。

第171章一百七十:向道之心一

圣学传心、去奢崇俭、练兵讲武、弼教明刑十六字罗列卷面。

李不琢提笔起兴,开始作文。

不出意料,作文时也有些心神不宁,思路时断时续。

心境一旦不稳,写出来的字也有些变形,仿佛捉笔的手不是他自己的一般。

李不琢几度想放弃重写,但心里明白以它现在的状态若重写恐怕会更差,便强顶着压力,硬写出五千字的文章。

收笔后,李不琢如释重负,将文中不通顺之处细细修改了一遍,修改到一半,忽然考场中传来三声锣响。

还剩两刻钟就要收卷。

李不琢没想时间过得这么快,当即将草纸上的文章填入题卷,即使在这种压迫之下,李不琢填出的答卷也无一字涂改。

填完卷子,便有人收卷,值得一提的是,这场府试并没有人提前离场。

李不琢交卷起身,觉得有些疲累,也不与人交流,便出了考场。

李不琢回家后,三斤看着李不琢难得露出的疲惫神色,有些心疼,给李不琢烧水沐浴,心中猜测李不琢是不是府试发挥不好,却没问出口。

“钟声你说那口照心钟据说是当年玄妙观镇观之宝,挂在府试考场,有助人安定心神的效果。”

次日,李不琢找到白游时,白游脸色有些兴奋,说道:“还真别说,入考场前我本来还担心害怕着,听了这钟声,真是杂念顿消,之前背下的那些东西记得特别清楚。那些修持题中难一些的,大多都在我背过的书里头,就是那篇文章我写得有些拼凑,不琢你”

白游刚想问李不琢有没有得解元的把握,却见李不琢神色不好。在新封府厮混十几年,见的人多了,也有些眼力见,当即改口笑道:“放榜前还谈这些作甚,终于能放松下来,浮月坊的姑娘们可是等我多时了。”

当即要去叫上断了往许久的一帮朋友邀李不琢去饮酒。

李不琢听白游说府试时没受影响,却无心作乐。

在家中等待了三日,李不琢闭门不出,放榜的日子临近一日,他心中悬着的石头就沉重一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