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 >中华灯神 > 中华灯神 分节阅读 28

中华灯神 分节阅读 2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师摇了摇头,说道:“这个我却不知,毕竟道法三千,各有玄妙,孰强孰弱,因人而异,不过老夫还是有信心能够打发两个什么所谓的大师的。”

肖宇清看到闻太师如此有信心,不禁问道:“那太师能否传我们道法让我们也有自保之力”

闻太师摇了摇头,说道:“非是我不愿,实在是此时乃是多事之秋,而修道亦非一朝一夕可得,一时三刻,急切不可,你是太子,现在大王病重,你要摄政,哪有时间练习”

旁边的子衍一听,对着闻太师说道:“那我呢我没有三弟那么忙,总可以学了吧”

闻太师点了点头,有些无奈的说道:“你倒是可以。”

其实闻太师并不是不愿意教,而是修习道法必须要从旁督促,而这两个人的身份,实在是不能总是厉声呵斥,这样教起来尴尴尬尬,而且不易见效,空费时间精神,所以他才找借口推脱。

然而对于子衍他确实没有什么借口能推了,也只好答应。

对此肖宇清并没有太在意,毕竟闻太师说的在理,什么事情还是等帝乙好转了再说,现在子衍能学好道法,对自己也是一大帮助。

不过既然已经收了子衍,他也就不能什么都不管,他就带着子衍去他的府邸,进行练习去了。

看到他们走了,肖宇清心中再次茫然了,事情越来越乱了,历史被改写了,本来以为是开卷考试,结果临时变成了闭卷,最麻烦的是换汤又换药,所有内容全都茫然未知。

一个不慎,恐怕自己就要陷入险地。

现在已经很明显的一点就是,子启定然会成为他的死敌,只是不知道子启现在有什么打算,他又会在方国干些什么呢

此时的子启正在方国成为了座上宾,因为他已经和方国达成协议,一旦帝乙驾崩,他就以争夺王位为由,让方国为他出兵,师出有名,一旦他当上了大王,把方国周边四个小国直接封给方国。

正是因为他的身份和他的承诺,方国才会把他待为上宾。

毕竟方国多次犯境,目的也是为了获得实质性的好处。只是帝乙向来软硬不吃,对他们更是严防死守,两下交锋,他们吃亏居多。

而一旦真的帮着子启当了大王,他们直接可以得到四个小国,实力必将进一步壮大,到时候,他们在慢慢侵吞周边国家,必然能一跃成为东方强国,甚至能够把大商打下来。

正是因为有这个想法,他们也更愿意扶持一个对他们没有什么威胁的子启,一旦子启成了大王,必然不会再和他们刀兵相见,否则天下人岂不要说他忘恩负义。

而跟在子启身边的两个人,号称闫老师、徐老师,都是他们天神教的高手,方国是神教合一的,他们的大酋长也就是神的代言人,只是以往交锋,都是小规模的,道法几乎都没有用上。

所以大商才误以为,他们这边没有什么道术高人,其实他们这一个国家的人,多多少少都懂点道术。

那大酋长满脸微笑,端着酒杯,对着子启说道:“要不是你,我们这次不可能大获全胜,也不可能重伤帝乙,请满饮此杯。”

那子启居然没有丝毫愧色,也没有因为帝乙是他的父亲而有所感慨,也是满脸笑容,十分得意的,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旁边的徐老师和闫老师也是连连敬酒。

那子启本来酒量也不怎么样,再加上被众人左一杯右一杯的灌酒,很快就烂醉如泥了。

只见那大酋长冷笑一声,双眼之中闪动着阴冷的光芒,举起手中的权杖,对着众人说道:“天神指引我们,为了防止这个小子耍诈,我们要给他点见面礼。”

底下的方国众人,也是纷纷跟着大叫,而闫老师和徐老师一脸虔诚,紧紧的盯着大酋长手上的权杖。

第60章 肖宇清初上昆仑山

只见大酋长嘴里叽里咕噜的念着什么,而他身后的祭坛也被拉开,中间供奉着他们的教主,而此时在祭坛之上,早已准备好了一个蛊虫。

随着大酋长的语速越来越快,那蛊虫居然犹如听懂了一般,自己跳下祭坛,一扭一扭的直接奔向子启。

那蛊虫居然速度极快,功夫不大,就已经来到了子启的口边。

而此时子启口角流涎,醉的深沉,睡得正香,浑然不觉。

那青色的蛊虫,晃动身躯,顺着子启的口钻了进去,眼看就要落入子启的腹中。

正在此时,那大酋长突然一声大喝,震得周围祭坛上的贡品都是一动。

随着他的一声大喝,一道绿光从他的权杖发出,笼罩在那已经入口的蛊虫之上,立刻就给蛊虫上了一层膜,让他陷入沉睡,无法为害。

而此时蛊虫已经到了子启的咽喉位置,突然沉睡,身不由己,直接滚进了子启的肚腹之内。

见此情景,方国族人齐声欢呼,闫大师、徐大师面露诡异笑容,而大酋长则挥了挥手,示意众人安静。

转身对这祭坛拜了几下,随后让人把子启给抬了下去。

而子启还不知道,自己不但成了大商的敌人,还被方国的人给算计了,除了拍闫大师、徐大师在旁边监视他,更是在他身上下蛊。

不过让方国人有些失望的是,三个月过去了,还没有帝乙驾崩的消息。

子启也是等得有些焦急,不过他的父王还在,他也没办法。

那大酋长有些疑惑的问闫大师、徐大师,“你们可曾用我教道法伤他”

那两人急忙拜道:“大酋长,一切皆是按您吩咐,剑上喂了毒药,加了蛊虫,按理道法加毒药,谁也挡不住,他不可能扛过一个月,可是不知为何,这么久他居然还没死。”

子启一拍脑袋,恍然大悟的说道:“我都忘了,我的父王是“三指神断”,医术天下无双。他本身就是医者,自然可以自我救赎,所以这么久才没事。”

闻听此言,众人皆是疑惑,闫大师开口道:“什么“三指神断””

子启这才把事情给解释了一遍。

原来从黄帝开始,各位帝王就开始重视医学,而黄帝更是亲自参与编写了黄帝内经、黄帝外经,力求流传万民,拯救天下万民。

然而夏朝体质更改,导致这两部医书的传承出现了断代,而到了大商,商汤重新收集整理,让两部医典重新面世,更是教导诸位子孙,要好生学习,里面除了医术,还有治国之道。

商代倒是明主不少,但是鲜有喜爱医学者,更别说花费大力气去研究,经过几百年的岁月,那医书已经再次受损,到了帝乙这个时候,医书也残缺不全了。

不过帝乙和别人不同,他涉猎颇多,对于歧黄之术也颇为偏爱,花费时间精力深究医典之精华,居然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只是医书有些残缺,他的医术未能登峰造极,然而他的诊脉之术,却是胜过当时的任何一个郎中,被人尊称为“三指神断”。

他继位以后,国事繁忙,也没有多少时间去继续钻研,时间久了,大家对这个称号也就有些淡忘了。

而子启刚刚仔细思索了一下,才想起来这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