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 >那时阳光刚刚好 > 第20章 20

第20章 2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成都是一座迷人的城市,十大古都中,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出了名的生活节奏慢。

从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出来,他们在公交站乘坐熊猫直通线,直达明清时期的古街区宽窄巷子。

正值午餐时间,先就地找着饭辙填饱五脏庙。小也怕身上熏到味儿,打算晚上再吃火锅。成都遍地都是火锅和串串店,她反倒更想吃川菜。

在北京吃川菜和在成都吃,当然不一样。先不论巴蜀情怀,单是特色和正宗,异地的餐馆再讲究,也类似舶来品,品尝不尽兴。

小也是第一次来成都,但姜崇不是,他以前来成都比赛过。

老话说:少不入川,老不出蜀。吃饭时,小也无意中提及想感受一下当地人民巴适的生活氛围,再出来,原本计划就近在宽窄巷子里闲逛,结果姜崇说了句“跟我来”。

两人拣着阴凉走,一路消食儿,不知不觉晃到了人民公园,再然后,他们来到祠堂街的鹤鸣茶社。

写有“鹤鸣”二字的古牌坊是茶社的大门,坐落于草木峥嵘的人工湖湖畔。

午后,蝉鸣撕扯,阳光落在地砖的影子斑斑驳驳,大夏天的,很难想象露天的园子里竟然能坐满一大片的茶客。

木桌和竹椅铺满整个园子,空间最大化利用,凉亭和长廊最为抢手,是躲避烈日、欣赏风景的风水宝地。

寻不着风水宝地,只好退而求其次坐在园中的一棵冠状的梧桐树下,两碗茶,一壶开水,再叫上点瓜子,听着当地人搓麻、打牌、操一口川音闲聊天,四川人民管之叫作“摆龙门阵”,小也做的攻略明显不够,从姜崇口中了解到的信息比自己看书本还要新鲜:“有一首四川名歌,叫《太阳出来喜洋洋》,调子很喜庆,教材里有,音乐课上老师应该都放过。”

“不记得了。”小也一脸茫然。

“蜀犬吠日这个成语呢,”姜崇继续给提示,“有印象吗?”

小也愣了下,倒是笑了:“我怎么以前没发现,你说话还挺讲技巧的,问我有没印象,好像我一定知道似的。”

隔壁桌估计也是慕名而来的游客,出声唤住一名舒耳郎,询问掏耳朵的价格。

小也望去一眼,目光收回的一瞬,对上姜崇含笑的眼睛。

很奇怪,对他的笑已经免疫很久了,可在这样一个热闹且陌生的茶社里,周围都是人,形形色.色的人,什么年龄段都有,她甚至都没看清每个人都具体长什么样,心里却既笃定又骄傲地生出一个念头——

他真好看,比谁都好看。

这么一个好看的人,从确定关系到现在,除了“我喜欢你”、“我爱你”这类直率却肉麻的话还没说过外,包括醉酒那次在内,前前后后吐过的心声都跟裹了蜜似的甜,偏他自己意识不到,总是能一本正经地说出口。

比如现在,他反问:“对女朋友的博学有信心,难道也有错?”

梧桐叶间筛下的阳光晒得人越发的热,小也揭开湿巾的包装,抽一张,递给他:“是是是,没有错。”

也许不全是天气热,更多是被他三言两语带热的,想起早上的事,更热,心都燥了。

又抽了一张,拿手里,擦拭额头上的汗,小也别开眼,却禁不住微微扬起唇:“被你打败了。”

“蜀犬吠日”她确实知道出处,出自柳宗元的一封书信。

“他在信里提到蜀地恒雨少日,一出太阳狗就乱吠。好啊,”小也抗议,“我都高考完了,好容易来成都一趟,你带我复习语文和地理呢,就差没直接说成都位于四川盆地了吧。”

视线在四周打了个转儿,姜崇端起面前那杯盖碗茶

的碗托,抿着唇角,笑得无声:“出太阳在成都是喜事,我们有幸赶上了好天气。”

“懂了,就像过节一样。”小也学着其他桌的茶客,悠闲嗑起瓜子,顺便拿起手机,搜索鹤鸣茶社的相关资料。

近百年的历史,难怪建筑和陈设如此古色古香。

姜崇按住碗盖的把,微微倾斜角度,将茶汤送入口中,呷了口。泡茶馆是成都人民的一大嗜好,来这里喝茶纯粹是感受本土文化,也可以算作一个观光的旅游景点,指望茶叶多上乘,就未免太较真了。

不远处的凉棚下,有辆木推车。隔壁问完价的女游客,已经体验上掏耳朵的这项特殊服务,舒耳郎摆出一叠工具,夹在左手的指缝里,小也看得新奇,听他唤自己,视线一移。

姜崇眼神指向木推车:“想吃三大炮吗?”

三大炮?

小也立刻调转目光,顺着方向望去。

“类似于糍粑,制作过程很有意思,可以去看看,”见她对掏耳朵感兴趣,他又补了句,“或者你在这儿坐着,我去买。”

“我跟你一起去吧。”老盯着人家看,不太礼貌。让她自己尝试,她胆子小,耳朵从来都自己掏,不假借人手。让姜崇尝试?

小也起身时,偷偷瞥他一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