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 >我想撩你 >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钱凯其和卢文铭的事情,是那阵子的大新闻。班主任并没有老潘那样好说话,拿到扣分单的那天直接打了电话请了家长。

苏简简借着问问题题的机会进去偷听过,男生总是很好过关的,才谈了一轮,家长的表情已经缓和下来了。钱凯其甚至已经开始和家长在介绍卢文铭,拍着胸脯很自豪地说:“你们儿媳可是学霸,读书成绩很好的。”

卢文铭就惨了很多,一直都抽抽搭搭的,也看得出来,家长管她管得的确很严厉。

谈了两三轮,卢文铭是有些松了念头,想要分手,但钱凯其死活不同意,谈话又陷入了僵持。

苏简简拿着作业本从办公室里出来。

班里的课依旧在上,没有人对卢文铭和钱凯其报以更大的好奇了。

高三是个敏感又麻木的一年。学生学会每天中午吃完饭在教室里看新闻,看到重大新闻,比起观感来说他们更加重视的是这个新闻会不会被拿到政治,地理上出题目考,又会出怎样类型的题目。

他们试着老练地猜题目,但其实这些都不用他们操心。老师会给他们发时政的本子,也会出好相应的试卷给他们练习,这样的练习不要太多哦。

这边在焦头烂额,那边也有人在风花雪月。继卢文铭之后,班级里陆陆续续地有人开始谈恋爱,又有人被抓,班主任每次都要暴跳如雷地在教室里当场把两个或一个当事人叫出去,再苦口婆心地劝分手。

苏简简的学习也遇到了重大的阻碍,政史地分科考试的时候,她还可以做到每门课在七十五分以上,但变成文综后,她的知识链的薄弱立刻就暴露出来了,第一次和第二次月考,苏简简的文综都只有一百五十几分,选择题扣掉一大半,几乎没有过两百的希望。

班主任找她谈过两次话,语气是越来越失望的。

苏简简也很着急,开始试着在乔止陵的帮助下做历史年代表,整理政治重点以及画各种各样的重点。

一年前的苏简简绝对想不到自己也有今天这样,单说历史,她做完历史年代表后就开始按着表背历史事件和意义背景,之后分朝代背又是一轮,再以分类背了一轮。一开始还记起来还挺困难的,但后来就好了许多,越背越熟练,几乎每个月她都能把历史课本过一遍。同时政治也没有落下,四本书,她也能每个月都能过一遍。稍微弱一点的就是地理了,其他的还可以说,但时间总有点计算无能。

苏简简花了大半个学期逆袭了文综,她现在才能理解车小画逆袭数学的痛苦和快感。除了记背外,她买了五三开始疯狂地做题目。文科生牛在就算把所有的答案都给你抄,你都不愿意抄。但苏简简不仅做了,还用不同颜色的笔把标准答案订正上去,然后再把题目剪下来贴在错题本上,以供复习的时候翻阅。

苏简简一开始学的时候还以为自己的脑子会炸,毕竟要记这么多东西。可是背着背着,她竟然就对这三门课生出了极大的兴趣。之前课本基于她只是考试的内容,仅此而已,但现在她也会好奇史书上是怎么记载的?这个地方现实里是什么样的?

再学完课本上的知识后,很容易让人生出一种想要更深入探讨的想法。但应试教育的课本都是浅写即止,举个最典型的例子,譬如讲到科举制度,在课本上占了一页的位置,可以说已经很重要了。但大段都在讲述科举的意义,始终没有把科举说明白。这也让很多学生产生了误会,苏简简记得清清楚楚有个同学就引用了孟浩然要求丞相引见的事情来反衬陶渊明的品性优雅。很巧的是,同班同学同场考试竟然用了同一个素材,不过是为了来证明刻板映象,即难道诗人都是品性高洁的吗?

幸好张胜川知道一点,课堂上直接反驳那位同

学,原来唐朝的科举制度是支持自荐的。很多读书人就自己拉着一辆车载着自己写的诗词跑到权贵的府上毛遂自荐。这是被当时的人所接受的,王维就这样干过,跑到公主府上去推销自己,想要中个状元。结果公主也直说了,状元已经另有人选,你换个位次吧。

这些都是课本里没有的,比课本有趣精彩,但不在僵化的答案范围内。那位同学的作文拿了高分,张胜川说的只是一个课堂闲谈罢了。

不管怎么样,苏简简的文综成绩突飞猛进,最后,竟然也到了碾压全段的地步。高中最后一次期末考试,她的文综成绩是260分,比去年的市高考状元只低了4分。

与之相对应的是她原地踏步的数学。一百五十满分,她只考了九十八,虽然比起先前进步了不少,但不得不说是苏简简成绩中一块最致命的短板。也因为数学,即使有文综和考了130的英语加持,苏简简也没能挤进全段前15。

苏简简的学习陷入了一种胶着状态。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情况。同几本课本,进入了高三后几乎是没了新课的,都在反反复复复习这几个知识点,来来回回的,大家都厌了烦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