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 >帝国吃相 > 帝国吃相 分节阅读 653

帝国吃相 分节阅读 65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脸色惊讶嘴巴张大的可以塞进去一个大鸭蛋,陈平说完之后许久才回过神来跳起来说:“陈兄没有诳我此事太过匪夷所思,说出来他人肯定不信”

“侯爷说的还会有假只不过此事侯爷吩咐眼下还不能外传,恐引起民间混乱,但侯爷已经准备在琅琊打造海船开始行动了,报馆作为新闻传播者,必然要提前把握这个时机,到时候把这些消息登载于报纸上,必然会引起天下震动,付兄莫非不想独占鳌头乎”陈平脸色严肃而认真的压低声音说。

“自自然,若是此事为真,以后这报纸的头版某将霸占了”付安脸皮激动的涨红。

“那就好,此事眼下所知者不过寥寥几人而已,付兄赶紧安排人去东海琅琊随船出海采访,说不定很快就能得到线索,如若等报纸登载出来找到瀛洲的消息,不知道天下人会何等的疯狂”陈平也同样兴奋的摇头晃脑。

“但这和山海经有何干系”付安犹自不解。

“付兄有所不知,清河侯言山海经虽然是无名氏所著的一册奇书,看似匪言妄测,但他认为此书记载的乃是上古时期的山河地理,因为上古神魔大战导致不周山倒塌而有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的记载,洪水席卷淹没了大量的陆地和平原之后,因此眼下九州地理和山海经所载有巨大出入,但地理虽变,但地势不同,海外还有许多未曾被淹没的陆地,那瀛洲便在距离琅琊不过两千里之外,上面可能还有上古移民,而且还有大量我中原稀缺的金银之物,若是能够找到瀛洲,必然是一个千古未有之重大地理发现,付兄,这是一个千古难遇的时机,我报馆必要为此事拔得头筹”

“那陈兄的意思是”付安仍旧满头雾水的看着陈平。

“我等好好研究一下山海经,然后找一些对山海经有研究的方家名士商讨一下,再根据山海经写一些推测文章,将山海经所载的海外图录一并刊印,必然引起民间的关注和议论,如若等到真的找到瀛洲,带回那瀛洲的奇特物产,则可驳斥山海经非是妄书之论,那么天下之大,东西南北岂不皆都和山海经符合”

“啊”付安呆傻半晌一个激灵回过神来,激动无比的连连点头,“不错不错,山海经虽然皆都言其虚妄,但信者也甚众,若是能够印证一二,则天下地理必然豁然开朗,还有那些神奇的国度和奇物异兽也必然会真相大白,陈兄不必说了,此事就交给我去办,我这就去找山海经最古老的版本,然后开始征集讨论文章”

付安兴冲冲而去,陈平松了一口气在办公桌前面坐下来,但犹自还兴奋的坐不住。

这件事在陈旭书房叮嘱他们不可以传播,但作为大秦都市报的实际掌控者,这种机会他岂会放过,而且他也能够猜到清河侯的一些打算,说给他听的目的并非无的放矢,肯定是希望报馆能够提前炒作一下,只等某一天突然发现大秦之东西南北还有无数奇妙国度,这伟大的地理发现将会使无数人为之疯狂,而侯爷所言的大航海时代将会扑面而来,民间无数探险的勇士必将蜂拥驾船出海寻找机遇,无数海外的奇珍异宝和珍禽异兽将会被源源不断运送回大秦,到时候咸阳作为京师必然汇聚天下万邦之物产,那该是一种何等的繁华盛世

陈平越想越激动,浑身都忍不住轻轻的打摆子。

而忽悠完陈平萧何等人之后,陈旭也没闲下来。

既然曹参萧何愿意担当起航海探险的开路先锋,陈旭也必然要提早做一些安排,航海虽然开销巨大,但却也是一个极其赚钱的好买卖,一旦找到日本,可能就会有源源不断的银矿和硫磺运送回来,而如果能够到达印尼等地,那里还有各种珍稀动植物和矿产以及热带水果等,而只要能够到达印尼,那么穿过马六甲海峡到达中亚西亚的时间也不会太远,如果能够刺激民间的航海热情,则一片广阔的天地将彻底展现在大秦所有人眼前,一幅庞大的海外殖民的画卷一旦拉开,就犹如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再也盖不上了。

而至于航海的安全和牺牲,那是不可避免的。

民间如此躁动不安,到时候可以大力推广海外殖民,以大秦帝国的名义许诸侯之名,让六国的王孙贵族和游侠闲汉找到一个可以发挥光和热的机会,让他们去祸祸西亚人或者欧洲人。

好,这样很好

陈旭笑眯眯的乘车来到华夏钱庄的总部。

第949章 能干的女人

院子还是那个院子。

牌匾也还是那个牌匾。

但华夏钱庄如今里面却人满为患,除开前来总部协调办事学习的各地钱庄管事和人员之外,还有大量和钱庄有深度合作的商贾和三省六部的官员。

如今的华夏钱庄,早已超越了普通钱庄的范畴,而是成为了一个集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怪兽,几乎整个大秦无论是商业往来还是朝廷收支,都已经和华夏钱庄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大量的资金清算最后都要在华夏钱庄进行,使得华夏钱庄的总部繁忙无比。

而陈旭在遇刺受伤之后,大部分时间都一直在养伤,华夏钱庄目前的混乱局面陈旭也并没有太多精力去操心,在和范采盈交流几次之后,为了应付这与日俱增的资金清算压力,陈旭建议华夏钱庄将钱庄的业务分成许多块,设置了专业的清算中心、商业中心和政务中心,以此化解复杂不堪的资金往来,但眼下看起来还是太混乱了。

而这也是没办法的事,陈旭对金融基本上只懂得皮毛,存钱贷款比较熟悉,但资金清算和朝堂方面的税收等对接实在是一筹莫展,而且还不能拒绝,因为自从货币改革推进之后,各地税收大多数都开始以货币结算,基层税吏也可以用粮食布匹等实物折算税款,原因还是因为民间货币不足,但粮食布匹毕竟已经快速退出交易行列,税吏更喜欢的还是钱币,运输方便不说还不需要另行处置,因为所有乡镇收上去的税粮除开部分入库作为正常储备之外,大部分最后还是售卖给了粮商。

特别是这两三年粮食产量不断的提高,其实各地粮仓早已堆积不下,新修粮仓和平日的存储也是一大笔开支,郡县官员也不热衷修粮仓,修得越多堆积的越多,处理起来越是麻烦,而百姓家里的粮食储备也开始充足,只要风调雨顺的话,一年下来积存的粮食大致也可以满足一家人吃饱喝足,和往年一到春夏之交青黄不接的时候饿肚子的情况大有改观,因此大量税粮都被折价处置给了各地的粮商,而粮商拿这些粮食贩卖到城市或者出售给厂矿工坊,由此带动的就是粮食交易非常繁荣,大河沿岸和整个东方道辐射的区域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运粮车和运粮船船来往。

推行货币改革的主体是少府,而承接货币推广责任的则是华夏钱庄,无论是商业、税收还是朝堂各地来往的开支,眼下几乎都是通过华夏钱庄作为枢纽周转,因此华夏钱庄在大把搂钱的同时,承受的压力也与日俱增。

陈旭回到咸阳之后,算起来已经三个多月,但和范采盈单独相处的机会只有两三次,大部分时间范采盈都忙的脚不沾地,陈旭醒过来看到范采盈的时候,发现她竟然瘦了一圈,看起来却憔悴了许多。

特么的,这样下去不行,必须得想个办法才行,钱庄到了这个地步已经开始快运转不下去了,一旦华夏钱庄无法将这种混乱不堪的局面厘清,迟早会出大事。

四驱豪华越野车在钱庄的院子里停下,陈旭提着一盒芝麻米花糕和一筒干煸小银鱼下车一边思索一边往范采盈的办公室而去。

“侯爷来钱庄,妾有失远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