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 分节阅读 576(1 / 2)
d开始,海外贸易也开始蓬勃发展,中国人的视野开始扩展到日本和南洋甚至更远的印度和罗马。
宋朝的税也是历朝历代最低的时期,农税二十税一,商税五十税一,即便是加上其他的苛捐杂税,也远远低于其他朝代,正史记录不好去讨论,毕竟说什么都会有人反驳,但通过历史小说就可以看到宋朝民间的富裕程度,水浒传中买烧饼的武大郎就可以临街有一套两层带小院的大宅,而且特么的还能娶到一个美的让人掉牙的老婆,藏富于民不是说说而已,包括宋江这种小吏出手都非常阔绰,江湖号称及时雨,看见谁都可以撒钱救济,而水浒传描写的时代已经是宋朝开始崩溃的时期,但民间依然富得流油,之所以江山摇摇欲坠,还是在于朝廷的腐朽和官吏的腐败,加上重文抑武导致军备不够强大才导致灭国。
而大秦眼下商税最高达到四比一,农税乱七八糟加起来几乎达到甚至超过六成,为了支撑大秦的军备和建设,民间承受了极其沉重的负担,国强民贫就是眼下的格局。
眼下大秦已经干掉了威胁最大的匈奴和东胡,基本上外部威胁已经扫除,没有宋朝那种辽金夏吐蕃等异族环伺的局面,周边已经非常平稳,需要效仿宋朝执行轻徭薄赋的政策来修生养息,让民间富裕起来,国家才会繁荣稳定。
还有一点就是大秦眼下地广人稀资源充足,人均可分配的资源远远大于后世的唐宋元明时期,只要足够勤劳,人均可耕地面积简直大到无法想象,短时期之内绝对不会有农田不够分配的地步,因此也不会因为土地大量集中产生农民和地主阶级的尖锐矛盾。
因为土地问题是历史上农民起义的最主要的刺激因素。
但这个因素在大秦不可能出现。
沉重的税负和徭役才是大秦崩溃的主因。
推广新式耕种,推广钢铁农具,推广新的商业理念,减轻赋税刺激民间发展,才是大秦能够坚持下去和繁荣发展的唯一道路。
第846章 就怕流氓有文化
“于婶,你上次要的蚕匾我做好几个给你送来了”
陈旭等人离去不久,一个面相憨厚的青年扛着几个芦苇编制的蚕匾来到院子门口,满头大汗的对着还在发呆的妇人大声喊。
“哦,是小勃啊,快进来”妇人回过神来赶紧上前帮忙把蚕匾都放下来。
“于婶这是何故,为何还在哭泣”青年一边掀起破旧的衣服擦汗一边差异的问。
“没啥没啥”妇人赶紧也掀起衣服擦干眼泪,女孩舀来一瓢凉水递给青年,“小勃哥哥喝水”
“小莲乖”青年接过水瓢咕咕咚咚一口气喝干把瓢还给小女孩说,“于婶,我还要去别家送蚕匾,走了”
“小勃等等,我把上次和这次的蚕匾钱给你”妇人赶紧说。
“于婶不急,等你手头宽裕点儿再说”青年摆摆手就准备离开。
“小勃哥哥,今天娘有钱,方才一群骑马来游玩的老爷前来喝水,给了娘一枚好看的大钱呢”小女孩拉着青年的手说。
“喝水大钱”青年愣住了。
“是两个年轻公子和一个俊俏的小娘子,喝了几瓢凉水,走的时候给了我一枚没见过的钱币,小勃你帮我看看这钱是不是真的”妇人把一枚紫光闪烁的崭新钱币递给青年。
“咦果然是新币”青年满脸惊异之色,接过来看了一眼还给妇人,“于嫂,这钱币是真的,是今年朝廷刚发行的新式钱币,这种钱币在我们这里很少见到,对了于嫂,那两位公子往何处去了”
“往湖边去了”小男孩指着东南方向。
“于嫂,我先走了”青年转身就往院子外面跑。
“小勃,给你钱”
“勿用,下次再说”
青年沿着大路追下去瞬间就没了踪影。
沛县东北方向是独山湖,东南方向是微山湖,中间有一大片数十里范围的芦苇荡,里面长满了芦苇和莲藕鸡头菱角,中间大大小小的水泽沟通相连,一群群野鸭大雁等各种水鸟在芦苇沼泽之中筑巢产卵哺育幼雏,不时有渔船来往,惊起无数野鸟腾空而起惊叫盘旋。
陈旭等人离开农妇家之后沿湖岸前行,时而就能看到挖掘莲藕和捕捞鱼虾的农夫和渔民,清凌凌的湖水在阳光下荡漾,盘旋的飞鸟夹杂着从芦苇荡深处传来的渔民粗狂的歌声,静谧安宁之中透着一股浓浓的野趣。
华夏大湖比较多,微山湖也算其中之一,但比起太湖、洪泽湖、鄱阳湖、洞庭湖这些大湖来说,名气要小的多,并不是它不够大,相反算是中原最大的淡水湖,面积方圆数千里,由大小四座彼此相连的湖泊构成一个巨大的水泽湿地,不太出名的原因就是微山湖水系没有大江大河注入,形成的原因只是由于黄河屡次改道泄洪形成的一个巨大沼泽,虽然足够大,但不深,对于行洪蓄水的功能不强。
微山湖对陈旭来说也并不陌生,虽然没有来过但却也如雷贯耳,因为这里是当年铁道游击队的老巢,因为一部电视剧而家喻户晓,那一首脍炙人口的主题曲在华夏传唱的老少皆知。
马蹄得得在湖岸边的芦苇丛中穿行,迎着扑面而来的湖风,看着摇曳的芦苇和层层叠叠的莲叶荷花,时不时惊起水鸟,扑棱棱稀里哗啦的声音中,陈旭的心情也慢慢变的轻松舒畅起来。
眼前这种近乎于原始的风景,在后世几乎见不到。
这里水草丰美鱼虾莲藕遍地,清澈干净的湖水,天地澄净没有一丝的污染,只要努力,这是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
“妹婿,前方有一个渡口,是当地的渔民停靠船舶的位置,我们前去找一首渔船去游湖如何”江楚星策马跟在陈旭身边说。
“好,如此风景,划船游湖的确是个好主意,驾”
陈旭一磕马镫率先往前冲去。
果然前行约一里,一片巨大开阔的渡口出现在眼前,木石构成的码头边停靠了数十艘渔船,岸边还有许多房子和木棚,无数赤裸上身穿着短裤皮肤黝黑的渔民正在来来往正在搬运莲藕和鱼虾,场面看起来非常热闹,水泽之中也有渔船在田田莲叶之间穿梭来往,此起彼伏的歌声和喧哗充斥于耳。
“不错不错,这里很热闹”陈旭看着眼前的情形非常高兴,策马奔到一座凉棚下面翻身下马,江楚星江楚月和几个护卫少年也都跟着一起下马。
“原来是二郎,今日可是要买一些鱼虾”凉棚下面一个身穿短卦短裤的年轻人迎上来拱手行礼。
“你又在这里干甚难道昨天皮鞭还没挨够”江楚星没好气的撇撇嘴。
“嘿嘿,我等皮厚肉糙,挨县令大人的鞭子如同家常便饭,不疼不痒的”青年嘿嘿干笑着缩了一下脖子说。
“哼,最近最好老实点,陛下巡游东南,到处都在抓捕不轨之徒,小心哪天被巡查的御史听到消息,到时候就不是挨鞭子这么简单了,快去帮我们找一条大船,今日有贵人要游湖”江楚星把马鞭交给身后一个护卫吩咐说。
“这位莫非就是从咸阳来的徐公子”青年人看着陈旭,脸色变的恭敬了许多。
“你知道我”陈旭好奇的看着这个看起来吊儿郎当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