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 分节阅读 502(1 / 2)
d只要建立足够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官员的调任和考核监督,发展经济让百姓丰衣足食,时日久了也自然会慢慢得到良好的控制,但对于西域甚至西方诸国,册封异族诸侯掌控不够,郡县制更加不可能,唯有将分封和郡县合二为一,才可能永久解决这种隐患”陈旭在脑海里组织了一下自己的语言,尽量让自己下面说出来的话能够让秦始皇接受。
“爱卿还请明言”秦始皇并不太明白陈旭的意思。
“眼下诸位公子皆在咸阳,身份等同庶民,皆都无所事事,而陛下又不曾立下太子,这既不符合商周古礼,同时也让满朝文武公卿甚至天下百姓皆都茫然,臣以前说过,天下凡人莫有不死者,陛下可曾想过百十年后大秦的传承”
皇帝瞬间脸色肃然,直勾勾的看着陈旭。
“臣并非想支持哪位公子将来继承陛下大统,但不立太子,总会是一个巨大的隐患,陛下自言不喜扶苏公子,那陛下可曾有立太子的想法和打算”
陈旭神情很淡然,这件事满朝文武都不敢说,但他就敢说而且敢问,而且眼下只有他和皇帝两个人,说什么皇帝都不会对他翻脸。
秦始皇沉默许久之后轻轻摇头。
“朕还未想好,不知爱卿突然问起此事,和经略西域分封诸侯有何关系”
“诸位公子贵为天家血脉,将来自然不能成为庶民,必须要有相应的身份和地位,不然天家威仪何在但眼下诸位公子皆都慢慢成年却连普通的官员地位都不如,此事如果不尽早安排,一旦陛下殡天,将来诸位公子如何自处而如果不立太子,争权夺嫡之事必然发生,大秦恐怕瞬间就会混乱不堪,陛下辛辛苦苦打造的这万世江山有分崩离析之危”
陈旭的这番话固然有些大逆不道,但却是事实。
秦始皇脸皮微微抽搐,紧紧的握着茶杯,良久之后才慢慢开口:“爱卿难道是想劝朕立下太子,然后分封诸位皇子”
“立太子乃是陛下家事,臣不会置喙,只是想提醒陛下此事要早作打算,而分封之事眼下到是一个很好的时机,那就在西域诸地”
秦始皇眉毛一抖,脸上显出极其惊讶的神情看着陈旭:“爱卿是说让朕把诸位皇子分封到西域诸地”
“不错”陈旭点点头,“陛下有皇子十多位,公子扶苏,公子高、公子昆、公子将闾皆都成年,他们都是陛下的至亲骨肉,身份尊贵,岂可将来沦为庶民而乞食与田亩和商贾之间将他们分封到西域和东胡甚至是岭南这些荒蛮之地,册封为诸侯之国,既可以尊王攘夷拱卫大秦,又可以监控异族传播教化,此乃一举两得之利,而诸位皇子也因此获得皇族该有的身份和地位,虽然那些地方乃是苦寒边荒之地,但我大秦当初也起于西垂犬戎之间,数代先王励精图治,彻底将大秦融入了中原,方才有今日陛下一统华夏之功而诸位公子分封出去,必然也会同样励精图治,将那些边荒之地的异族教化归服,比之直接册封异族诸侯要安稳得多,而且也会得到天下诸生的支持,许多在中原闹嚷不堪的百家门徒或许也会甘愿投奔而去,辅佐诸侯教化民众,百十年之后,这些异族尽皆说中原之语,写我中原之字,读我中原之书,著我中原之裳,以我中原为荣,共尊我大秦为上国,到时候四大部洲皆都车同轨书同文,八方来贺万国来朝,成就陛下威服四海八荒的帝王之道”
秦始皇霍然站了起来,眼神中闪烁着平日难得一见的精彩光芒,神情激动的背着手在大殿之上来回走动。
“爱卿此策甚妙,当初李相提请采用郡县制,朕当时正年轻气盛,因此觉得郡县制的确可以减少诸侯争斗,但一统六国之后,朕又的确感觉到郡县制的弊端,郡县官员的任用和选拔虽然出自朝堂,但却仍旧处处掣肘,政令执行并不通畅,诸多郡县官员仍旧抱残守缺不遵朝令,阳奉阴违之辈处处皆有,直到爱卿来咸阳之后改制朝堂,实行三省六部和九品官职制度之后,这种情形才有所改观,如今政令比以前通畅的多,但西域甚至西方诸国,将来征服之后朝堂必然鞭长莫及,政令来往一次数月甚至数年,必然会埋下诸多隐患,唯有采用分封制度,以天家血脉统御,方才最为妥当不错不错,与其分封异姓诸侯,不若分封诸位皇子,兄弟阋于墙而出外御其侮,此乃良策也”
看和秦始皇走来走去的嘀咕,陈旭提着的一颗心也放了下来。
分封诸位皇子,可以说是平息大秦将来隐患的一个巨大步骤,分封国内,陈旭没去想过,毕竟郡县制相对于诸侯分治来说的确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与大秦同时代的欧洲,罗马盛极之时一统欧洲大陆,但正是因为分封制度,导致欧洲很快又分崩离析,本有议会这种超前的政治体制,但却还是没有发展成为华夏这种数千年大一统的格局,因此混乱了足足数千年,期间许多优秀的文明种族在混乱的战火中湮灭无形,而华夏却因此得以传承下来,成为唯一一个文明传承没有断绝的古老国度。
但若是不分封,大秦皇族的力量便犹若一根独苗得不到支撑,全靠皇帝的掌控以及臣子的辅佐,皇帝霸道还好,但若是皇帝软弱,文武大臣必有心怀不轨者,叛乱一起帝国瞬间就会风雨飘摇。
而让秦始皇把自己的这些儿子都分封出去,既是救他们的命,也是加强征服之地和大秦的紧密联系。
一旦国内有任何反叛举动,至少这些分封的诸侯王不会坐视不理自己的老窝被外姓霸占了,必然会群起而攻之。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种事神仙也阻挡不了。
至于大秦能够坚持多久
陈旭不会去考虑,也考虑不了那么远,任何事情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
但从眼下来看,一国两制才是最好的方法。
“最好是把胡亥这个祸害也分封出去,分到海南岛或者爪哇岛,把李斯这个反骨仔也一并带去,让他们两个在孤岛上搞基。”陈旭在心里默默念叨。
“爱卿,若是朕现在就开始征讨西域,可有良策”
理解到陈旭这种分封的好处,秦始皇猛然间就按捺不住心中的猛虎了,似乎迫不及待的想要把自己的一群儿子安排妥当。
毕竟陈旭说的对,自己身为皇帝,一群儿子皆都无权无势连一个郡县官员都不如,这有损天家威严,国内无法安排,安排到国外就是唯一的方法,这也让他心中堵了许久的块垒突然就开始消融。
“陛下,对于征战臣不太懂,羌戎比之匈胡更加势大,而且所处的地势贫瘠辽阔,若想用精锐马卒突袭之法恐难奏效,一旦深入其地,地形不熟补给困难,加上羌戎诸胡袭扰可能会导致大量将士伤亡,最主要的是眼下我们对羌戎所居之地的情形一无所知,军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此臣建议陛下勿要操之过急,可以先暗中派人跟随一些来往于西域诸地的商队打听西域的情况,同时也可以暗中宣传我大秦即将派遣大军征讨西域,陛下两次征伐匈胡,如今大秦马卒的悍勇定然早已流传的天下皆知,一些小部族必然恐惧派遣使者前来咸阳乞求归服,至于月氏这种大部族,可以用计先探知其族内的动向”
“如何探之”
“陛下,去岁阴山侯攻破匈奴王庭,斩头曼单于,俘其妻子,但匈奴因受月氏、东胡和我大秦的三面挤压,为了求得生存之地,必然会质其子于月氏,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借口,陛下只需要派遣使者手持谕令前去月氏,要求月氏王交出匈奴王子和逃散投奔而去的匈奴贵族”